一、一种新型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徐令东[1](2021)在《戊肝病毒新型复制子细胞系及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急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造成约5万人死亡。戊型肝炎在孕妇中的致死率高达25%,并且HEV在器官移植病人和免疫缺陷患者中会发生持续性感染。限制HEV研究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有效的体外培养体系和持续感染的小动物模型。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p6-EGFP/Zeocin(p6-EZ)HEV复制子细胞系和基因3型人源HEV蒙古长爪沙鼠感染模型。目前,HEV缺乏良好的细胞培养系统,因此需要建立病毒复制子细胞模型来模拟HEV在细胞中的持续性感染,并利用该模型研究HEV发病的分子机制等。本研究建立了基因3型HEV RNA复制子细胞模型,在HEV复制子细胞模型中含有表达EGFPZeocin(EZ)基因的HEV RNA复制子。通过将体外转录获得的HEV复制子RNA转染至细胞中,在Zeocin抗生素筛选下,HEV复制子可以在人类肝癌细胞(Huh-7-S10-3)或仓鼠鼠肾细胞(BHK-21)中持续自我复制。在Zeocin抗生素筛选下,S10-3-EZ和BHK-21-EZ两个细胞系可以连续传代并稳定表达HEV复制子p6-EZ。实验结果显示,HEV的基因组、亚基因组RNA和非结构蛋白ORF1均在HEV复制子细胞中稳定表达。利用HEV复制子细胞模型,本研究证明HEV感染能够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的激活,表现为降低IRF3磷酸化的水平,表明HEV的持续性感染会抑制细胞天然免疫的应答。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干扰素(IFN-α)或利巴韦林可以显着降低复制子细胞系中HEV RNA的拷贝数,且呈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细胞模型在研究HEV抗病毒药物和HEV与Ⅰ型IFN信号通路互作中的应用价值。接下来本研究建立了人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沙鼠感染模型,并对基因1型和4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沙鼠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证实HEV沙鼠感染模型在抗病毒药物药效评价、天然免疫RNA识别和病毒与Ⅰ型IFN信号通路互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分别通过肝内接种“加帽”全长HEV RNA、灌胃接种HEV活病毒或腹腔接种HEV活病毒的方式对沙鼠进行感染。在沙鼠肝脏、胆汁和脾脏中均检测到了HEV RNA的存在,病毒感染持续时间长达7周,检测到HEV感染导致沙鼠肝脏损伤,并在血清中检测到HEV-IgG抗体。本研究利用HEV沙鼠感染模型对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HEV感染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HEV沙鼠感染模型检测了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系统通路(PRR-interferon signaling)在体内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当使用两种靶向抑制TBK1的小分子药物(BX795和MRT67307)时,HEV在沙鼠中的复制明显增强。该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促进HEV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和体内HEV感染与宿主天然免疫互作机制的研究。最后,本研究利用HEV复制子细胞系对小分子抑制剂库进行筛选,发现小分子抑制剂库中17种HSP90的抑制剂均能有效抑制HEV的复制,其疗效显着优于传统抗病毒药物。HSP90小分子抑制剂使ORF1从ORF1-HSP90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并迅速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靶向抑制ORF1-HSP90相互作用的治疗HEV感染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减轻了HEV感染引起的沙鼠肝损伤。本研究建立了基因3型HEV复制子细胞系统和沙鼠感染模型,发现HSP90是支持HEV复制的关键宿主因子,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HEV治疗策略。有助于HEV持续性感染分子机制及抗HEV药物的进一步研究。
何丹[2](2021)在《戊二醛聚合血红蛋白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及肝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文中指出据世卫组织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化疗是常用的对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该方法缺乏特异性靶点,使得化疗药物总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害了正常细胞,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1-3]。尤其骨髓易受细胞毒性损伤,骨髓抑制是癌症化疗患者严重的副作用之一[4],也是血液系统中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毒性反应,除此之外化疗也会对正常组织如肝、肾等组织造成损伤[5]。目前,对症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即外周血细胞减少,可用的干预措施是反应性给药的,即在造血干细胞被化疗损伤后采取防范,无法避免化疗剂量减少或延迟,并潜在地降低预期的抗肿瘤功效,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辅助策略来预防和减少化疗引起的副作用[6]。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pPolyHb)是一种新型的红细胞代用品,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pPolyHb可以提高贫血动物血红蛋白含量,故本文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模型,探究pPolyHb对骨髓抑制小鼠是否具有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探究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建立方案,根据小鼠生存状态、存活率及骨髓抑制程度确立最优建模方案。通过测定外周血细胞数量(WBC、RBC、HGB、PLT)、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进行骨髓组织病理学分析来评估pPolyHb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采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计算肾脏指数、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学,并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肾脏组织EPO、Nrf2蛋白表达水平,探究pPolyHb对骨髓抑制小鼠肾脏组织的影响;采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脏指数并制作肝脏病理切片以探究pPolyHb对小鼠肝脏组织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CTX高剂量骨髓抑制模型:CTX150mg/kg间隔腹腔注射3次;CTX中剂量骨髓抑制模型:CTX100mg/kg连续腹腔注射5次后CTX50mg/kg连续腹腔注射3次。pPolyHb(1/10/50mg/kg)干预后(1)小鼠活跃、毛发光滑、饮食良好,并且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2)增加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及改善骨髓细胞分类;(3)降低肾脏指数、改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提高肾脏组织EPO、Nrf2蛋白表达量。(4)降低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pPolyHb可以减轻CTX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并对小鼠肾脏、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实验数据表明pPolyHb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10/50mg/kg)最有效的为pPolyHb50mg/kg。
郭瑞琪[3](2021)在《桔梗皂苷D依赖AMPK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小鼠肠道炎症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的是一系列发生于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严重的腹泻、腹痛、疲惫以及消瘦等。由于其病程长、难治愈、费用高,难以控制易恶化甚至致残等问题,IBD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及生活的巨大负担。因此,开发安全且高效的针对IBD的新型治疗药物及治疗策略对IBD的控制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在肠道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可能成为一种治疗IBD的新型潜在靶点。激活的巨噬细胞可以概括地分为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和交替激活的巨噬细胞(M2)。在稳定状态下,结肠的巨噬细胞表现出抗炎和促耐受性的M2样表型。在IBD患者中,M1型促炎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可引起促炎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导致免疫失衡和肠道屏障损伤,促进肠道炎症的发展。而M2型巨噬细胞已被证明可以缓解肠道炎症并促进组织损伤修复。因此,具有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潜质的药物可能会对IBD的发生发展起到治疗作用。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激活能有效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驱动巨噬细胞转变为M2表型。研究表明AMPK激动剂可调节肠炎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反应,改善肠炎症状。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LD)是一种从桔梗根部分离出来的三萜皂苷,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以及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但是PLD是否能够改善肠道炎症反应尚未见报道。最近的研究表明,PLD在Hep G2细胞、棕色脂肪细胞等细胞中均被发现具有AMPK激活功能。但是尚不清楚PLD能否通过激活AMPK调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因此,本研究从巨噬细胞免疫调节角度出发,研究PLD对缓解肠道炎症,保护肠道功能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开发新型IBD治疗药物及治疗策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给予小鼠连续7日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饮用水构建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提前7天对小鼠进行PLD(10mg/kg)给药,直至第14天实验结束,以观察其疗效。对小鼠体重、粪便硬度和直肠出血情况进行每日记录,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以评价小鼠疾病严重程度。测量各组小鼠结肠的长度,HE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实验分别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0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0的mRNA水平以及紧密连接蛋白1(Tight junction protein 1,TJP1)和Occludin(OCLN)的mRNA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示踪法检测小鼠肠道通透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TJP1和OCL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表现出体重下降、DAI指数增加、结肠长度缩短、结肠粘膜受损、隐窝数量减少和炎症细胞浸润的症状。PLD给药有效缓解了DSS诱导的肠炎小鼠体重下降情况及DAI指数、增加了结肠长度、有效改善了结肠粘膜的受损情况、增加了结肠隐窝数量以及减少了结肠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表现出外周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增加,PLD给药有效降低了外周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伴有肠道通透性增加现象,PLD给药有效提高了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了肠道通透性,保护了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二、巨噬细胞在PLD治疗DSS诱导的小鼠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制备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并进行PLD给药,在实验期间通过腹腔注射氯膦酸盐脂质体的方法,清除小鼠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结肠、腹腔灌洗液、肠系膜淋巴结以及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比例。对小鼠体重、粪便硬度及直肠出血情况进行每日记录,计算DAI以评价小鼠疾病严重程度。测量各组小鼠结肠的长度,HE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一、PLD对DSS诱导的小鼠肠炎的作用结果:腹腔注射氯膦酸盐脂质体有效清除了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结肠、腹腔灌洗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清除巨噬细胞的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表示出体重下降,DAI指数增加,结肠粘膜受损,隐窝数量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清除巨噬细胞组中,PLD无法改善DSS诱导的小鼠体重下降情况及DAI指数,且对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改善。三、PLD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制备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并进行PLD给药,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和腹腔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比例以及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占比。RT-PCR检测结肠组织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CD86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Arg1、CD206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腹腔巨噬细胞极化调节相关通路PI3K/Akt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构建LPS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ELISA法检测RAW 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0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RAW 264.7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0的mRNA水平及极化标志物iNOS、CD86、Arg1和CD206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RAW 264.7细胞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RAW 264.7细胞iNOS和Arg1以及极化调节相关通路PI3K/Akt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核转位情况。结果:在体内模型中,PLD给药降低了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和腹腔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数量,降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增加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PLD给药抑制了结肠组织iNOS的表达,促进了Arg1的表达。PLD给药促进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PI3K/Akt通路的激活,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NF-κB通路的激活。在体外模型中,PLD给药抑制了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了iNOS的表达,降低了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促进了Arg1的表达,增加了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PLD给药促进了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PI3K/Akt通路的激活,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NF-κB通路的激活,同时抑制了NF-κB p65的核转位。四、PLD通过激活AMPK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方法:制备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并进行PLD给药,提取不同组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中AMPK及p-AMPK的表达水平。构建LPS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中AMPK及p-AMPK的表达水平。siRNA沉默RAW 264.7细胞中AMPK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Arg1及巨噬细胞极化调节相关通路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核转位情况。结果:在体内及体外模型中,PLD给药有效促进了巨噬细胞中AMPK的激活。在体外模型中沉默AMPK后,PLD给药对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巨噬细胞极化调节相关通路PI3K/Akt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减弱,同时减弱了PLD对NF-κB p65核转位的抑制作用。五、PLD通过激活AMPK保护肠道屏障功能方法:利用细胞电阻仪检测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Caco-2细胞共培养肠道屏障模型中Caco-2细胞的跨上皮电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co-2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TJP1和OCLN的表达水平。采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后,Western Blot法检测Caco-2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TJP1和OCLN的表达水平。结果:PLD给药有效增加了共培养肠道屏障模型中Caco-2细胞跨上皮电阻,增加了紧密连接蛋白TJP1和OCLN的表达水平。当在共培养体系中使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AMPK的激活后,PLD给药无法有效增加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TJP1和OCL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PLD在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2.在体内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及体外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模型中,PLD均能抑制巨噬细胞的M1表型极化并促进巨噬细胞的M2表型极化。3.PLD可能通过激活AMPK调节PI3K/Akt和NF-κB通路,从而调节巨噬细胞极化。4.PLD可能通过激活AMPK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保护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炎症。创新性:1.本研究发现了PLD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2.本研究通过选择性清除巨噬细胞的方式,证明了巨噬细胞在PLD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肠道保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利用体内外模型,揭示了PLD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功能,进一步明确了PLD通过激活AMPK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保护肠道屏障,改善小鼠肠道炎症的分子机制。4.本研究补充了PLD作为抗炎药物的开发价值,为开发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及IBD新型天然成分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明刚[4](2021)在《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79例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腹壁薄弱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诊断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进一步探讨腹壁薄弱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修复材料选择。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共计79例,经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对腹壁薄弱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手术方案、修补材料选择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以电话等随访方式为主。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发病情况:79例患者包括45例男性,34例女性。腹壁薄弱患者发病原因不同,医源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43例(54.43%)、外伤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21例(26.58%)、病毒感染9例(11.40%)、先天性因素6例(7.59%),病程为6.3±3.6年(3~11年)。(2)临床特点:医源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发生于胸、腰椎、主动脉、肾脏手术后,既往手术在进行分离操作过程中可能伤及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控制范围的腹壁肌肉组织发生去神经化改变,从而引起腹壁肌肉和相关组织薄弱的发生;而外伤同样可导致相应肋间神经损伤,与医源性腹壁组织损伤出现相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侵犯肋间神经时,受累的肋间神经控制相应的运动神经麻痹,进一步导致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腹壁肌肉和腹壁组织,进而引起腹壁膨出出现腹壁薄弱的临床表现;胚胎发育过程中,因胚胎体腔关闭停顿,可能导致先天性腹壁膨出,表现先天性腹壁薄弱,临床较为少见。(3)诊断:全部79例患者经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为腹壁薄弱。35例(44.30%)患者术前CT检查存在明确缺损样表现,其余44例(55.70%)患者术前CT检查无明显缺损,表现为腹壁薄弱整体膨出。(4)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治疗,其中34例(43.04%)行Sublay手术,27例行Stoppa手术(34.18%),14例(17.72%)行Onlay手术,4例行组织缝合手术(5.06%)。修补材料方面,使用聚丙烯材料51例(64.56%),脱细胞基质材料13例(16.46%),聚偏二氟乙烯材料10例(12.66%)。(5)随访:66例患者完成不同时间的随访,随访率83.54%,中位随访时间年48个月(6~120月)。有4例患者复发(4/66),复发率为6.06%;5例患者在院期间出现切口浅层感染(5/79),浅层感染发生率6.33%;2例患者随访出现深部感染并累及修补材料(2/66),深部感染发生率为3.03%;有5例患者在院期间出现血肿(5/79),血肿发生率为6.33%;19例患者随访期内出现血清肿(19/66),血清肿发生率为28.79%;共计10例患者出现异物感(10/66),异物感发生率为15.15%;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慢性疼痛(1/66),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51%。结论(1)手术治疗腹壁薄弱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腹壁薄弱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多种修复材料;(3)人工合成材料治疗腹壁薄弱存在术后异物感的问题。第二部分脱细胞基质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的应用机制背景腹壁薄弱是普通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腹壁疝,一般是腹壁的肌肉组织发生萎缩、减少或失去原有的组织强度而导致局部腹壁功能的缺失及外形改变,其发病原因主要可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相关临床因素。当由于患者生理因素或医源性损伤(手术、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而导致腹壁肌肉组织力量下降时,即出现腹壁薄弱。然而,相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却是复杂的,传统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为了探讨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tissue matrix,ACTM)材料与传统的聚丙烯材料在腹壁薄弱中的作用机理,并讨论其修复腹壁薄弱的根本机制,本研究尝试建立了腹壁薄弱的动物模型。通过脱细胞基质材料与聚丙烯材料修补腹壁薄弱的动物实验模型,行随机对照研究,从而监测动物腹壁肌肉强度改善状况,并对反映机制重要实验指标的动态变化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材料对改善实验兔的腹壁肌肉薄弱的重要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只健康雄性实验兔,采用切断实验兔的左侧腹壁运动神经建立腹壁薄弱动物模型,左侧腹壁为试验组,同只实验兔的右侧腹壁为对照组。术后1月观察期内注意伤口愈合及肿胀发生情况。于术后第12周记录双侧腹壁长度,通过对比腹围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腹壁薄弱。取出实验兔两侧腹壁肌肉组织,行力学测试,包括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后,分别在30只健康的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左、右腹壁的肌后间隙层面分别植入聚丙烯材料和脱细胞基质材料(ACTM),并缝合固定,同时修补腹壁缺损。术后1月观察期内注意实验兔体温及局部伤口愈合情况,于术后第24、48周分别处死15只实验兔,取出腹壁标本,对其两侧腹壁肌肉组织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比较,以及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结果在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2只实验兔均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因术后感染死亡,随后补做3只。其他实验兔均存活超过3个月。非手术侧腹壁腹围长度为17.0±0.7 cm,腹壁薄弱侧腹围长度为19.0±1.2 cm,表明腹壁薄弱动物模型腹围长度平均增加2 cm。腹壁薄弱组的拉伸应力显着降低为1.116±0.221MPa(P<0.001),拉伸应变显着降低为 9.126±2.073%(P<0.001)。根据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其术后的腹围长度和生物力学特性都证实成功建立了腹壁薄弱的动物模型。植入性修补材料植入动物模型后,聚丙烯组和ACTM材料组均有2只兔共4只因麻醉意外死亡,随后补做4只兔。材料植入术后,聚丙烯组有4只兔和ACTM组1只兔发生切口感染,经敞开清创换药后痊愈。两种材料植入体内的成功率为100%。补充标本后30只实验兔均存活。与聚丙烯组相比,ACTM组24周后平均拉伸应力比聚丙烯组低2.409±0.806MPa(P=1.482E-08),48周后平均拉伸应力比聚丙烯组低2.319±0.486 MPa(P=3.093E-11);ACTM组24周后平均拉伸应变比聚丙烯高15.259±6.499%(P=2.992E-07),48周后平均拉伸应变比聚丙烯组高15.845±6.731%(P=3.093E-11)。需要注意的是,从24周到48周,聚丙烯组和ACTM组拉伸应力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01±0.321 MPa(P=0.004)和1.1±0.244 MPa(P<0.001),增长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聚丙烯组和ACTM组拉伸应变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 0.111±1.195%(P=0.926)和0.697±2.104%(P=0.743),变化幅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周,聚丙烯周围组织见轻微炎症反应,ACTM周围组织几乎无炎症反应,还可见毛细血管的长入。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ACTM材料植入术后的24周,纤维组织排列和走向相对整齐、正常,还可看到细胞粘附在ACTM材料上。ACTM材料植入术后的48周,材料外缘可见一定程度降解,周围组织长入。可见,ACTM材料植入后组织结构变化较小,束状结构仍然紧密相连。结论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实验兔的腹壁薄弱模型。植入性修补材料植入动物模型后,证实ACTM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学材料,有进一步应用于腹壁薄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可能。
陈佳明[5](2021)在《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和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双链RNA病毒,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能够引起草鱼患上高度传染性草鱼出血病(grass carp haemorrhagic disease,GCHD),造成草鱼的大规模死亡,严重威胁了草鱼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基因Ⅱ型GCRV(GCRV-Ⅱ)是导致GCHD爆发的主要病原。疫苗防控是成功发展草鱼集约化养殖业和解决GCRV-Ⅱ的重要途径。草鱼养殖条件差异大、遗传背景不清楚,实验结果可信度较低。此外,草鱼易受到潜伏感染的影响,这进一步阻碍了GCHD的有效防控。稀有鮈鲫是一种小型实验鱼,已证明对GCRV高度敏感,其体型小、饲养简便、卵膜透明、可周年产卵,符合水生模式生物培养对象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稀有鮈鲫腹腔注射GCRV-Ⅱ后的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研究分析建立了GCRV-Ⅱ稀有鮈鲫疾病感染模型,并分别用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草鱼和稀有鮈鲫,评价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建立GCRV-Ⅱ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为GCRV-Ⅱ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开发奠定基础。全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GCRV-Ⅱ稀有鮈鲫疾病感染模型构建:本实验将实验组稀有鮈鲫腹腔注射20μL浓度为10 LD50的Hu Nan1307,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M199培养基。对感染GCRV-Ⅱ后稀有鮈鲫的临床特征、病毒载量变化、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肾组织超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RV-Ⅱ可在稀有鮈鲫体内增殖,诱导鱼体出血,死亡率为100%,病毒载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具有双层蛋白质衣壳,形态和大小与感染草鱼的GCRV-Ⅱ病毒颗粒相似。稀有鮈鲫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多器官血管扩张和充血,细胞变性和坏死。以及脾脏、肾脏、大脑和心脏组织疏松。稀有鮈鲫IL-8、Mx、TLR5、Ig M、IFN2等免疫相关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肝脏和脾脏中上调较为显着。与感染GCRV-Ⅱ的草鱼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以上研究表明,稀有鮈鲫可以作为GCRV-Ⅱ的疾病感染模型。2、GCRV-Ⅱ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构建:本实验以草鱼作为平行对照,实验组稀有鮈鲫和草鱼分别注射20μL和200μL浓度为1×103copy/μL的减毒疫苗和浓度为5×103copy/μL的灭活疫苗,空白对照组实验鱼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M199培养基,佐剂对照组中腹腔注射同等剂量M199培养基和佐剂质量比为1:1的混合液。比较免疫后草鱼和稀有鮈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和腹腔内佐剂残留情况。各组免疫后28天,注射浓度为10 LD50的Hu Nan1307,比较各组病毒载量变化和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TLR3、TLR5和My D88等免疫相关基因在脾脏组织中均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上调,血清抗体效价持续升高,草鱼和稀有鮈鲫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两种实验鱼注射佐剂灭活疫苗后均未发现佐剂残留。攻毒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稀有鮈鲫和草鱼的病毒载量结果基本一致,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减毒疫苗对草鱼和稀有鮈鲫的保护率分别为95.8%和92.6%,佐剂灭活疫苗对草鱼和稀有鮈鲫的保护率分别为81.4%和77.7%。以上研究表明,稀有鮈鲫可以作为GCRV-Ⅱ的疫苗评价模型。本文成功构建了GCRV-Ⅱ稀有鮈鲫疾病感染模型,并通过比较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免疫草鱼和稀有鮈鲫后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率,成功构建GCRV-Ⅱ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为后续GCRV-Ⅱ疫苗研发奠定基础,也为其它水生动物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郑海兰[6](2021)在《FG-4592通过干预RIP1-RIP3-MLKL介导的坏死性炎症对UUO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FG-4592(Roxadustat,罗沙司他)是一种新型HIF-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对急性肾损伤具有肾保护作用。然而,它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本研究旨在评估FG-4592是否通过干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的坏死性炎症来减缓肾纤维化,对慢性肾脏病具有肾保护作用。方法:80只7周龄(体重240~250g)SPF级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均自由饮水和进食,适应性喂养1周后大鼠随机分成10组(n=8/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前,大鼠禁食12小时,给予正常饮水。造模前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和UUO模型组,其中UUO模型组采用分离大鼠左侧输尿管进行双结扎造模,Sham组只分离左侧输尿管后不结扎输尿管。在术前,UUO模型组的大鼠提前48小时给予灌胃FG-4592(10mg/kg/d)和/或腹腔注射Nec-1(2mg/kg/d)行预处理,UUO造模后继续治疗14天,并分别于7天、14天处死大鼠。(1)Sham7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7天;(2)Sham14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4天;(3)UUO7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7天;(4)UUO14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14天;(5)UUO7+FG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并给予灌胃FG-4592(10mg/kg/d)7天;(6)UUO14+FG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并给予灌胃FG-4592(10mg/kg/d)14天;(7)UUO7+Nec-1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并给予腹腔注射Nec-1(2mg/kg/d)7天;(8)UUO14+Nec-1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并给予腹腔注射Nec-1(2mg/kg/d)14天;(9)UUO7+FG+Nec-1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并给予灌胃 FG-4592(10mg/kg/d)和 Nec-1 腹腔注射(2mg/kg/d)7 天;(10)UUO14+FG+Nec-1 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并给予灌胃FG-4592(10mg/kg/d)和Nec-1腹腔注射(2mg/kg/d)14天。右侧颈内静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采集肾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Masson染色法观察肾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程度,PAS染色观察肾小管组织损伤,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变化。在分子水平上,免疫印迹法检测了RIP1-RIP3-MLKL 信号轴蛋白表达、IL-1β、IL-18 和 NLRP3 和促炎介质(MCP-1、TNF-α和TLR-2)的表达、检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相关致纤维因子TGF-β1和CTGF表达,从坏死性凋亡、NLRP3炎症体和促炎介质的角度评价了 FG-4592对UUO诱导的坏死性炎症的影响。检测了氧化应激相关蛋白SOD、MnSOD、NOX-2、NOX-4表达和血清及尿中8-OHdG表达水平,为明确对于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检测了 CHOP、BiP、IRE-1α和ATF-6的表达,以及为明确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检测了 TOMM20、NDUFA10、SDHA、DrP-1和OPA1,此外还检测了 Bcl-2/Bax 比值和活化型caspase-3蛋白以及HIF-1α/Wnt3α/β-catenin/GSK-3β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在分子水平上,RIP1-RIP3-MLKL信号轴蛋白在UUO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加,FG-4592和Nec-1治疗后均可减少RIP1-RIP3-MLKL信号轴蛋白表达,且FG-4592和Nec-1联合治疗组中相关蛋白减少更加显着。电镜下可见UUO肾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聚集坏死、肿胀、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细胞溶解。2.UUO7 或 UUO14 组中明显上调了 IL-1β、IL-18 和 NLRP3 和促炎介质(MCP-1、TNF-α和TLR-2)的表达,而FG-4592和Nec-1均可逆转这种表达,且FG-4592和Nec-1联合治疗组中相关蛋白减少更加显着。3.UUO7或UUO14组TIF增加明显,使用FG-4592或Nec-1治疗的UUO7、UUO14组的纤维化评分增加明显减少,而联合使用FG-4592和Nec-1组则进一步明显降低。免疫印记分析表明,与UUO组相比,FG-4592或Nec-1处理后明显抑制了致纤因子TGF-1和CTGF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4.FG-4592预处理后上调了 SOD1和MnSOD蛋白的表达,而下调了 NOX-2和NOX-4蛋白的表达,提示通过保持氧化酶和抗氧化酶平衡抑制UUO引起的氧化应激。此外,通过氧化应激标志物8-OHdG在血清和尿液中的浓度在UUO7组高于Sham组,在UUO14组最高,而给予FG-4592的UUO组血清和尿液中8-OHdG的浓度则低于Sham组,而联合给予FG-4592及Nec-1的UUO组血清和尿液中的8-OHdG的显着下降等,再次确认了 UUO引起肾损伤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且FG-4592可逆转UUO引起的氧化应激效应。5.电镜下观察到UUO肾组织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脱颗粒、囊腔断开、扩张、囊泡化变性,以及过氧化物酶体空泡化变性,而滑面内质网几乎保持正常结构。免疫印迹分析显示,与形态学结果相一致,免疫印迹分析提示UUO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包括CHOP、Bip、IRE-1α和ATF-6,但FG-4592治疗在观察的两个时间点均明显减少了它们的表达。6.电镜清楚地显示,UUO肾组织中被破坏的线粒体结构,表现为线粒体数量显着减少,空泡变性、嵴扩张,线粒体融合(fusion),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线粒体分裂(fission)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子细胞器。免疫印迹分析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肾组织中TOMM20、NDUFA10和SDHA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而FG-4592预处理可逆转其蛋白的表达。此外,FG-4592明显降低了 DrP-1(裂变蛋白)的表达,但增加了 OPA1(融合蛋白)的表达。7.TUNEL阳性细胞定量计数显示,UUO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FG-4592治疗组在UUO第7天和第14天均明显减少了 TUNEL阳性细胞数。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给予FG-4592预处理的UUO组大鼠可显着调节Bcl-2/Bax 比值,并恢复活化型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以利于细胞的生存。8.UUO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Wnt3α/β-catenin/GSK-3β的激活,而FG-4592处理可抑制其表达。结论:1.UUO可引起RIP1-RIP3-MLKL相关蛋白过度表达,同时引发细胞焦亡、坏死性炎症以及肾纤维化,呈时间依赖性。2.坏死性炎症与氧化应激所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紧密相关。3.上述改变均被FG-4592或RIP1抑制剂Nec-1所逆转,说明FG-4592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诱导的坏死性炎症从而改善UUO肾纤维化。4.FG-4592的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干预HIF-1α/Wnt/catenin/GSK信号通路而完成。
汪晖[7](2021)在《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文中研究表明一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等,从建库至2020年8月发布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对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文献潜在偏倚采用倒漏斗图评估。研究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涉及249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258例,对照组1239例。偏倚风险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由于部分指标文献报道数值表示方式不一致,仅进行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优势比(OR)=2.55,95%可信区间(95%CI)为 2.06~3.14,P<0.000 01],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OR=0.47,95%CI为0.34~0.65,P<0.000 01),总住院时间[均数差(MD)=-4.02,95%CI为-5.15~-2.88,P<0.000 01)和机械通气时间(MD=-3.88,95%CI为-6.15~-1.61,P=0.000 8)均明显缩短,氧合指数明显升高(MD=51.39,95%CI为 26.45~76.32,P<0.000 1),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MD=-1.90,95%CI为-2.23~-1.57,P<0.000 01),且观察组在改善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方面效果亦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病原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7,95%CI为0.51~1.15,P=0.20)。在不良反应报告中,观察组仅有散发病例出现头晕头痛、腹泻、胸闷等表现,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中纳入的研究进行漏斗图分析,提示可能有潜在发表偏倚。研究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用于联合治疗重症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目前仍缺少随机、双盲、大样本量、多中心的RCT研究,所以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联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予以验证。二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发了危及宿主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但是其发病机制一直没有明确,有研究指出细胞的自噬(Autophagy)可能是脓毒症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在中国,血必净注射液为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文献或者动物实验将血必净注射液与改善脓毒症时细胞自噬水平相结合,所以我们拟通过血必净注射液对影响脓毒症小鼠盲肠结扎穿刺模型即CLP(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模型肝细胞自噬水平的动物实验,探索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相关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32只SPF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CLP组、血必净组和抑制剂组。4组均于术后6h取材。假手术组只进行开腹操作,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孔;CL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血必净组术前2h按照6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盲肠结扎穿孔术;自噬抑制剂组术前2h按照6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术前1h按照15mg/kg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盲肠结扎穿孔术。4组均于术后6h解剖小鼠获取肝组织和采用心脏穿刺取血法取血,留取标本。然后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内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的数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情况;生化法检测肝功能的两种主要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SPSS 26.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获取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则采用非参数统计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CLP模型构造结果CLP组无论在肝功能损害还是炎性因子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P组的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也显示炎症反应高于假手术组,且小鼠盲肠结扎处颜色发黑坏死,腹腔内恶臭,证明脓毒症小鼠造模成功。2.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结果CLP组与血必净组对比ALT,CLP组平均数±标准差(572.267± 159.496)U/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376.810±53.258)U/L,p=0.01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与血必净组对比AST,CLP组平均数±标准差(348.165±99.484)U/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229.092±38.161)U/L,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组与血必净组对比IL-6,CLP组平均数±标准差(339.793±79.313)pg/m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194.192±72.895)pg/ml,p=0.03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与血必净组对比TNF-α,本组数据因为样本量过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CLP与血必净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对比,血必净组肝细胞结构清晰,损伤的肝细胞较CLP组改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的比值,其中血必净组高于CL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血必净组的面积数值为44.833±9.362,再与CLP组比较,p=0.04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应用自噬抑制剂的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抑制剂组平均数±标准差(2.305±1.356)与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6.441±1.209)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肝功能、炎症反应的指标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抑制剂组和血必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提高脓毒症小鼠肝细胞自噬水平来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和肝损伤。
梁华东[8](2021)在《经脐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治疗胆囊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经脐自然腔道内镜手术(embryonic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E-NOTES)制作胆囊结石模型、行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一部分方法:选用10只13.72±0.96kg的雄性比格犬。经脐建立约10mm的入路,胃镜找到并确认是胆囊后用注射针吸净胆汁,用钛夹+橡皮圈的牵引方式将胆囊悬吊于腹壁,暴露游离面,切开胆囊壁,用取石网篮包裹2枚6-10mm人胆囊结石随胃镜置入胆囊,钛夹闭合胆囊壁。冲洗干净后用圈套器取下牵引装置,缝合腹壁。记录术中情况及造模用时。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测量术后30天体重,造模前及造模后第1、2、3、7、30天抽血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肝功能;处死并解剖观察动物腹腔、胆囊情况;胆囊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造模用时中位数为33.5min(25min-42min);无损伤肝脏、胆管、血管;术后动物即可正常活动,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食欲好,术后30天体重13.71±0.97kg,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3天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7、30天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均正常。术后30天解剖见大网膜包裹钛夹,钛夹在位,胆囊壁愈合良好,余腹腔未见粘连;切开胆囊见黏膜水肿、胆囊壁轻度增厚,可见2枚结石,平均大小与术前无差异(P>0.05)。组织学切片提示慢性炎症。结论:用E-NOTES建立胆囊结石动物模型,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对动物创伤小。第二部分方法:选用3只具有1-3枚胆囊结石的比格犬,其结石用高胆固醇饮食喂饲造模产生。术前脂餐试验表明动物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收缩率大于30%)。胃镜经脐找到胆囊(方法如上),切开胆囊壁,用取石网篮取净结石,胃镜反复查看确认结石取净后用钛夹闭合胆囊壁,冲洗腹腔并缝合腹壁。术后常规饲料喂养。记录时间,观察结石性状、术中并发症、术后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3、7天抽血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能。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彩超判断结石复发情况及胆囊功能。结果:3只动物手术用时为78min、82min、67min(75.2±7.3min),结石为褐色块状物,质地较硬,数量与彩超结果一致,大小与彩超结果相近。术后动物即可正常活动,食欲好,切口愈合好,疤痕小。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白细胞术后第1、3天较术前升高,第7天与术前相近,C-反应蛋白、肝功能术前术后数值相近。术后第3、6月彩超未见结石复发,复测胆囊功能良好。结论:用E-NOTES保胆取石是可行的、安全的,短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第三部分方法:选用3只的雄性比格犬。胃镜经脐找到胆囊(方法如上)。用内镜粘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方式分离胆囊床。剥离后用钛夹+橡皮圈的牵引方式将胆囊悬吊于腹壁,充分暴露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夹闭血管并离断后用圈套器取出胆囊及牵引装置。胃镜再次进入,冲洗局部切口及腹腔,确认无渗血后吸净腹腔液体,缝合脐部切口。记录剥离胆囊床、切除胆囊用时及术中情况,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1个月。术前及术后第1、3、7天抽血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能。结果:3只动物剥离胆囊床的时间分别为75min、80min、68min(74.3±4.9min),切除胆囊时间分别为110min、116min、105min(110.3±4.5min)。术中出血量约为20-25ml,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术后动物即可正常活动,食欲好,切口愈合好;术后1个月体重与术前相近。炎症指标在术后第1、3天升高,术后第7天正常;肝功能无异常。结论:用E-NOTES切除胆囊是可行的、安全的,创伤小,疤痕不明显,是一项可供选择的较好的胆囊切除微创术式。
孙琳[9](2021)在《白介素37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病毒性心肌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由于感染各类嗜心肌性病毒所导致的心肌非特异性疾病,VMC是导致青年人发生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乏力、胸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发生心脏骤停。虽然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能够自愈或经治疗后好转,但有部分患者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和严重的心力衰竭,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现阶段仍然没有特异性的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并不显着。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长期致力于探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广为接受的机制包括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及各种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性细胞程序性死亡,由炎症小体介导,并且伴有包括IL-1β和IL-18在内的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与凋亡不同。炎症小体是一种胞内蛋白复合体,由三部分组成:胞浆内模式识别受体、适配蛋白ASC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原-1(Caspase-1),炎症小体激活GSDMD,导致细胞膜孔形成,细胞破裂,释放IL-1β和IL-18。炎症小体与许多炎症性疾病有关,如心肌梗死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在VMC患者和VMC小鼠模型中存在炎性小体。因此,心肌细胞焦亡在VMC发病进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阻断这一过程有希望成为治疗VMC的新靶点。白介素-37(IL-37)属于IL-1家族,是一种新型的潜在的炎症抑制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而小鼠体内不表达IL-37。我们先前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IL-37能够减轻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脏内炎症反应,降低小鼠的死亡率。然而,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焦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应用IL-37对模型小鼠进行干预,研究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进一步探讨IL-37参与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崭新的治疗靶点。我们的实验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研究背景及意义心肌炎是指心肌组织内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患心肌炎,可以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心肌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能患心肌炎,但以青少年最为多见。病毒是其最常见的病原体,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最为多见。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也可以引起心肌炎,但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症状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心肌的病变所累及的范围,轻症患者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存在7-20天左右的前驱期,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感染症状。随后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一般认为,造成VMC患者心肌损害的原因主要如下:病毒复制的直接损伤;免疫反应被触发后过度激活;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各种原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病毒入侵后在心肌内复制,并导致免疫系统激活,其病理生理学进展过程通常有三个阶段:急性阶段、亚急性阶段和慢性阶段。急性阶段是指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亚急性阶段主要表现为T细胞及B细胞的活化及其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慢性阶段表现为心肌弥漫纤维化与心脏泵功能障碍,如扩张性心肌病。大量病理学证据表明,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心肌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NK)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起始治疗是否及时。其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射血分数降低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等。轻度心肌炎患者通常预后良好,约有50%的VMC患者可自行缓解。然而,仍有25%的VMC患者可发展为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重症心肌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其1年内死亡率为20%,5年死亡率为50%。然而现阶段仍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单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在本实验的第一部分中,为了模拟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进程,我们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病毒液,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学特征,探究其病理机制,为VM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1.通过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病毒液,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观察小鼠心肌损伤的病理学改变。2.通过对小鼠体重、活力、毛发、心脏超声、心肌病理学切片等进行观察与监测,评估使用CVB3 Nancy株构建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效果。研究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将12只雄性6周龄balb/c小鼠饲养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SPF类动物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Day 0对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100μl PBS,对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25μl 109TICD50病毒液(加入75μl PBS稀释至100μl),饲养9天后建立急性心肌炎动物模型。2.超声心动图Day 9用3%异氟醚麻醉小鼠,使用Visual Sonics高分辨率Vevo 2100系统(Visualsonics Inc.,加拿大多伦多)采集胸骨旁长轴图像,记录每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LVF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3.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于Day 9心脏超声检查后收集各组小鼠的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4.ELISA 检测收集各组小鼠外周血,离心收集上层血清,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与炎症因子IL-1β、IL-18。研究结果1.模型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对照组小鼠活力良好,毛色鲜亮;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活力欠佳,不喜活动,毛发暗淡无光泽,抓取时反应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VMC模型组小鼠体重自第三天开始明显下降,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升高。2.模型组小鼠左心功能下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超声示IVSs(P<0.01),IVSd(P<0.05)明显减小,LVEF、LVFS测量值下降,表明对小鼠腹腔注射CVB3后室间隔明显变薄,心肌收缩功能存在受损的可能性。3.模型组小鼠心肌炎症损伤明显对照组小鼠切片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规律排列,未见明显炎症浸润,模型组小鼠HE染色可见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及炎症病灶,间质内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病理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001)。模型组小鼠比对照组小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I(P<0.01)、IL-1β(P<0.05)、IL-18(P<0.05)明显升高。4.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化明显Masson染色可见对照组小鼠心肌间质内无明显胶原纤维分布,模型组小鼠心肌可见灶性坏死伴胶原纤维增生,间质内可见较多胶原纤维分布。研究结论1.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病毒液能够成功构建小鼠VMC模型。2.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炎症浸润增加及心肌纤维化加剧。第二部分:IL-37对VMC小鼠心肌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及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是指机体感染嗜心肌病毒后,心肌组织内出现的非特异性炎症,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轻重不一。尽管部分患者临床表现轻微,甚至症状表现呈自限性,病毒性心肌炎仍然能够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VMC能够占到年轻人猝死原因的10%左右。VM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期有研究证实,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可能引起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肠炎等疾病。炎症小体又称焦亡小体,是一种细胞内的蛋白复合体,由胞质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RR)、适配蛋白ASC与半胱氨酸蛋白酶原-1(Caspase1)构成,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模式识别受体是NOD样受体家族的NLRP3。当NLRP3被细胞毒素、ATP或胆固醇等激活后,进一步募集ASC与Caspase1,炎症小体激活后切割IL-1β与IL-18。同时,NLRP3裂解Gasdermin D,释放其N末端结构域,形成细胞膜孔,释放炎性因子,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因此,抑制炎症小体表达或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IL-37是IL-1家族的一种潜在炎症抑制因子,对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存在一定抑制作用。IL-37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低表达,而小鼠体内不表达IL-37。IL-37已被证实能够改善CVB3引起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然而其具体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部分实验通过应用重组人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干预,观察其对心肌炎小鼠炎症浸润及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探讨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研究目的:1.构建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进行干预,观察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一般状态、心功能和心肌病理学切片的影响。2.通过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的炎症小体的表达,探讨IL-37减轻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具体机制。研究方法:1.IL-37干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将32只雄性6周龄balb/c小鼠饲养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SPF级动物房,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6)、IL-37对照组(n=6)、模型组(n=10)、实验组(n=10)。Day 0对对照组、IL-37对照组小鼠各腹腔注射100μtlPBS,同时对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25μl 109TICD50病毒液(加入75μl PBS稀释至100μl)。Day3、Day7对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200μl PBS,同时对IL-37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2μg IL-37(加入200μl PBS溶解),饲养9天后建立急性心肌炎动物模型。2.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Day 9用异氟醚麻醉小鼠,采集胸骨旁长轴图像,记录每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3.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收集各组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后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分别检测心肌组织的炎症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GSDMD蛋白表达情况。4.ELISA 检测收集各组小鼠外周血,离心收集上层血清,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与炎症因子IL-1β、IL-18。5.蛋白印迹实验收集各组小鼠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组织总蛋白后,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 dimer、cleavaged caspase 1、NFkB P65 及 phospho-P65 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6.RT-PCR从液氮中取出各组小鼠心肌组织,液氮研磨组织提取总RNA,PCR检测NFκB P65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IL-37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一般状态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活力较好,毛色光滑,抓取时反应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重同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心脏重量/体重比值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2.IL-37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功能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LVEF(P<0.05)、LVFS(P<0.05)、IVSs(P<0.01)和IVSd(P<0.0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实验组小鼠心脏室间隔厚度高于模型组,左室收缩功能较模型组有所改善。3.IL-37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炎症损伤小鼠心肌切片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炎症病灶浸润较少,心肌细胞坏死减少,间质内炎症细胞分布较少。外周血Elisa检测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cTnI(P<0.01)与IL-18(P<0.05)表达明显下降。4.NLRP3炎症小体在模型组小鼠表达升高,在实验组中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NLRP3(P<0.01)、ASC(P<0.05)与cleaved-caspase 1(P<0.05)蛋白比对照组升高,实验组小鼠NLRP3(P<0.05)、ASC dimer(P<0.001)与cleaved-caspase 1(P<0.05)蛋白比模型组表达降低。GSDMD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模型组中GSDMD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GSDMD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5.IL-37可能通过抑制NFκB降低心肌炎小鼠NLRP3炎症小体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比对照组NFκB P65(P<0.05)、phospho P65(P<0.01)的表达明显升高;实验组 P65(P<0.01)、phosphoP65(P<0.01)的表达低于模型组,IL-37对照组中P65(P<0.05)、phospho P65(P<0.0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发现模型组P65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65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L-37对照组P65 mRNA比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研究结论1.IL-37可以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损害,改善小鼠一般状态。2.NLRP3炎症小体参与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IL-37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3.IL-37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改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
许知礼[10](2021)在《白色念珠菌通过激活炎症信号途径在小鼠模型中诱导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于健康成人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口腔、皮肤和呼吸道的共生微生物,也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一种机会性真菌病原体。在多种条件下,如HIV/AIDS感染、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化疗和免疫抑制治疗,它可以从良性共生生物转变为致病病原体。据统计分析1997年至2016年期间侵入性念珠菌病仍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大约?的肺部念珠菌病患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或机械通气,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相比,总体住院死亡率显着升高。而且下呼吸道念珠菌定植会增加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增加耐药细菌感染风险,免疫受损患者合并念珠菌定植预后更差。支气管肺念珠菌病是侵入性念珠菌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组织学证明的肺炎很少。因此,白色念珠菌导致肺损伤的机制有待于动物实验的进一步研究。目前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会增加宿主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可显着保护啮齿动物免受炎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通路是重要的炎症信号通路。然而,这些炎症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以及免疫抑制是否加重小鼠肺损伤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目的1、探讨腹腔内注入地塞米松联合环磷酰胺是否可成功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2、探讨气道注入白色念珠菌是否可成功建立感染动物模型。3、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否诱导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急性肺损伤。4、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可能炎症机制。实验方法(1)白色念珠菌混悬液的制备取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SC5314)在YPD培养基30℃中培养过夜,使用倍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将白色念珠菌混合配制成混悬液,调整菌量约为106~107CFU/ml。(2)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建立地塞米松(Dexa,10mg/kg)i.p每天1次×10d,环磷酰胺(Cy,150 mg/kg)i.p每天1次×1d,成功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3)感染动物模型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建立次日,CA组和Dex A+Cy+CA组小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m L/100g)后气管内注入50μl白色念珠菌混悬液。Control组和Dexa+Cy组小鼠麻醉后气管内注入50μl生理盐水。(4)流式细胞术Control组和Dexa+Cy组小鼠麻醉后利用眼球采血留取外周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查评估免疫抑制情况。(5)组织学白色念珠菌感染后6h处死所有小鼠,右肺上叶组织行组织培养,部分肺组织10%福尔马林浸泡,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PAS染色。(6)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17、IL-6、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6、TGF-β、Kc和Mcp-1 m 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NF-κB、MAPK、PI3K/AKT和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p65、NF-κBp50和p-STAT3的阳性核定位。(7)生存分析Control组、Dexa+Cy组、CA组和Dex A+Cy+CA组小鼠每组10只,动物死亡观察至白念珠菌感染后7d。研究结果1、腹腔内注射Dexa+Cy成功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雄性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Dexa+Cy后表现为精神倦怠、萎靡,不喜活动,不嗜食水,毛发蓬乱,体重下降。小鼠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显示淋巴细胞比例下降,CD4+T和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下降,免疫抑制模型构建成功。2、气管内注入白色念珠菌混悬液成功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肺组织石蜡切片PAS染色显示肺组织内可见白色念珠菌孢子,肺组织培养可见白色念珠菌生长,白色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构建成功。3、白色念珠菌气管注入6小时后导致急性肺损伤,免疫抑制加重肺损伤。肺组织病理学Dexa+Cy组肺系数较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CA组肺系数较Control组相比略有增加(P<0.05)。Dexa+Cy+CA组肺系数较Dexa+Cy组明显增加(P<0.01)。HE染色观察Control组和Dexa+Cy组显微镜下见肺泡结构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CA组HE染色显微镜下见肺泡腔及间质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肺泡壁增厚。Dexa+Cy+CA组显着加重了小鼠肺中白色念珠菌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肺泡壁增厚。4、白色念珠菌感染上调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肺部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正常和免疫抑制组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后,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6和TGF-βm RNA和趋化因子Kc和Mcp-1 m RNA显着增加。进一步测定血清IL-17、IL-6和IL-1β水平,CA组和Dexa+Cy+CA组三者水平显着升高,其中Dexa+Cy+CA组中IL-17和IL-1β水平较CA组进一步增高。5、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NF-κB信号。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在四组中表达水平无差异,但p-IκBα水平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显着升高。CA组肺NF-κB p50和p65的水平显着增加,免疫抑制后NF-κB p50和p65水平进一步增加。进一步分析肺NF-κB p50和p65的核移位发现NF-κB p50和p65的核移位主要在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的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免疫抑制增加了白色念珠菌感染后κB p50和p65细胞核阳性的数量。研究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NF-κB信号诱导急性肺损伤。6、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MAPKs信号通路。研究显示四组之间肺p38、ERK1/2和JNK表达水平无差异。白色念珠菌感染对p-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没有影响,但可显着诱导肺p38磷酸化,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通过MAPK-p38通路介导急性肺损伤。7、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发现正常和免疫抑制组小鼠肺中的p-Akt水平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明显上调的,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可以激活肺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8、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的肺STAT3信号通路。本课题分析了肺组织中的STAT3信号。结果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显着诱导肺STAT3磷酸化,免疫抑制小鼠的肺p-STAT3水平进一步升高。白色念珠菌感染后肺组织中ROR-γt和ROR-α水平显着升高。免疫抑制小鼠中p-STAT3细胞核阳性的数量增加。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活化小鼠的肺STAT3信号通路。研究结论(1)腹腔内注射Dexa+Cy成功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2)气管内注入白色念珠菌混悬液成功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3)白色念珠菌感染上调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肺部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4)白色念珠菌气道内注入可能通过激活NF-κB,MAPKs,PI3K/Akt和STAT3信号通路诱导急性肺损伤。免疫抑制可能通过激活部分炎症信号通路(NF-κB、STAT3)加重急性肺损伤。
二、一种新型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戊肝病毒新型复制子细胞系及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分子生物学概述 |
1.1 病毒基因组 |
1.2 HEV蛋白功能 |
1.2.1 ORF1 蛋白 |
1.2.2 ORF2 蛋白 |
1.2.3 ORF3 蛋白 |
2 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概述 |
2.1 HEV的地理分布情况 |
2.2 HEV跨物种传播情况 |
2.3 HEV慢性感染情况 |
3 HEV细胞培养体系及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
3.1 HEV感染性克隆的研究进展 |
3.2 HEV细胞培养体系研究进展 |
3.3 HEV入侵机制 |
4 HEV动物感染模型研究进展 |
4.1 非人灵长类HEV感染模型 |
4.2 鼠类HEV感染模型 |
4.2.1 肝脏人源化小鼠感染模型 |
4.2.2 大鼠感染模型 |
4.2.3 沙鼠感染模型 |
4.3 猪HEV感染模型 |
4.4 新西兰大白兔HEV感染模型 |
4.5 鸡HEV感染模型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HEV RNA复制子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菌株、抗体、HEV感染性克隆等材料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3.2.1 转染及细胞培养实验相关试剂 |
3.2.2 分子克隆实验相关试剂 |
3.2.3 Western Blot实验相关试剂 |
3.2.4 其他试剂 |
3.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3.3.1 免疫荧光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3.3.2 蛋白电泳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3.3.3 Northern Blot相关试剂的配制 |
3.3.4 细菌培养相关试剂的配制 |
4 实验方法 |
4.1 HEV复制子载体p6-EGFPZeocin(p6-EZ)的构建 |
4.1.1 融合PCR |
4.1.2 DNA琼脂糖胶回收方法 |
4.1.3 酶切PCR融合产物和载体并用T4 DNA酶连接 |
4.1.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4.2 HEV复制子载体p6-EZ的线性化及体外转录 |
4.3 Northern Blot检测HEV复制子p6-EZ细胞系 |
4.3.1 Trizol法提取RNA |
4.3.2 Notthern Blot的操作方法 |
4.4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4.5 Western Blot的操作方法 |
4.6 细胞传代的操作方法 |
4.7 Lipo3000 转染操作方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构建基因3型HEV复制子p6-EGFAZeocin(p6-EZ)载体 |
5.2 以HEV复制子p6-EZ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 |
5.3 HEV复制子细胞系的筛选及阳性率鉴定 |
5.4 RNA水平上证明细胞系中存在HEV复制子 |
5.4.1 North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存在HEV复制子的基因组RNA |
5.4.2 IFA检测到HEV复制子细胞系中存在双链RNA(dsRNA) |
5.5 蛋白水平上证明细胞系中存在HEV复制子 |
5.6 HEV复制子细胞系稳定性检测 |
6 讨论 |
第二章 基因3 型HEV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小分子抑制剂、HEV活病毒及实验动物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实验 |
4.1.1 沙鼠肝内接种“加帽”的基因3型HEV RNA |
4.1.2 沙鼠灌胃接种基因3 型rHEV |
4.1.3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感染并导致肝脏出现病理损伤 |
4.1.4 基因3 型HEV沙鼠感染模型测试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
4.1.5 沙鼠肝内接种“加帽”的基因 1 型和基因 4型HEV RNA |
4.2 Trizol法提取RNA |
4.3 RT-qPCR检测方法 |
4.4 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评价(IHC)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肝内接种“加帽”的HEV RNA导致沙鼠感染 |
5.1.1 鉴定体外转录获得的HEV RNA质量 |
5.1.2 肝内接种“加帽”HEV RNA导致沙鼠粪便排毒和内脏器官感染 |
5.1.3 肝内接种“加帽”HEV RNA导致沙鼠血清中HEV IgG抗体转阳 |
5.1.4 肝内接种“加帽”HEV RNA后,在肝脏中检测到HEV活病毒 |
5.1.5 沙鼠感染HEV导致肝脏出现病理损伤 |
5.2 灌胃接种rHEV导致沙鼠感染并出现肝脏病理损伤 |
5.3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感染 |
5.3.1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粪便排毒和内脏器官的感染 |
5.3.2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血清中HEV IgG抗体转阳 |
5.3.3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肝脏出现病理损伤 |
5.3.4 腹腔接种rHEV沙鼠肝脏研磨液中检测到HEV活病毒 |
5.4 HEV沙鼠感染模型评价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5.4.1 沙鼠感染HEV早期,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5.4.2 当体内HEV强感染时,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5.5 沙鼠肝内接种基因4型HEV“加帽”RNA导致感染 |
6 讨论 |
第三章 HEV感染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激活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质粒、抗体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实验 |
4.2 Western Blot的操作方法 |
4.3 Trizol法提取RNA |
4.4 RT-qPCR检测方法 |
4.5 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评价(IHC)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TBK1 抑制剂对S10-3-EZ中 HEV复制子的影响 |
5.2 TBK1 抑制剂对HEV活病毒感染的影响 |
5.3 Ⅰ型干扰素通路对S10-3-EZ中 HEV复制子的影响 |
5.4 S10-3-EZ和S10-3 天然免疫应答的差异 |
5.5 TBK1 小分子抑制剂对HEV在沙鼠体内感染的影响 |
6 讨论 |
第四章 HEV抗病毒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药物抗病毒机制初探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与siRNA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Trizol法提取RNA |
4.2 RT-qPCR检测方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IFN-α在两种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2 利巴韦林在两种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3 siRNA在 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4 利用HEV复制子细胞系对小分子抑制剂库进行高通连筛选 |
5.5 HSP90 抑制剂在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6 HSP90 小分子抑制剂导致ORF1 降解 |
6 讨论 |
第五章 通过沙鼠感染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对HEV的抑制作用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小分子抑制剂和实验动物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实验 |
4.1.1 测试NVP-HSP90 抑制沙鼠体内HEV感染的最低有效剂量 |
4.1.2 优化NVP-HSP90 治疗HEV在沙鼠体内感染的用药顺序 |
4.1.3 测试HEV在沙鼠体内强烈感染时NVP-HSP90 的抗病毒效果 |
4.1.4 测试NVP-HSP90 抑制基因4型HEV在沙鼠体内感染的效果 |
4.2 Trizol法提取RNA |
4.3 RT-qPCR检测方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优化NVP-HSP90 治疗沙鼠感染HEV的给药剂量 |
5.2 HEV在沙鼠体内强烈感染时NVP-HSP90 的治疗效果 |
5.3 检测抗病毒药物对沙鼠感染基因4 型HEV的治疗作用 |
6 讨论 |
全文总结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主要成果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戊二醛聚合血红蛋白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及肝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骨髓抑制概述 |
1.1.1 骨髓及造血过程 |
1.1.2 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分子机制 |
1.1.3 骨髓抑制的治疗 |
1.2 环磷酰胺所致肝肾损伤研究进展 |
1.3 戊二醛聚合血红蛋白简介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骨髓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建立及pPolyHb治疗剂量、周期的探索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3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模型建立与给药方案 |
2.3.2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的制备 |
2.3.3 小鼠称重与状态记录 |
2.3.4 小鼠血样采集 |
2.3.5 小鼠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2.5 结果分析 |
2.5.1 高剂量模型探索 |
2.5.2 中剂量模型探索 |
2.6 讨论 |
第三章 pPolyHb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及外周血象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3.2.3 实验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模型建立与给药方案 |
3.3.2 小鼠血样采集及外周血象的检测 |
3.3.3 小鼠股骨的分离与保存 |
3.3.4 骨髓组织固定、脱钙、包埋与切片与染色 |
3.4 统计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3.5.1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3.5.2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3.5.3 pPolyHb对 CTX诱导的骨髓抑制小鼠股骨病理切片的影响 |
3.6 讨论 |
第四章 pPolyHb对骨髓抑制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4.2.3 实验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的制备 |
4.3.2 实验动物分组及不同给药方式 |
4.3.3 小鼠血清的采集及血生化的检测 |
4.3.4 小鼠脏器采集及保存 |
4.3.5 小鼠脏器指数的计算 |
4.3.6 western blotting |
4.3.7 组织固定、包埋与切片与染色 |
4.4 统计分析 |
4.5 结果分析 |
4.5.1 pPolyHb对 CTX诱导的骨髓抑制小鼠胸腺指数的影响 |
4.5.2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肾脏指数的影响 |
4.5.3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BUN、CREA的影响 |
4.5.4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肾脏病理的影响 |
4.5.5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肾脏指数的影响 |
4.5.6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BUN、CREA的影响 |
4.5.7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肾脏病理的影响 |
4.5.8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肾脏组织EPO水平的影响 |
4.5.9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肾脏组织Nrf2 水平的影响 |
4.5.10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4.5.11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AST、ALT的影响 |
4.5.12 pPolyHb对高剂量模型小鼠肝脏病理的影响 |
4.5.13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4.5.14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AST、ALT的影响 |
4.5.15 pPolyHb对中剂量模型小鼠肝脏病理的影响 |
4.6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桔梗皂苷D依赖AMPK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小鼠肠道炎症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炎症性肠病 |
1.1.1 炎症性肠病的概述 |
1.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
1.2 巨噬细胞 |
1.2.1 巨噬细胞的概述 |
1.2.2 巨噬细胞极化 |
1.2.3 巨噬细胞极化相关信号通路 |
1.2.4 巨噬细胞与IBD |
1.3 AMPK |
1.3.1 AMPK的概述 |
1.3.2 AMPK与巨噬细胞 |
1.3.3 AMPK与肠道疾病 |
1.4 桔梗皂苷D与炎症性疾病 |
第2章 PLD对DSS诱导的小鼠肠炎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1 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
2.3.2 疾病活动指数评价标准 |
2.3.3 小鼠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2.3.4 HE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变 |
2.3.5 ELISA法检测样本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
2.3.6 小鼠结肠组织总RNA提取 |
2.3.7 RT-PCR法检测样本炎症因子、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 |
2.3.8 FITC-Dextran肠道通透性实验 |
2.3.9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情况 |
2.3.10 统计学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体重的影响 |
2.4.2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的影响 |
2.4.3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2.4.4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2.4.5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巨噬细胞在PLD治疗DSS诱导的小鼠肠炎中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4 主要实验仪器 |
3.3 主要实验方法 |
3.3.1 小鼠巨噬细胞清除实验 |
3.3.2 小鼠结肠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3.3.3 小鼠MLN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3.3.4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3.3.5 小鼠腹腔灌洗液的制备 |
3.3.6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样本巨噬细胞比例 |
3.3.7 小鼠结肠组织HE染色 |
3.3.8 统计学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氯膦酸盐脂质体清除小鼠体内巨噬细胞 |
3.4.2 巨噬细胞清除后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体重的影响 |
3.4.3 巨噬细胞清除后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DAI的影响 |
3.4.4 巨噬细胞清除后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PLD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初步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细胞 |
4.2.3 实验试剂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5 主要实验仪器 |
4.3 主要实验方法 |
4.3.1 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
4.3.2 小鼠结肠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3 小鼠结肠组织总RNA提取 |
4.3.4 小鼠结肠组织总蛋白提取 |
4.3.5 小鼠腹腔灌洗液的制备 |
4.3.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提取 |
4.3.7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样本巨噬细胞比例 |
4.3.8 RAW264.7细胞培养 |
4.3.9 PLD对 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性实验 |
4.3.10 LPS刺激RAW264.7细胞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
4.3.11 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
4.3.12 RAW264.7细胞总RNA提取 |
4.3.13 RT-PCR检测细胞因子及巨噬细胞极化标志分子mRNA表达水平 |
4.3.14 免疫荧光法观察RAW264.7细胞iNOS、Arg1和p65的表达情况 |
4.3.15 RAW264.7细胞总蛋白提取 |
4.3.16 RAW264.7细胞核蛋白与浆蛋白提取 |
4.3.17 蛋白样本浓度测定 |
4.3.18 Western Blot实验 |
4.3.19 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M1 型M2 型巨噬细胞比例 |
4.3.20 统计学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 |
4.4.2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 |
4.4.3 PLD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4 PLD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模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4.4.5 PLD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模型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6 PLD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PI3K/Akt和 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PLD通过激活AMPK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细胞 |
5.2.3 实验试剂 |
5.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2.5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RAW264.7细胞培养 |
5.3.2 LPS刺激RAW264.7细胞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
5.3.3 RAW264.7细胞转染 |
5.3.4 RAW264.7细胞总蛋白提取 |
5.3.5 RAW264.7细胞浆蛋白及核蛋白提取 |
5.3.6 Western Blot实验 |
5.3.7 免疫荧光实验 |
5.3.8 统计学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PLD对 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AMPK激活情况的影响 |
5.4.2 PLD对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AMPK激活情况的影响 |
5.4.3 siRNA对 RAW264.7细胞中的AMPK表达水平的影响 |
5.4.4 沉默AMPK后,PLD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蛋白iNOS和 Arg1 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5.4.5 沉默AMPK后,PLD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PI3K/Akt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PLD通过激活AMPK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细胞 |
6.2.2 实验试剂 |
6.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6.2.4 主要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RAW264.7细胞培养 |
6.3.2 Caco-2 细胞培养 |
6.3.3 PLD对 Caco-2细胞的细胞活性实验 |
6.3.4 LPS刺激的共培养肠道屏障模型构建及给药 |
6.3.5 Caco-2 细胞总蛋白提取 |
6.3.6 Western Blot实验 |
6.3.7 统计学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6.4.1 PLD对Cac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6.4.2 PLD对共培养肠道屏障模型中Caco-2细胞跨上皮电阻的影响 |
6.4.3 PLD对共培养肠道屏障模型中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4 抑制AMPK激活后,PLD对共培养肠道屏障模型中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79例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脱细胞基质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的应用机制 |
背景 |
动物实验一 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动物实验二 聚丙烯材料和脱细胞基质材料修复动物腹壁薄弱模型的对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壁薄弱诊疗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5)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和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水产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在病害防控上的研究进展 |
1.1 水产动物模型概况 |
1.2 水产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1.2.1 模型动物的选择 |
1.2.2 建立水产动物模型的原则 |
1.2.3 建立模型动物的方法 |
1.3 水产动物模型在鱼类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
1.3.1 水产动物模型在鱼类疾病病原分析中的应用 |
1.3.2 水产动物模型在水产疫苗开发中的应用 |
1.3.3 水产动物模型在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 |
1.4 水产动物模型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意义 |
第2章 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临床症状表现 |
2.2.2 病毒载量检测 |
2.2.3 免疫相关表达基因检测 |
2.2.4 组织病理变化 |
2.2.5 肾组织超微观察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免疫相关基因检测 |
3.2.2 抗体效价检测 |
3.2.3 佐剂残留检测 |
3.2.4 病毒载量测定 |
3.2.5 相对免疫保护率测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6)FG-4592通过干预RIP1-RIP3-MLKL介导的坏死性炎症对UUO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饲养及分组 |
2.1.1 实验动物 |
2.1.2 SPF级大鼠饲养环境 |
2.1.3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实验试剂与抗体及实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及主要抗体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标本的采集 |
2.4 实验室检测 |
2.5 肾脏病理学检查 |
2.5.1 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 |
2.5.2 Masson三色染色 |
2.5.3 PAS染色 |
2.5.4 透视电镜标本观察 |
2.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7 ELISA法检测血及尿8-羟基-2-脱氧鸟苷(8-OHd G) |
2.8 免疫印迹法 |
2.9 原位Td T介导的d 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 |
2.10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生化检测结果评估 |
3.2 FG-4592 对UUO所致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
3.3 FG-4592 对UUO诱导的坏死性炎症的影响 |
3.4 FG-4592 对UUO所致肾纤维化的影响 |
3.5 FG-4592 对UUO所致氧化应激酶失调的影响 |
3.6 FG-4592 对UUO所致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
3.7 FG-4592 对UUO所致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
3.8 FG-4592 对UUO所致细胞凋亡的影响 |
3.9 FG-4592对HIF-1α/Wnt/β-catenin/GSK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缺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综述)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 |
2 中医对重症肺炎的认识 |
3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
4 重症肺炎和脓毒症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1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2 脓毒症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
3 自噬的研究进展 |
4 血必净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 实验主要试剂 |
2 实验主要仪器 |
3 实验动物 |
4 实验方法 |
5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经脐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治疗胆囊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用E-NOTES制作胆囊结石动物模型 |
1 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E-NOTES保胆取石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E-NOTES切除胆囊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型动物胆囊结石模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白介素37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病毒性心肌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CV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IL-37在VMC小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白色念珠菌通过激活炎症信号途径在小鼠模型中诱导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支气管肺白色念珠菌小鼠感染模型和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来源 |
2.2 主要试剂配制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实验方法和技术 |
2.5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 |
3.2 小鼠的脾脏重量指数 |
3.3 小鼠外周血流式细胞术结果 |
3.4 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小鼠肺部病理PAS染色及肺组织培养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信号机制的探讨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来源 |
2.2 主要试剂配制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实验方法和技术 |
3.结果 |
3.1 白色念珠菌感染致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急性肺损伤 |
3.2 白色念珠菌感染上调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肺部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 |
3.3 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NF-κB信号 |
3.4 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MAPKs信号 |
3.5 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肺中PI3K/Akt信号 |
3.6 白色念珠菌感染激活小鼠的肺STAT3 信号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白色念珠菌相关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一种新型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戊肝病毒新型复制子细胞系及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 徐令东. 浙江大学, 2021
- [2]戊二醛聚合血红蛋白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及肝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D]. 何丹. 西北大学, 2021(12)
- [3]桔梗皂苷D依赖AMPK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小鼠肠道炎症的相关机制研究[D]. 郭瑞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4]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D]. 王明刚. 山东大学, 2021(11)
- [5]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和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D]. 陈佳明.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6]FG-4592通过干预RIP1-RIP3-MLKL介导的坏死性炎症对UUO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D]. 郑海兰. 延边大学, 2021(02)
- [7]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D]. 汪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经脐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治疗胆囊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D]. 梁华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白介素37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病毒性心肌炎[D]. 孙琳. 山东大学, 2021(09)
- [10]白色念珠菌通过激活炎症信号途径在小鼠模型中诱导急性肺损伤的研究[D]. 许知礼.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