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华人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华人,形象,非洲,唐人街,满洲,中国,中非。
华人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周树涛[1](2019)在《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出现了诸多的华人形象。这些华人形象由最初的单一呆板逐渐变得丰富和多元化,内涵也更加积极,这也间接地反映了华人形象在美国民众心中的转变。本文首先就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研究做了简要梳理,然后从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两个角度对华人形象做了详细论述,阐明了华人形象的显着特点以及形象的变迁过程。(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张梦颖[2](2019)在《非洲华侨华人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中国在非洲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的不断改善,中国在非洲形象愈加稳定与成熟。中国国家形象是与中国对非洲政策和中非关系光荣传统紧密相连的。目前,中国在非洲形象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是中非不同的价值观念差异容易造成双方误会和摩擦;另一方面赴非企业和因私出国人员层次良莠不齐,个人行为因素难以把控。所以,应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赴非人员培训,并鼓励高素质人才赴非工作;帮助非洲华侨华人树立"入乡随俗"的观念,主动融入非洲大家庭;促进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发挥公共外交重要作用等,提升非洲华侨华人形象。(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加生,林宝琪[3](2019)在《民族主义时期澳大利亚文学中的边缘人——亨利·劳森作品中的华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澳大利亚作家创造民族文学和书写澳大利亚性过程中,澳大利亚华人自始至终是边缘化的存在。劳森作品中的华人作为寄居者,面临种族歧视和远离故土的双重困境;他们精于业务、吃苦耐劳,却多以贩毒商人、瘾君子和赌徒的负面形象呈现,成为淘金时期存在共性问题的底层阶级的"替罪羊",成为澳大利亚社会臆想中东方入侵的"替罪羊";他们被描绘成卑屈的底层阶级、"逆来顺受"的"白色中国人",成为民族主义时期白人"自我"追求身份认同的镜像"他者",促使以劳森为代表的民族主义作家在"文化自卑"下不断界定、建构和确认西方文化和种族优越感。(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林祁,苗田[4](2019)在《日籍华人女作家弥生笔下的中国形象——评弥生诗集《之间的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籍华人女作家弥生诗集《之间的心》通过东瀛日本的痛苦体验与浓烈的乡愁,抒写沧桑而美丽的中国形象;通过记忆中的母爱,生成母亲般慈爱、包容的中国形象;立于中日"之间",从审视他者中自我反思,关注"活的中国"与现代世界的互动,抒发对祖国绵绵不尽的诗意回望。弥生笔下的中国形象和华人作家在中日之间共有的"间性"写作,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既与本土文化对话,又与全球语境对话,是一种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志红[5](2019)在《情节·情感·情怀:看严歌苓塑造华人男性个体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歌苓在作品《扶桑》中塑造了大勇这一传奇式华人男性个体形象,针锋相对地以邪制恶颠覆了美国大众文化中关于华人男性的套话,表达了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对华人移民遭受的种族歧视的强烈愤怒与反击的迫切愿望,体现的是作者身上泯灭不去的中国古典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故事中草莽英雄形象的独特情怀。对于《扶桑》这样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而言,除了丰富的感性书写之外,关于个人尊严与民族尊严的思考也在大勇身上有所体现。(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吴卫华[6](2019)在《《龙年》《再战边缘》:种族主义话语与华人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年》《再战边缘》赓续了"傅满洲系列电影"关于唐人街中国移民的想象。通过文本细读与症候分析,对两部电影的互文关系、华人形象塑造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与剖析,揭橥作品中所蕴含的种族主义的话语。(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成志,高欢[7](2019)在《日本主流媒体对“在日华人”的形象构建——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显示,自1978年调查实施以来,日本受访民众的对华好感度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1)1978—1988年的"蜜月期",至少6成以上的日本受访民众对中国"感到(相对)亲近",1980年这一数值更高达78.6%;(2)1989—2003年的"焦灼期",正反两组数据在50%上下焦灼中前行;(3)2004—2015年的"寒冬期",对华好感度持续下降,2017年对中国"(相对)无亲近感"的日本受访民众比例更高达78.5%,这一调查结果与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中国公民(本文来源于《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RUTH,KIANA,NURATRI(卢斯)[8](2019)在《中国游记中的印尼华人形象及文化认同研究(1933-1984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下南洋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之后南下的中国人随着生活的变化,与当地人结婚,并且居留在当地,成为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华人。在此过程中南下的华人背井离乡,来到文化和自然环境不同的国度,生活面临了诸多挑战。他们在迎接挑战的过程塑造印尼华人的形象,也为印尼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这些在印尼游记中有所体现,为后世留下可用的研究素材。笔者以全新的视角聚焦于下南洋洪流时期迁徙到印度尼西亚地区的华人,探讨印度尼西亚华人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塑造出印尼华人的形象,以及这个所形象代表的精神力量对当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往来越发密切,本文以印尼华人为研究对象,以印尼华人形象和文化认同为研究内容,旨在为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深化中国人民对印尼了解的同时,也提供相应的事实参考。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印尼游记为主要参考文献辅之以大量的数据库文献,通过对大量游记内容和理论知识的阅读探索,并合一些关于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从而全面了解了印尼华人的过往和现状。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游记中的印尼华人形象及其游记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认同。本文的文章结构可以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分为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依据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关于游记与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这部分为本文的内容提供理论依据;第叁章是关于中国游记中的印尼华人形象,在这个部分深入刻画了中国游记中印尼华人的新客、土生华人以及峇峇、娘惹形象、劳动形象、商人形象与领袖形象等形象;第四章是关于中国游记中印尼华人的文化认同与融合,这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新社会的现象作出了深刻思考和剖析,印尼人和印尼华人如果能现文化的融合、排除异心,加强中国与印尼两国的发展与合作,就会实现区域发展的共赢的局面;最后一章是结论,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印尼华人在下南洋过程中塑造了吃苦耐劳,团结同胞的形象,一方面他们为印尼做出突出贡献,受到了土着居民的尊敬,另一方面,他们怀有共同的中华情怀,印尼华人的处境仍然与中国紧密相连。(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一菲(DOUNGWIANG,SIRIPHORN)[9](2019)在《泰国游记中的华人形象研究(1935-2004)》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素可泰时期(泰文:(?),英文:Sukhothai)中泰两国开始友好往来。至今,华人已进入泰国百余年。以前泰国对外来人口持一个很开放的态度,并不限制外国人进入泰国。现在在泰国社会中,华人与泰国本地人已经融合在一起,成为密不可分的群体。华人对泰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教育等方面,华人对泰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论文针对1935-2004年的泰国游记来进行研究,对游记作品中的华人形象进行整理和讨论,采用形象学与叙事理论的方法,分析泰国游记中呈现的华人形象,探讨华人对泰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给出对华人形象的思考。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泰国游记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考察相关论文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一章本章主要分析游记中的华人苦力及女管家形象。简介华人初入泰国时的生活情况,从事苦力职业的华人的状况以及华人苦力如何适应当地的生活。在女管家形象方面,探讨了女管家的工作情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阐明在泰国游记中表现出的女管家形象。第二章主要是分析游记中表现出的华人的文化形象,即华人的饮食、潮剧与教育。本章首先探讨华人的饮食文化,其次通过游记书写了解华人的传统潮剧与潮剧的变化,最后分析华人对教育的态度。第叁章主要的内容是分析游记中表现的社团形象,即地缘性社团、业缘性社团和慈善性社团。这些社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华人的利益和解决华人老乡之间的困难。第四章本文从华人形象的视角探讨华人一直以来对泰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在人口方面的影响,二、在语言方面的影响,叁、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四、在经济方面的影响,通过这些影响也对中泰两国关系及今后的发现提出一定的思考。第五章由华人形象引出的思考。主要分为由华人形象、文化形象和社团形象引出的思考,希望不仅是对这些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也能从这些形象的背后了解当时社会华人的生活状况,并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对今后在泰华人的生活及中泰关系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最后是结语部分。本文希望通过此研究能让读者更加了解在泰华人的生活状况、生活方式和华人的社会状况,以及从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分析当时中泰交流的状况,从中得出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泰两国友好交流尽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徐雅宁[10](2019)在《形象学视域中美国电影的华人男性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1934年,电影史学家谷剑尘一在《中国电影发达史》中总结了美国电影的"七宗罪",其中第七条:"片中需用中国人处,不是充盗匪的下手,就是做人家的仆役。且必囚首垢面,弯腰曲背,形状秽琐,丑态可憎,有意污辱中国人,实足引起国际恶感。"[1]若干年后,这种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美国电影中。张国荣曾批评好莱坞所描绘的中国"女人就穿长衫、扮妓女,男人不是扮越南人,就是黑社会,唐人街混角色,我觉得非常辱华。"[2]章子怡也曾抱怨华人演员"在好莱坞只能演穷人和妓女。"[3]在本文中,笔者借助形象学的相关知识,来观照美国电影中对华人男性形象的塑造和描(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08期)
华人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上,中国在非洲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的不断改善,中国在非洲形象愈加稳定与成熟。中国国家形象是与中国对非洲政策和中非关系光荣传统紧密相连的。目前,中国在非洲形象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是中非不同的价值观念差异容易造成双方误会和摩擦;另一方面赴非企业和因私出国人员层次良莠不齐,个人行为因素难以把控。所以,应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赴非人员培训,并鼓励高素质人才赴非工作;帮助非洲华侨华人树立"入乡随俗"的观念,主动融入非洲大家庭;促进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发挥公共外交重要作用等,提升非洲华侨华人形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人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周树涛.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J].艺术评鉴.2019
[2].张梦颖.非洲华侨华人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提升[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张加生,林宝琪.民族主义时期澳大利亚文学中的边缘人——亨利·劳森作品中的华人形象研究[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
[4].林祁,苗田.日籍华人女作家弥生笔下的中国形象——评弥生诗集《之间的心》[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9
[5].王志红.情节·情感·情怀:看严歌苓塑造华人男性个体形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6].吴卫华.《龙年》《再战边缘》:种族主义话语与华人形象塑造[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7].孙成志,高欢.日本主流媒体对“在日华人”的形象构建——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9
[8].RUTH,KIANA,NURATRI(卢斯).中国游记中的印尼华人形象及文化认同研究(1933-1984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9
[9].陈一菲(DOUNGWIANG,SIRIPHORN).泰国游记中的华人形象研究(1935-2004)[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徐雅宁.形象学视域中美国电影的华人男性形象研究[J].电影评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