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结构论文-康爽,刁玉领

膜性结构论文-康爽,刁玉领

导读:本文包含了膜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叉神经,垂体,海绵窦,膜性结构

膜性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康爽,刁玉领[1](2019)在《叁叉神经垂体和海绵窦膜性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叉神经垂体和海绵窦膜性结构的解剖学构筑情况,为临床上认识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本研究共应用9具尸头标本(女性4具,男性5具;年龄51~75岁,平均60.8岁)。9具尸头制成超薄E12塑化(200μm)的横断面、冠状位及矢状位连续切片,其中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系列切片各3套,用于垂体表面膜性结构的追踪和研究。结果在叁叉神经半月节处,硬膜与其粘连紧密;叁叉神经第二、叁支表面的硬膜结构较薄,而且与神经粘连较轻,易剥下;而第一支表面的硬膜较厚,且与神经粘连紧密;后颅窝的蛛网膜下腔终止于叁叉神经节的后上缘。垂体表面具有一个完整的纤维囊包裹,但囊壁的厚度及成分在垂体的不同方位有所不同。在垂体的前上方,硬脑膜成分与垂体固有膜结合较疏松,位于固有膜及骨膜之间;在垂体的下后方,硬脑膜成分消失,与垂体固有囊融合在一起,然而在后下方的部分区域内有一层疏松的网状纤维结构直接将垂体固有膜与周围静脉丛、颈内动脉等结构连接起来。结论充分认识叁叉神经垂体和海绵窦周围膜性结构的构筑特点,是认识该区域病变及手术成功的前提。垂体表面的膜性结构由脑膜结构和疏松网状纤维组织共同参与构成。(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5期)

康爽,刁玉领[2](2019)在《颅底段叁叉神经附近区域膜性结构解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底段叁叉神经附近区域的膜性结构主要参与构成美克尔腔及海绵窦各壁等结构,叁叉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巨微解剖结构复杂,尤其是叁叉神经内部及其周围的膜性结构的解剖,目前还未完全明了,需进一步进行解剖学研究加以明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侯乾[3](2017)在《小脑桥脑池有关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颅内小脑桥脑池的显微解剖、蛛网膜在内听道的分布以及与听神经瘤相关的膜性结构,阐明桥小脑角区各个脑池的形态和范围以及小脑桥脑池中各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为听神经瘤术中面听神经的功能保护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1)从面神经和叁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录像中观察小脑桥脑池的解剖结构。(2)在3例(6侧)成人尸头模拟乙状窦后入路,先观察桥小脑角区各个脑池的形态和膜性结构。然后打开脑池的蛛网膜,利用手术显微镜着重观察小脑桥脑池中各神经血管的相互毗邻关系,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结果。从中脑上端切除大脑半球,打开小脑幕,按照同样的方法观察并记录结果。(3)取出完整包含内听道的岩骨,将标本脱钙处理后,进行内听道横断面的组织切片和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蛛网膜分布规律。结果:(1)在桥小脑角区共有叁组脑池,分别为桥脑前池、小脑桥脑池和小脑延髓外侧池。与听神经瘤手术关系最密切的是小脑桥脑池。其为锥形成对结构,位于脑干、小脑和岩骨之间。池的前部与桥脑前池邻接,顶部位于小脑幕裂孔的面与环池邻接,内侧与桥脑邻接,后内侧与桥延沟毗邻,底部与小脑延髓外侧池交通,外侧沿颞骨岩部延伸进入Meckel腔及内听道,后部由小脑方叶和上半月叶覆盖。池内主要结构包括叁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内听动脉、脑桥前外侧静脉、脑桥外侧静脉和岩上静脉等组织。(2)通过对20例叁叉神经或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小脑桥脑池蛛网膜结构的观察,颅神经从离开脑干就被蛛网膜形成的鞘包裹。3例(6侧)成人尸头的断层HE染色分析提示,内听道段鞘内没有蛛网膜分隔将前庭上下神经、耳蜗神经和面神经分开,包裹面听神经的蛛网膜鞘一直伴随面听神经延续到内听道底部。结论:(1)桥小脑角区的解剖复杂,但该区域内组织结构大部分正常,很少发生变异。该区域内脑池中颅神经均有蛛网膜包裹,相当于在临近的颅神经之间形成了屏障。(2)听神经鞘瘤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氏细胞,位于蛛网膜下,被蛛网膜鞘所包裹。但是,听神经鞘瘤术中所发现的肿瘤包膜实际上是前庭神经的神经束膜,为结蹄组织成分。(3)术中分离及切除肿瘤时应注意寻找、确认神经束膜并尽量保留,严格遵循神经束膜下分离原则,这对面神经、耳蜗神经的功能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田复明,漆松涛,窦长武,闫海成,赵力群[4](2015)在《腰骶部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脊柱腰骶区位置深、结构复杂、承重大,包含终丝、马尾动脉,吻合袢动脉,静脉系统,终丝、马尾及腰骶神经等重要血管神经结构,是神经系统最复杂、手术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术后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腰骶区域的终池内通常分布着各种形态的蛛网膜结构,将其分隔成不同的腔隙,各个神经血管结构、终丝与蛛网膜之间亦存在不同的毗邻关系。蛛网膜池目前逐步成为显微神经外科医生的路径图。了解腰骶区域的终池、骶管及膜性结构,对于判断病变与周边神经血管结构的推挤关系、设计手术入路乃至指导手术操作等至关重要。方法:(1)收集20例防腐固定的成人脊柱标本,进行灌注,切去脊柱的附着肌肉,自椎弓根水平切除T10以下的全部棘突、椎板、椎间关节和韧带等椎管后部结构,显微镜下切开硬脊膜和蛛网膜,从后方显露T12以下脊髓节段、圆锥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等,沿蛛网膜袖套解剖分离,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圆锥、终丝、腰骶神经及马尾神经椎管内、外的形态特点及其与椎管(包括骶管)、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和脊髓等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腰骶部前、后根的血供来源,以及前、后根营养动脉与脊髓前、后动脉的关系。(2)收集30例腰骶显微手术资料,在手术过程中,对所观察的膜性结构的起止、分布及其与病变的关系进行拍照及录像。收集术前、术后MRI对比。结果:腰骶区的蛛网膜结构包括蛛网膜袖套、蛛网膜,其中蛛网膜袖套由马尾神经、终丝表面蛛网膜及根袖汇合而成,包裹马尾神经、终丝脊髓前动脉、根丝动脉及静脉、圆锥以及构成骶管。(1)LS部神经根自腰骶髓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平行发出,前根位于马尾的前半部,后根位于马尾的后半部。腰骶神经斜向外下方走行,根丝表面包被着软脊膜,根丝间通过软脊膜相联系,与硬脊膜之间有蛛网膜相隔,与硬脊膜侧壁的蛛网膜相贴附,紧贴硬脊膜侧壁下行,直至出硬脊膜,没有神经纤维混杂,逐渐汇合成内宽外窄的扇形结构,包绕软脊膜和蛛网膜,漂浮于脊髓与硬脊膜之间,从L1-S1根丝直径逐渐增粗,与脊髓夹角逐渐变小。LS前后根的下端共同组成马尾。终丝穿过硬脊膜囊下端时,硬脊膜上的纤维组织紧紧围绕终丝一直下行到尾骨背面,在此与骨膜融合。硬脊膜移行为神经根袖分别包绕前、后根,腰段神经根硬膜囊内段前、后根根丝由脊髓发出到解剖汇合点合成一束,此段的表面都由很薄的软脊膜覆包,而束内各小束为软脊膜形成的被膜所包裹,束间只有少量软膜相连。(2)LSP出椎间孔后发出前支、后支和脊膜支,从第1 LN前支至第5 LN前支逐渐增粗,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一段距离然后从相同序数的椎间孔发出,神经根出硬膜囊后至椎间孔外口穿出,经过一条狭窄的骨纤维性管道LN管,第一段为神经根管,从硬膜囊穿出点至椎间管内口,第二段为椎间管。椎间孔的壁全部覆盖骨膜、软骨膜、纤维环,内穿行物为脊神经及神经鞘、窦-椎神经、根动脉和静脉丛。神经根管内宽外窄,前后略扁,神经根斜向前下外,自L1-L5角度从硬膜囊发出的角度逐渐增加,穿出椎间孔后,由于椎间骨性结构的存在使神经前支的角度发生改变,从Ll~L5,随着神经根发出角度变小,其神经根位置逐渐内移,神经根长度增加.前支分出角与神经根分出角相比更小。根据神经节位置分为椎管内型,椎间孔(管)内型及椎管外型。前、后根之间有冠状位的隔膜,隔膜附着于根袖内,将脊神经根分为前、后两个问隙:前间隙内有前根,后间隙内有后根。结论:明确腰骶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的划分、起止及分布特点,为术中遵循膜性结构的层次和界面进行手术提供了解剖基础,对于判断肿瘤、畸形与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术中操作技术提高、神经的最大限度保护,减少诸如脑脊液漏、术后残留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从而提高病人的手术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4)

田复明[5](2015)在《腰骶区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脊柱腰骶区位置深、结构复杂、承重大,包含重要血管神经结构,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腰骶各池内通常分布着各种形态的膜性结构,将其分隔成不同的腔隙,各神经血管结构、终丝与蛛网膜之间亦存在不同的毗邻关系。了解腰骶池膜性结构及其内容物,对于判断病变与神经血管及膜性结构的推挤关系、设计手术入路乃至指导手术等至关重要。圆锥马尾区肿瘤、腰椎间盘突出、跨椎间孔及椎间孔外侧区肿瘤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腰椎间盘和肿瘤切除是治疗的根本方法,为达到有效减压,很多时候需要切除椎板,包括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椎板切除后,肌肉韧带复合体和硬脊膜、神经根瘢痕粘连,硬脊膜瘢痕粘连形成压迫是导致手术后残留神经根痛的主要原因。硬膜外是椎管内侧面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负压窄隙,根袖内有神经根及根动脉通过,根袖外填充脂肪、静脉丛等。术后剥离的骶棘肌肉韧带复合体与硬脊膜直接接触并在血肿的参与下形成肉芽,最终成为瘢痕。我们通过对人尸体腰骶区膜性结构及内容物的显微解剖研究,了解腰骶区膜性结构、腰骶神经根分布、走行特点,以期指导临床手术中沿蛛网膜袖套形成无创伤的手术通道。通过实验观察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态学改变,旨在探讨椎板切除术中应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对硬脊膜外粘连的预防作用,为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建立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1.(1)收集20例防腐固定的成人脊柱标本及产科刚获取的胎儿死胎20例,进行灌注,切去脊柱的附着肌肉,以了解肌肉韧带复合体层次及特点。切除T10以下的全部棘突、椎板、关节和韧带,小心去除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镜下观察膜椎韧带分布、形态和走行特点;镜下切开硬脊膜,从后方显露T12以下圆锥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等,沿蛛网膜,解剖分离,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圆锥、终丝、腰骶神经椎管内、椎间孔内外的形态特点,观察膜性结构分布,蛛网膜池的特点,腰骶内容物与椎管(包括骶管)及膜性结构的关系。(2)用游标卡尺测量左右两侧各脊神经根出硬脊膜前2cm处直径,测量左右两侧各脊神经根倾斜角(神经根与脊髓的夹角-锐角),测量神经根出脊髓至脊膜囊出口全长、神经根直径。本部分为解剖学观察,不涉及统计学分析。2.选取48只Wistar大鼠,体重在260-28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明胶海绵组,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每组12只,麻醉后均行L2、L3椎板切除术,L2及L3处形成5mm×2mm的椎板切除损伤,暴露硬脊膜后,空白对照组动物直接缝合切口,地塞米松组动物硬膜外仅注射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动物硬膜外仅覆盖明胶海绵,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动物硬膜外覆盖地塞米松明胶海绵。手术后在4、8、12周时每组分别处死动物4只,重新切开伤口,肉眼大体和光镜下观察硬脊膜瘢痕形成及硬脊膜粘连的情况。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硬膜外瘢痕及周围组织中VEGF及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1.(1)腰骶区的膜性结构包括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其中脊膜囊由硬膜和蛛网膜构成,包裹圆锥、马尾神经、终丝、脊髓前后动脉及根丝动脉构成终池。腰骶区蛛网膜分为椎管内面蛛网膜、神经根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3类。腰骶区蛛网膜成对或不成对。椎管内面蛛网膜绝大多数结构单一,贴附于硬脊膜内面,共同构成脊膜囊。椎管内面蛛网膜一般较厚,致密,完整膜状,神经根蛛网膜包裹或覆盖腰骶和马尾神经,在神经根出脊膜囊处前后根之间形成返折,包绕前后神经根,形成蛛网膜袖套。小梁蛛网膜的形态和结构变异较大,可呈网状,由纤细坚韧的蛛网膜小梁交织而成,有大小不等、或疏或密的窗孔;也可呈膜状,完整无窗孔,透明或半透明;也可呈短带状或条索状。(2)脊膜囊标本中均观察到硬膜背部及两侧存在膜椎韧带,其与黄韧带或椎板的连接位置多在硬膜后外的正中和两侧,形态多样。切开硬膜后,见脊髓及圆锥在第一腰椎平面已终止,脊髓末端腰膨大以下迅速变细为脊髓圆锥,终丝连接于圆锥末端与尾骨,终丝以硬膜囊终点S2为界,分为内终丝和外终丝。脊髓节段低于相应的椎体,腰骶(LS)神经根自腰骶髓(包括圆锥)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出进,神经根丝表面包被着软脊膜,根丝间通过软膜小梁相联系,越往下走越倾斜,在脊髓下端共同组成一丛密集的神经根束为马尾,腰骶神经在椎管内紧贴硬脊膜侧壁倾斜或垂直下行一段较长的距离,漂浮于腰骶髓、圆锥与硬脊膜之间,直至出硬脊膜,内宽外窄逐渐汇合,最后从相应的椎间孔穿出。从L1-S1根丝直径逐渐增粗,S1以下又变细,与脊髓夹角逐渐变小,腰骶神经根从硬膜囊发出的部位自上而下越来越低。囊内神经根下行至相应的椎间孔位置从前后紧紧相邻的硬膜袖出进脊膜囊,硬脊膜及蛛网膜移行为神经根袖分别包绕前、后根,由脊髓发出到神经节后汇成一束,表面由很薄的软脊膜和蛛网膜包被,软脊膜包被束内各小束,束间有软膜和小梁蛛网膜相连,蛛网膜袖套分别包被外侧走形的前后根,之间有蛛网膜分隔。(3)神经根离开脊髓后,斜行于蛛网膜下隙,前根和后根相伴,穿蛛网膜囊和硬脊膜囊,行于硬膜外隙中。腰骶神经根从硬膜囊至椎间管内口的神经根管为第一段,第二段为椎间管,出椎间孔外侧分出前支、后支和脊膜支,椎间孔内穿行腰骶神经及神经根鞘、根动脉和静脉丛,填充脂肪,还有椎间孔韧带。前、后根之间有附着于根袖内的蛛网膜或硬膜隔膜,将根袖分为两个间隙。神经根的硬膜外段较短,借硬膜鞘疏松连于椎间孔周围,以固定和保护鞘内的神经根。L4-5神经根先在侧隐窝内斜向下方走行一段后才紧贴椎间孔的上半出孔。SP(后根)出硬脊膜囊后在神经根管内相伴走形,根袖外内侧相伴走形的下一节段神经根,进入骨纤维管后膨大根袖内、神经根外周包绕大量致密结蹄组织形成背根神经节(DRG)。DRG呈梭形膨大,自上而下,长度、直径逐步增大,以S1最粗大。虽然神经根出脊膜囊处至相应的DRG近端的距离逐渐增大,但DRG总体呈内移趋势。骶神经根最长,神经节在骶管内,腰神经根次之,斜向外下,多数神经节在椎间孔内。前后根出脊膜囊后,至椎间孔内口处为神经根管,神经根仅借少量结蹄组织和后壁疏松相连,易于分离,空间相对较大,根动脉位于蛛网膜袖套内,易于保护和分离。椎间孔管起自神经根出脊膜囊处,走行于神经根管内,向外下走形,背侧为后根(PR)、腹侧为前根(AR),PR略粗、AR略细,分别包被蛛网膜袖套,上下或前后相邻出硬脊膜囊,其间由不同硬脊膜根袖包被、分隔。硬脊膜、蛛网膜包绕神经根构成根袖,软脊膜包绕每根神经根全长,入神经根管后前后根之间由蛛网膜或硬膜构成的间隔、分隔前后根,前根由一根神经束,后根有由2-3根神经束组成,继续向外走行进入骨性的骨纤维管。在椎间管内口,纤维连接及较多软组织填充,运动和感觉神经根被坚韧的根袖紧密包绕,不宜活动,缓冲空间小。椎间管(骨纤维管)的神经根袖周围有较多的硬膜外脂肪填充及丰富的静脉丛,根袖借助少量的纤维筋膜样组织连接固定于骨纤维管内壁,袖内硬膜、蛛网膜袖套、软膜构成的神经根袖紧密而坚韧的包绕神经根,由蛛网膜袖套或硬膜在两神经根之间构成间隔分开两神经根。越往外走越是紧密,后根至神经节根袖几乎与神经节融为一体,分离困难,过了神经节后前后根合并为一束,其间有蛛网膜构成的隔膜分隔,外有硬膜和蛛网膜构成的神经根袖包被。(4)腰骶各池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大致呈树形排列,以腰大池为中心,其他各神经根池,树根样左右对称排列在其周围,两侧为腰神经根池。腰大池空旷,骶池生理状态下处于相对狭窄状态。腰骶池由椎管内面、神经根蛛网膜小梁蛛网膜与圆锥、神经根软膜围成,沿腰骶神经根、脊髓前后动脉和根动脉延伸,形成彼此独立或相互沟通的蛛网膜池,相邻蛛网膜池之间由小梁蛛网膜分隔。脑脊液在相邻蛛网膜池之间循环受到小梁蛛网膜不同程度的阻碍,但其窗孔或神经、血管出进小梁蛛网膜时的缝隙,脑脊液得以交通和循环。LSP及脊髓血管均走行于两个蛛网膜池。2.肉眼大体观察发现,依照Rydell评分标准,在4、8、12周,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明胶海绵组均形成不同程度粘连,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无明显粘连发生,统计学分析,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与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明胶海绵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明胶海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依照Nussbaum组织学评分标准,在4、8、12周,发现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优于其他组,统计学分析,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与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明胶海绵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明胶海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证明,12周后地塞米松明胶海绵组硬脊膜周围组织与瘢痕组织中VEGF和VEGFR2的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明胶海绵组。结论:1.(1)L4-S1神经根在进入椎间管内口之前的行程长,其受压几率亦增多;侧隐窝为L4-5椎管特有,使得L4-5神经根或神经节通道变得相对狭窄,腰椎间孔从上向下逐渐变小,L4-5及S1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较粗,腰DRG越往下又越向椎间孔内口内移,如果有腰间盘突出、韧带退变或肿瘤突入,容易压迫其间走行的L4-S1神经根或神经节。L1-3神经根较细,且只有宽阔的中央椎管,神经根受压的几率显着降低。(2)硬膜背部及两侧存在膜椎韧带,与椎板或黄韧带的附着,两侧最多,形态各异,维持脊膜囊在椎管内的稳定性,避免脊髓的损伤。但当后方黄韧带肥厚、背侧硬膜外肿瘤压迫及椎间盘向后或向侧方突出,此韧带造成硬膜避让受限,可加重神经根受压。手术去除椎板或黄韧带时,可导致膜椎韧带附着的硬膜发生撕裂,而发生假性硬膜囊肿或脑脊液漏。(3)脊膜囊内外侧壁和神经根管(侧隐窝池)蛛网膜袖套较为疏松的包绕腰骶神经,神经根硬脊膜袖和脊膜囊仅借脂肪组织疏松相连,较易分开,空间相对较大,根动脉位于蛛网膜袖套内,易于保护和分离。而椎间孔的神经根袖周围有较多的硬膜外脂肪及静脉丛,后根至神经节根袖几乎与神经节融为一体,分离困难,过了神经节后,前后根合并为一束,其间有分隔。神经根在脊膜囊外侧壁由蛛网膜囊假性反折形成的袖套到神经根管神经根袖套,到神经节神经根袖套由疏松到致密分布。(4)腰骶各池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大致呈树形排列,以腰大池为中心,其他各神经根池,树根样排列在其周围。腰大池空旷,骶池生理状态下处于相对闭合状态。中央的腰大池到外周的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神经根池,由宽阔到狭窄分布。腰骶池由椎管内面蛛网膜、神经根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围成,沿腰骶神经根延伸,形成彼此独立或相互沟通的蛛网膜池,相邻蛛网膜池之间由小梁蛛网膜分隔,使相邻池的脑脊液沟通受到阻碍,但经小梁蛛网膜的窗孔或血管、神经穿过该膜时周围的缝隙,脑脊液相互交通和循环。小梁蛛网膜由中央的脊膜囊到外周的神经管、椎间孔及椎间孔外侧由稀疏到致密,再到稀疏分布。如果分隔受损,影响脑脊液回流,可能逐步形成骶管囊肿。(5)腰骶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在椎管内、椎间孔内外形态不同,有各自的划分、起止及分布特点,膜性结构与腰骶神经根、根动脉、脊髓前后动脉、静脉丛存在不同的毗邻和包被关系。血管、神经结构大多在软膜或蛛网膜袖套内走行,腰骶神经根及圆锥、终丝之间存在明确的蛛网膜或软膜间隔。肿瘤和血管、神经结构之间一般存在清晰或模糊的蛛网膜、软膜间隔,术中遵循膜性结构的层次和界面进行手术,对于了解肿瘤或血管畸形与神经根及膜结构之间的关系、术中操作技术提高、神经根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减少诸如脑脊液漏、术后残留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从而提高病人的手术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2.(1)通过本次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明胶海绵能够降低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成,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复合材料能够促进这种作用,在覆盖部位,软组织愈合良好,且慢性炎症过程被抑制,在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中具有协同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2)本实验所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价格低,操作简易,可降解,并且该复合材料相对安全,实验动物局部使用后未表现出不良反应,术后神经功能未出现异常,后肢功能正常,未影响切口软组织的愈合。(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应用了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后在瘢痕组织中表达减少,可能是地塞米松明胶海绵抗瘢痕形成、预防硬脊膜粘连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3-17)

梁金[6](2013)在《蝶鞍膜性结构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垂体腺瘤为腺垂体细胞起源的良性肿瘤,是第叁位的颅内常见肿瘤,位于胶质瘤、脑膜瘤之后,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15%。除泌乳素腺瘤外,垂体腺瘤的治疗仍然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复发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包括肿瘤的大小、生长速度、手术切除程度以及辅助治疗措施等,其中肿瘤向周围结构,特别是海绵窦内扩展生长是复发的主要原因。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概念最早由Jefferson于1940年提出,定义为“生长突破肿瘤包膜并侵犯硬脑膜、视神经、骨质等毗邻结构的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是介于良性垂体肿瘤和垂体腺癌之间的肿瘤,叁者在组织学上不能明显区分,但是在生物学行为上有较大的不同;垂体腺瘤呈膨胀性生长,为周围结构形成的假包膜包裹,侵袭性垂体腺瘤呈局部侵袭性生长,侵犯鞍膈、骨质、临近血管等结构,但是不具有颅内转移的特性。目前诊断的主要依据有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查以及手术所见,各种诊断方法都提供了不同的信息,但是也充满了不同的观点,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定义、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论,影响了诊治理念和策略。近年来,鞍区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对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鞍区位于头颅正中,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垂体位于垂体窝内,其前方、后方和下方均为骨性结构,上方和侧方为硬膜结构,这些结构构成了垂体腺瘤向周围扩展的屏障。鞍区骨性结构研究方面,王剑新等描述了蝶鞍和颈动脉沟的形态学特点,并提出蝶鞍侧壁骨窗的大小可对垂体瘤向鞍旁扩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韦拳堂等关于垂体窝上口形态学特点与垂体腺瘤生长的关系显示垂体腺瘤基本垂直于垂体窝上口生长,垂体窝上口倾斜角决定垂体腺瘤往鞍上生长的方向。海绵窦内侧壁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垂体之间仅有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而这个薄弱之处是垂体腺瘤侵入海绵窦的组织学基础,并不一定是因为肿瘤具有侵袭性所致。部分研究者认为海绵窦内侧壁的存在小的组织学缺陷形成的窗口,其是肿瘤鞍旁扩展的原因。近年来有作者通过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发现海绵窦内侧壁是完整的,认为垂体腺瘤向海面窦扩展,往往只是将海绵窦内侧壁向外推挤了,其间的膜性结构仍然存在,所谓垂体腺瘤向海绵窦内侵袭性生长可能是垂体腺瘤向鞍旁扩展造成海绵窦内侧壁的适形性扩展而形成的影像学假象。鞍区解剖结构的不同特点对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作用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多元化思考提供了新的道路,与其它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可以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持。鞍膈和海绵窦内侧壁构成了垂体窝的顶和外侧壁,是垂体腺瘤生长时需要首先突破的屏障,甚至有作者认为垂体腺瘤周围的膜性结构对肿瘤的限制作用要强于骨性结构。本研究将对垂体周围膜性结构,鞍膈、海绵窦内侧壁,及其毗邻结构的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与临床,探讨其形态特点对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二、研究目的1、对鞍膈及周围结构视交叉、垂体柄的形态学特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为蝶鞍区解剖学的系统化、完善化提供补充;探讨鞍膈对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2、应用组织学和解剖学方法观察蝶鞍区膜性结构的特点,明确鞍膈、海绵窦内侧壁的膜性构成,并观察海绵窦内侧壁与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位置特点,探讨其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关系;叁、研究方法1、视交叉、鞍膈孔、垂体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取经动脉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锯除颅盖,分块切除鞍区以上部分的脑组织,保持视神经、视束等结构完整;观察测量视神经颅内段的长度、视交叉角度、视交叉与鞍膈孔的位置关系;与视神经孔处离断视神经,向后方翻起视神经、视交叉,辨认垂体柄与漏斗连接处并断开,观察垂体柄与鞍结节、鞍背的位置关系,以及垂体柄通过鞍膈孔的位置;观察鞍膈的形态特点,测量鞍膈、鞍膈孔直径;2、鞍膈及海绵窦内侧壁的组织学及显微解剖学研究取6-8个月死婴6例,分离出大块颅底(鞍区、双侧海绵窦、部分中颅窝底和岩尖),依此脱钙、脱水、石蜡包埋等处理后作做矢状位、冠状位或轴位的组织学连续切片,分别进行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海绵窦区各层膜性结构的移行关系;另取经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逐层切开蝶鞍区各层膜性结构,观察其走行和分布,并注意观察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与海绵窦内侧壁的关系;鞍膈及海绵窦内侧壁厚度测量结果比较时采用oneway ANOVA进行分析,若P<0.05则进行进一步多重比较(SNK法)。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文中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四、研究结果1、视神经颅内段为视神经孔至视交叉的部分。左侧颅内段视神经长度为(12.36±1.71)mm,右侧颅内段长度为(12.20±1.86)mm。视交叉由两侧视神经纤维汇聚而成,向后上方与终板、前联合及下丘脑下部相连接。两侧视神经形成夹角为(62.29±12.17)°,范围(49.20~87.20)°。以鸡冠为中线,视交叉中点66.7%(10例)位于中线上,20%(3例)位于偏向蝶鞍左侧,13.3%(2例)位于偏向右侧。从上方看,鞍膈孔完全被视神经覆盖73.4%(11例),未被完全覆盖26.6%(4例);鞍膈孔与视交叉的相对位置可分为3种类型,偏向左侧26.7%(4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6.6%(1例)。逐步切除视神经和视交叉,可见蝶鞍两侧的前、后岩床皱襞、蝶棱、鞍背形成一个四边形的区域。鞍膈附着于前方的鞍结节和后方的鞍背之间,构成垂体窝的顶,中央为鞍膈孔,有垂体柄及垂体上动脉通过。鞍膈前后延续为附着于视交叉沟和鞍背的颅底硬膜结构,向两侧延伸构成海绵窦的顶。海绵窦顶与鞍膈无明确的分界。床突间韧带将海绵窦顶分为两个叁角即前内侧的颈动脉叁角和后外侧的动眼神经叁角。鞍膈纤维呈同心圆状环绕鞍膈孔。鞍膈呈下凹型80%(12例),平坦型13.3%(2例),上凸型6.7%(1例)。鞍膈孔为圆形或者椭圆型,内径变异较大,前后径为(6.59±2.45)mm,(2.20~12.10)mm;左右径为(7.32±2.60)mm,(3.10~13.40)mm。根据鞍膈孔的不同,将鞍膈分为3型:紧密型,孔径<5mm,鞍膈较为紧密围绕垂体柄,占13.3%(2例);常见型:孔径5-10mm,鞍膈孔扩大较为明显,与垂体柄之间有一定间距,占73.4%(11例);扩大型:孔径>1Omm,鞍膈孔较大,垂体窝周边仅可见少量的硬膜结构,占13.3%(2例)。将鞍结节至鞍背的距离等分为叁个部分,则垂体柄与鞍结节、鞍背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叁种类型:前置型,垂体柄位于前叁分之一,靠近鞍结节,占6.7%(1例);居中型,垂体柄居于中间位置,占40%(6例);后置型,垂体柄位于后叁分之一,鞍背的前方,占53.3%(8例)。2、所有的胎儿颅底标本组织染色均观察到颅底的硬膜在鞍结节和鞍背部位脑膜层和骨膜层分开,脑膜层附于垂体表面,并向下反折包被垂体,双层硬膜在垂体上面形成鞍膈;垂体窝底部位硬膜骨膜层和脑膜层结构再次融合;在有些部位,尤其是脑膜层再次与骨膜层融合的部位,如鞍结节、鞍背和鞍底的部分,两层硬膜可分离从而形成海绵间前窦、海绵间后窦和海绵间下窦。鞍膈从周边即开始发出纤维,膈孔处纤维向下融合于鞍膈周围发出的纤维,共同构成垂体的硬膜囊。垂体囊为连续的硬膜囊袋,其上壁由鞍膈硬膜加强,前壁、后壁和下壁均与骨膜层粘连,外侧壁与海绵窦相邻。垂体被两层膜性结构包裹,内层膜为垂体固有膜,和垂体表面紧贴,并发出纤维束进入腺体中;外层为垂体硬膜囊,两层之间尚有潜在空间。腺垂体向神经垂体过渡中,垂体囊和固有膜逐渐移行接近,在神经垂体表面二者紧贴。海绵窦内的纤维小梁结构将其分为大小不等的许多腔隙,这些小梁结构附着于海绵窦内走行的血管、神经,并贴附于海绵窦顶、内侧壁、外侧壁;海绵窦内侧壁可见由包裹垂体的硬膜囊的外侧壁和附着于其上的纤维层共同构成,其将海绵窦与垂体分隔开来。成人尸头解剖显示鞍区硬膜结构的移行与胎儿颅底标本组织学观察相符合。垂体周围膜性结构厚度测量结果四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53.412,P=0.000),显示鞍膈周边的厚度显着大于膈孔边缘及海绵窦内侧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绵窦内侧壁下1/3厚度显着小于其上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注意到尽管海绵窦内侧壁下1/3处较上1/3处薄弱,但是结构完整,未见有穿孔及缺损。观测的10头20侧标本中,40%(8侧)可见垂体前叶越过颈内动脉内侧缘连线向海绵窦内扩展,其中有15%(3侧)见到颈内动脉向垂体窝内移位,部分垂体前叶覆于其上,另外15%(3侧)显示垂体向一侧偏移,与一侧的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接触,腺垂体前叶突出于海绵窦内,而远离一侧颈内动脉,另外在10%(1例,2侧)标本中见到垂体前叶向两边突出于海绵窦内,呈舌样越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五、结论1、鞍膈孔大部分被视交叉完全被覆盖,少数未被完全覆盖;鞍膈孔大部分位于视交叉的中线上,少部分可向两侧稍偏移;视交叉与鞍膈孔的位置关系可能与垂体腺瘤生长过程中所致的视觉障碍出现的早晚及程度和表现形式有关,即从位于视交叉中线部位膈孔突出的腺瘤多引起双颞侧偏盲,而从视交叉侧方部位膈孔突出的肿瘤常引起左侧或者右侧视野缺损;2、依据鞍膈孔直径的大小可将鞍膈分为,紧密型、常见型和扩大型;鞍膈孔径大小的变异较大,可对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式产生影响,鞍膈孔径大的腺瘤向上生长阻力较小,容易向鞍上扩展,而鞍膈孔径小的由于向上方生长受阻,容易进入到海绵窦、甚至筛窦、蝶窦内;3、垂体柄与鞍结节、鞍背的位置关系分为3种类型:前置型、居中型和后置型,其中大部分为居中型和后置型,仅少数为前置型;对此解剖关系的认识可以帮助在垂体腺瘤手术中辨认和保护垂体柄和神经垂体;4、鞍膈是覆盖于蝶鞍上面的硬膜结构,由脑膜层在垂体上部处返折形成的双层结构;海绵窦内侧壁由两层膜性结构组成,即外侧部的垂体硬膜囊和附着于其上的纤维层;海绵窦内侧壁为完整的膜性结构,无局部缺损;5、垂体前叶正常情况下可以与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直接接触,部分甚至可突入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上方。在此种解剖关系下,垂体腺瘤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较为容易的跨过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并进而突入到海绵窦腔,但与海绵窦内结构仍然相隔固有膜、海绵窦内侧壁等膜性结构,并不一定是因为肿瘤侵袭性生长所致;6、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应该结合内分泌学、病理学、影像检查、术中所见等的结果综合考量,并要注意到个体鞍区解剖特点对垂体腺瘤生长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3-03-26)

王金伟[7](2012)在《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相关膜性结构解剖及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背景颅内神经相关的膜性结构包括周围的髓鞘、神经膜、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脑膜,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存在的蛛网膜下隙的扩大,形成脑池,脑脊液位于其中,对于蛛网膜和脑池,早在二十世纪之前就受到神经外科专家的关注后来,人们在蛛网膜和脑池的解剖学研究、神经放射学研究、显微神经外科学研究的叁个阶段,详细描述了蛛网膜及脑池的特点。目前,有序的解剖蛛网膜、开放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脑池,利用存在的自然间隙作为无创的手术通道,已经成为现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基本原则,正如Yasargil所说,脑池是显微神经外科医生的路径图,颅内手术应该从一个脑池到另一个脑池,故熟悉蛛网膜和脑池的解剖结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通过蛛网膜与脑池的研究,可以:1、术前判断肿瘤与蛛网膜关系,有助于病情理解,并选择最佳手术入路;2、术中早期开放脑池释放脑脊液,可有效缩小脑体积,避免过度损伤;3、术中,蛛网膜切开处,神经和血管可回缩,有助于暴露脑池的病变;4、蛛网膜为术中分离肿瘤病变与其他周围结构提供了解剖界面,减少了正常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5、肿瘤所在脑池的蛛网膜壁还起着保护相邻脑池的神经血管结构不被损伤的作用;6、蛛网膜的认识和分离,有利于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国内学者吕健通过显微解剖观察了脑蛛网膜的形状和分布;国外专家Vinas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将蛛网膜分为凸面蛛网膜、凹面蛛网膜及小梁蛛网膜;Rhoton通过蛛网膜和脑池的显微解剖观察,按着脑瘤与脑池的位置关系,将肿瘤分为五类。人们对蛛网膜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现代神经外科的进展,岂今为止,蛛网膜的认识虽有300多年历史,脑池的研究亦有100多年历史,而蛛网膜的分布特点仍未完全阐明。目前,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膜性结构相关的疾病及显微解剖研究较为深入,而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膜性结构相关的疾病及显微解剖研究少见。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起自延髓,走行于脑池内,穿颈静脉孔出颅,其相关的膜性结构如髓鞘、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等起止分布,目前尚无对该区系统详细的组织学研究报道,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而其膜性结构的起止分布特点提供了颈静脉孔区的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诊疗的解剖学基础。颈静脉孔区的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主要有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及迷走-舌咽神经痛等。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约占颅内的神经鞘瘤的2.9%~4.0%,二十世纪九十年代,Samii等将此区神经鞘瘤分为四种类型已得到公认,为适应显微神经外科的需要,Sutiono根据Samii分型,用膜性结构的界面将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对应分为四型:蛛网膜下型(A型);孔型(B型);硬膜外型(C型);硬膜外、下型(哑铃D型),遗憾的是,目前没有文献对该分型提供系统清晰的基础解剖研究,需要我们进行相关膜性结构的实验,明确该区硬脑膜、蛛网膜及软脑膜的起止分布特点,以理解肿瘤分型的含义,并在术中遵循膜性结构的层次和界面进行手术提供了解剖基础。此外,脑脊液漏是颈静脉孔区手术的很危险的并发症,硬脑膜作为最后一层膜性屏障,对其保护及修补意义重大,显然这需要掌握硬脑膜的起止分布。舌咽神经痛的发生,与周围的软脑膜及蛛网膜存在关系,而研究其起止分布,可提供其解剖学基础。毫无疑问,进行后组颅神经相关的膜性结构研究对于判断肿瘤与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术中操作技术、后组颅神经的保护,从而提高病人的手术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舌咽神经痛是一种表现于舌咽神经分布区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由于在解剖结构上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出延髓时关系密切,故二者往往同时受累,故有文献报道为迷走-舌咽神经痛。目前对神经痛的研究,认为中枢髓鞘处根进入区(REZ)受到了血管的压迫所至。对颅神经的中枢髓鞘段的REZ和中枢髓鞘-周围髓鞘段移行区(TZ)的解剖研究可追溯到100年前,他们认为在脑及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TZ,周围髓鞘是由施万细胞和支持组织如纤维组织母细胞、胶原纤维和神经根鞘细胞组成,中枢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脑神经出脑干处是血管压迫的关键部位,TZ是中枢性髓鞘和周围性髓鞘的交汇处,又称Obersteiner-Redlich带,对搏动性和跨过性血管压迫特别敏感,血管压迫叁义神经、而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REZ则产生叁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耳鸣眩晕、迷走-舌咽神经痛等,而该区以外的外周神经轴突因有施万细胞包裹在神经血管乐迫时不产生神经痛。传统的观点认为,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时,责任血管压迫在REZ,该处发生了解剖生理学敏感度和准确上的变化。相对于叁叉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叁叉神经痛,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所引起的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病率较少,其解剖实验研究也相对较少。目前产生了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生,和蛛网膜的粘连有一定的关系,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周围的膜性结构分布如何;2、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生了脱髓鞘的病变,可产生神经痛,该处的中枢髓鞘与周围髓鞘分布如何,是否存在着TZ;3、对大多数处理微血管减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而言,相关的术语包括了TZ, REZ,神经根的中枢髓鞘段、周围髓鞘段,其研究的意义在于更好的理解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在概念的理解上,术语REZ具体指神经和脑干间的解剖连接,一些学者考虑REZ和中央-外周髓磷脂的TZ是同一的,也有学者对REZ与TZ,描述了明确的结构,表示应该区别使用,那REZ与TZ是否是同一概念,两者是否在同一位置,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REZ与TZ的关系如何;4、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所引起的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叁叉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叁叉神经痛,而中枢髓鞘段的长度与神经痛可能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那么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中枢髓鞘段长度如何,是否与短于文献报道的叁叉神经长度。副神经是否存在中枢髓鞘与周围髓鞘间的TZ,而含有感觉支的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的中枢髓鞘长度是否存在差异,两者与含有运动支的副神经的中枢髓鞘长度是否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病例,神经血管压迫存在于中枢髓鞘段的位置。有人在对迷走-舌咽神经痛的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时候,发现患者未出现中枢髓鞘段的神经血管压迫,但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其原因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根据以上所述,本次实验设计了经颈静脉孔后组颅神经相关膜性结构显微解剖及其髓鞘的组织学研究、经颈静脉孔后组颅神经相关膜性结构的组织学研究,旨在观察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相关的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脑膜的起止分布,观察并测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中枢髓鞘段长度,为该区的神经鞘瘤等器官性疾病及迷走-舌咽神经痛等功能性疾病,提供病理解剖基础及手术学依据,为我们术中遵循膜性结构的层次和界面进行手术提供了解剖基础。研究目的(1)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相关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以掌握其周围的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的起止分布,为后组颅神经膜性结构的相关病变如神经鞘瘤等的生长方式、鉴别诊断及手术注意事项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2)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的中枢髓鞘段、周围髓鞘段、REZ及TZ的组织学研究,为理解迷走-舌咽神经痛等的发病机制及减压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经颈静脉孔后组颅神经相关膜性结构显微解剖及其髓鞘的组织学研究1.1材料选取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1例(22侧),其中男性为6例,女性为5例,以及常用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显微镜及相机,组织学切片所用设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劳克坚牢蓝染色所用试剂(本校解剖实验室提供)。1.2方法所有的尸头标本(11个尸头,共22侧)暴露颈静脉孔区,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周围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脑膜的分布,并拍照。分别取标本的每一侧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自延髓至颈静脉孔内口处的组织部分(包括一部分延髓),除1个尸头(2侧)做标本的冠状面切片外,其余标本每一侧的不同性质的神经,按其分类,逐根将神经及相连延髓沿轴位方向切下,制作组织块,并标记名称。对每一侧的不同性质的神经组织块,采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为常规筛选方法,劳克坚牢蓝染色以区分中枢段髓鞘(少突胶质细胞)和周围段髓鞘(施万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各自的中枢髓鞘段、周围髓鞘段、REZ及TZ,测量每一标本的每侧不同性质的神经的中枢髓鞘段出延髓处至移行为周围髓鞘段的内外侧的长度(分别用a、b表示),测量TZ最远端至内外侧边终点连线的垂直距离(c),中枢髓鞘段长度即为a、b和的一半与c的和。1.3统计分析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各自从REZ至TZ的中枢髓鞘段长度的差异性。用SPSS13.0的配对t检验分别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中枢髓鞘段的内外侧边进行比较。c对底边(内外侧边终点连线)长度的比值分级TZ的形状。2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膜性结构的组织学切片研究2.1材料选取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的9例足月死婴的尸头(28-36周)。以及常用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显微镜及相机,组织学切片所用设备,Masson染色及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所用试剂(本校解剖实验室提供)。2.2方法将9例(18侧)尸头标本随机分为叁组,分别制备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处标本的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的切片。将上述的18侧(分为3组,每组6侧)标记的组织块,分别采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后,分别用Masson染色法、天狼星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进行染色,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脑膜的起止分布特点,并拍照。结果(1)后组颅神经中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自延髓处橄榄后沟的后面穿出,斜向前下外方进入颈静脉孔,在其周围存在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及中枢髓鞘段与周围髓鞘段之间的TZ;(2)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硬脑膜厚而坚韧,分为内外两层,内为脑膜层,外为骨膜层,两者之间可形成岩下窦、乙状窦等腔隙;在颈静脉孔处,形成了硬脑膜口袋,后组颅神经通过硬膜脑口袋进入颈静脉孔,在颈静脉孔内口上方,可发现硬脑膜皱褶:舌咽神经位于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上方,分别形成舌咽道和迷走道,两者之间由硬膜间隔分开;在颈静脉孔内,后组颅神经保持束状,迷走神经呈现多束,舌咽神经和副神经为一束或者两束,神经束周围由结缔组织鞘包绕;所有的神经束位于颈静脉球内侧,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出现岩下窦;(3)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存在潜在腔隙,与软脑膜之间则由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其间的间隙形成脑池;颈静脉孔处的蛛网膜像袖套一样延续至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在该节之后,蛛网膜随之消失;(4)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软脑膜紧贴于神经根出延髓处,并不像蛛网膜及硬脑膜围绕神经进入颈静脉孔,后组颅神经出延髓后,软脑膜随之消失,并没有对神经进行包裹与保护;(5)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均存在中枢髓鞘段和周围髓鞘段,中枢段为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周围髓鞘段为雪旺氏细胞形成的髓鞘。中枢髓鞘段自延髓出处即REZ发出,直至周围髓鞘段,两者之间处称为TZ,TZ远端呈钝/短的弧形;(6)水平面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自出延髓至TZ处的中枢髓鞘段内外两侧长度不等,舌咽神经的中枢段髓鞘段内侧边(0.41±0.19mm)短于外侧边(0.69±0.34mm),差别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迷走神经的中枢段髓鞘段内侧边(0.37±0.18mm)短于外侧边(0.54±0.24mm),差别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副神经的中枢段髓鞘内侧边(0.35±0.13mm)长于外侧边(0.25±0.10mm),差别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7)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中枢髓鞘段位于脑池段长度的1/4之内,舌咽神经中枢段髓鞘自REZ至TZ的长度(0.78±0.31mm)、迷走神经中枢段髓鞘自REZ至TZ的长度(0.66±0.23mm)、副神经中枢段髓鞘自REZ至TZ的长度(0.46±0.14mm)。通过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中枢髓鞘段的长度上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副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及副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本实验通过显微解剖及组织学染色观察,对经过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相关的膜性结构进行研究,与既往的文献报道相比,有以下新的认识:(1)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系经延髓的橄榄后沟的后面发出,而非其正中深沟的位置,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呈一束或多束的组织结构,周围由结缔组织鞘包裹;(2)经颈静脉的后组颅神经,包括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都存在中枢髓鞘段和周围髓鞘段,两者相遇处即为TZ,中枢髓鞘段出延髓处即为REZ,TZ与REZ不一致,中枢髓鞘段由少突胶质细胞组成,缺少雪旺氏细胞的保护,易接受血管性搏动的压迫而产生神经痛;(3)舌咽神经中枢髓鞘段长度与迷走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既往文献报道的叁叉神经相比较短,可能是迷走-舌咽神经痛发病率低于叁叉神经痛的原因;副神经亦存在中枢髓鞘段,但其长度与舌咽神经,或者与迷走神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运动支的中枢髓鞘段长度,要短于感觉支的中枢髓鞘长度。如果迷走-舌咽神经TZ受脑池内血管压迫,可引起迷走-舌咽神经痛,责任血管减压可有效治疗。如果舌咽神经痛更远处的血管性减压后,解决了迷走-舌咽神经痛症状,提示外科减压由其它机制引起;(4)同一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中枢髓鞘段,存在不同方向的长度不等,可能会出现在同一截面上,外侧面的血管压迫会出现神经痛,而对应位置的内侧面血管压迫不会出现神经痛;(5)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相关的膜性结构,出现不同的起止分布特点。Samii虽然做了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分型,为适应显微神经外科发展的需要,对应分型为肿瘤位于于蛛网膜下、骨孔内、硬膜外、硬膜下外,但至今为止未有该区提供解剖帮助的系统而详细的膜性结构的报道,本实验所做的膜性结构的起止分布填补了这一空白。膜性结构的出现,确定了后组颅神经周围的膜性保护,研究膜性结构有助于分析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及舌咽神经痛等疾病,为其术中遵循膜性结构的层次和界面进行手术提供了解剖基础;(6)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硬脑膜,分为骨膜层和脑膜层,前者是最外而的神经保护层,作为颅脑组织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保持完整,有利于保护神经、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后者参与形成了硬膜间隔、硬膜皱褶等结构。颈静脉孔处后组颅神经被硬膜间隔分开,在蛛网膜粘连时可作为分离神经的手术区;颈静脉孔硬膜皱褶可成为后组颅神经的辨认标志;(7)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蛛网膜,像袖套一样延续至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在神经节后,蛛网膜随之消失,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对蛛网膜下肿瘤,可利用蛛网膜做为手术界面,开放此处脑池亦可扩大手术空间;(8)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周围的软脑膜,紧贴于神经根出延髓处,神经出延髓后,软脑膜随之消失,脑池内责任血管压迫缺少软脑膜覆盖的神经TZ,可能是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10-28)

段敏[8](2012)在《核壳乳胶粒子的结构及成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胶粒子的结构设计,合成及结构表征是乳液聚合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由于在水性涂料,粘合剂,塑料改性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论文设计并合成出了多种核壳结构苯丙乳液,通过使用温度随机多频调制DSC技术(TOPEM-DSC)表征方法定量的研究了核壳乳胶粒子中各相态的结构,验证了核壳间界面相区域的存在,并确定了其组成和含量。重点研究了核层聚合物和壳层聚合物单体组成复杂的乳胶粒子的合成设计因素对乳胶粒子结构变化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使用原子力扫描显微镜(AFM)观察了多层核壳苯丙乳液的成膜过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叁方面。(1)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PStyrene/PAcrylate)核壳乳胶粒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PSt/PBA)和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P(BA-MMA))乳液,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AFM观察了其核壳结构,通过TOPEM-DSC表征了其内部相更细致的结构,验证了界面区域的存在并并确定了其组成和含量。(2)聚苯乙烯-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丙烯酸酯(P(Acrylate-Styrene)/P(Acrylate-Styrene))核壳乳胶粒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P(BA-MMA-St)/P(BA-MMA-St)乳液体系,通过TOPEM-DSC系统研究了软硬相的组成,硬相玻璃化温度,亲水性单体的加入,不同成膜温度对该体系乳胶粒子结构的影响规律。(3)聚苯乙烯-丙烯酸酯(P(Acrylate-Styrene)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合成及成膜性研究。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层包层的聚合方法相结合,调节聚合工艺中乳化剂的加入方式,合成了粒径分布窄的多层核壳结构乳液,并且通过AFM观察其成膜过程,研究了交联剂和核壳比对乳胶粒子成膜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2-06-08)

宋海民[9](2011)在《后交通动脉池及膜性结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后交通动脉池及周围脑池与相关蛛网膜的显微解剖研究与临床意义研究背景及目的显微神经外科强调有序的解剖蛛网膜,开放脑池,释放脑脊液,让脑自然塌陷,利用颅内的脑沟、脑池、解剖间隙形成的无创的自然通道进行手术,故神经外科医师对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解剖特点必须熟悉;Key and Retius于1875年第一次描述后交通动脉被蛛网膜包绕。1984年Yasargil于其着作《显微神经外科学》强调此膜与动眼神经蛛网膜相类似,此后交通动脉的膜是脚间池外侧壁的一部分。1990年Vincentelli认为后交通动脉本身被它“自己”的蛛网膜封闭并拥有“自己”的脑池。1994年vinas认为颈内动脉池和后交通动脉池作为两个独立脑池存在于海绵窦和视神经之间,由liliequist膜、视交叉膜、后交通动脉膜、颈动脉膜、脉络膜前膜等限制。但是,随后的学者如Rhoton等对于颅内脑池与蛛网膜的研究中未曾提到后交通动脉池及相关蛛网膜。表明对后交通动脉池的存在及构成尚有争议,故本文通过尸头解剖对后交通动脉池及组成后交通动脉池的蛛网膜和周围脑池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材料及方法福尔马林固定显微解剖用的成人尸头10例20侧。6例标本动脉红色乳胶灌注,静脉用蓝色乳胶灌注;4例标本动静脉均不行灌注。4例标本磨除颅底骨质,从颅底分离解剖颅底硬脑膜和蛛网膜显露后交通动脉池及其周围的蛛网膜和小梁结构。6例标本咬除额颞骨,剔除额颞叶脑组织,然后从上面观察PComA池及其周围的蛛网膜和小梁结构。结果PComA池作为一个独立脑池存在,出现率60%(6例12侧)。后交通动脉池的组成,①当存在后交通膜时前壁为后交通膜(6例12侧出现);后壁为liliequist膜中脑叶附着于后交通动脉处;内壁为liliequist膜中脑叶和间脑叶发出的蛛网膜小梁和束带;外侧壁为颞叶内侧面蛛网膜和颈内动脉外侧膜;上壁为间脑底面;外上壁为脚膜;底壁为颅底蛛网膜。②当不存在后交通膜时(40%出现),称之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池,此时内侧壁为颈内动脉内侧膜和liliequist膜中脑叶和间脑叶发出的蛛网膜小梁和束带;前壁为颈动脉池的前壁,直回表面的蛛网膜;其余则与后交通动脉池的壁相同。后交通动脉池前方是颈内动脉(ICA)池出现率100%(20侧),下外侧是动眼神经池100%出现(20侧),内侧为脚间池出现率100%(10侧),后外侧是环池出现率100%(20侧);分隔颈内动脉池是后交通膜出现率60%(12侧),分隔动眼神经池的是liliequist膜100%(10侧)出现,分隔脚间池是liliequist膜侧壁,分隔环池的是环中脑膜前部发出的蛛网膜小梁。结论当存在后交通膜时,前壁为后交通膜;后壁为liliequist膜中脑叶附着于后交通动脉处;内壁为liliequist膜中脑叶和间脑叶发出的蛛网膜小梁和束带;外侧壁为颞叶内侧面蛛网膜和颈内动脉外侧膜;上壁为间脑底面;外上壁为脚膜;底壁为颅底蛛网膜。当后交通膜缺如时,则后交通动脉池与颈动脉池合二为一。此时内侧壁为颈内动脉内侧膜和liliequist膜中脑叶和间脑叶发出的蛛网膜小梁和束带;前壁为颈动脉池的前壁,直回表面的蛛网膜;其余则与后交通动脉池的壁相同后交通动脉池前方是颈内动脉(ICA)池,下外侧是动眼神经池,内侧为脚间池,后外侧是环池;分隔颈内动脉池是后交通膜,分隔动眼神经池的是liliequist膜,分隔脚间池是liliequist膜侧壁,分隔环池的是环中脑膜前部发出的蛛网膜小梁。第二部分:后交通动脉瘤瘤体指向分型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颅内动脉瘤不管是命名还是分型,一般情况都根据载瘤动脉的部位和名称来确定,如颈内动脉眼动脉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当然也存在不发生于动脉发出部位,如眼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之间的颈内动脉瘤。动脉瘤的命名和分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而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后交通动脉瘤瘤体指向多种多样,而不管是介入栓塞还是开颅手术夹闭,都要参考动脉瘤的瘤体解剖特点,比如动脉瘤大小,形状,瘤体指向以及瘤体与周围结构的关系。1972年VanderArk对整个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的分析中提到,后交通动脉瘤的35%指向后面,24%指向上方的小脑幕,13%指向内上。仅仅2%指向下内。1978年Pia同样对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分型,指出后交通动脉区域动脉瘤根据动脉瘤与后交通和脉络膜前动脉的位置以及内、外、后等方位分为5型,1型是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前端的颈内动脉,2型是指位于后交通上的动脉瘤,3型是位于后交通动脉内侧颈内动脉上,4型位于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之间且动脉瘤指向背侧后方;5型位于位于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之间且动脉瘤指向内侧。显然pia分型是指后交通动脉周围区域动脉瘤的分型,非后交通动脉瘤分型。2010年时,de Aguiar根据颞叶和小脑幕的定位,胎儿型后循环出现的与否,动脉瘤大小与形态等叁个参考因素对后交通动脉瘤分型,此分型达12种,种类繁多,解剖结构复杂难以直观描述,因此,我们拟从DSA影像学上进行后交通动脉瘤瘤体指向分型研究,并初步探讨瘤体指向的临床发生原理和临床意义。临床资料与影像测量方法收集于1999年至2010年10月11年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所有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术(DSA)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的住院患者,并对所有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DSA检查进行分析,对动脉瘤瘤体指向并进行分型研究,归纳出后交通动脉瘤瘤体指向的类型和所占比例。对所有后交通动脉瘤的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片进行分析,并按照前后位和标准侧位以及结合叁维旋转(3D)分析所有后交通动脉瘤瘤体指向。具体方法为;侧位片上,以后交通动脉起始点为基点(因为后交通动脉瘤发出部位靠近后交通动脉的颈内动脉动脉瘤)以前颅窝底平面为参考作平行线,于靠近动脉瘤起始部位画一与之相垂直的垂直线,形成一个直角坐标系,分成前、后、上、下4个象限,从侧位相得出后交通动脉瘤的位置。从前后位相,以双侧大脑前动脉走行为基准,画从后交通动脉瘤起始部位投影点与双侧大脑前动脉平行的垂直线,然后以后交通动脉瘤起始部位画一与垂直线垂直的水平线,建立直角坐标系,分成内、外、上、下四个象限,可以清晰得出后交通动脉瘤瘤体的位于那个象限内。结果1、从1999年元月至2010年10月截止,我科拥有完整DSA影像学资料的后交通动脉瘤为122人(共135个后交通动脉瘤)。2、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瘤体指向分型(1)、Ⅰ型;瘤体指向后下方。此种类型最常见,本资料135个后交通动脉瘤种,占40.74%(55个),此型动脉瘤从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瘤发出处发出,从侧位相、正位相结合叁维旋转来看,动脉瘤瘤体单纯的指向正后下方,动脉瘤完整的位于颈内动脉池内。(2)、Ⅱ型:瘤体指向外后下方,本型后交通动脉瘤次常见,占33.33%(45个)与Ⅰ型相比,瘤体除了指向后下方外,还往外侧偏,瘤体与颞叶内侧面的蛛网膜粘连。(3)、Ⅲ型:瘤体指向内后下方,占7.41%(10个动脉瘤),本型与Ⅱ型相对,在Ⅰ型的基础上,瘤体指向内侧,本型瘤体后交通动脉瘤较少,瘤体凸向视交叉池内。(4)Ⅳ型:瘤体指向后上方,本型占13.33%(18个),可以分为正后上方,占38.89%(7个),后上内侧11,11%(2个),后上外侧,占50%(9个)叁种子类型,分别称为Ⅳa,Ⅳb,Ⅳc.本型动脉瘤较少,瘤体指向复杂,尤其是指向内侧的。(5)Ⅴ型:瘤体指向前方,占5.19%(7个动脉瘤),本型动脉瘤少见,理论上可分为前下方,前下外侧,前下内侧以及前上方,前上外侧,前上内侧方等6个子类型,不过,指向前方的样本量太少,无法细分。同时本型动脉瘤本身就少,故单独列瘤体指向前方。结论后交通动脉瘤通过全脑DSA片可以分为五型,Ⅰ型;瘤体指向后下方,Ⅱ型:瘤体指向外后下方,Ⅲ型:瘤体指向内后下方,Ⅳ型:瘤体指向后上方,可以分为Ⅳa,正后上方,Ⅳb,后上内侧,Ⅳc,后上外侧叁种子类型;Ⅴ型:瘤体指向前方。(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1-03-28)

谢风莲,胡汉华,汤建安[10](2010)在《膜性肾病的超微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膜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是在病理学上具有特征性的肾小球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毛细血管壁电子致密物沉积和基底膜样物质增生导致基底膜的增厚。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患者少见。我们对近五年来874例临床肾病病人的肾脏穿刺标本进(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0年05期)

膜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颅底段叁叉神经附近区域的膜性结构主要参与构成美克尔腔及海绵窦各壁等结构,叁叉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巨微解剖结构复杂,尤其是叁叉神经内部及其周围的膜性结构的解剖,目前还未完全明了,需进一步进行解剖学研究加以明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性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康爽,刁玉领.叁叉神经垂体和海绵窦膜性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2].康爽,刁玉领.颅底段叁叉神经附近区域膜性结构解剖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9

[3].侯乾.小脑桥脑池有关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7

[4].田复明,漆松涛,窦长武,闫海成,赵力群.腰骶部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2015

[5].田复明.腰骶区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D].南方医科大学.2015

[6].梁金.蝶鞍膜性结构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7].王金伟.经颈静脉孔的后组颅神经相关膜性结构解剖及组织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8].段敏.核壳乳胶粒子的结构及成膜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

[9].宋海民.后交通动脉池及膜性结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10].谢风莲,胡汉华,汤建安.膜性肾病的超微结构观察[J].新疆医学.2010

标签:;  ;  ;  ;  

膜性结构论文-康爽,刁玉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