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刷深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深度,局部,堤防,丁坝,护岸,潮流,干流。
冲刷深度论文文献综述
宋波,赵伟娜,双妙[1](2019)在《冲刷深度对海上风电塔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某海上风电塔进行现场监测、有限元模拟及室内振动台试验研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并对结构进行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冲刷深度下结构自振周期的变化及不同冲刷深度对结构地震动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6#风机结构受海水冲刷严重,与同时期建造的15#风机相比振动幅度明显,说明冲刷深度对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冲刷深度主要影响结构高阶振型,使结构自振周期变长,增幅最大达33%.由于冲刷致使土层对高柔性结构约束减弱,结构将产生大的振动进而导致风机停摆;在遭遇7度罕遇地震时,应立即停止发电工作.室内缩尺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所得结果的变化曲线较为均匀,趋势上较吻合,充分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袁春光,王义刚,张义丰,庞启秀,李鑫[2](2019)在《潮流条件下的桩基冲刷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潮流对桩基局部冲刷的折减系数将随着相对流速和相对周期的增加而增大。在对称潮流涨急流速等于临界起动流速条件下,潮流冲刷折减系数仅为0.4~0.6之间;而当涨急流速超过2.1倍临界起动流速时,潮流冲刷折减系数达到0.9以上,因此使用冲刷折减系数时需要注意流速的大小。文章提出了"查图法"和"微分迭代法"两种方法来计算潮流条件下的桩基局部冲刷,经过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实际海洋水动力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考虑非恒定水动力环境对桩基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机制将提高对冲刷深度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9年03期)
曹洁[3](2019)在《堤防工程基础冲刷深度的计算与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刷深度计算是堤防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与堤顶超高、水面线推算、堤身和护坡稳定分析共同构成堤防工程断面设计的基础性环节。以安徽省怀宁长江河道左岸的同马大堤工程为例,进行工程堤防水流平行岸坡基础冲刷深度和水流斜冲岸坡冲刷深度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皖河河流富有变迁游荡型特征,主流迁徙变换,摆动幅度很大,堤防工程恰恰位于河段弯曲性河道位置,水流冲刷主要表现为斜冲,所以斜冲岸坡冲刷深度比平行岸坡冲刷深度大,在各断面平斜冲值计算及冲刷深度计算值选取时应以斜冲结果为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06期)
江海洋,王淑英,许泽星,王协康[4](2019)在《管道穿越山地河段冲刷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道穿越山区河流河段的埋深设计是工程安全与经济造价的重要问题。当前河床冲刷计算方法众多,而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以常用的一般冲刷、局部冲刷经验公式及非恒定数值模拟技术为基础,分析了某管道穿越河段冲刷特性。结果表明:非恒定流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全面反映穿越区域最大冲刷深度的演化过程,规范建议的一般冲刷64-1修正式与局部冲刷65-2式计算的最大冲刷程度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而局部冲刷65-1式冲刷稍偏小,堤坝局部冲刷式计算偏差较大。(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福良,曹文明[5](2019)在《不同坝高水深比对丁坝群冲刷深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丁坝施工工法为目前国内治理规划常见的工程手段,本试验借由长直渠槽,于非均匀粒径条件下进行丁坝群试验,设计不同坝高水深比案例,分别观察丁坝群的冲刷深度变化,了解水流冲击丁坝群的冲刷机制。(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9年09期)
王业成[6](2019)在《考虑干流水位影响的支流护岸冲刷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干流水位影响情况下支流的冲刷深度,基于江西永丰县县城防洪工程干、支流堤防治理方案,分析了恩江河干流不同洪水标准下的水位对洲头水支流设计水面线的影响,进而得出不同组合情况下支流护岸的冲刷深度计算结果,从而得出局部范围内支流护岸的冲刷深度受干、支流交汇处干流水位(起始水位)影响,而且随着起始水位的升高,冲刷深度在不断降低的结论,所得结论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高徐昌,姚炎明[7](2019)在《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公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感潮地区大型桥梁的建设对桥墩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现有公式结构,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种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清晰的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新公式。利用最小二乘法,结合实测资料,拟合确定了公式参数,并对新公式进行了验证。验证发现新公式计算结果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可作为实际应用的一种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万占伟,陈翠霞,段文龙[8](2019)在《黄河下游河床可能最大冲刷深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至2017年4月黄河下游河道累计冲刷量达29亿t,已超出以往研究提出的下游河道最大冲刷量,河道持续冲刷对下游供水和灌溉带来了严重影响。分析了叁门峡水库拦沙期、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冲刷变化及其对水位、比降等的影响,采用冲刷极限状态法和数学模型计算,分别预估了未来下游河床可能最大冲刷深度,并提出工程设计推荐采用成果,相比小浪底水库投入前,下游花园口至利津河段沿程自上至下最大冲刷深度为5.01 m~2.09 m,考虑2015年汛前已有冲刷,未来仍可继续冲刷1.66 m~0.54 m。成果可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及涉河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唐科屹[9](2018)在《堤防工程基础冲刷深度计算与护坦抗冲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喜欢伴水而居,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历史上往往聚居大量人群,进而发展成大大小小的城市。河流是降水、地形、地质等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的特点就是长袖擅舞:不管是平时的涓涓细流,还是暴雨季节的大流量洪水,无不对河床、岸坡进行着或轻或重的改造、重塑,将这种变化称之为"河道演变"。河道演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比较集中居住的河流两岸,经常建有道路、公园、楼房甚至工厂,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希望河道尽可能地不发生大的演变,以免这种变化破坏两岸建筑,带来经济损失。堤防工程就是减小河道演变最简单直接的措施,在堤防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基础冲刷深度计算与抗冲设计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常用基础冲刷深度计算方法、实际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护坦抗冲的运用,旨在为堤防工程基础抗冲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16期)
王志鹏[10](2018)在《浅析河流弯道水流特点及冲刷深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状态下,由于受到河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河流会呈现很多种形态。根据河流平面形态将其分为四类:顺直型、分汊型、弯曲型及游荡型。本文重点对弯曲型河流中一种常见的水流形式弯道水流进行研究,分析弯道水流特点、分类、冲刷机理以及冲刷深度计算。(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8年23期)
冲刷深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潮流对桩基局部冲刷的折减系数将随着相对流速和相对周期的增加而增大。在对称潮流涨急流速等于临界起动流速条件下,潮流冲刷折减系数仅为0.4~0.6之间;而当涨急流速超过2.1倍临界起动流速时,潮流冲刷折减系数达到0.9以上,因此使用冲刷折减系数时需要注意流速的大小。文章提出了"查图法"和"微分迭代法"两种方法来计算潮流条件下的桩基局部冲刷,经过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实际海洋水动力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考虑非恒定水动力环境对桩基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机制将提高对冲刷深度预测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刷深度论文参考文献
[1].宋波,赵伟娜,双妙.冲刷深度对海上风电塔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J].工程科学学报.2019
[2].袁春光,王义刚,张义丰,庞启秀,李鑫.潮流条件下的桩基冲刷深度研究[J].水道港口.2019
[3].曹洁.堤防工程基础冲刷深度的计算与应用探讨[J].陕西水利.2019
[4].江海洋,王淑英,许泽星,王协康.管道穿越山地河段冲刷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山地学报.2019
[5].王福良,曹文明.不同坝高水深比对丁坝群冲刷深度的影响研究[J].珠江水运.2019
[6].王业成.考虑干流水位影响的支流护岸冲刷深度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9
[7].高徐昌,姚炎明.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公式研究[J].科技通报.2019
[8].万占伟,陈翠霞,段文龙.黄河下游河床可能最大冲刷深度分析[J].泥沙研究.2019
[9].唐科屹.堤防工程基础冲刷深度计算与护坦抗冲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
[10].王志鹏.浅析河流弯道水流特点及冲刷深度[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