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来自不整合面和裂变径迹的约束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来自不整合面和裂变径迹的约束

论文摘要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的构造属性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确定该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及隆升过程是了解这一重要陆内变形带动力学机制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不整合面分析法和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综合分析探讨了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中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通过对该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本次在中-新生代地层中由底到顶识别出6个不同类型的不整合面,它们分别是:(1) T2-3/P平行不整合面;(2) J/AnJ角度不整合面-微角度不整合面;(3) K1/AnK1高角度不整合面;(4) E3q/AnE3;(5) N1/AnN1;(6) Q/An Q。在T3d3、J2y和K1变形前锋,可见与逆冲-褶皱造山带相关的同构造沉积生长地层,其在形态上表现为超覆、削截,在黄草滩等地局部与倒转背斜相伴生。这些不整合和生长地层是构造活动的直接证据。本次研究对采自该地区的12件样品分别进行了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热史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裂变径迹年龄主要分布在4个区间,对应地质时代分别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168~159Ma)、早白垩世末(139~91Ma)、晚白垩世末(79~66Ma)、始新世(59~50Ma),反映出该地区在这4个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冷却抬升事件,且这4期构造事件与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特征有很好的地质响应。同时,热史模拟表明该地区整体上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末-始新世3期快速隆升事件。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主体逆冲褶皱的时间是从中侏罗世开始,早白垩世末构造运动最强烈,新生代又有所活动。

论文目录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方法和数据
  •   2.1 不整合分析
  •   2.2 裂变径迹
  • 3 结果
  •   3.1 不整合面特征
  •     3.1.1 T/P平行不整合面
  •     3.1.2 J/T角度不整合
  •     3.1.3 K1/An K1角度不整合面
  •     3.1.4 E3q/An E3、N1/An N1和Q/An Q角度不整合面
  •   3.2 生长地层
  •   3.3 裂变径迹样品测试结果
  •     3.3.1 贺兰山
  •     3.3.2 磁窑堡、面子山、石沟驿
  •     3.3.3 牛首山、罗山
  •   3.4 裂变径迹年龄热模拟结果
  • 4 讨论
  •   4.1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逆冲变形的年代学约束及地质响应
  •   4.2 迁移规律
  •   4.3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构造事件及其演化
  •     4.3.1 中-晚侏罗世
  •     4.3.2 早白垩世
  •     4.3.3 始新世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马静辉,何登发

    关键词: 构造事件,贺兰山构造带,中新生代,不整合面,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来源: 岩石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405)资助

    分类号: P618.13

    页码: 1121-1142

    总页数: 22

    文件大小: 6541K

    下载量: 269

    相关论文文献

    • [1].裂变径迹分析及其在地质问题中的应用[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概述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原理及制约因素[J]. 甘肃科技 2014(23)
    • [3].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在沉积物源区剥露历史分析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012(02)
    • [4].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对济阳坳陷新生界源区构造背景的指示意义[J]. 地质科学 2012(01)
    • [5].东昆仑哈日扎多金属矿区Ⅳ矿带成矿时代的锆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J]. 核技术 2015(01)
    • [6].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响应[J]. 铀矿地质 2019(04)
    • [7].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对西藏卓奥友峰藏南拆离系活动时间的约束[J]. 地学前缘 2014(06)
    • [8].裂变径迹方法及其在造山带隆升中的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12)
    • [9].北淮阳地区裂变径迹记录的地质意义[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10].江西相山沙洲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和迁移特征探讨:来自诱发裂变径迹的证据[J]. 高校地质学报 2012(04)
    • [11].基于碎屑锆石裂变径迹记录的下扬子构造热演化史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02)
    • [12].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新生代隆升历史分析:裂变径迹年龄制约[J]. 第四纪研究 2012(03)
    • [13].锆石裂变径迹(ZFT)年代学:进展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2)
    • [14].从裂变径迹分析新疆阿尔泰南部地区构造活动与古地形的变化[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08)
    • [15].广西大厂笼箱盖岩体黑云母花岗岩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20(04)
    • [16].三江特提斯南段多期构造活动的锆石裂变径迹证据[J]. 岩石学报 2019(05)
    • [17].吕梁山隆升时限与演化过程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0)
    • [18].阿尔金断裂带东端~(40)Ar/~(39)Ar和裂变径迹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08(05)
    • [19].太原西山煤田西铭-杜儿坪矿区煤级定型时间:来自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的证据[J]. 煤炭学报 2013(11)
    • [20].赞比亚东北部卡萨马—陇都地区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12)
    • [21].裂变径迹方法及其在造山带隆升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 2018(11)
    • [22].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形成年龄的初步判定[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06)
    • [23].西昆仑山北缘新生代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33)
    • [24].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记录的构造抬升事件[J]. 岩石学报 2018(02)
    • [25].吕梁山脉中北段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质学报 2018(06)
    • [26].皖南黄山花岗岩体隆升时代的裂变径迹制约[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01)
    • [27].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热隆升格局的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反演[J]. 地学前缘 2018(01)
    • [28].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祁连山东部隆升的裂变径迹年代学证据及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 2018(06)
    • [29].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岐山-麟游地区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及地质响应——来自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J]. 地质学报 2017(01)
    • [30].利用锆石裂变径迹研究漠河盆地隆升过程[J]. 地质通报 2016(05)

    标签:;  ;  ;  ;  ;  ;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来自不整合面和裂变径迹的约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