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载荷,疲劳,寿命,裂纹,转向架,极值。
应力谱论文文献综述
黄巾懿[1](2019)在《CR400高速轮轴应力谱和载荷谱的建立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作为高速列车的重要走行部件,轮轴的疲劳强度及疲劳寿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车轴存在缺陷时,对高速列车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本论文以CR400动车组的轮轴为研究对象,对轮轴载荷谱和含缺口车轴的裂纹萌生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静态标定试验:解释了轮对连续测量实现的原理,简述了标定试验的方案及工况;以准静态法为原则,在分析了加载位置和加载角度对各桥路输出的影响后,对标定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轮轨力垂向、横向载荷传递系数。(2)编制线路实测轮轴载荷谱:对线路测试试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了展现测试过程中轮轴所受载荷幅值与对应频次的载荷谱。分析了列车在不同速度级和不同载重量工况下运行的规律。(3)估计裂纹萌生寿命:在轮轴有限元模型的一侧叁个测点处分别引入叁种不同形状的缺口,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缺口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而得到对应的疲劳缺口系数。通过光滑试样S-N曲线结合上面提到的系数对缺口 S-N曲线进行了估计。将缺口 S-N曲线应用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了不同形状缺口作用下的车轴的裂纹萌生寿命,并分析了缺口形状对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4)预测裂纹扩展寿命:将前面计算用到的缺口简化为裂纹并引入到车轴上的一个测点。采用Paris方程结合Newman对有效应力强度因子的解释,输入实测载荷谱后计算了叁种不同形状的裂纹对应的车轴剩余寿命。图69幅,表15个,参考文献60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章翔,赵刚,张华,秦威[2](2019)在《液压挖掘机动臂应力谱获取与其疲劳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挖掘机疲劳寿命预测中缺乏实验数据支持、获取关键节点应力谱不准确、S-N曲线修正过于保守等问题,文中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测油缸推力变化得出齿尖挖掘阻力,应用ADAMS与ABAQUS联合仿真得到符合真实情况下动臂各节点应力谱,并用实测数据验证其准确性;通过对应力谱进行雨流计数统计,并引入DFR法对标准S-N曲线进行修正,结合Miner疲劳累积准则对动臂结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寿命符合实际设计要求。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仿真结果的真实度,而且提供了一套精确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王鑫,孙同峰,郭富城[3](2019)在《桥式起重机载荷应力谱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应用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机械设备,多应用于港口、码头、工厂等区域,用于重载货物的吊运。桥式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积极做好桥式起重机的运行监控与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桥式起重机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一环。在对桥式起重机安全管控的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定量评估用以预测桥式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在桥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维护,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桥式起重机的作用,保障桥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01期)
陈道云,刘德昆,孙守光,李强[4](2018)在《高速列车转向架应力谱分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力谱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和可靠性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准确评估结构的疲劳强度,通过某型高速动车组实际运营线路上的动应力测试试验,获取动力转向架构架疲劳关键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采用等距分组方法编制应力谱,结合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了不同分组数下应力谱的每公里疲劳损伤值,分析了不同分组数对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组数过少会引起疲劳损伤值的偏差,随着分组数的增加,计算的损伤值逐渐减小,并趋于定值,这是由动车组构架动应力小应力循环高度集中的特点引起的。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构架结构应力谱的不等距分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构架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4期)
徐庆元,林青腾,方子匀,娄平,杨荣山[5](2018)在《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服役期间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计算理论,考虑无砟轨道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无砟轨道混凝土的开裂与闭合效应、无砟轨道荷载的共同作用和时变特性,分别建立和验证了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计算模型、多尺度高速列车-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叁维有限元耦合动力学模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桥梁-桥梁墩台纵向相互作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桥上纵连板式无碎轨道疲劳应力谱计算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疲劳应力谱计算理论可得到服役期间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各部件钢筋与混凝土应力时程曲线及疲劳应力谱;考虑多种荷载工况,能深入探讨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破坏机理和影响规律;计算理论可为丰富和完善我国无砟轨道设计理论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晓斌[6](2018)在《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轮轴系统作为高速列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强度对行车安全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重归350km/h运营速度,对走行部尤其是轮轴的疲劳寿命问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以四方股份新造的标动试验车CRH-0208动、拖车测力轮对为研究对象,对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开展试验研究:(1)基于连续测量法的高精度测力轮对研发:参照四方股份提供的技术图样,对车轮建模仿真找到合适的垂、横向载荷识别点,有效减小交叉串扰;参照UIC510-5技术法规对测力轮对进行Ansys有限元仿真;并对连续测量理论的组桥和输出的数学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高精度连续测力轮对的研制条件成熟,各方面均符合技术规范,车轮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满足安全运营要求。(2)应力-载荷传递系数的获取:给出了静态标定试验下涵盖列车线路运行各个工况的轮轨力解耦加载标定方案;并基于准静态法理念对标定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轮轨力垂向、横向、纵向应力-载荷传递系数,并分析各方向作用载荷之间相互的影响。(3)线路实测轮对载荷谱的编制:对采集的数据按照典型工况和不同速度级进行处理并分析其波形,通过编程手段综合速度信号与载荷时间历程等多个数据来统计各级载荷水平下车轮旋转作用频次,编制了显示各级载荷作用频次热点占比的二维综合载荷谱。分析轮对载荷谱得出:大西试验线路况良好,轮对垂向载荷数值大小受路况和轴重影响,最大频次载荷不随速度的提高而明显改变,但主要频次下载荷范围在速度提升时变大;横向载荷大小和分布范围在线路上受路况和速度的综合影响;纵向载荷受启动制动时齿轮箱牵引扭矩影响较大,列车稳定运行时载荷平稳。(4)雨流法编制车轴各断面测点应力谱与车轴疲劳强度校核:分析了应力谱的特点,发现重车工况下各测点主频应力值均大于空车工况,然后通过修正后的Miner法则,计算得出空、重车下车轴各断面位置的等效应力值。最后比较等效应力值与EN标准中的许用应力值,得出动、拖车测力轮对可以满足1200万公里寿命服役里程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3-19)
康文浩[7](2018)在《400km/h高速轮轴载荷谱及应力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轮轴是车辆运行安全的主要部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迅速发展,车辆运行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轮轴疲劳问题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载荷谱的编制及其分布特征的确定是对轮轴进行疲劳评价和可靠性设计的重要依据。由此,本文以CRH380A型动车组测力轮对为研究对象,以仿真及试验相结合的的方式,对轮轴载荷谱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辐板上载荷-应力输出特性,通过合理选择载荷识别点分别识别垂向载荷及横向载荷,减少交叉串扰带来的干扰。根据UIC510-5标准,对打孔前后的车轮进行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评估,结果表明车轮强度满足要求。(2)制作测力轮对,设计标定试验方案,完成静态标定试验,通过处理试验数据得到垂向和横向载荷应力传递系数。(3)基于实测数据区分列车运行直线、曲线、启动、停车等工况,分析不同工况下各桥路的时域特性。处理垂向、横向载荷识别桥路实测数据,分速度级编制不同工况下载荷谱,并分析速度变化对载荷谱分布的影响。(4)针对编制出的载荷谱,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拟合,通过卡方检验、r检验对拟合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最后确定无论垂向还是横向载荷谱都服从截尾正态分布。分析不同速度下各工况拟合出的概率密度函数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采用回归分析其变化趋势,最终推断出400km/h速度下轮轴载荷谱。(5)基于实测数据编制不同最高速度运行下车轴各截面应力谱,拟合分布并假设检验,推断出400 km/h速度下车轴各截面应力谱,根据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车轴进行疲劳强度评估,结果表明车轴满足服役需求。(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3-01)
张海萍,刘扬,邓扬,江楠[8](2017)在《基于实测数据的扁平钢箱温度梯度疲劳应力谱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扁平钢箱梁温度疲劳应力谱,以南溪长江大桥悬索桥主梁为研究对象,基于温度传感器长期实测数据,筛选实测数据的日温度极值,运用广义极值模型描述季节极值概率分布并采用极值外推方法得到设计基准期极值模型。引入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法对极值模型进行抽样,得到日温度极值样本。结合日温度极值样本和正弦函数模型,构建服役期内关注点的温度时程曲线。基于有限元ANSYS软件平台,分析不同温度梯度下关注点的应力效应,回归温度梯度与疲劳应力的线性关系式,依据温度梯度时程曲线与线性关系式模型,采用雨流计数法得到钢箱梁温度梯度疲劳应力谱。研究表明,模拟抽样生成的温度样本数据符合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样本概率模型与实测数据概率模型相对吻合。关注点温度梯度疲劳应力谱能够为扁平钢箱梁疲劳寿命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李杨,吴运新,龚海,张宇[9](2017)在《中子应力谱仪样品承重台回转支承载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子应力谱仪样品承重台(简称"中子谱仪样品台")旋转运动机构用叁排圆柱滚子回转支承的特殊结构和受载情况,基于Hertz理论,实现了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中子谱仪样品台极限工况下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特性,然后分析了轴向载荷、径向载荷、滚子数量对回转支承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子谱仪样品台极限工况下,上排滚子与滚道的接触区域等效应力最大,为76.98MPa,外圈滚道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82MPa,内圈滚道最大等效应力为11.26MPa;刚度分别随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和滚子数目的增大而增大,且均成非线性关系,当轴向载荷增至1200kN、径向载荷增至300kN时,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增长趋势明显减慢,当上排与下排滚子数量增至170时,轴向刚度的增大趋势明显加快。研究结果为中子谱仪样品台旋转运动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周康[10](2017)在《CRH6动车组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轮轴列车安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是车辆系统中对疲劳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部件,随着我国城际动车组的不断发展,对轮轴的疲劳问题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载荷谱的编制是其可靠性设计及相关试验的基本依据。本文以我国自主生产的和谐号CRH6型城际动车组动拖车轮对为研究对象,对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是基于测力轮对的制作来完成对轮轨接触力的在线测量。通过对CRH6型车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选取测力轮对横向与垂向载荷识别位置,确定以轴测法与轮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轮轨作用载荷的测量;根据ANSYS计算出的各载荷识别点位置,选择车轴7个断面及左右车轮各2个半径处进行贴片及组桥,计算各桥路的输出,简述轮轨力求解方法,并对此方案下车轴及车轮上各电桥进行谐波分析;结合意大利LUCCHINI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完成了测力轮对的动态标定工作,使其垂向与横向载荷分别独立加载与标定,通过对标定过程中的受力平衡分析,计算实际轮轨接触力,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标定数据的超定方程组,得到了高精度的标定矩阵;基于该列车在达成快速线路上的实测数据,对车轴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其能量与频率的分布关系很好地验证了各桥路的谐波分析理论;根据处理得到的载荷时间历程,提出针对旋转车轮的作用载荷大小及频次的一维与二维载荷谱编制的新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现轮轨接触载荷的作用情况,同时对典型工况下的轮轨载荷进行时域分析,分析了不同速度对直、曲线工况轮轨力载荷谱特性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得到的车轴各截面的应力谱,根据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车轴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本文为高速列车和城际列车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探索了新的编制方法,为列车轮轴的疲劳设计和试验研究等方面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1)
应力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挖掘机疲劳寿命预测中缺乏实验数据支持、获取关键节点应力谱不准确、S-N曲线修正过于保守等问题,文中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测油缸推力变化得出齿尖挖掘阻力,应用ADAMS与ABAQUS联合仿真得到符合真实情况下动臂各节点应力谱,并用实测数据验证其准确性;通过对应力谱进行雨流计数统计,并引入DFR法对标准S-N曲线进行修正,结合Miner疲劳累积准则对动臂结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寿命符合实际设计要求。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仿真结果的真实度,而且提供了一套精确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谱论文参考文献
[1].黄巾懿.CR400高速轮轴应力谱和载荷谱的建立及应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章翔,赵刚,张华,秦威.液压挖掘机动臂应力谱获取与其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3].王鑫,孙同峰,郭富城.桥式起重机载荷应力谱分析与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4].陈道云,刘德昆,孙守光,李强.高速列车转向架应力谱分组方法研究[J].机械强度.2018
[5].徐庆元,林青腾,方子匀,娄平,杨荣山.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的理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
[6].张晓斌.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7].康文浩.400km/h高速轮轴载荷谱及应力谱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8].张海萍,刘扬,邓扬,江楠.基于实测数据的扁平钢箱温度梯度疲劳应力谱分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7
[9].李杨,吴运新,龚海,张宇.中子应力谱仪样品承重台回转支承载荷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7
[10].周康.CRH6动车组轮轴载荷谱与应力谱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