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循环内皮细胞论文_彭莉,张焱,谢方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循环内皮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皮,细胞,活性,血管,子宫内膜,血循环,氧化氮。

血循环内皮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彭莉,张焱,谢方红[1](2019)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单纯放疗或同期放化疗的55名初诊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鼻咽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ECs水平,并分析鼻咽癌组不同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外周血CECs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ECs水平变化。根据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未完全缓解组(包括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鼻咽癌组患者治疗前的外周血CECs水平为(21.13±8.33)个/?μl,高于对照组的(5.03±2.2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30,P <0.01)。鼻咽癌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ECs水平T3~T4期(23.23±8.09)个/μl高于T1~T2期(16.01±5.22)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0,P <0.01);N1~N3期(22.82±8.16)个/μl高于N0期(15.06±3.98)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6,P <0.01);M1期(28.30±3.33)个/μl高于M0期(19.91±8.23)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6,P <0.01);Ⅲ~Ⅳ期(23.26±7.93)个/μl高于Ⅰ~Ⅱ期(17.93±5.63)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6,P <0.01)。CR组患者治疗前(20.03±8.12)?个/μl、治疗后3个月(12.61±5.33)?个/μl的外周血CECs水平低于未完全缓解组(26.75±3.29)?个/?μl、(19.03±2.62)?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81、5.507,P均<0.01)。结?论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CECs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进展、放化疗效果有关,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庞丹梅,胡倩,段海波,林颖欣,林耀东[2](2017)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动态变化和化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与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EC数量,分析CEC计数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4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C计数为(339.26±184)个,20例健康志愿者CEC计数为(85.95±60.4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计数与TNM分期有关,与年龄、ER、PR以及HER-2等无关。化疗2个周期后CEC计数升高组的有效率(RR)为31.6%,CEC计数降低组为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CEC计数升高组的RR为46.2%,CEC计数降低组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C计数较健康志愿者显着升高,化疗后CEC计数的动态变化与化疗的客观反应率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康小龙,何承辉,卢军,刘晶[3](2017)在《刺山柑乙醇提取物乳膏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刺山柑乙醇提取物乳膏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博莱霉素诱导SSc模型,给予刺山柑乙醇提取物乳膏225,450,900 mg·kg~(-1)后,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CEC数,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NO和NOS含量。结果:刺山柑乙醇提取物乳膏高剂量和阳性药青霉胺可降低小鼠CEC数,升高血清NO和NOS水平(P<0.01)。结论:刺山柑乙醇提取物乳膏对SS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S与NO释放减少有一定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7年18期)

张圆圆[4](2017)在《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靶器官损害,靶器官损伤的核心机制是血管损伤,而血管损伤的关键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屏障,而且也是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通过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壁通透性,血管的功能状态,凝血纤溶活性及炎性反应起着重要作用~([1])。因而,内皮细胞的正常代谢一旦发生改变,则能迅速引起血管的损伤。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计数及功能检测是判断内皮功能障碍及评估预后的新方法~([2,3])。血管内皮细胞正常状态下仅有少量入血,很快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而当其衰老或受损后基底脱落入外周血中,CECs计数因此升高,故其是一项能反映活体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无创性临床指标。成人已经有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外周血CECs水平升高,并且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关系~([4])。EPCs可以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对受损血管内皮具有修复作用。它们与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密切联系。血管内皮紊乱可导致高血压及其他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病和内皮祖细胞之间关系的研究深入,证实内皮祖细胞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一些学者发现,以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作为唯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其EPCs的数量及功能都有所改变~([6])。而目前CECs、EPCs含量与高血压的关系相关研究的结果并不是一致的,有关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与CECs、EPCs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十分的清楚,均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目的:拟通过对健康儿童、高血压前期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儿CEC及EPCs检测,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儿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随访治疗后两者的变化,探索CEC及EPCs与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的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了解CEC及EPCs对于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为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新途径。方法:1.研究对象:自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儿童青少年64例,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选择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年龄健康儿童30例,高血压前期儿童30例。分组:健康儿童组(n=30例);高血压前期组(n=30例);高血压组(n=64例)。高血压组根据患儿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Ⅰ期和高血压Ⅱ期组;根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分为靶器官损害组和无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诊断及分期依据2004年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项目(NHBPEP)发布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估和治疗的第4次报告。全部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2.临床观察指标:进行体格检查(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测量、心肺听诊等)、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CECs和EPCs数量测定,并记录数据。体检、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和以及心电图检查,分别固定2名有丰富检查经验的资深检查人员,对于同一受检者,重复检查的误差<5%,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由我院化验室人员完成。3.CECs及EPCs的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4.研究对象的随访管理:无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1级且不伴有高血压临床症状者,通过增加有氧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包括限盐),建立健康饮食习惯等方法控制体重;每6个月动态随访,监测上述指标,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数据资料。靶器官损害组:采用非药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控制血压水平,每6个月动态随访,监测上述指标,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数据资料。血压控制目标:应将血压降至同年龄、性别、身高第90~(th)百分位以下。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所有统计学处理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P<0.05确定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水平。结果:1.高血压前期组外周血中CECs为41.43±11.52个/ul,高血压组外周血中CECs为45.59±25.72个/ul,健康儿童组外周血中CECs为21.23±8.91个/ul,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分别与健康儿童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高血压前期组外周血中EPCs为12.90±7.73个/ul,高血压组外周血中EPCs为12.70±7.98个/ul,健康儿童组外周血中EPCs为22.47±15.32个/ul,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分别与健康儿童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高血压Ⅰ期组CECs(49.50±25.77个/ul)与高血压Ⅱ期组CECs(50.29±21.56个/u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Ⅰ期组EPCs(12.56±8.45)与高血压Ⅱ期组EPCs(11.93±7.35个/u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靶器官损害组CECs(48.35±19.48个/ul)与无靶器官损害组CECs(43.35±19.64个/ul)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靶器官损害组EPCs(12.60±7.98个/ul)与无靶器官损害组EPCs(13.85±8.15个/ul)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5.无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患儿经6个月非药物治疗随访后,治疗后平均收缩压(121.20±7.46mmHg)与治疗前平均收缩压(126.64±9.46 mmHg)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平均舒张压(68.55±7.24mmHg)与治疗前平均舒张压(69.91±7.55 mmH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CECs(30.88±29.64个/ul)与治疗前CECs(48.35±19.48个/ul)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EPCs(12.88±8.63个/ul)与治疗前EPCs(12.60±7.98个/u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存在内皮损伤,也存在内皮修复功能的损伤;2.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中,高血压的程度不能通过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水平来进行评估;3.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的患儿,其内皮损伤程度可能更重,血管的修复能力也更差。4.原发性高血压不伴靶器官损伤的患儿经6个月非药物治疗后,有效降低了血压;随着血压水平的下降,血管损伤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血管的修复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来源于《首都儿科研究所》期刊2017-05-12)

王兴霞,康山,马俊英,孙江慧,刘雪洁[5](2016)在《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比例变化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计数、比例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53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为病例组,2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Hladovec法对两组行外周血总CECs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总CECs、活性循环内皮细胞(V-CECs)比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病例组外周血总CECs、V-CECs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临床分期、基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对照组总CECs计数分别为20.00(8.75,32.65)、4.95(2.35,7.15)cells/μL,两组比较,P<0.01。病例组、对照组总CECs比例分别为2.45%(1.15%,3.05%)、0.65%(0.35%,1.00%),V-CECs比例分别为1.01%(0.45%,1.35%)、0.23%(0.10%,0.31%),两组比较,P均<0.01。病例组总CECs计数和总CECs、V-CECs比例与肿瘤最大直径有关(P均<0.05),与临床分期、基层浸润深度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总CECs计数及总CECs、V-CECs比例升高,且与肿瘤最大直径有关。CECs、V-CECs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血管生成,对其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判断疗效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6年35期)

王海颖,李永伟[6](2016)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d61、HSP70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低血压休克、出血、发热等,是由汉坦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现目前缺乏此病的确切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显示,汉坦病毒感染可广泛性损伤小血管及全身毛细血管~([1])。当细胞受到汉坦病毒感染时,CD61起着独立介导性作用,在病理或生理条件下会从循环状态中得到循环内皮细胞,可在活体中持续不断地检测出特异性,对活体毛细血管的受损程度做出直接反应~([2])。当机体遭受病毒感染时,会伴有自身保护性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吕丹妮,李容林,杨光伟,李春阳[7](2015)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动态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测放疗前(0 Gy)、放疗早期(20 Gy)、放疗中期(40 Gy)和放疗末期(60 Gy)外周血中CEC和CE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RTOM病损情况,获得口腔黏膜炎指数(OMI)和疼痛评分(NRS)。【结果】头颈癌放疗患者CEC的数量在放疗后各期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与OMI(r=0.719,P<0.05)和NRS呈统计学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其中RTOM严重(OMI>2)患者组的CEC在放疗后各期均较RTOM轻微患者(OMI≤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EP的数量在放疗早期较放疗前减少,至末期又逐渐增长(P<0.05);其中在放疗末期RTOM严重患者组与轻微RTOM患者组CE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与RTOM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RTOM重要的始发和促进因素。CEC可能是判断RTOM严重程度的早期非侵袭性指标。CEP则为防治RTOM的新靶标。(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王兴霞[8](201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包括提供营养物质、氧以促进肿瘤的进一步生长和提供肿瘤转移、演变所需要的渠道。研究表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其机制为该细胞可以通过增殖、迁移、粘附的形式形成血管管腔。CECs进一步可分为:休眠循环内皮细胞(resting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r CECs)、活性循环内皮细胞(viable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V-CECs)和凋亡循环内皮细胞(apoptotic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其中V-CECs在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研究报道,病情处于稳定期的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CECs水平与健康人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处于进展期的患者其CECs水平可明显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经过化疗+恩度治疗后,临床获益组的患者外周血中的CECs水平呈显着下降趋势。这些研究表明:CECs、V-CECs可作为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状况、特异性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效果的标志物。本研究以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为病例组,以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组,探讨CECs及V-CECs的水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于病例-对照组的研究方法,采集58例子宫内膜癌女性和20例健康女性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Hladovec法检测外周血标本中CECs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外周血标本中CECs和V-CECs的水平,根据已有文献定义CD45-CD146+为CECs,CD45-CD146+CD106+为V-CECs。资料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实验数据属于计量资料,若其分布符合正态,则结果用x±s表示,通过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通过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数据的比较。若其分布不符合正态,则结果用中位数表示,通过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数据的比较。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比较1.1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CECs、V-CECs水平的比较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x±s表示。Hladovec法结果示:病例组中CECs的水平(18.647±9.550/μL)明显高于对照组(5.125±3.191/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法结果示:病例组中CECs、V-CECs的水平[(2.340±1.541)%,(1.090±0.721)%]明显高于对照组[(0.765±0.532)%,(0.236±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1.2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V-CECs占CECs比例的比较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x±s表示。病例组中V-CECs占CECs的比例(47.630±13.770)%明显高于对照组V-CECs占CECs的比例(27.801±1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病例组内部之间CECs、V-CECs水平的比较2.1 CECs、V-CECs与分期之间的关系根据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将病例组分为I期组、II期组、III及IV期组(即晚期组),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中位数表示。Hladovec法结果示:I期组CECs水平(20.00/μL)高于II期组、晚期组(18.75/μL,19.50/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流式细胞仪法结果示:I期组、II期组CECs水平(2.47%,2.19%)高于晚期组(1.99%),I期组、II期组V-CECs水平(1.11%,0.90%)低于晚期组(1.1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13,P=0.922)。2.2 CECs、V-CECs与肌层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将病例组分为浅肌层浸润组和深肌层浸润组,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x±s表示。Hladovec法结果示:浅肌层浸润组CECs水平(18.904±9.098/μL)高于深肌层浸润组(16.417±13.738/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流式细胞仪法结果示:浅肌层浸润组CECs、V-CECs水平[(2.363±1.495)%,(1.092±0.697)%]高于深肌层浸润组[(2.138±2.057)%,(1.068±0.9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8,0.940)。2.3 CECs、V-CECs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将病例组分为腺癌、鳞癌组与特殊病理类型组(包括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中位数表示。Hladovec法结果示:腺癌、鳞癌组CECs水平(20.00/μL)高于特殊病理类型组(17.50/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流式细胞仪法结果示:腺癌、鳞癌组CECs的水平(2.285%)高于特殊病理类型组(2.230%),腺癌、鳞癌组V-CECs的水平(1.010%)低于特殊病理类型组(1.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1,P=0.480)。2.4 CECs、V-CECs与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将病例组分为:I级组、II级组、III级组。Hladovec法结果示:所得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中位数表示。I级组、II级组CECs的水平(19.50/μL,20.00/μL)高于III级组(18.50/μ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流式细胞仪法结果示:所得CECs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x±s表示,I级组、II级组CECs的水平[(2.166±1.229)%,(2.355±1.765%]低于III级组(2.580±1.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所得V-CECs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中位数表示,I级组、II级组V-CECs水平(1.00%,1.01%)低于III级组(1.1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7)。2.5 CECs、V-CECs与肿瘤最大直径之间的关系根据肿瘤最大直径,将病例组分为<2cm组和≥2cm组,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结果用x±s表示。Hladovec法结果示:<2cm组CECs的水平(16.797±9.501/μL)明显低于≥2cm组(21.905±8.941/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流式细胞仪法结果示:<2cm组CECs、V-CECs的水平[(1.984±1.383)%,(0.899±0.644)%]明显低于≥2cm组[(2.967±1.636)%,(1.426±0.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06)。3 CECs、V-CECs水平与术前CA125值之间的关系Hladovec法所测得的病例组CECs水平与术前CA125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75,无统计学意义(P=0.576)。流式细胞仪法所测得的CECs、V-CECs水平与术前CA125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39、0.155,均无统计学意义(P=0.297,0.246)。结论:1 CECs、V-CECs水平和V-CECs占CECs的比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于正常女性,提示CECs、V-CECs可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状况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的标志物。2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不同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对外周血CECs和V-CECs的水平变化无影响。3肿瘤最大直径对外周血CECs和V-CECs的水平变化有影响。4 CECs和V-CECs的水平与术前外周血CA125值无明显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权琳,王毅,徐玲,陈文萍[9](2014)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表达的临床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但是目前临床缺乏有效、准确地评估肿瘤血管新生的指标,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作为血管新生的新型标志物具有无创和重复性好的优势,本研究拟探讨NSCLC患者外周血CEC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初诊NSCLC患者不同时段的外周血标本,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EC的数量,并且和临床分期、治疗反应和生存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样本、Ⅰ~Ⅱ期以及Ⅲ~Ⅳ期NSCLC患者CEC表达中位数分别为26、86和163个/ml,与对照样本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48)。基线CEC>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6个月,而基线CEC<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为8.8个月,两者差异具有显着性(P=0.026);治疗后(复发)CEC>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为4.5个月,而治疗后(复发)CEC<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为8.8个月,两者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EC计数与疾病分期和预后具有相关性,是预测预后和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潜在新指标。(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9期)

刘莉,叶鹏,Muoz-Hernandez,R,Miranda,ML,Stiefel,P[10](2014)在《子痫前期患者脐带血循环内皮细胞集落形成细胞水平降低》一文中研究指出子痫前期是一种与后代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有关的妊娠相关性疾病。内皮细胞集落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ECFCs)是生长过程中参与血管形成的循环内皮祖细胞的一部分。然而,子痫前期对于胎儿ECFCs水平的影响尚未知。该研究旨在确定子痫前期脐带血ECFCs水平和功能是否发生变化。方法:纳入健康孕妇(n=35,正常对照组)和子(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血循环内皮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与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EC数量,分析CEC计数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4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C计数为(339.26±184)个,20例健康志愿者CEC计数为(85.95±60.4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计数与TNM分期有关,与年龄、ER、PR以及HER-2等无关。化疗2个周期后CEC计数升高组的有效率(RR)为31.6%,CEC计数降低组为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CEC计数升高组的RR为46.2%,CEC计数降低组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C计数较健康志愿者显着升高,化疗后CEC计数的动态变化与化疗的客观反应率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循环内皮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彭莉,张焱,谢方红.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9

[2].庞丹梅,胡倩,段海波,林颖欣,林耀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动态变化和化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

[3].康小龙,何承辉,卢军,刘晶.刺山柑乙醇提取物乳膏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等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

[4].张圆圆.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研究[D].首都儿科研究所.2017

[5].王兴霞,康山,马俊英,孙江慧,刘雪洁.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比例变化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2016

[6].王海颖,李永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d61、HSP70的表达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

[7].吕丹妮,李容林,杨光伟,李春阳.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动态水平[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

[8].王兴霞.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

[9].权琳,王毅,徐玲,陈文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表达的临床价值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刘莉,叶鹏,Muoz-Hernandez,R,Miranda,ML,Stiefel,P.子痫前期患者脐带血循环内皮细胞集落形成细胞水平降低[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

论文知识图

术前可见左足部出现坏死干细胞移植后20天,创面顺利愈合流式细胞仪计数的CECs两种方法测定CE...流式细胞术检测CECs的结果流式细胞术测定循环内皮细胞图(R9门内...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实验向tanswell小室...

标签:;  ;  ;  ;  ;  ;  ;  

血循环内皮细胞论文_彭莉,张焱,谢方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