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含氢聚硅氧烷,手性不饱和酰胺,手性不饱和酯,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宁[1](2012)在《含氢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硅氢加成反应合成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手性技术的发展进步突飞猛进,逐渐进入工业化,几十种杀虫剂、香料、食品添加剂、昆虫性信息素、手性药物与药物中间体等投入生产。原来越多新的不对称反应和不对称催化剂被人们发现,多种论文、专着以及杂志接连出版,多位科学家也获得了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手性色谱分离在色谱分离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科研学者广泛研讨的课题之一,在化学、生物、医学等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文章首先运用两种方法,制得了几种含氢聚硅氧烷,通过对各种产物进行分子量、活泼氢含量以及活泼氢链节百分数的测定与计算,优选出最适宜的一种进行后续反应。然后,我们又以两种胺为手性源,分别与自制的叁种酰氯反应生成不饱和的手性酰胺,通过熔点测定、旋光性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表征与分析,经验证,产物结构比较纯净。接下来,又以两种醇为手性源,分别与叁种不饱和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不饱和的手性酯,通过旋光性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表征与分析,也得到了比较纯净的产物。最后,选择了几种手性单体与优选的含氢聚硅氧烷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进行接枝,制备出分子结构中含不对称支链的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各种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加以表征。然而,目前对手性技术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局限于实验室中的合成,其合成机理和不同方面的作用机制依旧有待于发展和完善,这需要科学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本文来源于《山东轻工业学院》期刊2012-05-07)
孙希军,姚金水,赵艳[2](2009)在《聚硅氧烷接枝酯类单体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S-(-)-乳酸甲酯、S-(-)-α-苯乙醇、(S)-(+)-仲丁醇为手性源,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酰化催化剂,分别与上述3种不饱和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新的手性不饱和酯类单体,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有机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以聚硅氧烷接枝手性单体,制备得到了手性固定相。(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09年12期)
张希岩,姚金水,何倩倩,黄淑平,王益珂[3](2007)在《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评述。从最初Frank等发明的酰胺型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到当前应用较多的改性环糊精(CD)、冠醚类接枝聚硅氧烷,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在色谱分离中的优异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而应用最多的是催化硅氢加成技术。(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7年06期)
张希岩[4](2007)在《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高分子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由于其分子中手性碳或不对称因素的存在,使得手性聚合物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优异和特殊的性能。以手性聚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生物化学、农药生产、材料科学及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以S-(-)-α-苯乙胺为手性试剂,通过其与叁种不饱和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10-十一烯酸)的衍生物酰氯的缩合反应合成出了叁种可用于加成聚合反应的手性酰胺类单体,寻找出了最佳合成路线、反应物料的最佳比例。通过重结晶方法对所得产物进行了提纯,然后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表征,得到了纯净的产物,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以S-(-)-乳酸甲酯、S-(-)-α-苯乙醇、(S)-(+)-仲丁醇为手性源,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酰化催化剂,分别与上述叁种不饱和酸进行酯化反应设计合成出九种新的手性不饱和酯类单体,通过对此类反应机理的探讨和实验,确定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和物料配比,提纯了产物。通过红外扫描、核磁共振及有机元素分析表征确定得到了纯净的产物。通过旋光仪测定手性可聚合单体的旋光度可以发现,除仲丁醇衍生物外生成物的旋光方向没有发生变化,但旋光能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采用了两种方法合成出含氢硅油,即含氢硅油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调聚反应以及单体共聚反应。对含氢硅油的分子量和含氢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物料的用量,制备出适宜分子量和氢含量的含氢硅油。将两种方法得到的硅油分别与上述合成出的手性单体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带有不同手性侧基、链结构的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得出,制备出了较满意的接枝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通过对比旋光度的测定得出,接枝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旋光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旋光能力有了变化。然后通过10-十一烯酸(α-甲氧羰基)乙酯的均聚及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制备出了手性聚合物,通过对原料配比的控制,得到了几种手性共聚物,拟作为手性固定相用于手性分离。手性技术的兴起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目前国内对手性高分子的研究还多限于实验室合成阶段,尽管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合成的机理及进一步向生物类物质方向的合成发展,对手性与结构间的关系以及手性高分子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山东轻工业学院》期刊2007-05-18)
张月琴,傅若农,张汉邦,凌云[5](2002)在《环糊精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环糊精接枝聚硅氧烷(二环[2,6_二_O_戊基_3_O_己烯基(_5)]五环[2,6_二_O_戊基_3_O_甲基_β_CD聚硅氧烷)作气相色谱固定相成功地拆分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物质———2,6_二乙酰氧基庚烷 ;考察了色谱条件对手性拆分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张健,张汉邦,傅若农,赵郑通,凌云[6](2000)在《乳酸烷基酯在接枝聚硅氧烷β-环糊精固定相的手性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合成的手性接枝聚硅氧烷β- 环糊精( 二环[2 ,6 - 二- O- 戊基- 3- O- 已烯基( - 5)] 五环[2,6 - 二- O- 戊基- 3 - O- 甲基] - β- CD- 聚硅氧烷) 固定相制备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对合成的不对称化合物乳酸烷基酯进行了有效的手性拆分, 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手性分离能力。(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周喜春,严慧,吴采樱,陈远荫,卢雪然[7](1996)在《手性冠醚聚硅氧烷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气相色谱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甘露醇和(+)-2-氨基-1-丁醇为手性源,合成了两种含末端烯基的手性冠醚。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两种新型的手性冠醚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chirasil-man-18C6-25和chirasil-aza-15C5-25。考察了其气相色谱性能和对手性对映体的分高能力。其中Chirasil-man-18C6-25对能形成氨键的α-苯丙醇和苯丙氨酸异丙酯等外消旋体具有较好的手性拆分能力,且具有较高使用温度,可在260℃下长期使用。(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1996年10期)
周喜春,张立峰,吴采樱,卢雪然,陈远荫[8](1995)在《手性酰胺聚硅氧烷固定相的制备与气相色谱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苯丙氨酸,L-缬氨酸为手性源,合成了二种含末端烯基,具有刚性苯基链节的新型手性酰胺单体;并通过硅氢加成方法将其接枝到含氢硅油上,制备了两种新型手性酰胺聚硅氧烷固定相.这一新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各步产率较高的优点,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具有较好的毛细管柱色谱性能.手性拆分能力和耐温性.(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1995年09期)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S-(-)-乳酸甲酯、S-(-)-α-苯乙醇、(S)-(+)-仲丁醇为手性源,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酰化催化剂,分别与上述3种不饱和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新的手性不饱和酯类单体,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有机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以聚硅氧烷接枝手性单体,制备得到了手性固定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宁.含氢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硅氢加成反应合成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2].孙希军,姚金水,赵艳.聚硅氧烷接枝酯类单体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表征[J].应用化学.2009
[3].张希岩,姚金水,何倩倩,黄淑平,王益珂.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及应用[J].化学试剂.2007
[4].张希岩.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合成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7
[5].张月琴,傅若农,张汉邦,凌云.环糊精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性能[J].分析测试学报.2002
[6].张健,张汉邦,傅若农,赵郑通,凌云.乳酸烷基酯在接枝聚硅氧烷β-环糊精固定相的手性拆分[J].分析测试学报.2000
[7].周喜春,严慧,吴采樱,陈远荫,卢雪然.手性冠醚聚硅氧烷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气相色谱性能[J].分析化学.1996
[8].周喜春,张立峰,吴采樱,卢雪然,陈远荫.手性酰胺聚硅氧烷固定相的制备与气相色谱性能[J].分析化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