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西地区论文_李倩倩,刘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垦西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砂砾,馆陶,地区,地层,罗家,油田,冲积扇。

垦西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倩,刘鹏[1](2017)在《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叁段稠油的形成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叁段稠油的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从而为该区勘探提供依据,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稠油成因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叁段稠油平面上呈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稠油自下而上油性逐渐变稀;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以及油源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稠油为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在东营组这一早成藏期生排的低熟油气,为原生成因;稠油的横、纵向展布以及地化特征有悖于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次生成因稠油的展布规律。原生稠油的预测思路应是成藏期油气输导条件恢复、优势运移方向分析以及运移路径上有利圈闭的预测,据此认为研究区稠油主要分布于高部位的浊积水道砂体与断裂组成的一系列构造岩性圈闭中。(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肖莉[2](2014)在《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与垦西地区扇叁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对具有丰富稠油资源的罗家地区和垦西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体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其砂砾岩体分别为水下冲积扇和扇叁角洲沉积。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沉积发育于坡度较大、湖水较深的古地貌背景,为重力流驱动,主要发育砾岩,以粗杂基支撑、混合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一段式,以发育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相序为特征。垦西地区扇叁角洲沉积为受边界断层控制、发育于湖水较浅的缓坡型沉积背景,具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双重水流机制,主要发育含砾砂岩,以颗粒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两段式和叁段式为主,以发育向上变粗的反旋回相序为特征。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与垦西地区扇叁角洲沉积具有不同的沉积模式,导致其砂砾岩体的储集性能、含油性以及开采过程中流体的活动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4年03期)

刘娟,张永红,张平,刘建英,杭雅洁[3](2014)在《垦西地区沙四段原油稠化规律及分类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垦西地区沙四段复杂砂砾岩体油藏中的原油、地层水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结合区域成藏史、构造演化史,找出影响原油稠变的5大主要因素,主要是地表淡水淋滤及氧化、生物降解作用、硫酸盐还原作用、水洗作用运、移分离作用,总结出该区稠稀油分布的规律,依据开发的难易程度将各含油断块进行分级评价,制定出分级开发策略,使多年未动用的"老大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4年07期)

刘刚[4](2011)在《沾化凹陷垦西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田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要进行小层沉积微相的研究,阐明小层单元沉积微相特征,为相关开发研究奠定必要的沉积学基础。以传统沉积学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进而应用油藏描述技术中的沉积微相分析方法,从标准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全区多井对比,对垦西油田K71断块区新近系馆陶组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认为,馆陶组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有滞留沉积、砂坝沉积、曲流砂坝沉积、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越岸沉积及泛滥平原湖泊沉积。储层以河道充填沉积、河道边缘沉积、泛滥平原沉积为主,分布较分散。这些沉积微相特征对储层物性的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张颖[5](2006)在《沾化凹陷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体沉积相类型与时空展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特殊储层类型之一,砂砾岩体的含油气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以沾化凹陷罗家—垦西砂砾岩体为例,从其构造特征和沉积相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该区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叁角洲及湖底扇4种沉积相类型,它们主要受古构造、古地形、古气候和古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06年05期)

彭传圣,王永诗,林会喜[6](2006)在《陆相湖盆砂砾岩体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陆相湖盆及其沉积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特点、发展方向及方法。单一厚层的砂砾岩体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应从相邻沉积体及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入手,研究湖盆转型所反映的砂砾岩沉积体系的转型,确定沉积层序类型及期次,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层序界面并划分层序;在层序内部识别最大湖泛面或与之相当的沉积转换面,划分体系域;采用比较有效的手段划分准层序,在层序内部以湖泛面(沉积转换面)为关键面,分别向上、向下对准层序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该方法在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06年01期)

张丽艳,金强,王居峰[7](2005)在《FMI资料在罗家-垦西地区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胜利油田罗家-垦西地区利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资料,对比分析了FMI动态图像形状和颜色所反映的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特征、沉积韵律性等地质特征,与常规测井资料有机结合分析了砂砾岩地层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6种主要岩相,建立了岩相划分模式,并进行了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克服了FMI资料解释地质现象存在的多解性,扩大了FMI资料的地质应用范围。为砂砾岩储集层规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05年03期)

毛中华,于静,穆涛,吴忠[8](2005)在《垦西地区井间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采集技术是井间地震勘探技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井间地震数据采集方法与野外采集时观测方法的选择、采集装备技术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2004年,胜利油田引进先进的井间地震设备并在垦西地区成功进行了试验。本文对井间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结合试验的实际情况对今后数据采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油气地球物理》期刊2005年02期)

刘刚,刘建军,史忠生,柳保军[9](2004)在《沾化凹陷垦西地区第叁系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沾化凹陷垦西地区第叁系馆陶组Ng2 +3,Ng4,Ng5,Ng6,Ng下 砂层组为研究对象 ,进行沉积微相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该地区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有滞留沉积、砂坝沉积、曲流砂坝沉积、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越岸沉积、以及泛滥平原湖泊沉积。储层以河道充填沉积、河道边缘沉积、泛滥平原沉积为主 ,分布较分散 ,成藏条件较差。(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04年04期)

赵冲[10](2003)在《济阳坳陷垦西地区油气藏成藏特征及勘探目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垦西地区位于济阳坳陷渤南洼陷与孤岛凸起的过渡部位,油气丰富,分布有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是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带。笔者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新钻探井、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地震资料人机联作解释系统,进行地震资料的测井约束反演等,建立垦西地区的精细模型,并利用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垦西地区的油藏形成、分布及运聚模式,提高了对地下油气藏情况的客观认识,有效指导该区的勘探开发工作。 本研究主要从事了以下工作,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该地区断裂体系、构造单元、圈闭类型等构造特征;从地层划分、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充填演化特征、油源分析等方面研究了该地区的沉积体系;详细地研究了油气资源丰富的北部缓坡阶梯带的地质特征;根据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该区的油气运聚模式、油气藏类型及油气藏分布规律。 通过研究认为,垦西地区位于渤南洼陷和孤岛凸起之间的坡折带,其中生界基底是由渤南洼陷向东面的孤岛凸起和向南的垦西地垒逐步抬升的一个大的斜坡背景,由于孤岛凸起的抬升和渤南洼陷的下降的带动。区内主要发育了四条北东东走向由南向北呈阶梯状节节下掉的北倾同沉积断层,控制了下第叁系的沉积,并将整个斜块带切割成五个条带状断块,每个断块内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受基底形态的控制,第叁系地层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步抬高,厚度逐渐变薄,特别是在下第叁系伴随频繁的超覆现象;南北方向上,主要表现为由南向北节节下掉的断阶。该区具有两个成藏期,油气藏具有沿断裂带分布和沿渤南洼陷南缘斜块呈环状分布,不同圈闭类型的油气藏发育部位不同,稠油与稀油的时空分布较大、以及沿同向和反向断层纵向分布悬殊的特点;存在侧向和垂向两大类型的油气运聚模式,前者包括沙四、沙叁烃源岩油气和沙四烃源岩凝析油气的侧向运聚成模式,后者包括沙四和沙叁烃源岩油气的垂向运聚成藏模式,据此,我们运用多种技术,多方协作,边研究边实施,成功勘探开发了垦622块,该块为一南北受断层控制、东西方向砂体尖灭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含油面积0.7km~2,地质储量122.5万吨,含油层系沙叁中,该块的发现是对垦西地区北部断坡带勘探取得了的新突破,根据本课题研究认为北部断坡带上的油藏主要沿斜坡呈带状分布的特征,提出了下一步的勘探目标,对北部叁个砂体进行描述,争取有新突破。(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3-08-01)

垦西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对具有丰富稠油资源的罗家地区和垦西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体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其砂砾岩体分别为水下冲积扇和扇叁角洲沉积。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沉积发育于坡度较大、湖水较深的古地貌背景,为重力流驱动,主要发育砾岩,以粗杂基支撑、混合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一段式,以发育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相序为特征。垦西地区扇叁角洲沉积为受边界断层控制、发育于湖水较浅的缓坡型沉积背景,具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双重水流机制,主要发育含砾砂岩,以颗粒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两段式和叁段式为主,以发育向上变粗的反旋回相序为特征。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与垦西地区扇叁角洲沉积具有不同的沉积模式,导致其砂砾岩体的储集性能、含油性以及开采过程中流体的活动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垦西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倩倩,刘鹏.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叁段稠油的形成与分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肖莉.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与垦西地区扇叁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对比[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

[3].刘娟,张永红,张平,刘建英,杭雅洁.垦西地区沙四段原油稠化规律及分类开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

[4].刘刚.沾化凹陷垦西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微相研究[J].地球学报.2011

[5].张颖.沾化凹陷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体沉积相类型与时空展布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

[6].彭传圣,王永诗,林会喜.陆相湖盆砂砾岩体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

[7].张丽艳,金强,王居峰.FMI资料在罗家-垦西地区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5

[8].毛中华,于静,穆涛,吴忠.垦西地区井间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探讨[J].油气地球物理.2005

[9].刘刚,刘建军,史忠生,柳保军.沾化凹陷垦西地区第叁系沉积微相研究[J].海洋石油.2004

[10].赵冲.济阳坳陷垦西地区油气藏成藏特征及勘探目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一20垦西地区沙四上段I砂组成岩相...垦西地区区域构造垦西地区沙四段下亚段Ⅲ砂组沉...垦西地区油气藏类型垦西地区沙四段上亚段Ⅰ砂组沉...垦西地区沙叁段下亚段Ⅰ砂组沉...

标签:;  ;  ;  ;  ;  ;  ;  

垦西地区论文_李倩倩,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