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污剂论文-曾庆坤,孙智勇,付玉彬,郑纪勇

新型防污剂论文-曾庆坤,孙智勇,付玉彬,郑纪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防污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外光谱法,防污剂,释放率

新型防污剂论文文献综述

曾庆坤,孙智勇,付玉彬,郑纪勇[1](2015)在《新型防污剂释放率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新型防污剂N-辛基-2-羟基苯甲酰胺释放率测试方法。防污剂用丙酮溶解,通过紫外光谱法建立N-辛基-2-羟基苯甲酰胺的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将含有防污剂的涂层置于水中,使其释放防污剂,定期获取溶液,利用冷冻干燥除水,然后用丙酮溶解释出的防污剂,进行紫外光谱测试。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防污剂释放量,计算得到释放率。结果表明,在330 nm波长下,防污剂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1。方法的检出限为5μg/m 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n=5),加标回收率为97%~105%,样品在4 h内稳定。该方法测试稳定性较好,定量准确,操作简便,为防污剂检测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5年02期)

李慧,杨旭石,廖本仁[2](2014)在《新型海洋防污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海洋生物污损的危害、海洋防污剂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介绍了目前效果较好的叁种主流海洋防污剂,并对其作了展望,为新型海洋防污剂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上海化工》期刊2014年08期)

闫雪峰,于良民,姜晓辉[3](2013)在《新型防污剂辣素衍生物的合成、抑菌性及防污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3种新型含辣素衍生结构的丙烯酰胺衍生物HMOBA、BMA和HMMBA,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抑菌性实验证明了合成的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为BMA>HMOBA>HMMBA,其中BMA的对两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可达0.062 5mg/mL。以合成的化合物为防污剂制备了海洋防污涂料,186d的实海挂板几乎没有附着任何海洋污损生物。(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石建高,史航,王鲁民,刘永利,汤振明[4](2011)在《新型环保渔网防污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2010年期间东海水产研究所与宜兴市燎原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新型环保渔网防污剂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由复配纯丙树脂制作的19号成膜剂性价比好,它可作为新型环保渔网防污剂的成膜剂;(2)吡啶硫酮铜的抑杀细菌、霉菌和藻类的效果良好,其可作为新型环保渔网防污剂的主要防污药物;(3)新型环保渔网防污剂在黄海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实地挂片试验、网箱养殖试验和扇贝养殖试验具有较好的防污功能,其在黄海区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上具有经济可行性。结论可供渔网防污剂选配或研发时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渔业信息》期刊2011年09期)

张新生,王洁欣,乐园,陈建峰[5](2011)在《新型海洋防污涂料用防污剂及树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污剂和树脂是决定海洋防污涂料性能的关键成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新型海洋防污涂料的天然产物防污剂和人工合成防污剂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从防污机理出发,总结了用于新型海洋防污涂料的基体树脂的种类,介绍了无锡自抛光树脂、生物可降解树脂、含杀菌官能团树脂、低表面能树脂和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树脂。此外,还展望了新型海洋防污涂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环境友好的同时注重方式友好。(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1年04期)

丛巍巍,于良民,姜晓辉,李霞,赵海洲[6](2011)在《新型防污剂的合成、生物毒性以及防污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N,N′-二苯氧乙氧基丙基二硫代二丙酰胺(PEPD)等5种二硫代二丙酰胺类化合物(PD)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H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5种化合物进行了抑菌和杀藻的生物毒性研究,抑菌实验结果表明,5种受试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裂殖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PEPD对3种菌株的MIC值分别为0.1250mg/mL、0.0625mg/mL、0.1250mg/mL;杀藻实验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对湛江叉边金藻等4种藻类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中以PEPD的抑制性能最显着,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2.10μg/mL和1.55μg/mL。以5种化合物为防污剂制备了海洋防污涂料,5个月的实海挂板结果显示较空白板只有少量大型污损生物附着。(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1年04期)

邢杰[7](2010)在《新型防污剂的合成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污涂料是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从传统的常规型防污涂料到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无毒防污涂料,开发有效防污并且对环境友好的防污涂料非常重要。国际海事组织(IMO)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有机锡涂料的使用禁令,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完全禁止使用此类防污涂料。为此,近年来各国涂料界又开始致力于研发新型防污涂料及新型防污剂。芦竹碱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碱,它具有高效的杀菌性能。本论文选取芦竹碱类化合物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环保的防污剂应用到涂料中。芦竹碱防污剂的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特性,使其在海洋防污涂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中芦竹碱,2-溴芦竹碱是两种生物碱类化合物,此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生物杀菌性。由于其杀菌的功能此类物质被应用到防污过程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时其对环境的无害性更是传统防污剂的理想替代品。本文合成了芦竹碱、2-溴芦竹碱并将其应用到涂料中。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并将合成的防污剂应用到涂料中配制成环保型的防污涂料。反应体系的pH值为11,反应温度为30-35℃,反应时间为6小时左右下,合成工艺最优。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防污剂的结构进行了基本的确定。以环氧树脂为基料,配制防污涂料并进行了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利用观测抑制细菌增长情况和细菌数目减少的方式,在实验室中进行了自制的杀菌实验,证明了合成的防污剂具有明显的杀菌性。本文首次合成了新型芦竹碱化合物二羟基芦竹碱,并讨论了利用曼尼奇反应合成新型防污剂二羟基芦竹碱的反应机理。以吲哚和二乙醇胺、甲醛为原料,在乙酸催化下合成了二羟基芦竹碱。通过考察温度、时间、pH值叁个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给出最佳的合成条件: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25℃,pH值为11;利用FT-IR,1HNMR对合成的防污剂进行了结构的表征,最终确定了二羟基芦竹碱的化学式为C13H18O2N2,分子量为234g/mol,熔点为44℃,并将此防污剂进行杀菌实验,抑制细菌环的直径增大约2cm。结果表明,此防污剂具有明显的杀菌性能。最后,本文将合成的二羟基芦竹碱作为防污剂添加到涂料中,配制成防污涂料。对其涂料的基本性能和防污性能进行了实验,达到基本要求。合成的新型芦竹碱化合物二羟基芦竹碱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没有危害的环保型有机防污剂。二羟基芦竹碱由于本身的结构性质使其具有明显地杀菌效果,另外二羟基芦竹碱结构中含有两个羟基基团,因此可以将二羟基芦竹碱以化学反应的方式高分子化,接枝在树脂上也可以作为合成基体树脂的单体。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改性成具有自身防污效果的高分子化合物,达到树脂自身具有防污效果的目的,从而使配制的防污涂料具有长效防污的效果,极具科研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0-04-26)

程剑[8](2010)在《新型多元酚防污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新型多元酚结构防污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循环使用滤液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产率来优化工艺条件。主要结论如下:(1)以含不同基团的活化取代多元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在不同的催化体系下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单体:N-(2,4-二羟基-5-丙烯酰胺甲基苄基)丙烯酰胺(AHMA)、N-(2-羟基-3,5-二丙烯酰胺甲基-6-甲基苄基)丙烯酰胺(AMHMA)、N-(2,4,6-叁羟基-3,5-二丙烯酰胺甲基苄基)丙烯酰胺(AHBA)、N-(2,3,4-叁羟基-5-丙烯酰胺甲基苄基)丙烯酰胺(AHMBA)、N-(4-羟基-3-甲基苄基)丙烯酰胺(HMOBA)、N-(3,4-亚甲二氧基苄基)丙烯酰胺(BMA)和N-(4-羟基-2-甲基-5-甲硫基苄基)丙烯酰胺(HMMBA)等7种含多元酚结构功能单体,其中4种是新化合物,并通过FT-IR和NMR进行了表征,确认成功地合成出了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2)通过循环使用洗涤滤液不仅减少了废液排放,同时也提高了目标化合物的产率,优化了HMOBA的合成工艺条件;初步进行了HMOBA中试实验,得到了良好的预期实验效果,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3)分别研究了催化体系、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物初始浓度和滤液的循环使用等因素对HMOBA、AMHMA和BMA产率的影响。(4)以AIBN作为引发剂,以含多元酚结构的防污剂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酸单体发生共聚或本身自聚反应,合成出含多元酚结构的树脂,并通过FT-IR和TG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3-25)

郑纪勇[9](2009)在《船舶防污涂料用新型防污剂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防污涂料使用的叁丁基锡防污剂被禁止使用后,出现了一批新型防污剂。概述了这些新近出现的防污剂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涂料与涂装》期刊2009年01期)

赵静,于良民,陈国博,高红秋[10](2008)在《新型防污剂3-(1-吲哚基)-N-(4-乙氧基丙基)丙酰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吲哚与N,N′-二乙基丙基二硫代二丙酰胺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3-(1-吲哚基)-N-(4-乙氧基丙基)丙酰胺,总收率为41.6%。其结构经~1HNMR和IR确认。最佳制备条件为:吲哚和氢化钠的反应摩尔比1:1.8、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3 h,反应溶剂为THF(四氢呋喃)。(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08年10期)

新型防污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海洋生物污损的危害、海洋防污剂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介绍了目前效果较好的叁种主流海洋防污剂,并对其作了展望,为新型海洋防污剂的研究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防污剂论文参考文献

[1].曾庆坤,孙智勇,付玉彬,郑纪勇.新型防污剂释放率测试技术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15

[2].李慧,杨旭石,廖本仁.新型海洋防污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化工.2014

[3].闫雪峰,于良民,姜晓辉.新型防污剂辣素衍生物的合成、抑菌性及防污性能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石建高,史航,王鲁民,刘永利,汤振明.新型环保渔网防污剂的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11

[5].张新生,王洁欣,乐园,陈建峰.新型海洋防污涂料用防污剂及树脂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1

[6].丛巍巍,于良民,姜晓辉,李霞,赵海洲.新型防污剂的合成、生物毒性以及防污性能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1

[7].邢杰.新型防污剂的合成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0

[8].程剑.新型多元酚防污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

[9].郑纪勇.船舶防污涂料用新型防污剂的应用现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9

[10].赵静,于良民,陈国博,高红秋.新型防污剂3-(1-吲哚基)-N-(4-乙氧基丙基)丙酰胺的合成[J].上海涂料.2008

标签:;  ;  ;  

新型防污剂论文-曾庆坤,孙智勇,付玉彬,郑纪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