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论文_赵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凯恩斯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凯恩斯,学派,范式,中国经济,维也纳,经济学,剑桥。

凯恩斯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赵雷[1](2015)在《研究范式视角的凯恩斯革命解读——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理论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反思经济理论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凯恩斯思想再次受到了学界的重视。从研究范式的视角重新解读凯恩斯革命,标志着凯恩斯革命的研究范式变革并没有成功。作为凯恩斯研究范式核心的"生产的货币理论"并没有为后人所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凯恩斯试图构建的分析框架大相径庭,凯恩斯革命被其革命的对象不断地修正、调整直至逆转。而"生产的货币理论"对于宏观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反思应该回归凯恩斯的"生产的货币理论"。(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马涛[2](2012)在《“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关于"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并常有"凯恩斯革命"是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否定的提法。实际上,"凯恩斯革命"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作出调整是出于时代的需要。它修正的仅仅是与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前提假设(操作范式),并未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中的观念范式和规则范式。"凯恩斯革命"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它将传统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调整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以此调整后的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演绎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叁大心理法则,创建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革命"不仅使当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向宏观的飞跃,而且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与实物经济的二分法融为一体,形成了货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模型体系,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纪元。(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2年06期)

钱智勇,李长锁[3](2012)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中国改革与凯恩斯革命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改革与凯恩斯革命是发生于上个世纪东方和西方最重大的经济事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凯恩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者的同一性是:均撼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均创新了经济学理论,均具有相似的经济背景,均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两者的异质性是:其性质、目的不同,领导力量及发生的方式不同,生命力不同。(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2年11期)

李长锁[4](2012)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凯恩斯革命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社会的整个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资源的定量分配到以市场为主题的有序调节,从封闭落后到现在的改革开放、欣欣向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有目共睹。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并未受到影响,仍然处在持续发展的局面。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繁荣之下的种种隐患。中国经济改革何以如此成功?中国经济进一步都面临哪些难题?中国经济如何健康、持续发展下去?这些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凯恩斯主义在解决自由主义经济同国家宏观控制的博弈均衡上取得了较大成就,每每挽救经济与危难之中。抛开国家政治体制的影响,凯恩斯革命将从技术上给我国经济发展以深刻的启示,这也是本文进行比较研究的初衷。文章主体内容共分为叁个部分,下面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经济改革同凯恩斯革命的共性问题。两者都从理论和事实上证实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萨伊定律的缺陷,并进一步揭示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弊端,建立了国家宏观管理和市场自由竞争相结合的经济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文章对比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凯恩斯革命的差异性。两者在性质、目标和生命力上的差异决定我国经济改革对凯恩斯革命理论内涵的研究和借鉴主要在技术层面上,要综合两者理论特点,研究创新经济发展方向。第叁部分,文章分别阐述了中国经济改革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社会财富分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以及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凯恩斯革命理论可能遇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及资本主义政府财力有限等问题。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使改革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这种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改革领导者深化改革的信心。中国经济改革起初并没有鲜明的理论指导,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过河”并不是盲目的,中国经济改革的领导者深知河的彼岸是什么,即——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正是在彼岸这种鲜明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经济改革有着博大的胸怀,它放弃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吸纳了全人类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并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将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总结“过河”的经验,凝练“过河”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是以往“过河”经验的总结,而将指引过河者继续踏实地大踏步向河的彼岸前进。这种理论将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中国经济改革创造出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5-01)

邱晖[5](2011)在《重新认识凯恩斯革命:基于时间维度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凯恩斯革命的突破口是凯恩斯对时间维度的处理,这种区分事前和事后以及用预期来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处理方法继承自瑞典学派。凯恩斯将这种处理时间的方法融进了自己的有效需求理论,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宏观经济理论。但这种处理时间维度的方法仍然是比较静态的,哈罗德动态化了凯恩斯的理论。(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1年11期)

李义平[6](2011)在《凯恩斯革命之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凯恩斯革命以及随后发生的针对凯恩斯革命之革命,其历史贡献或历史教训对我们而言无异于免费午餐,可以使我们的经济政策设计更为科学。一、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其理论很快为各国政要所接受,并经久不衰(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小企业》期刊2011年08期)

李义平[7](2011)在《凯恩斯革命之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凯恩斯革命以及随后发生的针对凯恩斯革命之革命,其历史贡献或历史教训对我们而言无异于免费午餐,可以使我们的经济政策设计更为科学。一、二十世纪叁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其理论很快为各国政要所接受,并经久不衰(本文来源于《读书》期刊2011年04期)

李义平[8](2011)在《凯恩斯革命之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应当做的是健全和修补市场,尊重市场,而不是频繁的宏观调控。这就是西方宏观调控理论遗产的现实意义。   回顾凯恩斯革命以及随后发生的针对凯恩斯革命之革命,其历史贡献或历史教训对我们而言无异于免费午餐,可以使我们的经济政策设计更为科学。(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1-04-13)

王莉[9](2010)在《凯恩斯革命的理论渊源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凯恩斯革命盛行起来的历史背景,再概述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其思想的渊源,最后概述了后期拥护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0年07期)

宋春艳[10](2010)在《“凯恩斯革命”之前的西方失业理论及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和失业,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就业既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对社会而言,一个失业率很高的社会是一个资源严重浪费、社会问题丛生,难以保持稳定的社会。失业,已成为困扰全球最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探讨、解决这一难题,以期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中国来说,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目的在于根据可获得的中英文文献,梳理“凯恩斯革命”之前各个阶段的失业理论,较为全面、系统地说明在经济思想史上这一漫长时期西方失业理论和政策的演变,揭示这一演变的根源和含义,尝试发掘有关理论和政策对中国失业研究和失业政策设计的可借鉴之处。本文除第一章导论以外,第二章概述前工业时代的西方失业理论及政策。第叁章讨论工业化的影响以及西方失业理论和政策的转变。第四章对19世纪下半期的失业理论,特别是一些经验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讨论。第五章考察20世纪初至大萧条为止的失业理论和政策。第六章评述大萧条背景下的失业理论和政策。最后一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失业是需求问题还是供给问题,失业是失业者个人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失业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有问题还是各种制度的共有问题以及国家应对失业所持有的态度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4-01)

凯恩斯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术界关于"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并常有"凯恩斯革命"是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否定的提法。实际上,"凯恩斯革命"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作出调整是出于时代的需要。它修正的仅仅是与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前提假设(操作范式),并未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中的观念范式和规则范式。"凯恩斯革命"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它将传统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调整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以此调整后的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演绎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叁大心理法则,创建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革命"不仅使当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向宏观的飞跃,而且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与实物经济的二分法融为一体,形成了货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模型体系,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纪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凯恩斯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1].赵雷.研究范式视角的凯恩斯革命解读——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理论反思[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马涛.“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J].南都学坛.2012

[3].钱智勇,李长锁.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中国改革与凯恩斯革命的比较[J].学习与探索.2012

[4].李长锁.中国经济改革与凯恩斯革命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邱晖.重新认识凯恩斯革命:基于时间维度的处理[J].商业研究.2011

[6].李义平.凯恩斯革命之革命[J].中国中小企业.2011

[7].李义平.凯恩斯革命之革命[J].读书.2011

[8].李义平.凯恩斯革命之革命[N].中华工商时报.2011

[9].王莉.凯恩斯革命的理论渊源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0

[10].宋春艳.“凯恩斯革命”之前的西方失业理论及政策[D].吉林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图1 国民收人的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图2 凯恩斯主义模...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研究报告发达资本主义国...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研究报告发达资本主义国...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研究报告发达资本主义国...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研究报告发达资本主义国...

标签:;  ;  ;  ;  ;  ;  ;  

凯恩斯革命论文_赵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