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酚类色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鲁加”苹果,总酚,类黄酮,果皮色素
酚类色素论文文献综述
宋伊真,张玉刚,祝军,戴洪义[1](2014)在《“鲁加”系列苹果果实发育期酚类和果皮色素含量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嫁接在"八棱海棠"上的"鲁加"系列(1~6号)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后50d至果实成熟,"鲁加"苹果的果皮和果肉内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多在盛花后50~70d下降幅度较大;果肉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多在盛花后50~90d下降幅度较大。其中,"鲁加1号"苹果果皮和果肉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平缓;在盛花期后50~70d,果皮花青苷呈下降趋势;在盛花期后70d至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鲁加1号"和"鲁加4号"上升幅度较大。(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24期)
宋伊真,王芝云,沙广利,张玉刚,祝军[2](2014)在《不同砧穗组合的苹果果实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不同砧穗组合的‘嘎啦’和‘烟富6’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后50d至果实成熟,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嘎啦’和‘烟富6’果实的果皮和果肉内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多在盛花后50d至90d内下降幅度较大;‘嘎啦’果皮中的花青素在开花后50d至70d含量下降,之后逐步上升,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花后50d至110d期间逐渐下降,之后有明显上升;而‘烟富6’果皮中花青素含量从盛花期后50d至90d有小幅度的上升,90d至110d有小幅下降,而后呈现持续上升;‘烟富6’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在盛花后50d至110d内持续下降,之后多数砧木上的小幅增加,2个砧木上的有所下降。同一发育时期,同一苹果品种,因砧木不同其果皮和果肉的的总酚和类黄酮、果皮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不同。这表明砧木类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赵昶灵,陈中坚,魏富刚,李孙文,杨莉[3](2014)在《大田条件下叁七光合色素、酚类和总皂苷含量对增补UV-B的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大田中增补UV-B胁迫条件下1年生叁七植株光合色素、酚类(包括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1年生叁七植株在大田中每天被UV-B辐射1 min,在UV-B灯下的植株被作为圆心,实现叶片的环状取样;叶片光合色素、酚类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随着取样半径的增加,增补UV-B的强度显着下降,叶片叶绿素(Chl)a、b、Chl(a+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光合色素(Chl+Car)极显着增加,Chl a/b总酚含量(TPC)极显着下降,但Chl(a+b)/Car变化不显着。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均因UV-B强度的增加而增加。UV-B强度与Chl a/b呈正相关,与Chl a、Chl b、Chl(a+b)、Car和(Chl+Car)含量呈负相关;TPC、总黄酮含量(TFC)、总花色苷含量(TAC)和总皂苷含量(TSC)两两间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极显着水平;UV-B强度与TFC呈显着正相关、与Chl(a+b)/Car呈显着负相关、与TPC、TAC和TSC间呈不显着正相关。[结论]合适剂量的增补UV-B可能是提高叁七TSC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4年07期)
郭鸿飞[4](2014)在《野生百合花色素组成及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期能够为百合花色遗传育种提出理论根据,对8种野生百合(野百合(Liliumbrownii)、宜昌百合(L. leucanthum)、岷江百合(L. regale)、通江百合(L.sargentiae)、淡黄花百合(L. sulphureum)、卷丹(L. lancifolium)、川百合(L.davidii)、山丹(L. pumilum))花瓣的色素成分进行了研究。以8种野生百合花瓣为试验材料,其色素定性分析采用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色素总量测定采用硝酸盐氯化铝测定法和比色法。单体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选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HPLC-DAD)技术。8种野生百合花瓣之间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黄酮的含量有显着差异。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及矢车菊素是百合花瓣中主要的花青苷(素),除此之外,鉴定出其他酚类物质9种:叁种酚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对香豆酸),两种黄烷醇(儿茶素、表儿茶素),两种二氢黄酮醇(二氢槲皮素、二氢杨梅素),两种黄酮醇(芦丁、山奈酚)。在白色系花瓣和橙色系花瓣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黄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百合花瓣的橙色来源于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花瓣上的紫黑色斑点是由花青苷(素)富集引起的。叶绿素A和其他多酚类物质对花色的形成可能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对6种野生百合(野百合(Lilium brownii)、宜昌百合(L. leucanthum)、通江百合(L. sargentiae)、川百合(L. davidii)、兰州百合(L. davidii var. unicolor)、卷丹(L. lancifolium))花瓣中的酚类物质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百合花瓣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多酚物质含量测定使用比色法,单体酚的鉴定与含量测定选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HPLC-DAD)技术。抗氧能力测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CUPRAC),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HRSA)。结果在百合花瓣提取液中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包括叁种酚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对香豆酸),两种黄烷醇(儿茶素、表儿茶素),两种二氢黄酮醇(二氢槲皮素、二氢杨梅素),两种黄酮醇(芦丁、山奈酚),两种花青苷(素)(车菊素-3-芸香糖苷、矢车菊素)。抗氧化检测结果显示,百合花瓣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并且与酚类物质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黄烷醇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通江百合、兰州百合酚类物质含量适中,抗氧化能力较温和,卷丹和川百合酚类物质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宜昌百合、野百合属于物质含量较低并且抗氧化能力较弱。研究结果表明百合花瓣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抗氧化剂资源,在药物应用领域有着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迟茹[5](2013)在《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的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采用NKA-II树脂从糖蜜酒精废液中提取酚类色素的过程,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并建立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并考察提取的酚类色素与蛋白质的络合能力。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糖蜜酒精废液酚类色素的粗提取。加入0.25%倍体积的0.1%的絮凝剂,离心沉淀,除去悬浮的胶体和部分杂质;加入浓度为0.5mol/L硫酸调节pH到4.2,离心沉淀,除去一部分离子和蛋白质;向废液中加入0.7倍体积的95%的无水乙醇,摇匀放置12h后取上清液。蒸馏回收乙醇,得到酚类色素的粗提液。2.考察NKA-II树脂提取粗提液中的酚类色素的最佳条件。首先在静态的环境下考察树脂用量、废液温度、pH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废液提取率的影响,选取各因素的最佳范围,通过SPSS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出NKA-II树脂的最优吸附条件是:温度为30℃、pH为3.8、时间为90min、NKA-II树脂用量为5.5g、粗提液稀释至2.5倍。然后采用离子交换柱进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流速、废液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了NKA-II树脂在动态下吸附的最佳废液用量为0.8mL/g、最佳的流速为0.5mL/min。3.确定吸附过程的类型。对吸附过程中酚类色素浓度的变化与平衡吸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热力学的拟合,得到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属于平行吸附;对吸附过程中时间与酚类色素的吸附量、平衡吸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动力学的拟合,得到吸附的主要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反应方程,吸附过程主要属于物理吸附。4.考察了温度、pH以及多酚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对提纯后的多酚类色素与蛋白质络合程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佳的络合条件为:蛋白质与酚类色素的比为14:3、pH为3.6、温度为40℃。(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期刊2013-05-27)
迟茹,姚志湘,粟晖,幸红云,葛军[6](2012)在《NKA-Ⅱ树脂对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KA-Ⅱ树脂为吸附剂,经处理的糖蜜酒精废液为吸附质,研究了树脂用量、废液pH值、吸附温度、废液浓度及吸附时间对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吸附率的影响。采用SPSS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的最佳的吸附工艺条件:温度为30℃、pH为3.8、时间为90 min、NKA-Ⅱ树脂用量为5.5 g、澄清液稀释至2.5倍,吸附率为83.88%。(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2年24期)
周文红,刘慧霞,崔师泰,刘曼萍[7](2009)在《糖蜜酒精废液色素中酚类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醇法提取糖蜜酒精废液色素中的酚类,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探讨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固液比1∶15、浸提温度50℃、提取时间1h。该酚类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略低于Vc,强于原废液色素。(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9年10期)
薛晓敏,王金政,张安宁,路超[8](2009)在《超红桃和日川白沙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及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红桃和日川白沙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二者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探讨花青苷与色素和酚类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与日川白沙桃相比,超红桃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且下降快,花青苷含量高且上升多;而超红桃果肉早期色素含量较低,后期含量较高,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酚类物质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花青苷含量与其他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总体呈现负相关,仅个别指标例外。(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9年11期)
何思莲,刘慧霞,李小玲,李振华,梁卫[9](2009)在《提汁过程蔗汁铁和酚类色素含量对色值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研究甘蔗提汁过程各座次压榨机出汁以及典型蔗汁中铁、酚类色素含量和色值,分析蔗汁增色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致因。结果表明,提汁过程榨出汁色值与蔗汁中铁和酚类色素含量显着相关。不同厂同列榨机出汁含铁量随榨机座次增加,前叁座榨机蔗汁酚类色素含量递增;两家糖厂初压汁含铁量分别为54.0和220.1μg/mL·○Bx,初压汁酚类色素含量分别为3021和1791mg/kg·○Bx;前五座榨机蔗汁色值随榨机座次明显升高。预灰对铁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对酚类色素的去除较明显,预灰后蔗汁色值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甘蔗糖业》期刊2009年01期)
王金亭,孙长峰,吴广庆[10](2008)在《天然酚类色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花色素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和深入,多酚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天然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从酚类色素的种类与结构、理化性质、提纯与鉴定、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生物功能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酚类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对人们全面认识和开发利用酚类色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08年02期)
酚类色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不同砧穗组合的‘嘎啦’和‘烟富6’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后50d至果实成熟,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嘎啦’和‘烟富6’果实的果皮和果肉内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多在盛花后50d至90d内下降幅度较大;‘嘎啦’果皮中的花青素在开花后50d至70d含量下降,之后逐步上升,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花后50d至110d期间逐渐下降,之后有明显上升;而‘烟富6’果皮中花青素含量从盛花期后50d至90d有小幅度的上升,90d至110d有小幅下降,而后呈现持续上升;‘烟富6’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在盛花后50d至110d内持续下降,之后多数砧木上的小幅增加,2个砧木上的有所下降。同一发育时期,同一苹果品种,因砧木不同其果皮和果肉的的总酚和类黄酮、果皮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不同。这表明砧木类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酚类色素论文参考文献
[1].宋伊真,张玉刚,祝军,戴洪义.“鲁加”系列苹果果实发育期酚类和果皮色素含量变化研究[J].北方园艺.2014
[2].宋伊真,王芝云,沙广利,张玉刚,祝军.不同砧穗组合的苹果果实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赵昶灵,陈中坚,魏富刚,李孙文,杨莉.大田条件下叁七光合色素、酚类和总皂苷含量对增补UV-B的响应(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4
[4].郭鸿飞.野生百合花色素组成及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5].迟茹.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的提取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
[6].迟茹,姚志湘,粟晖,幸红云,葛军.NKA-Ⅱ树脂对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的吸附[J].广州化工.2012
[7].周文红,刘慧霞,崔师泰,刘曼萍.糖蜜酒精废液色素中酚类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9
[8].薛晓敏,王金政,张安宁,路超.超红桃和日川白沙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及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9
[9].何思莲,刘慧霞,李小玲,李振华,梁卫.提汁过程蔗汁铁和酚类色素含量对色值影响的研究[J].甘蔗糖业.2009
[10].王金亭,孙长峰,吴广庆.天然酚类色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