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试验总结

玉米高产试验总结

一、玉米施用肥力高试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韩晓增,邹文秀[1](2021)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文中认为中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垦殖时间较短的土壤类型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东北黑土地概况(定义、分布、土壤类型和垦殖时间)的基础上,梳理了东北黑土地的研究足迹,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地科技研发的方向。东北黑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和棕壤6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自然黑土肥力较高,但是开垦后受生态系统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土壤肥力发了巨大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垦殖初期(约30a)迅速下降,开垦50a后下降速度趋于稳定;侵蚀区黑土层受风蚀和水蚀等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有机培肥、轮作、等高种植等技术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黑土培肥与水土流失防治。黑土层是黑土地的标志性土层,是黑土地肥力的核心。基于黑土层保护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建议从以下3方面开展科学研究:(1)解析人类活动下的黑土层厚度及颜色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探索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下维持和增加黑土层厚度的技术途径;(2)针对东北黑土地6种土壤类型耕地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主控因子,因地制宜建立以"肥沃耕层构建"、"障碍性土层消减"和"控蚀固土增肥"为核心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研发相关配套技术,探索模式的适应性及应用效果和机理;(3)以长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土流失观测场,集中研发坡耕地控制面蚀和沟蚀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金欣[2](2021)在《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磷水平、维持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由于磷矿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磷高效利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吸附固定,有效性降低,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磷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另外,土壤管理方式的改变,如农田撂荒或裸地休闲等也影响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因此,理解施肥或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是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延长磷资源使用寿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平原1990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以及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利用蒋柏藩和顾益初磷素分级法(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研究:1)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2)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3)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4)施磷量和pH变化对不同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化肥配施(NK)、磷钾化肥配施(PK)、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钾化肥配施(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包括9个处理,分别为CK、N、NK、PK、NP、NPK、秸秆配合NPK(SNPK)、低量有机肥配合NPK(M1NPK)、高量有机肥配合NPK(M2NPK)。长期土壤管理方式包括3个处理,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长期不施肥(CK)、裸地休闲(Fallow)和农田撂荒(Setaside)。室内培养实验选取冬小麦/夏玉米CK、NPK和M2NPK三个处理代表低、中、高肥力土壤,每个土壤酸化为5个pH梯度(6.4-8.4),每个pH梯度下5个水平施磷量(0-480 mg kg-1)。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长期施磷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而显着增加,全磷和无机磷年均增幅分别为15.5-48.0 mg kg-1y-1和8.7-29.0 mg kg-1y-1;土壤有机磷含量随着试验年限延长有增加的趋势,但仅M1NPK和M2NPK处理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7.5 mg kg-1y-1和19.0 mg kg-1y-1。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处理的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显着增加。(2)长期氮、磷肥配合施用(NP、NPK和MNPK)均较对照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小麦产量,年平均增产在205-265 kg hm-2之间。长期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磷素盈余,并显着提高了耕层树脂磷(Resin-P)、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 HCO3-Pi)以及稀盐酸提取磷(D.HCl-Pi)的含量。与试验开始前相比,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主要增加了土壤Resin-P和Na HCO3-Pi的比例,降低了有机磷和浓盐酸提取无机磷(C.HCl-Pi)的比例。另外,土壤Resin-P、Na HCO3-Pi和C.HCl-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3)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与蒋柏藩-顾益初方法相比,Tiessen-Moir法能够提取更多的有效磷,但低估了铁铝结合态磷和总有机磷的含量。蒋柏藩-顾益初法的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表现为间接作用,其中磷酸十钙(Ca10-P)的间接作用最小。Tiessen-Moir法的Na HCO3-Pi和D.HCl-Pi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间接影响磷吸收量和土壤Olsen P含量,其中Resin-P间接作用最大。两种磷素分级方法均显示了无机磷形态对作物磷吸收的重要贡献,但蒋柏藩-顾益初法可以更好地表征无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4)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化肥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的无机磷含量,以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幅最大。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仅增加了大团聚体(>2mm和2-0.25 mm)以及粉粘粒组分(<0.053 mm)氢氧化钠提取有机磷(Na OH-Po)的含量。而化肥有机肥配施不仅增加了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碳酸氢钠提取有机磷(Na HCO3-Po)的含量,而且增加了>2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Na OH-Po的含量。施化学磷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均提高了Na OH-Po和浓盐酸提取有机磷(C.HCl-Po)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其它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各形态磷的比例,化肥有机肥配施更明显。Resin-P、Na HCO3-Pi、Na HCO3-Po、氢氧化钠提取无机磷(Na OH-Pi)、D.HCl-Pi、C.HCl-Pi、残余态磷(Residual-P)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5)与长期种植作物不施肥处理相比,农田撂荒增加了微团聚体(0.25-0.053 mm)Resin-P、大团聚体(>2 mm)Na OH-Po和各团聚体Na HCO3-Pi&-Po、Na OH-Pi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微团聚体的分配比例,降低了Resin-P、Na OH-Po和D.HCl-Pi在较大团聚体(2-0.25 mm)的分配比例。长期裸地休闲仅提高了大团聚体Na HCO3-Pi和粉粘粒组分Na OH-Pi的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C.HCl-Pi和D.HCl-Pi的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2-0.25 mm和<0.053 mm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在>2 mm团聚体的分配比例。Resin-P、Na HCO3-Pi、Na OH-Pi、Residual-P、Na HCO3-Po、Na OH-Pi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D.HCl-Pi和有机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也影响了土壤有机碳,改变团聚体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6)不同肥力水平和pH条件下,土壤Olsen 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提高显着上升,低肥力土壤增幅最大。另外,不同肥力水平和pH值条件下,无机磷组分中Ca2-P和Ca8-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Ca2-P含量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Ca8-P含量在高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铝磷酸盐(Al-P)和铁磷酸盐(Fe-P)仅在低肥力土壤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上变化不明显。闭蓄态磷(O-P)和Ca10-P不受施磷量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低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和Ca8-P占全磷比例,减少了Ca10-P的比例,中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占全磷比例,而高肥力土壤基本没有改变磷形态的比例。pH值的下降仅明显增加了低肥力土壤不施磷条件下Fe-P含量,降低了施磷条件下Fe-P的比例。其它肥力水平和施磷水平下,pH值变化没有显着影响无机磷的含量和比例。综上所述,长期施磷显着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还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均显着增加。冬小麦/夏休闲体系长期施用磷肥显着提高了耕层Resin-P、Na HCO3-Pi和D.HCl-Pi的含量,其中Resin-P和Na HCO3-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冬小麦/夏玉米体系Ca2-P和Ca8-P或Na HCO3-Pi和D.HCl-Pi对磷吸收及土壤Olsen P起主要的贡献。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此外,施用磷肥的情况下,降低pH没有明显提高土壤磷有效性。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较不施肥种植作物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但是农田撂荒增加了团聚体磷有效性。长期裸地休闲对团聚体的磷形态影响较小。

赵晴月,许世杰,张务帅,张哲,姚智,陈新平,邹春琴[3](2020)在《中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中国玉米主产区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区域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各地玉米田土壤养分调控和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方法】以全国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于2017年玉米收获季开展大规模土壤采集和农户调研工作。结合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探究土壤养分的区域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根据相关分级标准,评价玉米主产区当前土壤肥力现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引起土壤养分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质地、气候和肥料施用)进行探讨。【结果】中国玉米主产区耕层土壤pH中值为6.9,养分含量的中值分别为有机质21.0 g·kg-1、全氮1.5 g·kg-1、有效磷22.4 mg·kg-1和速效钾164.5 mg·kg-1,上述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7%、48.5%、50.0%、83.6%和52.0%,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中等至极高肥力水平,共占主产区总面积的93.5%。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在东北春玉米区最高,分别为32.0 g·kg-1、2.2 g·kg-1、32.3 mg·kg-1,在西北春玉米区最低,分别为17.2 g·kg-1、1.2 g·kg-1、16.2 mg·kg-1;速效钾含量在西南玉米区最低,其他3个区域无显着差异。在国家尺度上,土壤pH值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25%),其变异主要受自然因素(土壤质地和降水)影响;有效磷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75%),其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肥料施用)影响;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25%—75%),其变异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结论】东北区土壤肥力高,玉米生产应适量减少施肥量,以节约肥料成本;华北区土壤养分含量适中,应严格控制氮、磷化肥投入,以增加肥料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西北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可以适当增加肥料用量进一步实现玉米增产;西南区内土壤肥力变异较大,各亚区应采用适宜的施肥方式,以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玉米产量。

周祎[4](2020)在《生物质还田下化肥增效剂对黑土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为全面系统地揭示秸秆、有机肥还田条件下,施用化肥及增效剂对黑土无机氮运移、酶活性动态变化,本研究以有机、无机肥料及配施增效剂为切入点,通过化肥(CK,掺混肥200 kg hm-2)、无肥(WF,掺混肥0kg hm-2)、化肥+增效剂(HZ,CK+增效剂20 kg hm-2)、秸秆+有机肥+化肥(JYH,秸秆 7500 kg hm-2+有机肥30000 kg hm-2+CK)、秸秆+有机肥+化肥+增效剂(JYHZ,JYH+增效剂20kghm-2)5个处理,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有机肥、化肥及增效剂对黑土含水量、无机氮含量、水解酶活性、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黑土物理特性影响方面:大豆苗期(VE)持续干旱、分枝期(V6)持续降雨条件下,各处理对0~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未产生显着影响,但JYH、JYHZ处理可促进20~4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显着增加;R5、R8期0~20 cm 土层,CK、WF、HZ处理土壤含水量高于JYH、JYHZ,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在大豆生育前期不利于0~20 cm 土层水分保持,但20~40 cm 土层蓄水保墒能力进一步增强。增效剂处理对各生育时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着。施入秸秆、有机肥可有效降低深层土壤容重,施入增效剂可显着降低土壤0~40 cm 土层土壤容重。2.对黑土化学特性影响方面:大豆生育前期(VE、V6、R2)CK、WF、HZ处理NH4+-N高于JYH、JYHZ处理,而R8期JYH、JYHZ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VE至R8期,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NO3--N含量,增效剂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NO3--N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增加,大豆苗期、分枝期、盛花期CK、WF、HZ处理土壤铵态氮高于JYH、JYHZ处理,R8期,秸秆、有机肥处理表现出明显优势,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0~40cm 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而增效剂处理可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秸秆、有机肥不断分解,大豆整个生育时期脲酶、蔗糖酶活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3.对黑土生物学特性影响方面:施用秸秆、有机肥,可显着提高0~10cm 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施化肥增效剂可继续提高10~20 cm 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研究表明,秸秆、有机肥作为重要碳源,可显着提升湿润黑土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为土壤矿化,有机质分解过程提供大量的碳源。根据相似性分析(ANOSIM)可知,两时期间土壤细菌(R=0.222,P=0.001)、真菌群落(R=0.305,P=0.001)差异显着。R2期,土壤温度、PH、MBC、含水量与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成正相关关系,MBN、EC、SOC与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成负相关关系。R5期,EC、MBN 与土壤细菌、真菌群落距离较近,表现出正相关关系。4.对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方面:JYH、JYHZ处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CK提高4.72%、3.78%和6.08%、4.72%,生物产量与总荚数、总粒数、茎节数、株高呈负相关,但不显着。本研究为明确黑土耕层土壤含水量、无机氮素、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为构建合理耕层结构、调节土壤C/N、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降低农田化肥面源污染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瑞[5](2020)在《大荔冬枣产区施肥和土壤养分现状以及温棚施肥专家系统初步设计》文中提出大荔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产地,冬枣产量和品质都位居全国前列,但随着冬枣产业的发展,出现了盲目施肥等问题。为了了解大荔县的施肥情况,探究大荔县土壤肥力状况,本研究对大荔县冬枣产区进行了施肥调研和枣园土壤肥力测定,对11项枣园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Arc GIS软件,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养分空间分布图绘制出来,并以已有的土壤肥力信息建立数据库,初步设计了施肥专家系统,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经过调研发现,大荔冬枣园平均产量达到24571±5838 kg·hm-2,氮、磷、钾的施肥量平均为355.1±278.7 kg·hm-2,356.5±254.3 kg·hm-2,377.1±338.8 kg·hm-2,养分投入比例约为1:1:1.06,其中,化肥提供的养分占绝大部分。目前大荔县施肥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化肥施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不足;施基肥偏好复合肥料导致氮、磷、钾养分投入量相对一致;微量元素肥料投入较少。2、大荔县4种棚型相比较,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日光温棚、钢架棉被冷棚、钢架双膜冷棚、普通冷棚。施肥量由高到低顺序与产量趋势相同,在有机肥投入量上,日光温棚的肥料投入要远高于钢架双膜冷棚和普通冷棚。3、大荔枣园土壤肥力测定结果显示,土壤p H偏碱性,碱解氮含量较为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低,速效钾含量极其丰富,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都为适中或丰富水平。4、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了大荔县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总体表现为,土壤碱解氮、有机质西北-东南一线含量高,其他地区含量较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格局为北高南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有机质、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磷是影响大荔冬枣产区土壤质量最主要的因素,通过计算综合得分,对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各乡镇土壤得分高低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基本吻合。5. 以已有的土壤肥力信息建立数据库,初步构建了大荔温棚枣园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系统以目标产量法理论为基础,可以为农户制定施肥方案,旨在为农户提供简便、快捷、科学的施肥指导。综上所述,调研得出枣园化肥施用以复合肥为主且施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不足,氮、磷、钾养分投入量相对一致,微量元素肥料投入较少,棚型不同导致枣果成熟期提前的时间不同,在经济效益上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引起了不同棚型枣园施肥量和产量上的差异。通过测土得出,枣园土壤有机质较为缺乏,碱解氮较为丰富,有效磷中等偏下,速效钾极其丰富,并分别讨论了各乡镇的主要养分丰缺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有机质、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磷是影响枣园土壤质量最主要的因素。论文初步构建了大荔温棚枣园精准施肥专家系统,旨在为农户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

蒋龙刚[6](2020)在《基于土壤有机质供氮能力推荐的旱地小麦施氮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氮素是影响冬小麦高产丰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的施氮量是促进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环境友好的根本途径。明确土壤自身供氮能力是推荐氮肥施肥量的前提,而土壤供氮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寡,因此基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荐氮肥施用量具有一定可能性。本研究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有机质矿化与长期定位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文献数据和田间取样调研,建立了基于土壤有机质推荐氮肥方法体系,并于2014-2017年在渭北旱塬六县设置基于土壤有机质推荐氮肥用量试验,分析了有机质推荐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可行性和存在问题,旨在为旱地小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eta分析方法发现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较试验前显着下降了4.3%,而长期施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试验前相比,长期施用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氮磷钾肥结合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44.8%、44.1%、29.2%。在单施化肥处理下,长期施用氮肥、磷肥、氮磷肥配施、氮磷钾肥配施较试验前分别显着提高了3.6%、3.9%、6.8%和13.0%,表明有机肥施用和均衡氮磷钾肥配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更好。此外,长期投入有机物质20年后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增加幅度较缓慢或接近饱和,表明当有机质达到一定水平时可适当减少有机肥的投入量以节约资源。(2)基于文献数据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质年矿化量、土壤全氮含量显着正线性相关,土壤每增加1 g kg-1有机质,土壤的年矿化量可增加3.70 kg hm-2;随着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收获期1 m土层硝酸盐残留量逐渐增加,即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0 g kg-1增加到17 g kg-1以上,1 m土层硝态氮平均残留量由92 kg hm-2增加到164 kg hm-2。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能够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可作为推荐施用氮肥供氮指标,施肥时若不考虑有机质自身的矿化量则会加重土壤硝态氮的残留。(3)渭北旱塬连续3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农户习惯施肥(FP)平均施氮、磷(P2O5)、钾(K2O)量为190、120和34 kg hm-2,而基于有机质推荐施肥(OFP)施氮、磷、钾量为161、71和31 kg hm-2,较FP处理分别降低了15.3%、40.8%、8.8%。OFP处理三年平均产量与生物量分别为5817和13419 kg hm-2,较FP处理(5337和12086 kg hm-2)分别显着提高了9.0%和11.0%。OFP处理小麦的穗数、千粒重三年平均分别为511万穗hm-2和39.1 g,与FP处理(479万穗hm-2和38.0 g)相比均显着增加,其增幅分别为6.7%和2.9%。可见,基于有机质推荐施肥可有效降低氮肥用量并提高冬小麦产量。(4)基于有机质推荐施肥(OFP)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三年平均分别为37.0、84.0和190.1 kg kg-1,较农户习惯施肥(FP)均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30.3%、84.2%和29.0%。与FP处理(7498元hm-2)相比,OFP处理的经济效益(8949元hm-2)增加了1460元hm-2。OFP处理收获期1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99 kg hm-2)较FP处理(138 kg hm-2)显着降低了28.3%。可见,基于有机质推荐施肥在提高肥料利用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显着降低了1 m土层硝态氮残留。综上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可以有效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可作为推荐施用氮肥供氮指标;为维持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均衡氮磷钾肥甚至有机肥的投入。基于有机质推荐施肥方法可有效降低氮磷钾肥施用量、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和施肥的环境风险,提高冬小麦产量、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说明基于有机质推荐施氮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作为旱地冬小麦推荐施氮的方法用于实际生产。

胡昌录[7](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徐香茹[8](2019)在《秸秆添加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田土壤有机碳决定着土壤肥力,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固碳减排、提高作物产量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我国东北黑土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但是由于长期高强度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理化性质变差、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因此,增加黑土地区土壤有机质、提升其基础地力已引起国家农业部高度重视。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是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增加土壤碳储存的合理有效措施。但对于秸秆添加量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阈值,秸秆碳的添加如何影响原来有机碳的分解尚不十分清楚。外源碳投入的增加会持续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但现有研究多数有机碳含量范围较小。因此本研究设定不同秸秆添加量,实现有机碳含量较大范围,观测不同组分的响应特征。另外,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固碳速率、有机碳在不同组分之间的转化、有机碳的固定机制均有所不同。综合以上,本研究基于东北黑土和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选取以低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为研究对象,添加13C标记玉米秸秆(以0%;1%;3%;5%和10%的质量比例与土壤混合后)在田间进行原位培养1年,采用湿筛法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分组方法,定量分析不同秸秆添加量条件下秸秆碳在不同团聚体和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中的分配和去向,以期为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原位培养0-60天是秸秆快速腐解的关键时期,原位培养360天以后秆碳在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中残留量为初始值的22.8%-27.2%。(2)不同肥力水平土壤添加5%和10%玉米秸秆后,土壤中秸秆碳的固定足以抵消原有土壤有机碳的分解。(3)土壤大团聚体组分中秸秆碳的含量要高于微团聚体组分中秸秆碳的含量,说明新加入的有机碳首先固存在土壤的大团聚体中。(4)高肥力水平土壤添加高量秸秆后(5%和10%),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粘粉粒组分有机碳含量呈对数关系。高量秸秆添加增加了土壤团聚组分有机碳含量,保持土壤原来有机碳的稳定性。(5)根据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非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总体随秸秆碳的添加均呈现増加的趋势。物理化学保护的粘粉粒组分有机碳由于受微团聚体组分包裹的作用,有机碳含量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不显着。(6)黑土和棕壤在秸秆腐解期内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着(P<0.01)受秸秆添加量、土壤肥力水平和培养时间的影响。黑土和棕壤大团聚体、微团聚体组分均受秸秆添加量、培养时间的极显着(P<0.001)影响。(7)粘粉粒组分有机碳与轻组有机碳、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相关性不显着(P>0.05),微团聚体有机碳组分与其它有机碳组分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轻组除外),表明微团聚体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容易受到其他组分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秸秆碳在土壤中的分配和固定受秸秆添加量和土壤肥力水平等因素的共同制约。秸秆添加提高了土壤以及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大团聚体中,因此土壤大团聚体对于秸秆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固定具有重要作用。低肥力水平土壤添加秸秆后不同团聚体组分有机碳含量提高幅度显着大于高肥力土壤,为土壤肥力的改善提供正反馈作用。但关于秸秆碳等外源碳的报酬递减率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

吴培栋[9](2019)在《羽毛有机肥提高园艺土壤肥力的氨基酸和微生物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施肥是农业生产主要的措施之一,对土壤质量和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深远影响,长期施肥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影响作物产量。近年来,农业上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严重板结,作物病害增多,严重减产的现象已引起广大农民的注意,有机肥因在农业生产使用中无污染、肥力高、长效持久、活化土地以及促进植物生长、增产的特性而备受关注。在生产上,以羽毛和菇渣为原料堆制而成的有机肥对香蕉、砂糖橘等具有显着的增产作用,该有机肥氨基酸含量高,总氨基酸达到5.12%,约为市场上销售的其他有机肥(约含1%氨基酸)的5倍。本研究推测氨基酸可能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而提高土壤肥力。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的氨基酸研究主要集于土壤中游离氨基酸。近来有关土壤吸附有机氮,尤其是氨基酸态氮分布特征、生物有效性及其营养调控机理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土壤氨基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调控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探索羽毛有机肥是否能够通过氨基酸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园艺植物生长。本研究结果表明:(1)施加羽毛有机肥(OF)能够不仅能够显着增加生菜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p H值,还能提高土壤绝大多数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和土壤脲酶和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最终实现生菜增产目标。与OF处理相比,OF+微量化肥的处理(CF+OF)的生菜产量是其1.5倍,且CF+OF处理中土壤的养分含量、水解氨基酸含量、大多数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OF处理,这表明微量化肥可能存在“激发效应”,即少量的化肥能够激发土壤某些功能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快速分解有机肥中的有机质,达到植株快速生长的效果。(2)与生菜试验类似,枳壳试验表明施加有机肥同样可以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生物量,并且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效果最好。两个试验中均发现有机肥能够显着提高土壤脲酶和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3)施OF和氨基酸到枳壳土壤中,能够增加显着提高多种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微生物多样性,这证实了氨基酸能够参与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中发现Phe处理在与其他氨基酸处理相比之下表现更为突出,是参与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4)大田条件下,与花生麸相比,羽毛有机肥没有表现出促生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是花生麸同样富含氨基酸,且田间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其在生产中的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潘占鹏[10](2019)在《沼液浓度及施用频率对番茄生长及根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沼气池的建设不仅能够极大地解决农户的用能问题,而且发酵产生的沼液能够作为肥料使用。基于现有的不合理水肥管理模式造成的各种土壤等问题。本研究选用中国西北地区温室大棚设施农业中的主要栽培作物番茄为材料,结合穴孔灌溉方式,将水、沼液一体物定时定量的施入至番茄植株根区两侧的穴孔,研究不同沼液浓度(20%,14%和11%)和灌溉频率(4d、6d和8d)对温室大棚番茄全生育阶段生理生态指标(株高、茎粗、干物质含量等)、产量品质(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等)、水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1)当沼液浓度为20%时,两季试验番茄的株高茎粗在4天灌溉频率下(T1-4)均能达到最高,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株高和茎粗呈上升趋势,随着灌溉频率的减小,呈下降趋势。(2)当沼液浓度为20%,灌溉频率为4天时,两季试验番茄的产量和物质生产能达到最高,且随着沼液施用频率的减小,所有沼液处理的产量和物质生产显着降低。且当沼液浓度降低至14%时,此时化肥处理的产量为最高,高于所有沼液处理的番茄产量。较2017年秋季试验,2018年春季番茄产量降低了25.4%。(3)同样处理设置下高浓度沼液对番茄的WUE提升更有利,基于水和沼液的一体穴灌模式能够降低灌水系数,减少灌水量,进而能够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利用,但不牺牲作物物质量的生产,显着提升温室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但2018年春季试验的WUE值较2017年秋季均有所下降,平均为33.8%。(4)沼液的施用显着提高了番茄果实的糖酸比,其对番茄果实的风味品质影响较为显着,且随着沼液浓度的增加和灌溉频率的增加,果实中的糖酸比值显着增高,综合各项品质指标来看,为T1-4处理最佳。(5)两季试验中在成熟期土壤含水量达到了最低,不同沼液浓度和灌溉频率均能影响到番茄根区土壤的含水量,且土壤含水量还受到温室气候条件和作物的生长发育等的影响,2018年春季试验中,由于生长气候的不同,其根区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所有沼液施用处理中的土壤根区全氮和全磷含量较原土低,化肥施用处理的番茄根区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最高,其进一步增加了土壤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水/沼液一体穴孔灌溉更加便于作物对营养物吸收利用。(6)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全生育期施用沼液的番茄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糖酸比的综合评价表明,2017年秋季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糖酸比同时达到≥95%最大值的灌溉频率和沼液浓度区间大约为4.04.6d和17.620%,2018年春季为4.04.5d和1920%。

二、玉米施用肥力高试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施用肥力高试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黑土地概况
    1.1 黑土地的定义与分布
    1.2 黑土地的土壤类型与垦殖时间
        1.2.1 黑土地的土壤类型
        1.2.2 东北黑土地垦殖时间
2 黑土地的土壤属性研究足迹
    2.1 黑土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变化
    2.2 东北黑土地非侵蚀区黑土层变化
    2.3 侵蚀区域黑土层变化
3 讨论
    3.1 黑土地保护与土壤培育
        3.1.1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
        3.1.2 非侵蚀地区黑土地保育技术
    3.2 黑土层保育理念与技术模式
    3.3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与局限性
4 问题与展望
    4.1 黑土层保护的科技展望
    4.2 肥沃耕层的理论与实践
    4.3 障碍性土层消减
    4.4 侵蚀区控蚀增肥的科技展望

(2)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库的演化
        1.2.2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
        1.2.3 不同管理措施对团聚作用及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1.2.4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pH变化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4.1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
        1.4.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对作物磷吸收的贡献
        1.4.3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1.4.4 施磷量和pH变化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塿土耕层磷素演变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和分析
        2.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2.3.2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2.3.3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2.3.4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2.4 讨论
        2.4.1 长期施肥塿土磷素演变
        2.4.2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磷素演变
    2.5 小结
第三章 小麦/休闲体系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和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3.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和分析
        3.3.1 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的贡献
        3.3.2 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3.3.3 磷形态有效性及其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3.4 讨论
        3.4.1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4.2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3.4.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3.4.4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3.4.5 土壤磷形态对作物吸磷量的贡献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玉米体系长期施肥对塿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4.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4.3 结果和分析
        4.3.1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测定磷形态对比
        4.3.2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小麦磷吸收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4.3.3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土壤磷形态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磷素分级方法的比较
        4.4.2 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磷形态的有效性
        4.4.3 不同轮作方式塿土磷形态影响的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5.3 结果和分析
        5.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5.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5.3.3 耕层土壤团聚体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5.3.4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固存
        5.3.5 耕层土壤团聚体中固存磷形态和有机碳的关系
        5.3.6 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5.4 讨论
        5.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5.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土壤管理措施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6.3 结果和分析
        6.3.1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6.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
        6.3.3 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
        6.3.4 长期土壤管理磷形态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
        6.3.5 团聚体中磷含量与有机碳的关系
        6.3.6 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6.4 讨论
        6.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6.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6.4.3 长期土壤管理对团聚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6.4.4 不同土壤管理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塿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实验设计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7.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7.3 结果和分析
        7.3.1 施磷对不同pH值和肥力塿土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7.3.2 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3.3 施磷对中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3.4 施磷对高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4 讨论
        7.4.1 不同肥力土壤和pH值条件下肥料磷的有效性
        7.4.2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4.3 肥力磷在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的转化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8.4 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调查、取样与测定
        1.2.1 农户调研
        1.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养分含量分析
    1.3 气象和土壤数据收集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全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统计特征值
    2.2 全国玉米主产区各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2.3 全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2.4 全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2.5 全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2.6 全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等级情况
    2.7 全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
        2.7.1 土壤质地因素
        2.7.2 气候因素
        2.7.3 施肥因素
3 讨论
    3.1 土壤p H值
    3.2 土壤有机质
    3.3 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4 结论

(4)生物质还田下化肥增效剂对黑土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概况
        1.2.1.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1.2 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特性影响
        1.2.1.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2 有机肥的研究进展
        1.2.2.1 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
        1.2.2.2 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3 常用增效剂种类及作用
        1.2.3.1 硝化抑制剂
        1.2.3.2 脲酶抑制剂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方法
        2.4.1 土壤样品采集
        2.4.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2.1 土壤物理指标
        2.4.2.2 土壤化学指标
        2.4.2.3 土壤生物学性状
    2.5 试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3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2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秸秆还田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3.3.4 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3.3.5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3.6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3.3.8 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3.4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5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大荔冬枣产区施肥和土壤养分现状以及温棚施肥专家系统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荔冬枣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冬枣栽培发展概况
        1.1.2 大荔冬枣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枣园土壤肥力状况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
        1.3.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2 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荔冬枣园施肥状况调查评价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2.1.1 调查地点及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枣园施肥现状
        2.2.2 冬枣产量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荔冬枣园土壤肥力状况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3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3.2.2 大荔冬枣产区土壤养分肥力评价
        3.2.3 大荔县各乡镇土壤主要养分状况
        3.2.4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
        3.2.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壤肥力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荔温棚枣园精准施肥专家系统初步构建
    4.1 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的系统结构
    4.2 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的决策流程
    4.3 专家系统的功能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土壤有机质供氮能力推荐的旱地小麦施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壤有机质的供氮能力
        1.2.2 当前基于有机质推荐施肥方法
        1.2.3 当前其他测土推荐施肥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的供氮能力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农户调研
        2.1.2 文献数据获取及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有机质的年矿化供氮能力
        2.2.2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的关系
        2.2.3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长期施肥的关系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荐的旱地小麦施氮方法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取样与测定
        3.1.4 数据计算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施肥量
        3.2.2 冬小麦产量、生物量及产量三要素
        3.2.3 冬小麦氮磷钾吸收量、籽粒养分含量、收获指数及肥料偏生产力
        3.2.4 收获期0~100cm土壤硝态氮残留
        3.2.5 经济效益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4.1 全文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秸秆添加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东北黑土有机碳研究重要性
        1.2.2 土壤有机碳的周转
        1.2.3 土壤有机碳的分组
        1.2.4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
        1.2.5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
        2.1.2 技术路线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供试土壤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脉冲标记
        2.4.2 物理化学分组方法
        2.4.3 分析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1 计算公式
        2.5.2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秸秆添加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总有机碳转化与固定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C值
        3.1.2 土壤有机碳的固定速率
        3.1.3 土壤有机碳中秸秆来源碳
        3.1.4 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平衡
        3.1.5 秸秆碳在土壤中的周转速率
        3.1.6 土壤肥力、秸秆添加量、培养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
    3.2 讨论
        3.2.1 秸秆碳的固定和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
        3.2.2 土壤总有机碳的固定机制
    3.3 小结
第四章 秸秆添加量对土壤团聚体中碳分布及固定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团聚体的组成比例
        4.1.2 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团聚体中的含量
        4.1.3 秸秆碳在土壤不同团聚体组分中的分配
        4.1.4 秸秆碳和原土壤来源碳在团聚体组分中的相对贡献率
        4.1.5 土壤总有机碳与团聚体组分有机碳的相关关系
        4.1.6 秸秆碳在土壤团聚体组分的固定速率
    4.2 讨论
        4.2.1 秸秆碳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与固定
        4.2.2 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团聚体组分有机碳对秸秆添加的响应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肥力土壤中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库对秸秆碳的固定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秸秆添加量对土壤非保护碳库轻组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1.2 秸秆添加量对土壤物理保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1.3 秸秆添加量对土壤物理化学保护粘粉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1.4 秸秆添加及不同肥力水平对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组分的交互作用
        5.1.5 不同秸秆添加量下土壤总有机碳和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5.2 讨论
        5.2.1 秸秆添加对土壤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2.2 秸秆添加和土壤肥力水平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9)羽毛有机肥提高园艺土壤肥力的氨基酸和微生物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现状
        1.1.2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现状
        1.1.3 有机肥的作用机制
        1.1.4 土壤氨基酸
        1.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羽毛肥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方法
    2.3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2.4 结果分析
        2.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土壤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4.5 细菌和真菌DGGE分析
    2.5 讨论与总结
第3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方法
    3.3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3.4 结果分析
        3.4.1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生长的影响
        3.4.2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土壤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4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讨论与总结
第4章 氨基酸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试验方法
    4.3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4.4 结果分析
        4.4.1 不同施肥处理与氨基酸处理对枳壳生长的影响
        4.4.2 不同施肥处理与氨基酸处理对枳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3 不同施肥处理与氨基酸处理对枳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5 讨论与总结
第5章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菠萝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方法
    5.3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5.4 结果分析
    5.5 讨论与总结
第6章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沼液浓度及施用频率对番茄生长及根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3 研究进展及可行性分析
        1.3.1 沼液对作物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现状
        1.3.2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
        1.3.3 水肥耦合的研究现状
        1.3.4 可行性分析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及植株取样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沼液浓度和灌溉频率对番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番茄株高
    3.2 番茄茎粗
    3.3 番茄干物质积累量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沼液浓度和灌溉频率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番茄单株产量
    4.2 番茄水分利用效率
    4.3 番茄品质
        4.3.1 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
        4.3.2 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
        4.3.3 番茄果实维生素 C 含量
        4.3.4 番茄果实蛋白质含量
        4.3.5 番茄果实糖酸比
    4.4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综合评价
        4.4.1 沼液浓度和灌溉频率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关系
        4.4.2 基于空间分析的综合评价
    4.5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沼液浓度和灌溉频率对根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5.1 番茄根区土壤含水率
    5.2 番茄根区土壤全氮
    5.3 番茄根区土壤全磷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四、玉米施用肥力高试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J]. 韩晓增,邹文秀. 土壤学报, 2021(06)
  • [2]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金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中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赵晴月,许世杰,张务帅,张哲,姚智,陈新平,邹春琴. 中国农业科学, 2020(15)
  • [4]生物质还田下化肥增效剂对黑土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周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大荔冬枣产区施肥和土壤养分现状以及温棚施肥专家系统初步设计[D]. 郭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基于土壤有机质供氮能力推荐的旱地小麦施氮方法研究[D]. 蒋龙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秸秆添加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影响的研究[D]. 徐香茹.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9]羽毛有机肥提高园艺土壤肥力的氨基酸和微生物机制[D]. 吴培栋.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10]沼液浓度及施用频率对番茄生长及根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D]. 潘占鹏.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玉米高产试验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