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巧(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精神二科>云南昆明650301)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56-02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为制定相应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而相关分析发现,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个人收入呈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时间紧迫感、无端敌意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精神科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近年来精神科护理人员辞职者较多,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为此,作者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缓解其心理和工作压力,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帮助,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2个病区的5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调查率100%。调查对象年龄20a~41a,平均(24.6±3.8)a;已婚37名,未婚13名;中专21名,大专27名,本科2名;在精神科工作时间0.5a~23a,平均(12.4±5.6)a。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SCL-90由9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目的,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单独填写。
1.2.2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
2结果
2.1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测试结果与常模比较:结果显示,SCL-90测评,精神科护理人员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其他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心理问题的相关性因素护士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个人收入呈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时间紧迫感、无故敌意呈正相关。
3讨论
本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提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3.1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发病时控制能力缺乏,打骂医护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之,精神病病程迁延,家属常常带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只能宽容和理解,甚至忍让,长时间的压抑使护理人员经常表现为抑郁。
3.2护患关系协调性差患者发病时,对护理人员百般纠缠,甚至谩骂、威胁,护理人员不仅承受紧张的精神压力,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久而久之对工作产生厌恶、惧怕,出现脾气急躁、易怒、失眠等。
3.3患者及家属投诉机制使用不当。
3.4精神病院一般地处市郊,护士需要在上下班路途中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者,精神病时有被歧视,护士劳动得不到社会支持和尊重,精神科护士较少参加社交活动,相关调查发现,精神科护士孤独感明显高于内外科护士。
3.5精神科意外事件外伤、自伤、自杀、外逃、噎食、伤人等,往往发生在夜班、周末,这就使值班护士感到紧张、恐惧。
3.6护理人员角色转换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护理工作,还要负责新入院患者安全检查工作。有些患者安检时极不合作,甚至动手打人,对一个初上班的护理人员来讲更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种状况下,护理人员可能会产生灰心、厌恶、敌对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加重心理失衡。
3.7缺乏成就感患者的痊愈是护理工作的价值体现。但精神疾患多为慢性疾病,患者病程迁延,往往反复发作,有些甚至长期住院,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难以体现,缺乏成就感。
3.8护理人员缺编护士人力配置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护理需求,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而且也成为影响护理人员安全的隐患。加之患者的需求不会因为护理人员的短缺而降低标准,劳动强度不断增加。
4应对策略
4.1改善硬件设施,优化从业环境,广泛采用新技术,减少工作量。
4.2合理定编及合理排班。
4.3和谐护患关系对患者和家属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争取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违规的护理人员应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护理人员是护理事业的主体,是护理改革的承担者,各级治理人员应爱护她们、关心他们,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4.4提倡人性化管理。医院领导及科室护士长应多听取护士的心声,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力争为她们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
4.5加强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学习如何有效与患者沟通,如何安全的工作,激发学习热情,拓宽知识面,避免因工作能力差而产生身心方面的压力。定期为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护理人员把握心理沟通技巧,调整不良情绪,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保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护理工作是医疗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以轻松、平和的心态展开护理工作,故护理人员应把对自己的心理调适当作重要的任务来安排。其实护理人员的压力问题不单存在于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在其他科护理人员中也广泛存在。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都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与护理人员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等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和护理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因此,在提倡护理制度改革的同时,愿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全社会从根本上重视对护理队伍的建设,为她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护理人员以健康的心态救护病人。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生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2]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6,12(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