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极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极,南美,细胞,存活率,多样性,微生物,卵壳。
南极鱼论文文献综述
杨宁,蔺小雨,姜鹏飞,于达,董秀萍[1](2019)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对冻藏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肉热凝胶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不同孵育温度下(35℃、40℃、45℃、50℃)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对冻藏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肉形成热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南极鱼肉中肌球蛋白发生了变性,肉糜自身形成凝胶能力差,但通过添加MTGase可改善肉糜形成凝胶的能力,且在35℃加热2 h凝胶强度达到最高。电泳结合蛋白质溶解度检测发现,添加MTGase前,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蛋白质浓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肌球蛋白未形成交联,添加MTGase后,肌球蛋白重链逐渐消失,温度间差异不大,蛋白质浓度随着加热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各温度变化趋势类似。圆二色谱测定鱼肉肌球蛋白棒在30℃和38.5℃呈双相方式展开,由于棒区域的完全展开会降低对凝胶强度的改善效果,而35℃孵育时,60%不太稳定的肌球蛋白棒完全展开,剩下的区域保持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对于通过肌球蛋白交联提高凝胶强度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添加MTGase可以有效改善冻藏南极鱼鱼肉的凝胶特性,且孵育条件为35℃-2h时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黄颖,王逐鹿,杨宁,于达,谢伊莎[2](2019)在《马蹄粉对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肠制品品质的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不同添加量(2%、4%、6%、8%)马蹄粉对南极鱼鱼糜流变特性以及南极鱼鱼糜制备鱼肠制品的凝胶强度、TPA、持水力、蒸煮损失、色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鱼鱼糜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存在剪切变稀现象;鱼糜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随频率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当马蹄粉添加量达到6%时,南极鱼鱼肠的凝胶强度、TPA、持水力等指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微观组织结构更加致密,同时明显降低其蒸煮损失。(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娜,马春艳,宋炜,冯春雷,王鲁民[3](2019)在《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遗传结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线粒体Cytb序列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在5个采样点(凯西站、罗斯海、长城站、戴维斯站和中山站)的种群多样性、遗传结构与种群演化历史。从5个采样点98个样本的线粒体Cytb序列中共检测到27种单倍型。与其它分布于南大洋的鱼类相比,伯氏肩孔南极鱼有着相似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即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0. 685 90±0. 002 3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0. 002 59±0. 013 43)。伯氏肩孔南极鱼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 39%,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组群间的变异为4. 42%(P <0. 05),群体内的为95. 58%(P <0. 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进化树的结果均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不具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中性进化分析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在10万年前(大约中更新世时期)经历过快速扩张时期。分子方差分析和Fst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极少数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研究结果显示南极地区的伯氏肩孔南极鱼5个采样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基因交流,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9年01期)
赵文静,许强华,产久林[4](2018)在《四种南极鱼皮肤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是采集四种南极鱼各叁个皮肤样本,以16S rDNA作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四种南极鱼皮肤微生物的多样性的。测序结果共获得716个OTU,26个门,50个纲,116个目,217个科,408个属531个种。分析发现,四种南极鱼中TB和PB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性显着(P<0.05)其余两组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但四种鱼在门水平上具有各自的特异性菌群,鱼体皮肤微生物环境与南极环境中微生物相比具有较大差异。由于鱼体的皮肤表面是鱼体接触水环境中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而鱼体的皮肤与鱼体寄生微生物和水体环境中微生物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分析鱼体皮肤微生物的多样性为研究微生物菌群对鱼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赵娜[5](2018)在《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种群遗传分析和南极鱼亚目的系统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鱼亚目鱼类是南极鱼类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的类群,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是用于研究的良好材料,由温带地区营底栖生活的的鱼类祖先进化而来。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南极鱼亚目(Notothenioidei)、南极鱼科(Nototheniid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极附近的适应寒冷环境的鱼类,尽管个体较小,数量有限,但因其在寒冷机制的适应性和自适应辐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为全球所关注。本文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联配分析了5个群体(罗斯海LSH、凯西站KXZ、长城站CCZ、戴维斯站DWSZ和中山站ZZZ),探讨其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以及种群的演化历史,以期为伯氏肩孔南极鱼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将现有的经过形态鉴定的南极鱼亚目鱼类COI基因集合分析了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尾形码的适用性,以及将较为全面的南极鱼亚目的南极鱼科与鳄冰鱼科鱼类进行了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伯氏肩孔南极鱼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化历史研究:COI和Cytb分析选择mt-DNA的COI和Cytb基因序列联配分析的方法,标记分析了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在5个采样点(凯西站、罗斯海、长城站、戴维斯站和中山站)的种群多样性,遗传结构与种群演化历史。从5个采样点98个样本的线粒体序列中共检测到42种单倍型。与其它分布于南大洋的鱼类相比,伯氏肩孔南极鱼有着相似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即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0.866±0.030)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0.00253±0.00054),A+T碱基含量为53%,G+C碱基含量为47%。伯氏肩孔南极鱼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组群间的变异为4.65%(P<0.05),群体内的为95.35%(P<0.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进化树的结果均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不具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中性进化分析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在192.61万年前(大约更新世时期)经历过快速扩张时期。分子方差分析和Fst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极少数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研究结果显示了南极地区的5个采样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基因交流,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南极鱼亚目系统进化的研究本文采用COI基因简并引物对25种63尾南极鱼类DNA进行扩增测序,并结合GenBank已有序列进行联配分析,对南极鱼2科16属23种共58尾COI基因片段(539 bp)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研究,探索了DNA尾形码技术在辅助鱼类物种鉴定和分类中的适应性与可行性以及各个物种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分析表明,25种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的鱼类COI基因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31.9%、G:18.1%、A:22%和C:28%,密码子第一位GC含量为45.1%,密码子第二位GC含量为50.7%,密码子第叁位GC含量为42.3%,具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南极鱼类的种间平均距离为0.0447,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7,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距离的17倍;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皆能够形成独立的分支,且与形态学分支一致。由此可见,DNA尾形码对南极鱼亚目鳄冰鱼科和南极鱼科鱼类能够进行有效地物种鉴定,基于COI基因所建的ML树对物种分类具有较为准确的辨识力。系统发生关系表明,DNA尾形码可以对南极鱼物种进行鉴定,不仅可以作为形态学的辅助手段为南极鱼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并且可以用于探讨南极鱼类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5-28)
李艳[6](2018)在《南极鱼Dm-SEPP基因cDNA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对低温响应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生活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鱼类而言,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受到寒冷环境的伤害。南极鱼鱼类之所以能在南极极端寒冷环境下生存,并成为南极海域主要的鱼类物种,其原因非常值得探究。我们先前使用转录组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发现:在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D.mawsoni)鱼类进化发育中selenoprotein P的基因拷贝数发生了显着扩增,表明南极鱼selenoprotein P(Dm-SEPP)有助于南极鱼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的生存,但是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未知。本研究对从南极鱼D.mawsoni c 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南极鱼Dm-SEPP基因进行c DNA结构和功能分析,并探究了其在低温下的响应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使用SECISearch3预测,在其3’-UTR区中存在两个SECIS元件,分别是1427-1502 bp和2001-2074 bp;计算得其等电点PI为5.68,分子量为40.96k Da;该序列在ORF区包含17个硒半胱氨酸U,硒半胱氨酸密码子的模式为UXU或UXUXU,U代表硒半胱氨酸,X代表任意氨基酸。将南极鱼、斑马鱼及哺乳动物人类的SEPP的m RNA结构及发夹结构比对,结果发现:这叁个物种的SEPP中SECIS元件具有保守性,且其m RNA发夹结构具有共同模式:AUGA_AA_GA。(2)将南极鱼与其他物种的SEPP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南极鱼与河豚或尼罗罗非鱼的SEPP氨基酸相似度高达63%,大多数U是保守的,南极鱼Dm-SEPP包含17个U。在MEGA 5.05软件中使用UPGMA方法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南极鱼Dm-SEPP与河豚的最接近,模式生物中斑马鱼的最接近于南极鱼的Dm-SEPP。(3)通过Xho I和临近Eco RI两个酶切位点将南极鱼Dm-SEPP的c DNA(包括ORF和3’-UTR)克隆入pcDNA3.1(-)载体中;为方便监测,在其cDNA终止密码子(TAG)前插入FLAG标签并进行种间密码子优化。将构建好的Dm-SEPP-FLAG重组质粒转染入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然后对细胞进行低温28°C处理,Western Blot及RT-q PCR表明Dm-SEPP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且低温处理下Dm-SEPP表达量增加;流式细胞仪监测及台盼蓝染色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过表达Dm-SEPP的HEK-293T细胞比对照组ROS显着降低且存活率明显升高。所以,南极鱼Dm-SEPP在低温下通过抑制ROS引起的损伤而保护细胞。(4)将斑马鱼成纤维细胞ZF4细胞进行低温18°C处理3,5,30天后,收集蛋白监测低温下ZF4细胞内源性Em-SEPP的表达,Western Blot及RT-q PCR结果均表明:低温短期处理3天,Em-SEPP表达量明显增加;通过构建sh RNA慢病毒质粒对ZF4细胞进行内源性Em-SEPP敲降,低温18°C处理24小时后,监测其ROS及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ZF4细胞内源性Em-SEPP敲降后ROS升高,存活率降低,且低温处理后ROS升高得更明显,细胞存活率降低得更明显。总而言之,本研究通过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南极鱼Dm-SEPP探究其在南极鱼寒冷适应中的作用;为揭示其在鱼类寒冷适应中的作用,以斑马鱼ZF4细胞为例,研究发现低温能诱导ZF4细胞中Em-SEPP表达增高,ZF4细胞中内源性Em-SEPP敲降同时表明低温下SEPP通过调控ROS水平对细胞存活率造成影响,揭示了低温下SEPP表达增加对细胞存活的保护作用。这些数据表明硒蛋白SEPP的表达也许是低温下鱼类存活的一个普遍的保护机制。(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4-05)
胡瑞芹,黄巧,程鹏丽,陈良标[7](2017)在《南极鱼(L. Dearborni)抗冻蛋白基因LD的抗寒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发掘南极鱼(L.Dearborni)抗冻蛋白基因的抗寒分子功能,我们在南极鱼L.Dearborni的Ⅲ型抗冻蛋白基因家族中克隆得到分别含有1个、2个、3个和4个重复结构域的鱼类Ⅲ型抗冻蛋白基因LD1、LD2、LD3、LD4,并构建了不同的表达载体。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斑马鱼体内、斑马鱼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上分别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抗冻蛋白LD能够提高动植物在寒冷环境下的抗寒能力,并且抗寒能力随着重复结构域的增加而增强,即LD4>LD3>LD2>LD1。为了进一步探究抗冻蛋白基因LD4的抗寒机制,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和质谱(MS)技术发现在细胞中与LD4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该蛋白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在蛋白质的折迭和转运过程及内质网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揭示LD4的抗寒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本项研究将拓展抗冻蛋白的生理学功能,为其在抗寒育种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赵娜,马春艳,宋炜,冯春雷,王鲁民[8](2017)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在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鱼类分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CO1通用引物扩增测序并结合GenB ank已有序列联配分析,对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2科22属43种共98条CO1基因片段(539bp)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分析表明43种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的鱼类COI基因的平均G+C含量为45.9%,具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南极鱼亚目两个科鱼类的种间平均距离(0.157)是种内平均距离(0.002)的79倍,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 antarcticus)和罗斯海小带腭鱼(Cryodraco atkinsoni)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2,推断二者为同种异名。从分子系统树看出,39个种(90.70%)可以独立成支且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由此可见,DNA条形码不仅能够对遗传距离较近(0.021-0.028)的物种可准确区分,并且对南极鱼亚目鳄冰鱼科和南极鱼科鱼类能够进行有效地物种鉴定。总之,DNA条形码不仅可以作为形态学的辅助手段,为南极鱼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并且可以用于探讨南极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付艳霞[9](2017)在《鳞头犬牙南极鱼卵壳蛋白的功能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鱼类常年生活在-1.9℃的南大洋中,目前已知鱼体适应这种低温的一个机制是进化出了抗冻糖蛋白(antifreeze glycoproteins,AFGPs),而南极鱼卵被产在海水中,无AFGPs的保护,那么南极鱼卵在这种低温环境下是如何存活的呢?卵壳蛋白(zona pellucida,ZP)是一类识别精卵结合的蛋白,已有研究表明,南极鱼Notothenioids亚目鱼类ZP基因发生了大量扩增,可能与南极鱼适应极端寒冷水域有关。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卵壳蛋白ZPC5(zona pellucida c5,ZPC5)在南极鱼卵巢中大量表达,但是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实验室前期研究从鳞头犬牙南极鱼的卵巢中克隆得到了叁种Dm ZPC5基因(Dissostichus mawsoni zona pellucida c5,Dm ZPC5),分别命名为Dm ZPC5_1(zona pellucida protein ZPC5 isoform 1)、Dm ZPC5_2(zona pellucida protein ZPC5 isoform 2)、Dm ZPC5_3(zona pellucida protein ZPC5 isoform 3),且编码的蛋白质长度逐渐缩短。为了明确Dm ZPC5是否参与鱼类抗冻过程及其低温下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中过表达Dm ZPC5,随之给予CHO细胞一定程度的低温处理,通过统计CHO细胞的存活率,来探讨Dm ZPC5在鱼类抗冻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Dm ZPC5有可能参与南极鱼鱼卵抗冻过程。具体结果如下:1)将从实验室获得的Dm ZPC5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表明,叁种Dm ZPC5基因编码区全长分别为1629bp、1482bp、1389bp,其所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543、494、463。2)重组质粒双酶切电泳结果显示,Dm ZPC5_1、Dm ZPC5_2、Dm ZPC5_3基因重组质粒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后,均有两条对应的电泳条带,表明目的基因均正确插入到p IRES2-EGFP载体上。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目的蛋白Dm ZPC5_1、Dm ZPC5_2、Dm ZPC5_3均能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0℃低温处理后,CHO细胞内的Dm ZPC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37℃培养,表明了低温下Dm ZPC5的稳定性与温度相关,即外源蛋白Dm ZPC5在低温下更稳定。4)存活率检测结果发现,过表达Dm ZPC5的CHO细胞在0℃处理16 h后,其存活率较对照组显着上升(P<0.001),-2℃处理4h、8h后,存活率也均较对照组显着上升(P<0.01),证明Dm ZPC5在低温下可以促进细胞的存活。并且Dm ZPC5_1、Dm ZPC5_2、Dm ZPC5_3对CHO细胞的存活率影响各不相同,瞬时表达Dm ZPC5_1蛋白的CHO细胞存活率最低,瞬时表达Dm ZPC5_3蛋白的CHO细胞存活率最高。5)对低温处理的CHO细胞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外源性蛋白Dm ZPC5_1在0℃低温处理后,蛋白聚合体明显上调,而Dm ZPC5_2、Dm ZPC5_3均无蛋白聚合体的产生,仅有蛋白单体量明显上调,这可能与其在低温下对CHO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有关。总而言之,本研究通过对瞬转Dm ZPC5的CHO细胞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探讨了CHO细胞内Dm ZPC5_1、Dm ZPC5_2、Dm ZPC5_3的蛋白表达量变化以及CHO细胞在低温下存活率。第一方面,低温下,CHO细胞中Dm ZPC5蛋白表达量较37℃高,有可能外源性Dm ZPC5蛋白在低温下更稳定;第二方面,低温(-2℃)处理后,CHO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显着上升,这个低温处理的温度与南极水域的温度相近,为我们以后研究南极鱼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第叁方面,Dm ZPC5_1、Dm ZPC5_2、Dm ZPC5_3在低温下表现出的蛋白特性各异,这为后期研究南极鱼的低温适应化进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7-05-15)
付艳霞,黄巧,陈良标[10](2017)在《鳞头犬牙南极鱼卵壳蛋白的功能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研究表明卵壳蛋白ZPC5(Dissostichus mawsoni zona pellucida c5,Dm ZPC5)在南极鱼卵巢中大量表达,但是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为了明确ZPC5是否参与鱼类抗寒过程,研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中过表达南极鱼ZPC5,随之给予CHO细胞一定程度的低温处理,通过统计CHO细胞的存活率,来探讨zpc5在鱼类抗寒过程中的作用。存活率检测结果发现,过表达ZPC5的CHO细胞在0℃处理16 h后,其存活率较对照组显着上升(P<0.001),证明zpc5在低温下可以促进细胞的存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zpc5能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0℃处理后,CHO细胞内的ZPC5表达量显着上调,证明了低温可以诱导ZPC5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ZPC5有可能参与南极鱼鱼卵抗寒过程。(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南极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不同添加量(2%、4%、6%、8%)马蹄粉对南极鱼鱼糜流变特性以及南极鱼鱼糜制备鱼肠制品的凝胶强度、TPA、持水力、蒸煮损失、色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鱼鱼糜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存在剪切变稀现象;鱼糜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随频率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当马蹄粉添加量达到6%时,南极鱼鱼肠的凝胶强度、TPA、持水力等指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微观组织结构更加致密,同时明显降低其蒸煮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极鱼论文参考文献
[1].杨宁,蔺小雨,姜鹏飞,于达,董秀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对冻藏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肉热凝胶形成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黄颖,王逐鹿,杨宁,于达,谢伊莎.马蹄粉对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肠制品品质的改良[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9
[3].赵娜,马春艳,宋炜,冯春雷,王鲁民.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遗传结构初步分析[J].海洋渔业.2019
[4].赵文静,许强华,产久林.四种南极鱼皮肤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赵娜.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种群遗传分析和南极鱼亚目的系统进化[D].上海海洋大学.2018
[6].李艳.南极鱼Dm-SEPP基因cDNA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对低温响应机制初探[D].上海海洋大学.2018
[7].胡瑞芹,黄巧,程鹏丽,陈良标.南极鱼(L.Dearborni)抗冻蛋白基因LD的抗寒分子机制研究[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8].赵娜,马春艳,宋炜,冯春雷,王鲁民.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在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鱼类分类中的应用[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9].付艳霞.鳞头犬牙南极鱼卵壳蛋白的功能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
[10].付艳霞,黄巧,陈良标.鳞头犬牙南极鱼卵壳蛋白的功能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