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论文_张亮,庞有旺,李金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本体,免疫,羟色胺,化学,组织,中枢。

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庞有旺,李金莲[1](2007)在《VGluT1样阳性终末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叁级核团-“带状区”内的分布及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运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行束路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对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终末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叁级核团-“带状区”内的分布和来源、以及与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投射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组成“带状区”的四个核团,即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叁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叁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和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VGluT1样阳性终末呈密集分布;(2)将逆行追踪剂四甲基罗达明(TMR-DA)注入丘脑VPM后,在上述核团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TMR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3)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部分VGluT1样阳性终末包绕在TMR逆标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周围,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4)当切断叁叉神经感觉根7d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手术侧Vpdm内的VGluT1样阳性产物明显下降,其他叁个核团内无明显变化,但当切断叁叉神经运动根8周后,则在手术侧Vsup内观察到VGluT1样阳性产物几乎完全消失,而Vpdm、AVM和ADO内并无变化。以上结果提示:(1)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叁级核团-“带状区”的四个核团内均有大量的VGluT1样阳性终末分布,但它们的来源有所不同,其中Vpdm内的VGluT1样阳性终末来自于外周的叁叉神经节细胞,Vsup内的VGluT1样阳性终末来自于叁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而AVM和ADO内的VGluT1样阳性终末可能来自于中枢其他核团;(2)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从“带状区”向丘脑VPM传递的过程中,谷氨酸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庞有旺,张富兴,李金莲[2](2006)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VGluT1样阳性胞体和终末的生后发育、分布以及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终末的生后发育、表达和分布以及与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新生(P0)大鼠所有的叁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胞体内均可观察到VGluT1的表达,3d(P3)时,VGluT1的表达最强,之后至P11,VGluT1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下降。P11后,在Vme神经元的胞体内未检测到VGluT1样免疫阳性产物,但在阴性胞体周围可观察到VGluT1样免疫阳性终末分布;(2)生后0d,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Vodm-LRF)、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和叁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内已可观察到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分布。生后7d,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开始在叁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出现;(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于生后12d在Vme、Vodm和Vpdm内和生后21d在Vsup-CL内分别观察到一些VGluT1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提示:VGluT1可能与生后发育过程中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兴奋性联系的建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张富兴,黎振航,李金莲,岑国欣,陈应城[3](2004)在《TrkA、TrkB和TrkC受体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的表达(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检查高亲和性的神经营养物质受体 (TrkA、TrkB和TrkC)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上的分布。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抗生物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方法并以二氨基联苯胺(DAB)为呈色剂 ,检查免疫反应细胞。 结果  3种受体在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的叁叉神经中脑核、二级和叁级核团均有表达。同一核团内 3种受体的免疫阳性细胞密度不同。在胞体和突起上均观察到TrkA和TrkB免疫反应染色 ,但TrkB标记的突起较长 ,TrkC染色多局限于细胞体部分。 结论 在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 ,3种神经营养物质受体都可能在维持神经元存活和调节递质释放等方面发挥特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董玉琳,李金莲[4](2004)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第叁级核团内PV样阳性终末与丘脑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第叁级核团内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终末与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 方法 用HRP逆行追踪和包埋前免疫电镜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法。将WGA 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逆行标记投射神经元。 结果 WGA 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 (VPM)后 ,WGA HRP标记神经元主要分布在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Vpdm)、叁叉上核尾外侧部 (Vsup CL)以及叁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 (AVM)和上橄榄核背侧区 (ADO)。电镜下可见PV样阳性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WGA HRP标记的胞体或者树突形成突触联系。另外PV阴性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也与WGA HRP标记的胞体或树突形成突触联系 ,这些胞体或树突偶尔为PV阳性。 结论 在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信息从第叁级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 (VPM)传递的过程中 ,PV样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突触传递机制而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庞有旺[5](2003)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AG、PV样阳性神经元和VGluT1样阳性终末的分布、发育及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教研室以往的研究已证实:传递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信息的中枢通路为存在于叁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Vme)和丘脑腹后内侧核(ventral posteromedial nucleus,VPM)之间的分别由叁级和四级神经元组成的两条平行通路。在该通路中,谷氨酸(glutamate,Glu)是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是主要的钙结合蛋白,它们在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 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hosphate activated glutaminase,PAG)能催化水解谷氨酰胺产生Glu和氨,是中枢Glu的主要来源。目前PAG已被用作研究Glu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PV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钙结合蛋白,在躯体和叁叉神经本体觉通路中大量表达。尽管其功能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在发育过程中PV的表达与神经元的功能成熟相一致。脑内特殊的Na~+依赖的无机磷酸转运体(brain-specific Na~+-dependent inorganic phosphate transporter,BNPI)是一种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已被命名为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le glutamate transporter of type 1,VGluT1)。最近的研究表明:VGluT1主要分布于脑内大部分非对称性突触的突触前囊泡膜上,而在对称性突触的突触前囊泡膜上没有分——布。因此,VGlllTI可作为谷氨酸能神经终末的特异性标记物。 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传递口面部的空间位置信息和闭口肌的运动信息,参与调控吮吸、吞咽、咀嚼和发音等重要活动。众所周知,在发育过程中这些活动日新月异,其本质之一就是精确的运动调控模式的建立,其中成熟的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建立至关重要。形态学和电生理研究表明谷氨酸能神经元在该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由于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为新发现的一条通路,有关发育过程中该通路内神经元的功能成熟时程,特别是mU能神经元的功能成熟时程,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道。 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对发育过程中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AG、PV样阳性神经元和 VGluTI样阳性终末的分布和发育,以及VGluTI样阳性终末与PAG或PV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第一邵分 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V 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 本研究应用兔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V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①早在胚胎门天时,首先在 Vine内观察到 PV样阳性神经元,主要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呈中等阳性反应。生后3天,Vine内PV样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免疫反应呈强阳性。②生后10天,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the dorsomedial part of the subnucleus oralls of the snlnal trlsemlnal nucleus,Vodm)及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仅部(the dorsomedial "art of the PrinciPal 2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ensory trigeminal nucleus,Vpdm)均出现少量中等强度的 pV样阳性神经元;生后 14天,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the lateralreticular.formation,LRF),二叉上核尾夕侧部(the caudolateral part of thesupratrigeminal nucleus,Vsup-CL),二叉神经W动核腹仅区(are ventral to themotor trigeminal nucleus,AVM)及上橄揽核背狈区(area dorsal to the superiorolivery nucleus;ADO)均出现PV样阳性神经元。③生后ZI 天,Vodm-LRF区及由 VPdffi、VSllPCL、ADO和 AVM组成的‘滞状区’内 PV样阳性神经元及纤维的分布均达成年水平。 以上结果提示:Vine内 PV样阳性神经元的功能成熟发生于胚胎门天到生后3天,而Vodm-LRF和“带状区”内PV样阳性神经元的功能成熟则发生于生后10天到ZI天。 第二部分 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AG 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 为了探明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 能神经元的功能成熟时程,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AG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①于胚胎 17天,首先在 Vine内观察到 PAG样阳性神经元,胞体大,呈中等强度免疫阳性,随着发育其免疫阳性逐渐增强,并于生后 10天达到成年水平。@在二级和叁级核团内,直到生后m天才在AV M和ADO内观察到中等强度的PA G样阳性神经元;在生后12天,VOdm和 Vpdm内也观察到 PAG样阳性神经元。③随着发育进展,二级和叁级核团内越来越多的神经元呈 PAG样免疫阳性,并于生后 ZI天, 3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 LRF禾 VSllP*L内观察到 PAG样阳性神经元。 山?(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3-04-01)

庞有旺,李金莲[6](2002)在《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小白蛋白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V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①早在胚胎 13d时 ,首先在叁叉神经中脑核 (Vme)内观察到许多含小白蛋白 (Parvalbumin ,PV)样阳性神经元 ,主要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 ,呈中等阳性反应。②生后 3d时 ,Vme内PV样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 ,免疫反应呈强阳性 ,并可观察到Probst束呈强阳性反应。③生后 10d时 ,在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 (Vodm)及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Vpdm)均出现少量中等强度的PV样阳性神经元。④生后 14d时 ,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 (LRF) ,叁叉上核尾外侧部 (Vsup CL) ,叁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 (AVM )及上橄榄核背侧区 (ADO)均出现PV样阳性神经元。⑤生后 2 1d时 ,Vodm和LRF(Vodm -LRF)区、“带状区”包括Vpdm ,Vsup CL ,ADO ,AVM及Probst束内的PV样阳性神经元及纤维的分布均达成年大鼠水平。上述结果表明 ,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V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发育以及PV样阳性纤维的形成可能与胚胎及生后发育期该通路中神经元的功能成熟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科学杂志》期刊2002年03期)

董玉琳[7](2002)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二、叁级核团内PV样阳性结构及DNPI样、GAD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教研室以往的工作证实,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传导通路存在于叁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Vme)与丘脑腹后内侧核(ventral postromedial nucleus,VPM)之间,由四级神经元组成。该通路中第二、叁级神经元所在地分别是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区及其邻接的网状结构(dorsomedial part of the subnucleus oralis of the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and its adjacent reticular formation,Vodm-LRF)和带状区[包括背侧的叁叉上核尾外侧部(caudolateral part of the supratrigeminal nucleus,Vsup-CL)和感觉主核背内侧部(dorsomedial part of the principal sensory trigeminal nucleus,Vpdm)及腹侧的两个分别位于叁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和上橄榄核背侧的暂命名为AVM(area ventral to the motor trigeminal nucleus)和ADO(area dorsal to the superior olivary nucleus)的两个小核团]。由于此通路系新的发现,因而对此通路内神经活性物质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资料。 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是生物体内一种钙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目前一般认为:它可以通过与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的Ca~(2+)结合,在轴浆运输、细胞代谢和突触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PV样免疫阳性细胞在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各级核团中均有较密集的分布,并且在二、叁级神经元所在地—Vodm-LRF和带状区中大约有30%-50%的PV样阳性神经元为投射神经元。但是二、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叁级中继核团内 PV样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及 PV样阳性结构与其它神经元、纤维和终末的联系究竟如何,它们与向丘脑投射的神经元形成怎样的突触联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谷氨酸哈lutamate,Gin)是哺乳类动物CNS内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磷酸激活的谷氨酞胺酶(PA G)能催化谷氨酞胺水解为GIU和氨,是中枢内 Gill的主要来源。困此 PAG一直被作为研究 Gill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最近人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又成功地在哺乳类动物脑内克隆出一种新的脑内特殊的 Na”依赖的无机磷酸转运体(brain七pecificNa-dependent Inorgaruc phosphate rnsporter,BNPI),并发现它也具有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llT)的特点,因而被命名为 DNPI(又称作 VGIUTZ人新近的研究报道,DN’PI广泛地分布于运用m 作为神经递质的脑区,如丘脑、延髓和脊髓。超微结构研究也进一步观察到,DNPI几乎均分布于非对称性突触的突触前终末内,并被装配在突触小泡膜上。因此,目前人们已将D NPNPI作为脑内Gill能神经终末的特异性标记物。另外我们以往的研究还观察到在带状区有大量的G ABABA能神经终末。但是目前对新发现的囊泡膜mU转运体一DNN样阳性终末与带状区内PA 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ej关系,以及谷氨酸脱发酶(GAD,是GABA能神经元和终末的特异性标识物)是否参与其调控作用,尚缺乏系统的形态学资料。 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免疫电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叁重标记及束路追踪和免疫电镜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二、叁级中继核团内PV样阳性神经元、纤维和终末的突触联系以及DNN样和GAD样阳性终末与N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部分 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叁级核团 内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 洲究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第二、叁级核团内的 PV样阳性神经元、纤维和终末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1.在Vodln-L肚区及带状区(包括Vpdm、VSllp-CL、ADO、AVM)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PV样阳性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终末,PV样阳性胞体较少。PV样阳性轴突终末内的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线粒体膜和突触小泡外膜;阳性树突内的免疫反应产物位于微管的外膜和微丝的周围;阳性胞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子粗面内质网、高尔基氏器、线粒体膜。 2.PV样阳性结构主要形咸以下叁种突触联系:(1)PV样阳性轴突终末与PV样阳性树突或胞体形成轴-树或轴-体突触,以非对称性为主;(2)PV样阳性轴突终末与PV阴性胞体或树突形成轴一体或轴-树突触联系,以对称性为主;(3)PV阴性终末与PV样阳性树突或胞体形成以对称性突触为主的轴-树和轴-体突触联系. 以上结果提示:在面口部本体感觉信息由叁叉种经中脑核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传递的过程中,PV样阳性轴突终末可通过突触传递机制兴奋或抑制二、叁级核团内的投射或中间神经元而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 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第叁级核团内PV样阳性终末与 向丘脑腹后内侧核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 本实验采(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2-04-01)

张富兴,李金莲,李继硕[8](2002)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接受5-羟色胺能终末支配的电镜证明(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 5 羟色胺 (5 HT)样免疫反应纤维终末与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 方法 逆行束路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电镜双重标记技术。 结果 将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WGA HRP)注入大鼠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Vpdm)并进行 5 HT免疫染色后 ,在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 (Vodm LRF)中可见WGA HRP逆行标记的神经元和 5 HT样阳性轴突终末。电镜下观察到 5 HT样阳性轴突终末与WGA HRP标记的神经元之间有轴 体、轴 树突触联系 ,这些突触属对称或非对称型 ,但以对称型为主。 结论 本研究为 5 HT能终末可能对叁叉神经本体觉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张富兴,李金莲,李继硕[9](2001)在《大鼠 5-HT能纤维与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Parval bumin样阳性二级神经元接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免疫荧光叁重标记技术 ,对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Parvalbumin(PV)样阳性二级神经元与 5 羟色胺 (5 HT)样阳性纤维间的联系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将葡聚糖胺结合的四甲基罗达明 (TMR DA)注入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Vpdm)并对PV ,5 HT及TMR DA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后 ,在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 (Vodm LRF)中观察到 5 HT样阳性纤维和PV/TMR DA双标细胞 ;5 HT样阳性纤维的膨体或终扣与PV/TMR DA双标细胞的胞体或树突有紧密接触。提示 5 HT能终末与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PV样阳性二级神经元间可能存在突触联系 ,并在二级神经元水平对叁叉神经本体觉信息有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科学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董玉琳,李金莲[10](2001)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叁级核团内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教研室以往的研究证实 Parvalbum in样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四级通路的各级中继核团 ,其中有 30 %~ 5 0 %为投射神经元。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一步对此通路第二、叁级神经元所在地的 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和终末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Parvalbum in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以下几种突触联系 :( 1)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与 Parvalbumin样阳性胞体或树突形成轴 -体或轴 -树突触 ,其中以非对称性突触为主 ,对称性突触较少 ;( 2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分别与 Parvalbumin样阴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轴 -体或轴 -树突触 ,这些突触联系以对称性为主 ,非对称性大约占 30 %左右 ;( 3) Parvalbumin样阴性终末与 Parvalbumin样阳性树突形成以对称性为主的轴 -树突触 ,这种突触大约占所有突触联系的 5 0 %。以上结果表明 :面口部本体感觉信息由叁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传递的过程中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终末可通过突触传导机制而兴奋或抑制二、叁级核团内的投射或中间神经元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1年03期)

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终末的生后发育、表达和分布以及与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新生(P0)大鼠所有的叁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胞体内均可观察到VGluT1的表达,3d(P3)时,VGluT1的表达最强,之后至P11,VGluT1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下降。P11后,在Vme神经元的胞体内未检测到VGluT1样免疫阳性产物,但在阴性胞体周围可观察到VGluT1样免疫阳性终末分布;(2)生后0d,叁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Vodm-LRF)、叁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和叁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内已可观察到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分布。生后7d,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开始在叁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出现;(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于生后12d在Vme、Vodm和Vpdm内和生后21d在Vsup-CL内分别观察到一些VGluT1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提示:VGluT1可能与生后发育过程中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兴奋性联系的建立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亮,庞有旺,李金莲.VGluT1样阳性终末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叁级核团-“带状区”内的分布及来源[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7

[2].庞有旺,张富兴,李金莲.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VGluT1样阳性胞体和终末的生后发育、分布以及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联系[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6

[3].张富兴,黎振航,李金莲,岑国欣,陈应城.TrkA、TrkB和TrkC受体在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的表达(英文)[J].解剖学报.2004

[4].董玉琳,李金莲.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第叁级核团内PV样阳性终末与丘脑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英文)[J].解剖学报.2004

[5].庞有旺.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PAG、PV样阳性神经元和VGluT1样阳性终末的分布、发育及联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

[6].庞有旺,李金莲.大鼠脑干内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小白蛋白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英文)[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2

[7].董玉琳.大鼠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二、叁级核团内PV样阳性结构及DNPI样、GAD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

[8].张富兴,李金莲,李继硕.大鼠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接受5-羟色胺能终末支配的电镜证明(英文)[J].解剖学报.2002

[9].张富兴,李金莲,李继硕.大鼠5-HT能纤维与叁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Parvalbumin样阳性二级神经元接触(英文)[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

[10].董玉琳,李金莲.大鼠叁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叁级核团内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

论文知识图

注入例大鼠

标签:;  ;  ;  ;  ;  ;  ;  

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论文_张亮,庞有旺,李金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