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福宾(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人民医院0240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76-01
【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STEMI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和对照组(未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2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共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期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而出血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在STEMI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由于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溃破、出血、血栓形成、心肌血氧供应急剧减少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因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作用重要,因此抗血小板治疗非常关键。已有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冠心病患者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会明显下降,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00例行PCI的患者的正规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按是否用加替罗非班分成2组比较,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住院拟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30-60岁;2)6小时内持续心绞痛发作,心电图至少2个肢体导联或3个胸导ST段升高≥0.1mV;3)血清酶学变化:肌钙蛋白定量或CK-MB>正常值上限。1年内有高血压病史、3个月内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史、1月内有冠脉搭桥术及严重肝肾病史的则排除。
1.2方法入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PCI术+低分子肝素+盐酸氯比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集团生产),静脉负荷量0.4ug/(kg.min)×30min,维持量0.1ug/(kg.min)×24-72及小时。观察住院期间出血情况(穿刺处血肿、上消化道出血、血尿、颅内出血等)及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相比减少50%以上为血小板减少)。患者PCI术后30天内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新发心梗、再发心绞痛、心衰、再次血运重建等终点指标发生例数。
1.3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为配对t实验。
2结果
两组患者30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天时治疗组、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死亡0例、心梗0例、心绞痛1例、心衰1例、再次血运重建0例)和26%(死亡1例,心梗2例,心绞痛2例,心衰5例,再次学运重建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出血并发症治疗组(12%)与对照组(11%)均未有大出血发生,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及血尿。未有血小板减少病例。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为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形成血栓。临床常规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只能分别阻止血小板活化的其中一条途径,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途径是凝血因子Ⅰ同时与两个血小板膜表面激活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该受体从而阻止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防止血小板聚集[1]。PESTORE研究证明:接受PCI的高危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从中获益[2]。
本研究结果显示,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组)能使30天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特别是再次血运重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替罗非班易导致出血的不良反应,牙龈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现象。
故我们认为替罗非班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对行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及心衰的发生,特别是能减少再发心梗和再次血运重建,对治疗心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研究的例数较少,在以后工作中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的病例数量予以证实。
参考文献
[1]杨新春,李延辉,王乐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7.
[2]RESTOREInvestigators.EffectsofplateletglycoproteinGPⅡb/Ⅲablockadewithtirofibanonadversecardiaceventsinpatientswithunstableanginao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undergoingcoronaryangioplasty[J].Circulation,1997,96(5):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