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管方法论文_张静,黄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拔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法,导尿管,气管,意外,双频,颅脑,计划性。

拔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黄明辉[1](2019)在《新型拔管方法在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导尿中的循证护理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新型与传统拔尿管方式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50例留置导尿男性中老年结石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尿道疼痛状况及拔除尿管时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2.72±10.819岁,留置尿管时间为118.32±29.310h,拔除尿管患者不舒适患者有1例(4%),首次排尿无疼痛和轻度疼痛患者为17例(68%),试验组无尿潴留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72±10.208岁,留置尿管时间为120.24±23.74h,拔除尿管不舒适患者有5例(20%),首次排尿无疼痛和轻度疼痛患者为12例(48%),对照组有4例尿潴留患者(16%)。两组比较单因素分析示年龄(P=0.505)、留置导尿时间(P=0.800)无统计学差异;拔除尿管患者舒适度(P=0.028)、首次排尿疼痛程度(P=0.036)、尿潴留(P=0.01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普通拔管方式,新型拔管方式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首次排尿尿道疼痛状况,让患者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金艳君,程凤敏,卢爱金,缪滔,毕东军[2](2019)在《追踪方法学在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对医院留置管道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进行追踪方法学管理,并从护理质量评估方法、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措施落实、结果反馈等各个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和科学评价,比较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追踪方法学质量管理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由最初的4.5%降至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优质护理品质。(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9年09期)

李冰丽,杨凤珍,林清,黎海新[3](2019)在《前列腺电切术后导尿管拔除方法对拔管后排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导尿管拔除方法对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在膀胱充盈情况下拔除导尿管,其中观察组加用舒泰作为润滑麻醉剂联合改良拔管法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抽尽气囊内液体后直接拔除导尿管。结果观察组拔尿管后尿痛、血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舒泰作为润滑剂的观察组拔管方法更优越,痛苦少,减少血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26期)

谭凤珠,曾湘莲[4](2019)在《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评分;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护理前后应激心理评分;意外拔管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满意评分、应激心理评分、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意外拔管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留置管道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提升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3期)

全燕,刘忠玉,李刚,杨娜[5](2019)在《两种不同气管拔管方法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清醒拔管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浅麻醉拔管这两种不同的气管拔管方法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为制定患者满意度更高、更个体化的拔管方案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择期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拔管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两组,A组(清醒拔管组)患者80例,B组(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浅麻醉拔管组)患者20例。记录患者在麻醉前(S_0)、手术结束时(S_1)、脱离呼吸机时(S_2)、拔管时(S_3)、拔管后5 min(S_4)、拔管后10 min(S_5)及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S_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镇静程度评分、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脱机耗时、拔管耗时、拔管后记忆评分、术后1 d记忆评分、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及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 B组在S_3时的心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S_2、S_3、S_4时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S_3时的心率明显高于S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S_2、S_3、S_4时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S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S_1、S_2、S_4、S_5、S_6时的镇静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_3时,A组镇静程度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S_2、S_3、S_4、S_5、S_6时的镇静程度评分均高于S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S_6时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脱机耗时为(60.72±16.12)min,B组为(61.26±13.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耗时为(87.20±14.06)min,明显短于A组的(104.73±19.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记忆评分和术后1 d记忆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浅麻醉拔管能够缩短拔管耗时,减少关于拔管的不良记忆,且不会增加疼痛感,是一种安全度和舒适度均较高的气管拔管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海华,江云芬[6](2019)在《两种尿管拔除方法对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留置时长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方法,探讨其与常规尿管拔除方法对留置时长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尿管拔除方法,改良尿管拔除方法能够显着缩短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复插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郑小燕,李玉洁[7](2018)在《循证护理在短期留置尿管拔管方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短期留置尿管拔管方法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心脏外科术后短期(1~7天)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拔管前给予间断夹闭尿管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的文献、结合临床经验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并制订具体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诱导排尿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中自然排尿44例,诱导排尿成功4例,尿潴留2例,排尿成功率96%。对照组50例中自然排尿例46,诱导排尿成功3例,尿潴留1例,排尿成功率98%。试验组和对照组自然排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排尿、尿潴留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短期导尿患者的尿管拔出中,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工作量。(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36期)

戴建强[8](2018)在《TARP内固定术后气管拔管新方法的建立及椎前软组织改变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术仅需经口一个入路,就可完成寰枢关节即时复位、植骨融合和内固定,在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术后伴发的椎前软组织(PVST)肿胀常使气管拔管具有风险,传统法拔管存在拔管延迟、拔管后气道梗阻风险高等不足。本研究目的:①将传统法拔管进行改良,为临床提供一个TARP内固定术后气管拔管的新方法;②对PVST厚度进行测量,明确术后PVST变化规律,为TARP内固定术后气道管理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选择施行TARP内固定术成年患者318例,分为传统法拔管组(CA组,142例)和改良法拔管组(IA组,176例)。在符合基本拔管适应证的基础上,CA组以肉眼观察咽部及舌体有无明显肿胀判断气道通畅度,对无明显肿胀者进行拔管;IA组以气囊漏气试验(CLT)评估气道通畅度,对CLT阴性者给予拔管,并对术后3d CLT阳性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BS)辅助拔管。比较两组拔管时间、拔管后喘鸣及拔管后24h内再插管率。2.比较TARP内固定术成年患者(I组,32例)术前、术后C2、C3、C4叁节段PVST厚度。并与前路C3/C4手术者(II组,32例)及前路C5/C6手术者(III组,32例)PVST厚度进行对比,分析TARP内固定术后PVST变化规律。结果1.改良法与传统法拔管比较1.1 CA组术后1d、2d达到拔管适应证者分别为15(10.56%)、50(35.21%)例,IA组术后1d、2d达到拔管适应证者为69(39.20%)、75(42.61%)例,IA组术后2d内早期拔管率显着高于CA组(81.81%比45.76%)(P<0.01)。IA组拔管时间为术后2(1,2)d,CA组拔管时间为术后3(2,3)d。1.2 CA组17(11.98%)例发生拔管后喘鸣,而IA组为10(5.69%)例,CA组拔管后喘鸣发生率是IA组的2.11倍(P<0.05)。CA组7例(4.93%)拔管后需再插管,IA组为1例(0.57%),CA组再插管率为IA组的8.65倍(P<0.05)。1.3 IA组18例于术后3d或4d在FBS辅助下成功拔管,成功率为100%。2.TARP内固定术后PVST改变2.1叁组患者术前PVST厚度一致,术后PVST厚度均显着大于术前(P<0.01)。术后组内比较:Ⅰ、Ⅱ组术后PVST厚度增幅叁节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术后C2增幅低于C3、C4。术后组间比较:Ⅰ组术后PVST厚度增幅高于Ⅱ、Ⅲ组(P<0.01);II组C2增幅高于Ⅲ组,C3、C4增幅低于Ⅲ组(P<0.05)。2.2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和TARP内固定术为术后PVST肿胀预测因素。ASIAD级亚组分析显示仅TARP内固定术为肿胀预测因素。结论1.以CLT评估气道通畅度,并对术后3d CLT阳性者采用FBS辅助拔管的新方法优于传统拔管法,前者既能使TARP内固定术后患者尽早拔管又可显着减少拔管后喘鸣及24小时内再插管率。2.TARP内固定术后PVST肿胀程度明显重于前路C3/C4和前路C5/C6手术者,术后需加强气道管理,严防PVST肿胀而导致的气道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11-18)

蒋常英,黄新武,肖谏凤,朱花女,李建红[9](2018)在《改进颅脑术后引流管固定方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进颅脑术后引流管固定方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4月颅脑手术患者150例(233条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110条管)使用采用医生手术缝合固定引流管道,引流管远端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的固定方法,观察组75例(123条管)采用改进颅脑术后引流管固定方法,即引流管伤口端用胶带缠绕,将棉线系在缠绕胶带的引流管下方,将长的扁带沿双侧耳绕过下颌部在任意一侧脸颊打结。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保留时间、非计划性拔管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负压引流管保留时间(5.2±0.9)d、血肿腔引流管保留时间(4.7±0.6)d、脑室引流管保留时间(3.5±0.4)d少于对照组(6.0±1.1)d、(5.4±0.8)d、(4.2±0.5)d。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0、不良事件发生率1.3%、并发症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5.3%、1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进颅脑术后引流管固定方法可显着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21期)

李素梅[10](2018)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老年住院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老年住院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8例住院留置多种治疗管路(包括胃管、尿管、PICC、CVC,其他引流管等)的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管理)与实验组(84例: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19.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留置管路老年患者给予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11期)

拔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对医院留置管道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进行追踪方法学管理,并从护理质量评估方法、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措施落实、结果反馈等各个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和科学评价,比较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追踪方法学质量管理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由最初的4.5%降至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优质护理品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拔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黄明辉.新型拔管方法在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导尿中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

[2].金艳君,程凤敏,卢爱金,缪滔,毕东军.追踪方法学在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9

[3].李冰丽,杨凤珍,林清,黎海新.前列腺电切术后导尿管拔除方法对拔管后排尿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

[4].谭凤珠,曾湘莲.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全燕,刘忠玉,李刚,杨娜.两种不同气管拔管方法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9

[6].王海华,江云芬.两种尿管拔除方法对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留置时长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9

[7].郑小燕,李玉洁.循证护理在短期留置尿管拔管方法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8].戴建强.TARP内固定术后气管拔管新方法的建立及椎前软组织改变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9].蒋常英,黄新武,肖谏凤,朱花女,李建红.改进颅脑术后引流管固定方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

[10].李素梅.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老年住院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健康之路.2018

论文知识图

新型左心耳插管方法“微创”拔管后的...新型双心室辅助插管方法“微创”拔管...新型双心室辅助插管方法“微创”拔管...拔制力与载荷步关系管材冷轧冷拔-图7 多辊滚模长芯棒拔轧圆管...左:单管闭式灌洗法治疗膝关节感染(左...

标签:;  ;  ;  ;  ;  ;  ;  

拔管方法论文_张静,黄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