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毒被膜蛋白pUL21与宿主胞质动力蛋白互作研究

伪狂犬病毒被膜蛋白pUL21与宿主胞质动力蛋白互作研究

论文摘要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伪狂犬病的病原,给我国乃至全球生猪健康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危害。PRV具有神经侵染性(neuroinvasiveness)和神经毒性(neurovirulence),能够在神经元中建立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PRV经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质后,衣壳-被膜复合体(capsid-tegument complex)沿微管朝着细胞核的方向进行逆行运输(retrograde)。此举的目的在于将病毒基因组运输至细胞核,以进行DNA复制。因此,衣壳-被膜复合体的逆行运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胞质动力蛋白(cytoplasmic dynein)是宿主细胞内微管上负责逆行运输的马达蛋白,PRV的逆行运输需要胞质动力蛋白的参与,但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技术筛选了与PRV内层被膜蛋白pUL21相互作用的胞质动力蛋白,发现pUL21通过其羧基端与胞质动力蛋白轻链Roadblock-1互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 pUL21是PRV的内层被膜蛋白本研究提取纯化了成熟的PRV胞外病毒粒子。在使用表面活性剂和不同浓度的KCl处理病毒粒子后,利用Western blot分析残留在衣壳上的蛋白质成分。结果表明,pUL21与内层被膜蛋白VP1/2一样,都与衣壳紧密连结,不会随着KCl浓度的升高而从衣壳上完全脱离。因此,pUL21是PRV的内层被膜蛋白。2 PRV pUL21与胞质动力蛋白轻链Roadblock-1互作本研究克隆了11个宿主细胞胞质动力蛋白基因,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筛选出与PRV被膜蛋白pUL21互作的胞质动力蛋白轻链Roadblock-1;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验证了蛋白质的互作;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研究了pUL21和Roadblock-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UL21与Roadblock-1在核周的细胞质中共定位;利用截短的方法确定蛋白质的互作区域,发现Roadblock-1与pUL21的羧基端互作。3 pUL21羧基端的功能根据定位蛋白质互作区域的实验结果,本研究利用PRV细菌人工染色体构建了缺失pUL21羧基端的PRV突变株及其回复突变株。在上皮细胞中,缺失pUL21羧基端的PRV增殖滴度不受影响,但传播能力下降;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中,缺失pUL21羧基端的PRV在轴突中的逆行运输效率降低,但顺行运输效率不受影响;在动物体中,缺失pUL21羧基端的PRV神经侵染性和毒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伪狂犬病简介
  •     1.1.2 伪狂犬病毒的分类地位
  •     1.1.3 伪狂犬病毒的结构
  •     1.1.4 伪狂犬病毒的复制周期
  •     1.1.5 伪狂犬病毒的潜伏感染
  •     1.1.6 被膜蛋白pUL21研究进展
  •     1.1.7 胞质动力蛋白简介
  •     1.1.8 α疱疹病毒蛋白与微管马达蛋白互作研究进展
  •     1.1.9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简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
  •     2.1.2 病毒
  •     2.1.3 菌种
  •     2.1.4 质粒
  •     2.1.5 抗体与染料
  •     2.1.6 实验动物
  •     2.1.7 试剂
  •     2.1.8 仪器与设备
  •     2.1.9 试剂的配制
  •     2.1.10 引物
  •   2.2 方法
  •     2.2.1 传代细胞培养
  •     2.2.2 胞外病毒粒子的纯化与KCl处理
  •     2.2.3 Western blot
  •     2.2.4 提取细胞总RNA
  •     2.2.5 反转录
  •     2.2.6 PCR
  •     2.2.7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9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2.10 质粒的提取
  •     2.2.11 质粒转染
  •     2.2.12 免疫共沉淀
  •     2.2.13 间接免疫荧光
  •     2.2.14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5 利用BAC构建重组病毒
  •     2.2.16 病毒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17 病毒滴度的测定与空斑大小比较
  •     2.2.18 病毒基因组的少量提取
  •     2.2.19 鸡胚背根神经节细胞培养与微流体系统
  •     2.2.20 小鼠攻毒实验
  •     2.2.21 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2.2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UL21是伪狂犬病毒的内层被膜蛋白
  •     3.1.1 胞外病毒粒子的纯化与KCl处理
  •     3.1.2 Western blot检测病毒粒子
  •   3.2 筛选与pUL21互作的胞质动力蛋白
  •     3.2.1 克隆胞质动力蛋白基因
  •     3.2.2 克隆被膜蛋白基因
  •     3.2.3 BiFC筛选互作蛋白
  •   3.3 验证pUL21与Roadblock-1互作
  •     3.3.1 分析Roadblock-1的氨基酸序列
  •     3.3.2 免疫共沉淀验证蛋白质互作
  •     3.3.3 间接免疫荧光研究蛋白质共定位
  •   3.4 PRV pUL21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4.1 PRV pUL21缺失株在上皮细胞中的增殖与传播
  •     3.4.2 PRV pUL21缺失株在神经元轴突中的运输效率
  •     3.4.3 缺失pUL21对PRV毒力的影响
  •   3.5 定位pUL21与Roadblock-1作区域
  •     3.5.1 克隆截短的被膜蛋白pUL21基因
  •     3.5.2 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互作区域
  •   3.6 PRV UL21 CΔ300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6.1 构建PRV UL21 CΔ300
  •     3.6.2 PRV UL21 CΔ300在上皮细胞中的增殖与传播
  •     3.6.3 PRV UL21 CΔ300在神经元轴突中的运输效率
  •     3.6.4 缺失pUL21羧基端对PRV毒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pUL21是PRV的内层被膜蛋白
  •   4.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筛选互作的蛋白质
  •   4.3 免疫共沉淀验证蛋白质互作
  •   4.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研究蛋白质定位
  •   4.5 利用截短蛋白研究蛋白质互作区域
  •   4.6 缺失pUL21羧基端对PRV神经侵染性的影响
  •   4.7 PRV在神经元轴突中的逆行运输模型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燕凯

    导师: 陈焕春,刘正飞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胞质动力蛋白,逆行运输,神经侵染性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分类号: S852.65

    DOI: 10.27158/d.cnki.ghznu.2019.000113

    总页数: 91

    文件大小: 6900K

    下载量: 25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揭秘纺锤体组装机理[J]. 生物学教学 2009(10)
    • [2].Dynamit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免疫学杂志 2008(02)
    • [3].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人口腔黏膜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J]. 口腔医学 2014(11)

    标签:;  ;  ;  ;  

    伪狂犬病毒被膜蛋白pUL21与宿主胞质动力蛋白互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