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分散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颗粒,滤膜,分散,微孔,体系,疏水。
颗粒分散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许茂东[1](2019)在《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的流体分散体系及其刺激—响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开关性/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颗粒以及相应的流体分散体系如乳状液和泡沫的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借助于能够通过某种触发机制在有表面活性和无表面活性之间可逆转换的智能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纳米颗粒,人们已经构建了众多的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乳状液和泡沫体系,其触发机制包括pH、光照、磁场、温度、氧化还原、离子对形成、CO_2/N_2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多重响应等。其中利用在水介质中带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与带相反电荷的开关性/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或者常规表面活性剂构建的开关/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体系尤其值得注意,它们仅需将普通商品无机纳米颗粒与低浓度(0.1 cmc)的表面活性剂相结合,即通过可逆原位疏水化作用获得开关性/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颗粒,从而避免了复杂的人工合成。由于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都具有表面活性,它们共存时在流体界面的行为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尽管近年来有关带相反电荷的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流体界面的行为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但带相同电荷的纳米颗粒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流体分散体系中的行为尚未受到关注和研究,因为它们之间没有预期的强相互作用。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本课题试图研究带相同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流体分散体系中的行为,具体采用在水介质中带正电荷的纳米氧化铝(Al_2O_3)颗粒与CO_2/N_2开关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以及普通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结合,考察它们在液-液分散体系即乳状液体系中的潜在新行为,以期达到探索未知世界、进一步丰富乳状液基础理论的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1)借助于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纳米Al_2O_3颗粒和CO_2/N_2开关性表面活性剂构建CO_2/N_2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通常只有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纳米颗粒之间才能够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从而使纳米颗粒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已有的CO_2/N_2开关性表面活性剂,如一种烷基脒碳酸氢盐(DDMAC)属于阳离子型,它们对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Al_2O_3颗粒无法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因此两者不能结合并构建CO_2/N_2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本研究表明,以正癸烷为油相,如果在体系中引入微量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则纳米Al_2O_3颗粒能够通过双电层排斥作用吸附SDS而被原位疏水化,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进而吸附到油/水界稳定O/W型Pickering乳状液。向乳状液中通入CO_2,使烷基脒转变为阳离子型的碳酸氢盐,则其将趋向于与SDS形成离子对而促使SDS从Al_2O_3颗粒表面脱附,颗粒恢复强亲水性导致乳状液破乳。而向体系中通入N_2,则使DDMAC转变为中性的烷基脒,其与SDS形成的离子对解体,SDS又能吸附到Al_2O_3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体系经均质乳化后又能形成Pickering乳状液。取决于DDMAC的浓度大小,相关体系可以实现多次乳化-破乳循环。(2)用超低浓度的带相同电荷的纳米颗粒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建了一类新型O/W型乳状液,并初步阐述了其稳定机制。本研究首次发现,在水介质中,以正癸烷为油相,纳米Al_2O_3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能够协同稳定一种新型O/W型乳状液,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和颗粒的浓度可以分别低至0.001 cmc和0.001 wt.%。这种新型乳状液的微结构不同于普通乳状液和Pickering乳状液,其中极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油/水界面,赋予油滴表面电荷并决定液滴的大小,而纳米颗粒分布于连续相水中,形成较厚的水膜,增加了油滴间的距离,大大降低了油滴间的范德华引力,并通过颗粒-颗粒、液滴-液滴以及颗粒-液滴之间的双电层的排斥作用,阻止油滴絮凝和聚结。这种协同稳定作用具有普适性,既适用于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也适用于表面带负电荷的纳米颗粒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并可以应用于多种油类,包括烷烃、芳烃和甘油叁酯类。但这种新型乳状液的稳定机理难以用已有的DLVO稳定机制、位阻稳定机制以及Pickering稳定机制来解释。初步研究表明,为了使这种新型乳状液保持稳定,油珠必须带电,而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必须大于一个临界值,约为?18mV。本发现不仅为乳状液稳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大幅度降低表面活性剂和颗粒的用量及其排放,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符合绿色化学发展方向。(3)实现了新型(O/W)乳状液和Pickering乳状液之间的刺激-响应转换。纳米Al_2O_3颗粒的等电点为pH=10.6,因此在酸性或中性水介质中,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带正电荷,与普通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CTAB相结合,当浓度为分别为0.1 wt.%和0.1 cmc左右时,能够协同稳定新型O/W型乳状液。调节水相至碱性(pH>10.6),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转为带负电荷,于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双电层作用吸附到Al_2O_3颗粒表面,对其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使其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吸附到油/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这种乳状液类型的刺激-响应转换可以循环有限次,因为反复调节酸碱将导致中和形成的无机盐在体系中积累,它们会压缩双电层从而抑制颗粒和油滴的Zeta电位。(4)实现了新型乳状液的智能化,即赋予新型乳状液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在以正癸烷为油相的新型O/W乳状液中,以CO_2/N_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例如DDMAC,取代常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以纳米Al_2O_3颗粒,则可以获得新型CO_2/N_2开关性乳状液。向溶液中通入CO_2,使DDMAC处于阳离子状态时,它与纳米Al_2O_3颗粒协同稳定新型O/W型乳状液,而向乳状液中通入N_2时,DDMAC转变为中性的非离子,于是液滴的表面电荷消失,乳状液破乳。再通入CO_2,DDMAC转回到阳离子,均质乳化后又能够吸附到油/水界面赋予油滴表面电荷,重新获得稳定的新型乳状液。(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静,张浩,周春晖,刘阔,吴琦琦[2](2018)在《层状硅酸盐纳米分散体系中制备金纳米颗粒》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硅酸盐粘土可以在水中自发剥离成"卡片房"状的纳米结构,在不同浓度下形成具有可变相行为的分散体,从流体到液晶相和凝胶状态。金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等离子体可调谐等特性,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光动力疗法、生物传感和磁共振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力2。为了获得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通常使用有机保护胶体,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来控制成核并防止金颗粒的团聚。层状硅酸(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8-07-06)
袁丽[3](2017)在《溶液分散体系中纳米颗粒形态与表面状态的原位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使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紫外可见光光谱技术(UV-Vis)研究了溶液分散体系中纳米颗粒表面状态和形态的原位测量。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本文研究的一方面是第一次尝试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原位测量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湿比表面积,根据不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官能团的类别不同,确定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束缚水分子的数量以及相应表面官能团的数量。本文用该方法以修饰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对比,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单位面积所含氨基个数为3.7个/nm~2;羧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单位面积所含羧基个数为2.3个/nm~2;羟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单位面积所含羟基个数为4个/nm~2。结果与文献相关报道一致,该技术证明可用于原位定性、定量分析纳米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研究的另一方面是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对溶液中的纳米颗粒吸光度进行实时检测、记录,经计算得到相应的浊度。基于瑞利散射近似理论(RGDA),该浊度可用于计算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对异相材料包覆的颗粒来说,可确定其包覆层厚度。基于光散射原理,该方法只适用于在紫外及可见光谱范围内存在零吸收的物质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颗粒对光的散射作用是造成浊度(吸光度)的唯一原因。该技术成功实现了根据浊度确定纳米颗粒粒径及其包覆层厚度的研究,并且表现出可与动态光散射测量结果相媲美的准确性、灵敏性及方便性。以两个尺寸不同的聚苯乙烯微球包覆牛血清蛋白(BSA)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对比,浊度法计算测量的包覆层厚度分别为4.5nm和3.8nm,该结果与动态光散射(DLS)测量结果一致。并且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例,根据不同的分散时间进行测量,随着分散时间的增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分散程度越好,当分散时间在15min以后,吸光度基本不再有明显变化,表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程度基本稳定。上述实验结果与用其他传统方法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所以该方法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7-05-01)
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4](2016)在《微重力下盘状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液晶相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力对盘状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液晶相转变具有显着影响,为此我们借助"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了Mg_2Al LDH水分散体系液晶相转变的微重力实验,通过CCD图像观察其宏观相行为。与地面实验形成鲜明的对比,微重力下分散体系的临界相变浓度更高。当地面样品已经达到发生液晶相分离的浓度时,微重力样品仍无液晶相形成,整个体系逐渐趋向均匀。随着浓度的升高,微重力样品达到临界相变浓度,出现新的双折射花纹,发生液晶相转变。这是第一次(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期刊2016-09-27)
孙业恒,龙运前,宋付权,于金彪,朱维耀[5](2016)在《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封堵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低渗透油藏具有更好的控水稳油效果,从粘度特性、流变特性和封堵性能3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分析注入压力、渗透率、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粘度较小,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良好的注入特性和封堵效果,注入压力呈波动性变化趋势。当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注入速度一定时,颗粒平均粒径与喉道平均直径比值小于0.16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大于0.32的区域为强封堵区域,0.16~0.32的区域为中等封堵区域。若增加水化时间,弱封堵区域增大,强封堵区域减小。当水化时间、注入速度和岩心渗透率一定时,聚合物颗粒质量浓度小于1.0 g/L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聚合物颗粒质量浓度大于2.0 g/L区域为强封堵区域。当水化时间、颗粒质量浓度和岩心渗透率一定时,注入速度小于0.1 mL/min的区域为弱封堵区域,注入速度大于0.5 mL/min的区域为强封堵区域。(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6年04期)
朱凯明,刘丁侥,郝璐,于德梅[6](2016)在《吡咯基导电聚合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纳米颗粒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研究;但对聚合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学研究仍有空白。通过流变性能变化反推纳米颗粒粒径和形貌在外力场作用下的变化以及流变参数对其形貌的影响值得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吡咯与二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的亲核取代反应以及之后的消除反应,制得了N-乙烯基吡咯单体。在PVP作为稳定剂、H2O2作为氧化剂、紫外光催化下的水介质体系中,单体N-乙烯基吡咯自由基微乳液聚合,形成以水为分散介质的聚N-乙烯基吡咯纳米颗粒分散体系。在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分散液后,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不同剪切速率下,分散体系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粒径分布对体系表观粘度的变化;同时采用近似方法制备聚吡咯纳米颗粒及其分散体系,系统研究其流变性能;从而研究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学性质及其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七分会:流变学》期刊2016-07-01)
曾良[7](2016)在《纳米金属颗粒在离子液体及聚合物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是将纳米材料均匀地分散到聚合物高分子基体中,制得的一相含有纳米材料的复合体系。纳米粒子由于高比表面积,具有很高的表面能,使得它处于能量很不稳定的状态,因此纳米粒子非常容易团聚。由于团聚而形成的二次粒子,它的粒子粒径变大,就会失去纳米颗粒所具备的各种特殊性质,给纳米粒子在制备、保存以及使用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论文针对制备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存在的分散困难的技术现状,就纳米粒子、离子液和高分子的复合开展了基础研究。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纳米粒子在离子液体中的分散实验及其机理研究。研究了多种纳米粉在[emim]BF4中分散实验,用FT-IR和UV-vis分析了纳米Cu含量对分散效果的影响。利用紫外、红外、薄层色谱、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表征了[emim]BF4与纳米铜超声得到的分散系。2.以PMMA与PS为基底的聚合物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分别以PMMA与PS高分子为基底,分散有纳米铜的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为添加剂,制成新型的高分子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了其分散效果;通过紫外、电导率以及热重等,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光学、电学特性以及热稳定性。3.基于PMMS的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本文选用分子链上富含巯基的聚巯基丙基甲基硅氧烷为基底,咪唑翁盐类的离子液体来分散纳米银,经紫外光固化交联法制备聚合物基底的PMMS/AAIM/Nano Ag复合膜。本研究采用FT-IR红外光谱表征AAIm-Ag间的作用力,通过热重分析表征高分子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本研究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提出了配位作用机理,此机理不仅能很好地解释纳米铜与[emim]BF4离子液间的作用,并且在PMMA、PS、以及PMMS为高分子基体的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中得到很好的验证,有效解决了高分子纳米复合过程中的团聚问题,提高了复合薄膜导电性和热稳定性,拓展了PMMA和PS对紫外的吸收能力和紫外光谱宽度。(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5-10)
龙运前,朱维耀,韩宏彦,王明,徐洋[8](2015)在《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孔滤膜模拟低渗透储层的喉道,将微孔滤膜过滤实验和激光粒度仪相结合,对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微孔滤膜过滤前后的粒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水化时间、注入压力、核孔膜尺寸、颗粒尺寸和颗粒浓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为恒定值,存在一个最佳水化时间范围为大于240h,在该水化时间范围内,聚合物颗粒弹性变形能力逐步增强,使得更大粒径的聚合物颗粒得以通过1.2μm的喉道;增大注入压力,有助于更大粒径的聚合物颗粒通过1.2μm的喉道;增大聚合物颗粒浓度,会增强聚合物颗粒在1.2μm喉道处的封堵效果;不同尺寸分布的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与一定大小的喉道相适应;聚合物颗粒粒径与喉道直径比值δ≥3.0的范围为聚合物颗粒直接封堵流动区域,1.0≤δ<3.0的范围为聚合物颗粒弹性流动区域,δ<1.0的范围为架桥封堵流动区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龙运前,朱维耀,刘启鹏,宋付权[9](2015)在《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孔滤膜流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流动特征,利用微孔滤膜模拟低渗透油藏的喉道,采用激光粒度仪和微孔滤膜过滤装置,对其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时间小于120 h时,聚合物颗粒的封堵作用较强;水化时间大于120h后,聚合物颗粒逐级调驱能力增强;随着压力差增大,聚合物颗粒储层深处逐级调驱的效果增强,压力差大于0.15 MPa后,逐级调驱效果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滤膜孔径减小,聚合物颗粒过滤速度急剧降低,在0.45,0.80μm微孔滤膜上粒径为1.68μm聚合物颗粒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而在3.0μm微孔滤膜上具有较强的储层深部逐级调驱效果;随着聚合物颗粒浓度增加,储层深部逐级调驱效果变弱,颗粒浓度增至2.0 g/L后,聚合物颗粒已经没有深部逐级调驱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娄钰[10](2015)在《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非匀相渗流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能够深入地层起到调驱作用,有效的改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并提高采收率。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复杂,实验中发现颗粒团聚、微观结构变化及选择性进入孔喉等非匀相渗流现象,但对非匀相渗流机理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仍未有系统研究,因此如何科学的描述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复杂渗流规律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就成为纳微米聚合物颗粒调驱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隙被驱替相填满,最先被填满的孔隙所需要的时间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AA/AM/MMA)颗粒,对其非匀相渗流特征及其提高采收率机理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1.基于水化膨胀实验和流变实验,建立综合考虑颗粒膨胀动态变化和膨胀聚合物颗粒间作用力的分散体系流变模型,分析了地层环境、剪切速率和水化时间对聚合物颗粒水化膨胀程度及分散体系流变的影响。2.通过微观仿真可视化实验研究发现,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在多孔介质内运移和滞留过程中有两种非匀相渗流现象:颗粒径向浓度分布双层微观结构,不同流动阻力孔喉中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建立微圆管内聚合物颗粒体积浓度径向非匀相分布数学模型,分析颗粒膨胀程度、剪切模量、溶剂粘度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颗粒分布及分散体系流动规律的影响。引入红细胞局部非匀相分布模型并修正,量化分析聚合物颗粒在孔喉中非匀相分布时浓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叁维毛管束网络中运移模型,模拟发现聚合物颗粒集中在主流线通道中,调整了流场分布,使得孔喉中流动阻力达到平衡状态。3.基于两相相对渗透率实验,建立纳微米聚合物体系驱油平行毛管束模型,考虑了聚合物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模拟分析了分散体系驱油过程中两相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注入分散体系后油相相渗曲线和等渗点右移,水相相渗曲线末端出现下凹形态,即在高含水饱和度时水相相渗下降。研究发现考虑聚合物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时,中高渗透率通道随着分散体系的持续注入逐步被封堵。4.基于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封堵实验,建立分散体系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关系表达式。结合聚合物颗粒非匀相浓度分布模型,建立了考虑注入速度、颗粒粒径和颗粒浓度等因素的拟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水相相渗随着颗粒浓度、注入速度和颗粒粒径的增加而下降。5.建立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驱油二维网络模型模拟方法,模拟了注入聚合物颗粒后剩余油分布和不同类型剩余油比例,揭示了聚合物颗粒特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6.建立非均质分层地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数学模型,考虑聚合物颗粒的非匀相分布,模拟注聚合物颗粒提高非均质地层采收率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颗粒浓度、注入量和转注时机等因素对影响,揭示了非匀相颗粒浓度分布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主要得到了以下认识:颗粒水化膨胀特性是分散体系粘度和非匀相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颗粒膨胀程度越大,固壁边界润滑层厚度越大,颗粒空间非匀相分布现象越显着。颗粒分布双层微观结构使分散体系表观粘度剪切变稀,而颗粒浓度多孔介质内非匀相分布能逐步封堵低流动阻力孔喉,使水相渗透率在高含水饱和度时下降。研究揭示了纳微米聚合物颗粒浓度非匀相分布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提高低渗层采出程度,为深入分析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驱油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9)
颗粒分散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层状硅酸盐粘土可以在水中自发剥离成"卡片房"状的纳米结构,在不同浓度下形成具有可变相行为的分散体,从流体到液晶相和凝胶状态。金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等离子体可调谐等特性,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光动力疗法、生物传感和磁共振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力2。为了获得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通常使用有机保护胶体,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来控制成核并防止金颗粒的团聚。层状硅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分散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许茂东.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的流体分散体系及其刺激—响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9
[2].张静,张浩,周春晖,刘阔,吴琦琦.层状硅酸盐纳米分散体系中制备金纳米颗粒[C].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2018
[3].袁丽.溶液分散体系中纳米颗粒形态与表面状态的原位测量[D].西华大学.2017
[4].陈云,孙德军,孙祉伟,徐升华.微重力下盘状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液晶相转变[C].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2016
[5].孙业恒,龙运前,宋付权,于金彪,朱维耀.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封堵性能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
[6].朱凯明,刘丁侥,郝璐,于德梅.吡咯基导电聚合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七分会:流变学.2016
[7].曾良.纳米金属颗粒在离子液体及聚合物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6
[8].龙运前,朱维耀,韩宏彦,王明,徐洋.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动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龙运前,朱维耀,刘启鹏,宋付权.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孔滤膜流动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娄钰.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非匀相渗流理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