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风水电站溢洪道鼻坎脉动压力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史蝶,李国栋,贺翠玲,李鹏峰[1](2021)在《某溢洪道掺气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水建筑物中易发生空蚀破坏,结合西北某水电站溢洪道工程实例,通过单体水工模型试验,开展溢洪道掺气减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洪水频率条件的溢洪道泄槽流速较大,水流空化数小于0.3,需要设置掺气减蚀设施。通过分析3种不同掺气设施的减蚀效果可知,挑坎式掺气能缓解空蚀,但下游伴有不同程度的溅水;凸型坎掺气能形成稳定的空腔,且下游无溅水发生;坎槽式可使泄槽内形成稳定的空腔和流态,且易施工,为最优掺气设施。在最优掺气设施中,掺气坎至鼻坎前端掺气浓度较高(0.9%~63.1%),掺气效果良好,达到了掺气减蚀目的。研究结果可为该工程后续消能防冲研究及类似工程的掺气减蚀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于宪政[2](2021)在《大型溢洪道结构运营环境下安全性能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电能源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得到了大力建设,尤其近年来新兴建了一批300米级的水电枢纽工程。溢洪道结构作为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利枢纽运行过程中的泄洪消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超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单宽泄洪流量很大,由此带来的泄洪能量也十分巨大。溢洪道结构作为泄水建筑物,受到强烈的水流脉动的冲击作用,相较于过往200米级以下的水利枢纽工程,泄洪过程中由于水流脉动压力产生的问题更加复杂。如此大型的水电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其溢洪道结构受到水流脉动压力的作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动力响应,严重时会导致结构破坏。由于泄流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泄洪次数的增多,水流脉动压力的长期循环作用也可能导致结构发生疲劳破坏。此外,我国西部是高烈度地震区,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场地向雅鲁藏布江流域发展时面临着高寒高海拔等问题,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很大,溢洪道结构在运营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受到温度骤降的冲击作用,同时还面临着可能的地震作用,一旦结构动力响应超出结构强度,就会引起结构倒塌或损毁,从而威胁到枢纽大坝的安全,甚至引起溃坝洪水。为保证溢洪道结构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系统地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溢洪道结构在泄洪过程中的水流脉动压力、极端温度、超强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大型溢洪道结构泄洪过程中水流脉动冲击作用的疲劳分析及相应的措施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水工泄流构筑物在长期运行期间由于泄洪疲劳导致的强度降低问题几乎空白,同时对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大型溢洪道结构同时减小极端温度冲击及地震作用的措施研究也很少。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本文结合结构监测与结构控制,对溢洪道结构在水流脉动压力、温度和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大型溢洪道结构泄洪过程中的水流脉动压力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水流脉动压力的模拟方法,结合西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高水头大流量特点对溢洪道结构在水流脉动作用下的安全提出了双指标安全评价方法。结合溢洪道结构的水工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了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分布特性,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分别从强度和疲劳两方面对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运行水位和应力关系曲线。对低水位以及长期运营条件下,以疲劳损伤为控制指标推导出了不同运行年限下溢洪道最高安全水位。研究表明,采用提出的水流脉动压力模拟方法与实际监测的目标功率谱密度吻合度较好,随着泄洪水位的下降,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的最大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规律。当泄洪水位较高时,溢洪道结构部分应力较大,存在开裂风险。当泄洪水位较低时,溢洪道结构单次疲劳损伤程度也很低,但是考虑到泄洪的长期过程,随着泄洪年限的增加,溢洪道结构也会产生疲劳破坏。(2)针对溢洪道结构的水流脉动作用提出了基于振动控制的减振措施。建立了基于位移型阻尼器和速度型阻尼器作用的泄槽结构简化模型,对两种类型阻尼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行了相关参数对脉动减振效果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两种阻尼器水流脉动减振效果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振动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水流脉动压力对溢洪道结构的影响,两种类型阻尼器参数对水流脉动压力的减振效果的影响较大并存在最优参数取值。(3)结合模型试验不同水位下的监测结果,建立了溢洪道结构评价指标与水流脉动压力之间的关系,针对溢洪道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复杂多工况条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智能粘滞阻尼器的设计思路。在高水位情况下,基于强度指标,提出了不同水位下粘滞阻尼器相关参数与减振效果的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泄洪水位与阻尼器最优参数之间的关系;低水位情况下,基于疲劳指标,提出了不同水位下粘滞阻尼器相关参数与减振效果的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泄洪水位与阻尼器最优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泄洪水位,安装有粘滞阻尼器的溢洪道结构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时的阻尼器参数是不同的,建立了泄洪水位与阻尼器最优参数的函数关系,通过对阻尼器参数进行调节,实现了不同水位下智能粘滞阻尼器对水流脉动的最佳减振效果。(4)针对高寒高海拔水利枢纽面临着极端温降的冲击作用及可能的地震作用,提出了综合考虑降低温度冲击作用和地震响应影响的分缝优化措施。首先,设计了溢洪道结构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的热力学反演模型试验,对数值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对溢洪道结构运营期有无分缝措施对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其次,验证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应用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准确性;对地震作用下有无分缝措施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溢洪道结构的分缝布置措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溢洪道结构采用无缝方案对地震动设计是有利的,但会增加结构的温度应力,致使无法满足极端温降冲击作用下的强度要求,采取分缝设计可以降低极端温降下的温度应力,但是会改变溢洪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增加结构的地震响应。分缝的位置和数量对溢洪道结构的温度应力和地震响应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分缝位置和数量的优化设计可以同时满足极端温降冲击下的温度应力和地震作用的强度要求。
宋寅强[3](2020)在《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本抽水蓄能电站下库溢洪道是本电站主要的泄水建筑物,对整个水库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对本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进行水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测量获得了不同水位的泄流能力;不同闸门开度水流流态;以及泄槽内沿程水流流态、水面线以及沿程压力分布及流速分布;分析了水流空蚀的可能性及对下游的冲刷情况。提出了溢洪道掺气减蚀设施和挑流鼻坎的改进方案。对方案在不同工况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验证方案合理性。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原设计溢洪道泄流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各工况溢洪道底板压力均为正压,最小压力出现在堰面和渥奇段,反弧段和鼻坎压力均较大;泄槽内各工况流速沿程逐渐增大,泄槽内最大流速接近35m/s,最小水流空化数0.218,易发生空化空蚀破坏,需设置掺气减蚀设施。原方案设计工况时水舌左侧紧贴左岸,导致左岸冲深较大,在小流量水舌未挑起或刚起挑时,冲砸右岸岸坡,需对挑流鼻坎体型进行优化。(2)借鉴国内同类工程掺气减蚀设施和挑流鼻坎体型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分别对挑坎式、凸型坎及坎槽结合式掺气减蚀设施的水流流态及掺气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采用坎槽式的掺气方案;通过调整溢洪道出口边墙的转向及在挑坎中间开设豁口,控制挑流水舌的流向并实现了水舌的纵向扩散拉开,获得了下游落水位置较好及局部冲刷较轻的优化方案。(3)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推荐的坎槽式掺气设施方案,各工况下空腔都很稳定,下游溅水消失;推荐的挑流鼻坎方案,水流纵向拉伸较好,各种工况下,水舌均不冲砸两岸岸坡,各工况坝脚及鼻坎基础部位均未发生冲刷,且中小流量时下游消能区两岸冲刷明显减轻。通过对鼻坎起挑特性的研究,推荐溢洪道的运行库水位应大于936.5m,并应避免闸门长期在低开度工况下运行。
陈林[4](2020)在《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工闸门是水利工程的“安全阀”,其安全运行关系整个水利枢纽的安全、可靠、有效。在实际工程中,有许多闸门在特殊水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振动、闭门失效和结构破坏等。以往对高水头弧形工作闸门振动和运行可靠性问题,工程界很重视,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近年来弧形工作闸门运行出现问题的事例较少。然而对高水头平面事故闸门的运行可靠性,工程界普遍重视不够,造成已建工程普遍存在高水头平面事故闸门闭门失效问题,严重危及工程安全。本文结合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的实际工程案例,开展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原型观测反馈分析研究,揭示了动水闭门失效机理、提出了闭门失效的防控措施,反演了闸门结构连续破坏过程、明确了闸门的破坏机理,提出了闸门失效孔口封堵方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提炼如下:(1)深入研究平面闸门动水闭门水力特性,建立了闸门爬振理论模型,揭示了动水闭门失效机理,提出了闭门失效的防控措施研究揭示了平面闸门在动水关闭过程中,上游水位、工作闸门开度对水流流态、面板及底主梁时均和脉动压强、闭门持住力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主横梁“开孔”会显着减小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减小了闭门持住力,闭门持住力随开孔率增大而减小,当开孔率超过30%,开孔作用效果不明显。通过非线性动力学的几何方法建立了平面闸门爬振的理论模型,阐明了闸门无法闭门并伴随有爬行振动这一工程问题的发生机制,并对影响爬振的因素进行了试验验证,表明,支承摩阻系数是影响闸门爬振的主要因素之一,滑块材质也会改变闸门振动特性。提出了从利于闸门落门的角度考虑,减小支承结构摩阻系数、降低上游水位和工作门开度、增加闸门配重。从减少闸门爬振角度考量,适当增加配重、调整运行工作参数、增加滚轮或滑块直径、选用摩擦系数小的支承结构、增加卷扬式启闭机钢丝绳伸长模量/采用液压式启闭机、保证止水良好、闸底流态优化等闭门失效防控措施。(2)建立了闸门单节以及整体结构连续破坏、溃决失效的数值反馈推演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明确了平面闸门主横梁主导与焊缝主导两种结构破坏形式。不考虑焊缝失效的情况下,通过研究不同开孔孔型主横梁在超载水压力与地震荷载情景下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及塑性区扩展过程,主横梁将发生跨中的弯曲极限破坏模式或边跨的剪切破坏模式,而不会发生整体失稳。闸门单节连续破坏过程为:边跨腰孔左下角产生塑性区→边跨腰孔右侧形成塑性区→边跨腰孔截面上、下侧出现塑性区→塑性区贯通→腹板断裂→可动机构→后翼缘断裂→焊缝撕裂→面板撕裂→Π形梁跨中断裂→边柱被拽出闸门槽。在考虑焊缝失效的情况下,闸门单节结构连续破坏、溃决过程如下:焊缝失效→主横梁前翼缘与面板脱开→面板瞬间撕裂→主横梁前翼缘断裂→Π型梁后翼缘断裂→主横梁腹板断裂→半跨扭断→边柱被拽出闸门槽→闸门溃决失效。通过某工程溃决失效闸门现场残骸对比分析,佐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值反馈推演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判定该闸门事故的失效机制为焊点起裂、面板撕裂致梁系结构转变、自下而上分节失效的焊缝主导型结构破坏机制。通过追踪焊缝群的连续脱落,闸门整体灾变过程为:底节焊缝脱落→底节面板由一侧向中部撕开→底节主横梁跨中断裂→底节边柱扭转带动下中节左右侧主横梁跨中断裂→上中节右侧1/4处面板撕裂→上中节横梁断裂→顶节由于面板强大水压力的拉拽导致横梁扭曲变形→顶节脱出闸门槽。(3)闸门结构失效的其他影响因素反演分析通气孔异常过流及闸门节间缝隙射流引起的附加水动力荷载是造成闸门结构破坏的次因,主焊缝焊高不够、脱焊、焊接质量太差所造成的闸门面板与梁系脱开是连续溃决破坏的主因。(4)闸门失效孔口封堵方案研究相同水位下,拍门力由大到小排序为拍门(门中门)≈浮体门>米字梁球体门≈裹胶皮球体门>人字门。根据试验与现场实践,为了系统解决拍门撞击力过大的问题,可以采用人字形拍门或者利用比重小的复合材料制作拍门,对于不同水位,采用球壳或者箱型梁平板闸门,中间可以做成空腹的技术改造,新型浮箱式拍门封堵操作步骤为:拍门设计与模型试验→拍门入水→拍门到达指定位置→拍门注水排气并完成封堵→拍门封堵后止水密闭性检查→排气孔关闭→洞内损坏部位修补及永久堵块施工。
韩晓维,徐岗,吴佩峰,屠兴刚[5](2020)在《消力戽面沿程脉动压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戽流消能时戽面脉动压强特征及变化情况,结合实际工程,建立1∶60物理模型,应用DJ800多功能采集系统,对自由戽流、附着戽流、临界戽流及稳定戽流流态时戽面脉动压强进行观测。对戽面脉动强度特征、概率密度特征及频谱特性等参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戽流流态发生变化时戽面脉动压强随之发生变化,在泄流平顺的条件下,戽面脉动压强由大到小依次为稳定戽流>临界戽流>附着戽流≈自由戽流。戽面脉动压强概率密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临界戽流流态时,戽面鼻坎处峰态系数较大,且略有正偏。戽面上脉动压强主频主要集中在低频段,但随着下游水位的升高及流态的变化,戽面上脉动压强逐渐向高频段移动。
高琦[6](2019)在《非对称溢洪道进口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溢洪道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承担着疏浚泄洪、维护工程安全与稳定的作用,其型式及布设方式直接影响着工程安全。溢洪道常布置于岸边或垭口,择取有利地形,并需考虑地形结构、岩体特性及水文地质因素给泄洪带来的不利影响。现行水利工程中,以具备泄洪任务重、来流水位高、河床范围窄等特质者居多,安全平稳泄流便成为设计此类工程的着重研讨课题。受地势地质等环境要素的制约,其进口所处地貌通常较为复杂。在宣泄洪水时,绝大多数工程的水流流向均垂直于引渠段进口。考虑到工程特点、地质特征、施工环境及经济等因素,部分工程布设溢洪道进口段时地势条件不理想、地形曲折,进口段型式为非对称,从而致使来流偏转、水体流动形式复杂。非对称进口来流会导致泄洪时溢洪道进口段流态紊乱,有复杂漩涡生成,溢洪道两侧壁水深不等的现象,进而致使溢洪道泄流能力不稳。因此,应充分认识溢洪道进口段复杂地质形式,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开挖方量等特点,对溢洪道进口段进行合理优化,以保证建筑物稳定安全运行。以往针对溢洪道的研讨,大多仅局限于来流条件良好的情况,而溢洪道进口地势条件不利状况的研究较少。针对溢洪道进口的模拟,由于涉及水气两相流及流体与建筑物、流体之间相撞击等问题,其数值选型及精确模拟是计算流体力学的一大难点。本文以某水利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非对称来流下的溢洪道进口段,进行多种布置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关键研究方法及所得成果如下:(1)为改善其非对称进口给来流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用CLSVOF法建立自由表面两相流模型,RNG kε紊流模型模拟进口湍流。选取有限体积法以离散控制方程,采用瞬态PISO算法将压力与速度场进行耦合,非结构网格处理计算域复杂边界,针对溢洪道多种运行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分析进口段流速及下游水位分布,经优化和分析对比,提出在进口段设置两段20m长、13.6 m高的平行导流墙作为推荐优化方案。(2)模型试验用以判定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依据重力相似准则制成试验模型,其比尺为1:40,针对溢洪道校核工况进行模型试验探究。试验观测各运行工况下溢洪道整体及细部流态,测得沿程水位、特征断面流速与堰面压强系列水力要素分布,将空化现状、冲刷形态的因素考虑其中。结果表明,所选优化型式有效消除了进口漩涡,因非对称来流造成的流态紊乱、局部水面壅高及在边墙形成水翅等不利现象得到改善,溢洪道整体水力特性符合工程要求。(3)综合考量不同数值模型对运算结果的影响,Standard kε模型、RNG 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分别结合CLSVOF方法对校核工况下优化方案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试验实测值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引入变异系数计算其与试验所得数据的拟合程度。比选出最能真实模拟实际工程流动状态的计算模式,总结出RNG kε为最适宜描述此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的紊流模型。(4)应用数值模型对溢洪道进口段进行多种导流墙优化型式的探究,对比不同型式的进口导流墙对引渠段恶劣漩涡、溢洪道局部水位壅高等系列问题的改善效果。综合分析工程选址处地势特征、优化方案的调整范围,总结得出1520m长为本工程溢洪道进口导流墙的最佳优化范围。本文研究了进口地势不利条件下溢洪道的水力特性,为深入分析引渠段复杂流场提供了技术保障。
叶德震[7](2018)在《金安桥水电站消力池底板破坏反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泄水建筑物消能防护设施的冲刷破坏是水电工程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破坏案例仍屡见不鲜。本文主要以金安桥水电站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调研统计、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对其溢洪道运行破坏情况、水动力特性及消力池底板破坏原因等进行反演分析;进而综合反演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典型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对消力塘底板安全控制指标进行总结与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调研了金安桥等国内外共27个消能防护设施破坏工程案例,对其泄洪消能布置、破坏前运行情况、破坏区域、破坏类型及破坏原因等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2)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在原型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安桥水电站溢洪道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水流入池前的跌坎起始位置水动力特性复杂,设计流量工况该处临底流速可达37.74m/s、时均压强出现极小值甚至负压-4.66×9.8kPa、脉动压强出现极大值12.04×9.8kPa;脉动压强主要受入池单宽流量、开孔方式及下游水位控制,建议采用多孔、均匀、对称的开启方式并减少在低尾水位、大单宽流量下长时间运行。(3)依据消力池破坏前实际运行工况,通过模型试验对底板破坏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脉动压强均方根最大值为4.08×9.8kPa,其出现位置与消力池底板发生破坏位置吻合,说明脉动压强是底板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4)对消力塘安全控制指标进行总结与探讨。结合案例调研和反演分析结果,并与运行良好典型工程进行对比得到:对于消力塘板块整体稳定,建议脉动压强均方根控制在50kPa(约5m水头)以内,单位水体消能率控制在25kW/m3以内;对于表层抗冲磨混凝土的稳定,建议脉动压强均方根控制在40kPa(约4m水头)以内,单位水体消能率控制在20kW/m3以内。
邸宇测[8](2018)在《某水库侧堰式溢洪道水力特性及挑流鼻坎体型优化》文中指出泄洪建筑物在水利枢纽中承担着较为重要的泄洪功能,在整体枢纽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泄水建筑物是否正常运作,关系到整个水利枢纽的安危。而侧堰式溢洪道在近几年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目前对侧堰式溢洪道研究重点在溢流堰的过流能力、消能形式等方面。由于高水头、地形条件限制,因此大坝的泄洪消能等问题被学者们所关注。对侧堰式溢洪道而言,出口挑流消能由于消能效果好、施工方便、投资低等优势被经常釆用。论文以某水库侧堰式溢洪道为研究对象,该水库存在下游河谷狭窄,部分岸坡结构不稳定等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工况下溢洪道的水力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侧堰式溢洪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校核洪水位下的流场特性,并对比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验证数模结果的正确性。针对挑流鼻坎挑射距离过短等问题对侧堰式溢洪道挑流鼻坎进行优化,确定了收缩比(出口宽度b与进口宽度B的比值)分别为0.6、0.4、0.3三种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出较优的挑流鼻坎形式。结论如下:(1)方案一(收缩比为0.6),优点在于末端水深较浅,不需要加高挑坎墙高,但挑射距离增加不够明显;(2)方案三(收缩比为0.3),优点在于挑射距离有明显的增加,但挑流鼻坎边墙水深急速增加,边墙高度需要大幅度增加;(3)方案二(收缩比为0.4)介于两者之间,挑射距离有较为明显的增加,且挑流鼻坎段内的水深变化有增加但较方案三的水深浅,需要适当增加边墙高度。通过对挑射距离及施工工程量等因素考虑,将优化方案二(收缩比为0.4)作为较优方案进行模型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二正确性及合理性。此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相关的实际工程提供借鉴依据。
齐春风[9](2017)在《泄水建筑物掺气设施与供气系统掺气通风特性深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泄水建筑物泄洪功率的增加,高速水流引起的空化空蚀问题非常突出,掺气减蚀作为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已经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掺气设施的减蚀效果与掺气设施的布置方式和供气系统的敞闭特征密切相关。虽然对掺气减蚀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由于通风掺气现象的复杂性,目前关于掺气设施和洞内供气系统各项水力指标的预测,仍多依赖于经验公式或定性估计,预测结果离散性较大。对于泄水建筑物掺气设施的掺气特性和洞内供气系统的通风特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泄水建筑物掺气减蚀原型观测为基础,对掺气设施水力特性指标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汇总与整理,重点研究了掺气设施掺气量的计算方法、掺气设施掺气量的物模模拟情况,以及泄洪洞多洞供气系统通风特性的理论分析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汇总国内外掺气减蚀相关的原型观测资料,研究了空腔负压、掺气设施掺气量和掺气设施保护长度等典型掺气水力特性指标分布的一般性规律。(2)基于众多工程掺气设施掺气量的原观资料,研究了掺气设施掺气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原型实测数据讨论了掺气量理论公式经验系数的取值,推导了经验系数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分析掺气比与来流弗劳德数和单宽流量的关系,提出了两种基于原观数据的掺气比计算经验公式。(3)基于部分工程掺气量的原模型资料和加糙增紊模型试验,研究了掺气设施掺气量的物模模拟情况。通过原模型掺气量的比较,分析了模型比尺对原模型掺气比的影响,并采用加糙增紊的方法提高模型水流紊动程度,研究了局部加糙对掺气相关水力参数的影响,探索了水流紊动程度和掺气比的关系。(4)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多洞供气系统的通风特性。基于气动平衡分析及质量守恒定理,对现有单洞供气系统通风特性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拓展及一般化,建立了多洞供气系统通风特性理论分析方法,并以锦屏一级泄洪洞为例,研究了泄洪洞及补气洞结构因素对供气系统通风特性的影响。
王瑞[10](2014)在《玛尔挡水电站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研究》文中指出为满足高坝建设的快速发展,解决大坝枢纽的消能防冲问题愈发重要,而解决消能防冲问题则离不开泄水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完善。曲面贴角窄缝挑坎是我国发明的一种典型挑流消能工,只在国内有着相关的研究及应用实例,因其独特的体型构造,有着良好的泄洪消能作用。目前,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已经应用于国内多个大中型水利工程,但对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的研究还较少,对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水力学模型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的水力特性,本文在整理分析已建的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应用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玛尔挡水电站水力学模型试验实际情况,对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的体型构造、受力特征、水舌流态、消能机理、消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对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分析,并将玛尔挡水电站与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应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将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应用于玛尔挡水电站是可行的。通过体型的优化得出可以满足工程要求的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将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与常规挑坎进行了体型、水舌形态、死水位水舌跨岸情况、下游河道冲刷、下游河床淤积体对电站尾水影响等多方面的对比分析,证实曲面贴角窄缝挑坎除具有传统窄缝挑坎的优点外,还具有边墙低、消能充分、稳定性及安全性好、水舌纵向横向较为分散、底槽水舌挑距稳定有利于跨岸、下游河道冲刷深度较浅等优点。文章最后对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下三孔挑坎的起挑水位、下游河道的冲刷、下游河床淤积体对电站尾水的影响及下游岸坡脉动压力试验结果进行了阐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可以满足坝高超过200米玛尔挡水电站泄洪消能方面的工程要求,对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在高坝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得借鉴意义。
二、东风水电站溢洪道鼻坎脉动压力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风水电站溢洪道鼻坎脉动压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溢洪道掺气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原方案水工模型试验 |
2.1 模型比尺 |
2.2 试验成果 |
2.2.1 压力分布 |
2.2.2 流速分布及空化数 |
3 溢洪道掺气减蚀设计及试验结果 |
3.1 掺气减蚀方案确定 |
3.2 推荐方案试验成果 |
3.2.1 掺气浓度 |
3.2.2 压力分布 |
3.2.2.1 时均压力 |
3.2.2.2 脉动压力 |
3.2.2.3 水面线 |
4 结论 |
(2)大型溢洪道结构运营环境下安全性能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水工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研究现状 |
1.2.2 阻尼器对水流脉动作用的减振控制研究现状 |
1.2.3 温度与地震作用下考虑结构措施的溢洪道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基于双指标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作用安全评价 |
2.1 引言 |
2.2 脉动压力的产生机理 |
2.3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水流脉动压力模拟方法 |
2.4 水流脉动压力特性研究 |
2.4.1 模型试验 |
2.4.2 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实验结果分析及分布规律研究 |
2.4.3 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分析 |
2.4.4 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模拟 |
2.5 泄洪水流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安全评价 |
2.5.1 溢洪道结构有限元模型 |
2.5.2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强度分析 |
2.5.3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疲劳分析 |
2.5.4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双指标动力响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减振措施研究 |
3.1 引言 |
3.2 溢洪道结构简化模型 |
3.3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位移型阻尼器减振研究 |
3.3.1 位移型阻尼器力学模型 |
3.3.2 位移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作用响应减振分析 |
3.3.3 位移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响应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速度型阻尼器减振研究 |
3.4.1 粘滞阻尼器的基本理论 |
3.4.2 粘滞型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3.4.3 粘滞型阻尼器数值验证 |
3.4.4 粘滞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作用响应减振分析 |
3.4.5 粘滞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响应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水位的双目标自适应智能减振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
4.2.1 响应面模型基本理论 |
4.2.2 试验设计基本理论 |
4.3 基于强度指标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
4.3.1 校核水位下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减振优化模型 |
4.3.2 设计水位下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减振优化模型 |
4.4 基于疲劳指标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
4.4.1 变幅荷载疲劳寿命计算流程 |
4.4.2 特定水位下的基于疲劳指标的响应面分析 |
4.5 基于双目标函数的智能传感器自适应调节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温度与地震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工程措施优化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试验设计及验证 |
5.2.1 溢洪道结构浇筑模型实验介绍 |
5.2.2 热力学参数反演分析与模型验证 |
5.3 温度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响应分析 |
5.3.1 工程概况和有限元模型 |
5.3.2 未考虑设置温度缝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
5.3.3 考虑设置温度缝时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
5.4 地震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5.4.1 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及验证 |
5.4.2 未考虑温度缝时结构地震作用动力分析 |
5.4.3 设置温度缝时结构地震作用动力分析 |
5.4.4 地震作用下带温度缝结构响应的减震效果分析 |
5.5 考虑工程措施对结构温度应力和地震响应影响的优化设计 |
5.5.1 溢洪道结构工程措施优化模型 |
5.5.2 变权重组合优化模型 |
5.5.3 遗传算法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泄洪消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掺气减蚀设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与试验方法 |
2.1 工程概况 |
2.2 模型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内容 |
2.2.3 试验工况 |
2.3 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仪器设备 |
2.3.1 模型设计及模型范围 |
2.3.2 模型制作 |
2.3.3 试验仪器设备 |
3 原设计方案试验及分析 |
3.1 泄流能力 |
3.1.1 全开工况 |
3.1.2 局开工况 |
3.2 压力分布 |
3.3 流速及水面线 |
3.3.1 流速及流态 |
3.3.2 水面线 |
3.4 水流空化数 |
3.5 下游河道冲刷 |
3.6 原方案试验结果小结 |
4 掺气减蚀设施和鼻坎体型试验优化 |
4.1 掺气减蚀设施试验优化 |
4.1.1 方案一(挑坎式) |
4.1.2 方案二(挑坎式调整) |
4.1.3 方案三(凸型坎) |
4.1.4 方案四(坎槽式) |
4.2 鼻坎体型试验修改 |
4.2.1 方案一(中间开豁口) |
4.2.2 方案二(豁口+导墙) |
4.2.3 方案三(豁口+导墙调整) |
4.2.4 方案四(豁口调整+导墙调整) |
4.2.5 方案五(豁口再调整+导墙再调整) |
5 推荐方案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掺气设施附近压力分布 |
5.1.1 时均压力 |
5.1.2 脉动压力 |
5.2 鼻坎压力 |
5.3 流态及水面线 |
5.4 风速及掺气浓度 |
5.5 下游河道水流流态及冲刷地形 |
5.5.1 组次1(校核工况) |
5.5.2 组次2(1000 年洪水) |
5.5.3 组次3(500 年洪水) |
5.5.4 组次4(设计工况) |
5.5.5 组次5(100 年洪水) |
5.5.6 组次6(50 年洪水) |
5.6 下游岸坡防护 |
5.7 最小起挑及终挑流量 |
5.8 下游雾化定性观测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闸门事故发生原因及破坏型式 |
1.2.2 闸门水力特性研究进展 |
1.2.3 平面闸门振动特性研究进展 |
1.2.4 闸门结构承载特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章 平面闸门运行失效典型案例分析 |
2.1 平面闸门动水闭门失效 |
2.1.1 水电站进水口事故闸门闭门失效 |
2.1.2 泄洪平面事故闸门闭门失效与爬行振动 |
2.2 某工程平面闸门结构失效 |
2.2.1 工程概况 |
2.2.2 事故节点 |
2.2.3 断口及残骸 |
2.2.4 冲坑形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面闸门动水闭门失效及爬振机理研究 |
3.1 闸门动水闭门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3.1.1 脉动压强和闭门持住力分析 |
3.1.2 主横梁开孔减载的水力特性改善效果研究 |
3.2 平面闸门动水闭门爬振机制研究 |
3.2.1 闸门闭门爬振理论模型 |
3.2.2 闸门闭门爬振过程反演 |
3.3 闸门闭门爬振防控措施研究 |
3.3.1 闸门爬振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3.3.2 闸门爬振防控工程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面闸门结构破坏机制与反馈推演分析研究 |
4.1 平面闸门主横梁主导型破坏机制研究 |
4.1.1 主横梁开孔的强度弱化效应 |
4.1.2 主横梁超载破坏 |
4.1.3 主横梁屈曲破坏 |
4.1.4 小结 |
4.2 平面闸门焊缝主导型破坏机制研究 |
4.2.1 平面闸门焊缝应力分布特性 |
4.2.2 单节溃决失效准静态数值模拟 |
4.2.3 整体溃决失效推演模型 |
4.2.4 小结 |
4.3 基于闸门残骸的破坏全过程反演分析 |
4.3.1 残骸拼接 |
4.3.2 连续溃决过程 |
4.3.3 溃决过程关键节点判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闸门结构失效的其他影响因子反演分析 |
5.1 通气孔射流动水压力 |
5.1.1 物理模型试验 |
5.1.2 模型试验结果 |
5.2 节间焊缝射流动水压力 |
5.2.1 物理模型试验 |
5.2.2 闸门动响应评估 |
5.2.3 节间射流数值模拟分析 |
5.3 脉压荷载影响分析 |
5.4 基于廊道冲坑形态的破坏过程反演分析 |
5.4.1 冲坑形成机制的物模试验 |
5.4.2 基于冲坑的闸门破坏模式判定 |
5.4.3 冲坑对坝体结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闸门失效孔口封堵方案研究 |
6.1 孔口拍门撞击力研究 |
6.2 孔口封堵拍门方案物理模型试验 |
6.2.1 物模模型试验设计 |
6.2.2 不同拍门形式下拍门力特性 |
6.3 拍门方案的实施 |
6.3.1 浮箱式拍门及其实施过程 |
6.3.2 其他类型拍门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消力戽面沿程脉动压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模型设计及量测方法 |
2.1 模型设计 |
2.2 量测设备及分析方法 |
2.3 试验组次选取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脉动强度特性 |
3.2 脉动压强概率密度分布及最大振幅估计 |
3.3 脉动压强的频谱特性 |
4 结 论 |
(6)非对称溢洪道进口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溢洪道工程特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溢洪道研究现状 |
1.3.2 溢洪道进口水力特性研究 |
1.3.3 流体对水工建筑物作用力研究 |
1.3.4 溢洪道导流墙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紊流数值模拟理论探讨 |
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 紊流数值计算 |
2.2.1 Standard k-ε模型-9 - |
2.2.2 RNG k-ε模型 |
2.2.3 Realizable k-ε模型 |
2.3 数值离散方法 |
2.4 流场数值计算 |
2.4.1 SIMPLE算法 |
2.4.2 SIMPLEC算法 |
2.4.3 PISO算法 |
2.5 自由表面追踪 |
2.5.1 VOF水气两相流模型 |
2.5.2 Level-Set方法 |
2.5.3 CLSVOF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某工程溢洪道进口数值模拟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模型比尺及范围 |
3.1.2 试验量测设备 |
3.1.3 模型试验主要内容 |
3.2 三维数学模型建立 |
3.2.1 复杂计算区域处理 |
3.2.2 边界条件设定 |
3.2.3 进口导流墙优化方案 |
3.3 数值模拟前期准备工作 |
3.3.1 计算方法初步选型 |
3.3.2 计算区域初始化 |
3.3.3 计算稳定性与收敛性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进口流态 |
3.4.2 沿程水位 |
3.4.3 堰面压强 |
3.4.4 特征断面流速 |
3.4.5 空化数分布 |
3.4.6 冲坑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值计算模型比选 |
4.1 水面线对比分析 |
4.2 动水压强对比分析 |
4.3 断面流速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溢洪道进口优化方式探究 |
5.1 进口流态 |
5.2 沿程水位 |
5.3 堰面压强 |
5.4 特征断面流速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金安桥水电站消力池底板破坏反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失稳破坏模式 |
1.2.2 失稳破坏机理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国内外消能防护设施破坏案例分析 |
2.1 泄洪消能布置 |
2.1.1 工程基本参数 |
2.1.2 泄洪消能设施 |
2.2 破坏前运行情况 |
2.2.1 破坏前运行时间 |
2.2.2 破坏前最大泄流量 |
2.3 破坏区域及类型 |
2.3.1 消力塘底板破坏 |
2.3.2 泄槽底板等其他破坏 |
2.4 破坏原因分析 |
2.4.1 空蚀和磨蚀破坏 |
2.4.2 冲刷和失稳破坏 |
2.4.3 工程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安桥水电站消力池底板破坏反演分析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运行情况分析 |
3.2.1 整体运行情况 |
3.2.2 各孔运行情况 |
3.2.3 运行工况情况 |
3.3 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概述 |
3.3.1 模型试验 |
3.3.2 数值模拟 |
3.4 溢洪道水动力特性研究 |
3.4.1 测点及工况 |
3.4.2 水流流态 |
3.4.3 临底流速 |
3.4.4 缓坡段动水压强 |
3.4.5 水跃段动水压强 |
3.4.6 脉动压强特性 |
3.4.7 综合分析 |
3.5 消力池底板破坏反演分析 |
3.5.1 测点及工况 |
3.5.2 水流流态 |
3.5.3 各工况时均压强 |
3.5.4 各工况脉动压强 |
3.5.5 脉动压强特性 |
3.5.6 破坏现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力塘底板安全控制指标总结与探讨 |
4.1 冲击压强 |
4.2 脉动压强和上举力 |
4.2.1 总结 |
4.2.2 探讨 |
4.3 单位水体消能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某水库侧堰式溢洪道水力特性及挑流鼻坎体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泄洪建筑物的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侧堰式溢洪道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
2.1 基本资料 |
2.2 模型设计及制作 |
2.3 侧堰式溢洪道模型试验 |
2.4 设计方案试验小结 |
第3章 侧堰式溢洪道水流数值模拟 |
3.1 数学模型 |
3.2 网格划分 |
3.3 侧堰式溢洪道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侧堰式溢洪道挑坎体型优化 |
4.1 侧堰式溢洪道挑流鼻坎体型优化方案 |
4.2 优化方案一(收缩比为0.6)数值模拟计算 |
4.3 优化方案二(收缩比为0.4)数值模拟计算 |
4.4 优化方案三(收缩比为0.3)数值模拟计算 |
4.5 侧堰式溢洪道优化方案模型试验 |
4.6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泄水建筑物掺气设施与供气系统掺气通风特性深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泄水建筑物空蚀破坏 |
1.2.1 空蚀破坏案例 |
1.2.2 空蚀破坏判定标准 |
1.3 掺气减蚀研究现状 |
1.3.1 掺气现象与机理 |
1.3.2 掺气的研究方法 |
1.3.3 掺气设施的布置 |
1.3.4 掺气设施的水力特性 |
1.4 封闭式供气系统研究现状 |
1.4.1 封闭式供气系统介绍 |
1.4.2 供气系统通风量计算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掺气减蚀原型观测工程概况 |
2.1 国外典型案例概况 |
2.1.1 Foz do Areia溢洪道 |
2.1.2 Guri溢流坝 |
2.1.3 Alicura溢洪道 |
2.1.4 McPhee溢洪道 |
2.2 国内典型案例概况 |
2.2.1 冯家山溢洪洞 |
2.2.2 石头河输水洞 |
2.2.3 乌江渡泄水建筑物 |
2.2.4 丰满溢流坝 |
2.2.5 白山溢流高孔 |
2.2.6 糯扎渡溢洪道 |
2.2.7 小湾泄洪洞 |
2.2.8 鲁布革泄水建筑物 |
2.2.9 锦屏一级泄洪洞 |
第三章 掺气设施原观水力特性分布规律 |
3.1 空腔负压 |
3.1.1 空腔负压的频谱特征 |
3.1.2 空腔负压的分布规律 |
3.2 掺气量 |
3.2.1 通气管风速 |
3.2.2 掺气量的分布规律 |
3.3 掺气设施保护长度 |
3.3.1 掺气设施间距 |
3.3.2 掺气浓度衰减率 |
3.3.3 保护范围内最小掺气浓度 |
3.4 掺气减蚀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气设施掺气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
4.1 掺气量的影响因素 |
4.2 掺气量理论公式经验系数讨论 |
4.3 基于原观的掺气量预测方法 |
4.3.1 掺气比与来流弗劳德数的关系 |
4.3.2 掺气比与单宽流量的关系 |
4.4 掺气量计算公式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气设施掺气量的模型试验研究 |
5.1 原模型掺气量比较 |
5.2 加糙增紊模型试验 |
5.2.1 模型试验设计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掺气比与水流紊动程度的关系 |
5.3.1 表面粗糙度与水流紊动程度的关系 |
5.3.2 掺气比与水流紊动程度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泄洪洞多洞供气系统通风特性研究 |
6.1 锦屏一级泄洪洞供气系统原型观测 |
6.1.1 补气洞内风速和噪声 |
6.1.2 补气洞通风量 |
6.1.3 已有单洞通风量公式的适用性 |
6.2 多洞供气系统通风特性理论分析方法 |
6.2.1 理论方程构建 |
6.2.2 理论方程数值求解 |
6.2.3 理论分析方法验证 |
6.3 结构因素对通风特性的影响分析 |
6.3.1 补气洞面积变化影响 |
6.3.2 补气洞长度变化影响 |
6.3.3 补气洞布设位置影响 |
6.3.4 补气洞布设数量影响 |
6.3.5 泄洪洞截面高度影响 |
6.3.6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玛尔挡水电站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常规窄缝挑坎消能工 |
1.2.1 常规窄缝挑坎消能工体型参数 |
1.2.2 常规窄缝挑坎消能工水舌形态及消能机理 |
1.2.3 常规窄缝挑坎消能工工程应用特点 |
1.2.4 常规窄缝挑坎水舌挑距、冲刷相关研究 |
1.3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玛尔挡水电站水力模型试验概况 |
2.1 玛尔挡水电站简介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枢纽布置 |
2.2 玛尔挡水电站水工模型制作 |
2.2.1 模型设计 |
2.2.2 放水组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玛尔挡水电站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可行性分析 |
3.1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分析 |
3.1.1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体型 |
3.1.2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结构分析 |
3.1.3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结构受力分析 |
3.1.4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水舌、流态分析 |
3.1.5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消能机理分析 |
3.2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3.2.1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应用实例 |
3.2.2 玛尔挡水电站具体情况分析 |
3.2.3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体型的选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优化试验 |
4.1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体型优化 |
4.1.1 大收缩式曲面贴角窄缝挑坎 |
4.1.2 小收缩式曲面贴角窄缝挑坎 |
4.1.3 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 |
4.2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与三种常规挑坎试验对比 |
4.2.1 三种常规挑流鼻坎试验研究 |
4.2.2 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与三种常规挑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水力试验观测分析 |
5.1 三孔挑坎的起挑水位 |
5.2 下游河道冲刷试验观测 |
5.3 下游河床淤积体对电站尾水的影响 |
5.4 优化曲面贴角窄缝挑坎下游岸坡脉动压力分析 |
5.4.1 脉动压力测点布置 |
5.4.2 试验测试工况与方法 |
5.4.3 岸坡脉动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四、东风水电站溢洪道鼻坎脉动压力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溢洪道掺气方案优化研究[J]. 史蝶,李国栋,贺翠玲,李鹏峰. 人民珠江, 2021(06)
- [2]大型溢洪道结构运营环境下安全性能及应对措施研究[D]. 于宪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宋寅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机理研究[D]. 陈林. 天津大学, 2020(01)
- [5]消力戽面沿程脉动压强特征研究[J]. 韩晓维,徐岗,吴佩峰,屠兴刚. 人民黄河, 2020(07)
- [6]非对称溢洪道进口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高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7]金安桥水电站消力池底板破坏反演分析研究[D]. 叶德震. 天津大学, 2018(06)
- [8]某水库侧堰式溢洪道水力特性及挑流鼻坎体型优化[D]. 邸宇测.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泄水建筑物掺气设施与供气系统掺气通风特性深化研究[D]. 齐春风. 天津大学, 2017(10)
- [10]玛尔挡水电站曲面贴角窄缝挑坎研究[D]. 王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