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言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乐府,诗歌,中古,单于,诗句,孟子,诗史。
五言诗论文文献综述
葛志伟[1](2019)在《魏晋南朝六代正史引五言诗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朝是五言诗文体功能不断丰富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叁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等六代正史引五言诗的归纳,可为其文体功能的拓展演进觅得一些具体例证。五言诗文体功能的拓展,是其最终能替代传统四言而"居文辞之要"的主要原因。梳理魏晋南朝六代正史所引五言诗,可知齐梁之际五言诗创作作为一种"物以稀为贵"的特殊才能,已悄然成为高门子弟与寒素阶层竞相追逐的文本资本。五言诗所具备的"文义之美"正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成为彼时士大夫身份与个人才能的文化象征。(本文来源于《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曾萍[2](2019)在《曾几五言诗的内容与诗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几是江西诗派的后期代表,其诗作上承苏黄,下启陆游、杨万里,在两宋之际的诗风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年以来学界对曾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经历、《茶山集》校勘、他与江西诗派的关系、诗歌成就等方面,而专门研究其五言诗的几乎没有。本文以《茶山集》中的五言诗为研究对象,将曾几五言诗的内容分为题咏诗、悯农诗、酬唱次韵诗、行旅避难诗四类,并分析其清新淡雅的诗歌风格。(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石厉[3](2019)在《李陵与五言诗之滥觞》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为降将,李陵被正统的历史故意淹没,不仅文学史不承认他,就连自己的遗血北魏皇族也闪烁其词,不愿承认这位做了降将的祖先,历史因此将李陵彻底淹没和遗忘。事实上,李陵未降匈奴之前,也只是汉朝众多将领中普通的一员,从李陵降匈开始,孤独地隐没于大漠极深处的李陵,在(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06-26)
赵启斌[4](2019)在《疏朗晓畅 纵横驰骋——程正揆《行书五言诗轴》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天灾、战争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集中爆发,社会剧烈动荡,由此也使思想文化获得空前解放,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文化、艺术空前活跃的时期。在书画艺术领域,更是流派纷呈,名家巨匠纷纷出现。南京作为晚明时期的文化中心和明遗民最为活跃的地区,聚集了大批书画艺术家,董其昌、王铎、黄道周、倪(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富春[5](2019)在《支遁五言诗赞之维摩诘形象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摩诘经》《般若经》从宗教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将佛教由出世转为入世。藉助玄学、玄谈,二经在中土相辅而行,为两晋僧侣所弘传,为两晋士人所接受。支遁不仅大力宣讲《维摩诘经》,而且革新传统赞体,首次以五言诗赞维摩诘及诸菩萨,用诗歌展现维摩诘辩才无碍、亦玄亦佛的人格,为士大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内圣外王的人生范式。在支遁笔下,维摩诘以智巧方便自由往来于世间、出世间,既享有人世荣华富贵,又远离叁界诸种烦恼,恬愉适性,栖神不二入之境,呈现出截然不同于苦修僧侣的自由开放的魅力人生。基于此浓郁的情怀,支遁宪章维摩诘,视处世间为出世间,活跃于其时清谈场上,以达成其构建士大夫佛教之弘法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宋佳俊[6](2019)在《汉魏六朝五言诗与家族、地域之关系——以对钟嵘《诗品》的统计分析为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潮、文学变革往往是由精英士人所引起或完成的。而"学在家族"的六朝社会,精英士人群体大多出生于世家大族,五言诗相较四言诗而言,作为一种题材,它的主要创作者和引领者也多是精英阶层,故而也多出于家族之中。《文选》对于诗人的选诗情况和诗评家对诗人的品评相互参照,是对六朝诗歌价值评判的正确方法。把《诗品》中120多位诗人按同家族的人归类,发现汉魏六朝的五言诗具有典型的家族色彩,这与钟嵘士族出身、熟悉谱牒学有关。进而统计《诗品》中诗人的出生地,发现汉魏西晋之时,诗人的出生地大体以政权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而后东晋南朝,随着侨姓家族的南下而呈现自北向南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谢思炜[7](2019)在《五言诗基本句式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样本的调查,在早期阶段,五言诗中的二段式(2+3)占比较高;此后叁段式(2+1+2/2+2+1)逐渐占有优势。五言诗在早期还接受了一些文章句式,在发展中又逐渐淘汰了其中某些句式。五言诗的各种主要句式在不同时期的分布情况没有明显变化,发生变化的仅限于一些不太常用的句式和常用句式的变体,可能与诗人的主动选择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珊[8](2019)在《勾勒五言诗的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古代诗文评的着作,还是史书传记中史臣对一段时期文学的概括总结,抑或是其他散见的论文篇章,都试图勾勒对文学史的整体认知,尤其是对重要作家与作品的认定。以问题为中心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与传统诗文评相结合,中国自己的文学史学科随之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4-04)
谢思炜[9](2019)在《叁字脚与五言诗的韵律——以《文选》诗歌卷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文选》五言诗中"叁字脚"各种形式的调查,可以证明叁字词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在右向音步规则与循环音步规则中,应采用循环音步规则对汉语诗歌进行分析。同时,在对"叁字脚"节奏进行分析时应加入空拍这一因素。调查还证明,叁字脚并不是所有单音节语言的普遍节奏形式,而是在汉语诗歌中特别发展起来的。(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思弦[10](2019)在《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家语,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的一个概念,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存世文献对此概念的记载也主要集中在王安石改“奏赋长杨罢”为“奏罢长杨赋”,以及李东阳称“芙蓉露下落”一句“自是诗家语”,这两件事情上。综合各家对诗家语一词的使用情况,大体可对诗家语做出如下定义:诗家语是诗中一种能够通过字与词的排列、结构模式的选择,令诗句整体极具艺术表现力,且不以直白流畅为意的语句。将诗家语概念与传统诗学概念、用语相对比可知,诗家语与古代诗论、诗话所涉及字词、句法、修辞、体势风格、言外之意、表达效果等方面的概念、用语,在范畴上基本能够重合。只是诗家语概念更加侧重句中字词排列、诗句结构两方面所影响的诗句整体的艺术表现力而已。而诗家语研究就是从古代诗论、诗话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字词排序的“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斡旋其语”等事,以及关于诗句结构模式的“句法”等两个方面,探讨诗句整体如何构成并体现出“体性”、“隐秀”、“神韵”、“性灵”等艺术表现力的一种研究。…诗家语概念虽然能够根据传世文献寥寥数语的记载而界定出来,但这种定义也仅能勾勒出诗家语所探讨的主要范畴与侧重方向,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欲明确诗家语概念的具体内涵与主要特点,还须对多为古人提及并讨论的诗中佳句详加分析,对其中字词排列与结构模式的共同特点进行总结。由于南朝、隋、唐时期五言诗句一脉相承、佳句频出,上有别于汉魏古体,下可极百代诗家之变。且此时期诗句整体上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又暗合于诗家语所关注的诗句字与词的排列次序、诗句结构模式的选择这两个主要方面。因此,本文分诗家语概念为诗家语序,即能够对诗句的艺术表现力产生影响的诗句字与词的排列次序;和诗家语结构,即能够对诗句的艺术表现力产生影响的诗句结构模式。从南朝隋唐时期多为后人提及的诗中佳句入手,通过对佳句中字与词的排列次序、结构模式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总结并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特点来,这些特点才是诗家语概念的具体内涵。在第一章中,主要以南朝隋唐时期秀句、佳句中字词的排列次序及其对句中诗意表达效果的影响状况为研究对象。从诗句内部的时间、空间、逻辑叁种关系的远近、虚实,词语排列的调换及其对连贯语义的破坏等角度,分两节对此时期诗中佳句存在的内容压缩与词语省略、语句斡旋与字词倒装两种现象进行讨论。进而归纳出南朝隋唐五言佳句在语序方面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即诗家语序。在第二章中,主要通过分析诗论、诗话中古人对诗句结构的既有认识,提出诗句具有相沿成习的惯用表达方式,即“凝固结构模式”(也就是古人“用唐人句律而不用其意”,“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中的“句律”、“绳墨”等说法的统称)。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从诗句结构与节奏的配合及其对诗句内容的强调层面,分叁节对字眼句、副词句、比喻句、发语结构句、无字眼句五种凝固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并概括出诗家语结构。而第叁章,则是在第一、二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诗家语观诗”的诗句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南朝隋唐时期的诗句及相关评点的分析、落实,来明确“诗家语观诗”在操作中的四个基本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及主要适用范围。同时,对古今既有评点、分析诗句的方法进行梳理,在对比中分析“诗家语观诗”的主要优势与局限。(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五言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曾几是江西诗派的后期代表,其诗作上承苏黄,下启陆游、杨万里,在两宋之际的诗风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年以来学界对曾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经历、《茶山集》校勘、他与江西诗派的关系、诗歌成就等方面,而专门研究其五言诗的几乎没有。本文以《茶山集》中的五言诗为研究对象,将曾几五言诗的内容分为题咏诗、悯农诗、酬唱次韵诗、行旅避难诗四类,并分析其清新淡雅的诗歌风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言诗论文参考文献
[1].葛志伟.魏晋南朝六代正史引五言诗考论[J].文学研究.2019
[2].曾萍.曾几五言诗的内容与诗风[J].文化学刊.2019
[3].石厉.李陵与五言诗之滥觞[N].中华读书报.2019
[4].赵启斌.疏朗晓畅纵横驰骋——程正揆《行书五言诗轴》赏析[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9
[5].张富春.支遁五言诗赞之维摩诘形象论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9
[6].宋佳俊.汉魏六朝五言诗与家族、地域之关系——以对钟嵘《诗品》的统计分析为核心[J].铜仁学院学报.2019
[7].谢思炜.五言诗基本句式的历史考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张珊.勾勒五言诗的发展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谢思炜.叁字脚与五言诗的韵律——以《文选》诗歌卷为考察对象[J].北京社会科学.2019
[10].李思弦.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