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柱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中学252000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实现师生和谐关系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新课程改革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本人认为要切实做到四个转变。
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在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是被动接受的单向型。所谓单向型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师生关系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地存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地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
二、变“急功近利”为“平等合作”
受“学而优则士”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因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以情化人,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进入教育情境,放下架子,从心底里倾听和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应从惧怕权威的阴影中走出来,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
三、变“隔膜对立”为“默契互动”
“隔膜对立”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呢?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注重个性,多一点鼓励和欣赏。师生主体论认为,教育是在师生互动基础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全面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互动,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因为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指向与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时,才能达到最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求师生互相适应,达成默契,相互补充。当然这都要以和谐为基础。前者是动态,后者是静态的。
四、变“居高临下”为“赏识尊重”
长期以来,社会看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所谓“师生如父子”,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这种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定要多给学生鼓励和尊重,并且我认为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导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
综上所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加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