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合金论文_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镁基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生物,晶形,拉拔,聚酰亚胺,氢化,相容性。

镁基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1](2019)在《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基储氢合金以其储氢容量高、质量轻、资源丰富等一系列优点,成为目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氢合金材料之一。综述了镁基储氢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对高温熔炼法、机械合金化法、扩散法和电沉积法这4种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镁基储氢合金性能的改善方法进行了简略总结。通过对比各制备方法之间的区别及特点,对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李海斌,姬鹏[2](2019)在《机械合金化Mg-Ni-Cr-Ti镁基电池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Mg-Ni-Cr-Ti新型镁基电池合金,进行了XRD、SEM及电化学稳定性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球磨转速400 r/min、球磨时间38 h时,合金由Mg2Ni相组成,合金粉末未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试验合金主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与传统Mg2Ni合金相比,该新型合金充放电循环35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从24%增大到88%。(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吕轩宇,姚凌隆,周超,朱云峰,李李泉[3](2019)在《聚酰亚胺纳米限域镁基合金及其储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纳米镁基储氢合金粒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和发生团聚的缺陷,运用透氢抗氧聚合物基体复合技术,对镁基合金进行聚酰亚胺纳米限域包覆.结果表明:当聚酰亚胺添加量为3%,喷雾压力为0.1MPa,溶剂为DMF时,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孙树立[4](2019)在《血管支架用锌镁基合金微细管材制备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方式,由于可降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本身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合适的耐腐蚀性能,引发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对镁及其合金和铁及其合金研究较多,但是镁及其合金降解过快,支架未能满足服役任务就己经失去力学性能完整性;铁及其合金降解过慢,会引发类似惰性金属的问题。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介于镁和铁之间,理论上来说,锌具有更合适的耐腐蚀性能,所以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纯锌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其作为生物材料的发展;另外锌是密排六方结构,滑移系少,塑性变形能力差,所以提升锌的力学性能,制备出符合临床上需要的薄壁,细长且壁厚分布均匀的微细管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热挤压+多道次长芯轴拉拔制备血管支架用锌合金微细管材。合金成分选用Zn-1.5Mg和Zn-1.5Mg-0.2Nd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铸态合金及管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管材加工过程中的组织变化;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对管材力学性能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失重试验对管材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铸态Zn-1.5Mg合金组织由锌固溶体和少量分布在晶界处的Mg2Zn11相组成;铸态Zn-1.5Mg-0.2Nd合金组织由锌的固溶体、Mg2Zn11相和NdZn11相组成,Mg2Zn11相分布在晶界处,少量NdZn11相在基体和晶界处。铸态Zn-1.5Mg铸态合金在330℃下热处理3d后,晶界处的Mg2Zn11相固溶到基体中去,组织为等轴晶;Zn-1.5Mg-0.2Nd铸态合金在330℃下热处理4d,合金组织为锌的固溶体、Mg2Zn11相和NdZn11相,第二相尺寸减小,数量明显减少。Zn-1.5Mg合金在热挤压过程中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经过热挤压之后,晶粒明显细化,在金相组织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第二相存在;挤压温度越高,管坯晶粒越粗大:Zn-1.5Mg-0.2Nd合金经过热挤压之后,晶粒尺寸明显变小,Mg2Zn11相在挤压过程中破碎,沿着挤压流变方向分布,镁元素在挤压过程中析出,导致Mg2Zn11相数量明显增多,尺寸增大。Zn-1.5Mg合金再结晶温度高于室温,Zn1.5Mg-0.2Nd合金在室温下就可以发生再结晶;拉拔态Zn-1.5Mg合金管材的金相组织为包含畸变组织的等轴晶,Zn-1.5Mg-0.2Nd管材的金相组织为锌的固溶体、Mg2Zn11相和NdZn11相。不同加工参数下得到的Zn-1.5Mg微管力学性能各不相同,力学性能最好的微细管材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17.03MPa,延伸率达到25.4%。φ2.44mmZn-1.5Mg-0.2Nd合金微管抗拉强度达到271.6MPa,延伸率达到10.1%。通过对Zn-1.5Mg-0.2Nd管材进行电化学测试,失重测试可以发现锌合金管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φ2.44mmZn-1.5Mg-0.2Nd管材在SBF中浸泡14d(天),浸泡期间微细管材呈现出均匀腐蚀,没有出现明显的足以影响管材力学性能的点蚀坑。(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付振闯,李强,常春涛,刘芳,王新敏[5](2018)在《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Mg基非晶合金以低密度、高非晶形成能力等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Mg基非晶合金的发展现状和现有的合金体系,综述了其力学性能的优势,指出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陈良建,邵春生,陈代远,易蔓菲,郑景璞[6](2018)在《四种镁基合金材料的体外抗腐蚀性能及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Mg-3Zn、Mg-3Zn-1Y、WE43及Mg-2Zn-1Mn四种镁基合金体外腐蚀行为的评价,筛选出抗腐蚀性与生物相容性均优的合金,评价其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探究可降解的适宜体内植入的新型镁基合金材料。材料与方法:1)采用熔铸挤压法制备Mg-3Zn、Mg-3Zn-1Y、WE43及Mg-2Zn-1 Mn四种镁基(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谈正中,戚孝群,赵一鹤[7](2018)在《镁基非晶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点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其非晶合金又由于弥补了传统晶态镁合金的部分缺点而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国内外文献及镁合金在国内外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的具体情况,综述了传统镁合金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比较了镁基非晶合金与传统晶态镁合金的腐蚀情况,探究了镁基非晶合金因其非晶性能而得到的更优的力学性能,展望了镁基非晶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为镁基非晶合金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王栋彬[8](2018)在《镁基合金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及其衍生的合金由于储存容量大,重量轻且价格便宜,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然而,较高的放氢温度和缓慢的吸放氢速率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通过在Mg-Ni合金中添加Y元素,形成的Mg-Ni-Y合金中含有一种特殊的LPSO结构,即Ni和Y原子密集分布的堆垛层错,这些堆垛层错可以作为氢原子运输的快速通道,这样合金的动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较高的放氢温度这一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因此,找到一种新颖简单的方法以降低材料的放氢温度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采用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了铸态Mg_(12)NiY合金,通过对铸态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超高压处理,得到了具有超细LPSO结构的Mg-Ni-Y合金。随后对不同状态合金的组成成分、显微组织、晶体结构以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储氢性能的改善及其机理。除此之外,本文还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方法结合起来,在储氢量较高的MIL-101和金属镁的基础上,通过一步还原法,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作用的Mg/MIL-101复合材料,通过调控其合成方法,来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储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高压处理后,Mg_(12)NiY合金中的LPSO相体积分数明显增多,并且合金中的相分布相比铸态合金更加的致密且均匀,储氢性能结果表明,超高压技术能有效地改善Mg_(12)NiY合金的储氢性能,特别是显着地提高合金的活化性能、储氢容量以及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此外,超高压技术还能降低合金的初始放氢温度,并改善储氢合金在吸放氢过程的滞后性。Mg/MIL-101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Mg/MIL-101复合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为:220℃条件下水热反应24 h,用NH_4F溶液纯化,掺杂MgCl_2的浓度为0.5 mol/L,而且其储氢性能相比MIL-101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结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LPSO相的特殊结构,深入分析了Mg_(12)NiY合金储氢性能的改善及其机理,得出了以下结论:由于18R型LPSO相特有的长周期堆垛结构以及堆垛方向,使得H原子在结构中的扩散活化能非常低,超高压处理后,LPSO相体积分数显着增多;相界面增多,有利于活化作用;元素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YH_2和Mg_2Ni的原位催化作用。因此,超高压技术能显着地改善Mg_(12)NiY合金的储氢性能。(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妙君[9](2018)在《镁基合金还原水合偏硼酸钠再生硼氢化钠》一文中研究指出硼氢化钠的含氢量高达10.6 wt%,水解制氢时所得氢气纯度高,水解反应相应速度快且可控,可以直接供燃料电池使用,是目前制氢材料的首选。然而,工业生产硼氢化钠的成本较高,再生过程复杂,导致其大规模商用困难。因此,如何降低硼氢化钠的生产和再生成本是其商用化的关键问题。基于硼氢化钠水解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为含有结晶水的偏硼酸钠,本文以镁、硅化镁、硅以及镁铝合金与NaBH4的水解直接副产物为原料,采用摆振球磨的方法实现NaBH4的再生,并对其再生机理和产率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同时还对再生产物NaBH4的水解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先采用XRD、FT-IR、NMR等方法探讨了以Mg与Mg2Si、Mg与Si以及Mg17Al12为还原剂与副产物为NaBO2·xH20(包括NaBO2·2H20以及NaBO2 · 4H20)反应来再生的NaBH4。通过改变球磨的摩尔比以及球磨的时间探讨了 Mg与Mg2Si、Mg与Si以及Mg17Al12实现NaBH4再生的可行性,探明了摩尔比、球磨时间与NaBH4再生的产率密切相关,并以产率为导向优化了 NaBH4再生的条件。也证明了 Mg2Si和/或Si的添加,有效促进Mg作为还原剂来实现NaBH4再生。而球磨时间对NaBH4再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NaBH4的产率先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Mg-Mg2Si-NaBO2·2H20体系再生NaBH4的最高产率达到86%。其次,通过经过FT-IR和NMR等表征方法的结合探讨了 NaBH4的再生机理。在NaBH4的再生过程中,通过检测到中间产物[BH3(OH)]-,说明了[B(OH)4]-发生了逐步取代反应,即从[B(OH)4]-转化为[BH(OH)3]-,再取代生成[BH2(OH)2]-,进一步取代得到[BH3(OH)]-,最后得到[BH4]-。最后,还通过选择催化剂,对比了再生的NaBH4与商业NaBH4的制氢性能,再生的NaBH4与商业NaBH4的制氢量基本一致,达到2211 mL·g-1。(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7)

张兆伟[10](2018)在《Ti掺杂对镁基非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基非晶合金具有取材广、成本低、高强度、高比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优势,已经成为了公认的新型绿色结构材料。但镁基非晶合金塑性低,严重影响了在工程上的应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元素替代法制备了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同时,针对非晶合金的制备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效率且不能连续制备的缺点,选用热型连铸工艺制备了镁基非晶合金,实验选择了较合适的工艺参数。本文设计选择了Mg-Cu-Y体系中非晶形成能力(GFA)最为突出的Mg_(58.5)Cu_(30.5)Y_(11)非晶合金作为基体,向其内分别添加原子含量5 at.%、8 at.%和12 at.%的Ti。添加Ti元素后,计算了四元合金(Mg_(58.5)Cu_(30.5)Y_(11))_(100-x)Ti_x(x=0、5、8和12)的电负性差Δx,原子尺寸差σ,τ(σ·Δx)和υ(σ/Δx)。计算结果表明,Ti元素的掺入理论上具有形成非晶合金的可行性。采用铜模法制备了Mg_(58.5)Cu_(30.5)Y_(11)块体非晶合金,当浇注温度从550 K增加到650K时,晶态成分数量变化趋势呈“凹”形变化,其中浇注温度为600 K时,熔体的流动性和过热度最佳,铸件为完全非晶态物质。以Mg_(58.5)Cu_(30.5)Y_(11)为基体,制备(Mg_(58.5)Cu_(30.5)Y_(11))_(100-x)Ti_x(x为Ti含量)非晶合金,当Ti元素含量从0 at.%增加到12 at.%时,结果表明:合金的晶化温度T_x随着Ti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过冷液相区ΔT_x呈现减小趋势,Ti掺入量的多少与(Mg_(58.5)Cu_(30.5)Y_(11))_(100-x)Ti_x非晶形成能力成反比。(Mg_(58.5)Cu_(30.5)Y_(11))_(100-x)Ti_x(x含量分别为0 at%、5 at.%、8 at.%和12 at.%)合金在压缩断裂前都有一定屈服现象,它们的断裂强度分别为679.211 MPa、768.328 MPa、905.342MPa和794.442 MPa,掺钛合金的断裂强度与基体合金断裂强度相比,分别提高了13.1%、33.3%和17.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了铜模浇注法制备的Ti=8 at.%的样品非晶形成性能最优,即(Mg_(58.5)Cu_(30.5)Y_(11))_(92)Ti_8的热力学参数T_x(晶化温度)、T_g(玻璃转变温度)和ΔT_x(过冷液相区)分别为474 K、426 K和48 K。探究了热型连铸工艺对Mg_(58.5)Cu_(30.5)Y_(11)非晶合金的影响。首先以型口温度为变量选定初始工艺参数,根据所制备样品的表面质量与XRD衍射图谱,分析得到有利于制备非晶合金的型口温度为800 K。其次,以温度参数为定量,分析牵引速度分别为12mm/min、18 mm/min和24 mm/min所铸样品,发现当牵引速度为18 mm/min时,连铸出表面质量较为光滑的样品,且长度达到14.8 cm。对冷却距离分别为60 mm与75 mm的工艺参数组所制备的样品进行显微分析与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熔体温度为735K,保温时间为1 h,型口温度为800 K,牵引速度为18 mm/min,冷却距离为75 mm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连铸出长度达到17.7 cm且具有一定非晶成分的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实验证明使用热型连铸工艺制备镁基非晶合金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镁基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Mg-Ni-Cr-Ti新型镁基电池合金,进行了XRD、SEM及电化学稳定性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球磨转速400 r/min、球磨时间38 h时,合金由Mg2Ni相组成,合金粉末未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试验合金主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与传统Mg2Ni合金相比,该新型合金充放电循环35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从24%增大到8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镁基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李海斌,姬鹏.机械合金化Mg-Ni-Cr-Ti镁基电池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9

[3].吕轩宇,姚凌隆,周超,朱云峰,李李泉.聚酰亚胺纳米限域镁基合金及其储氢性能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孙树立.血管支架用锌镁基合金微细管材制备及性能表征[D].郑州大学.2019

[5].付振闯,李强,常春涛,刘芳,王新敏.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6].陈良建,邵春生,陈代远,易蔓菲,郑景璞.四种镁基合金材料的体外抗腐蚀性能及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7].谈正中,戚孝群,赵一鹤.镁基非晶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现状[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8].王栋彬.镁基合金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8

[9].黄妙君.镁基合金还原水合偏硼酸钠再生硼氢化钠[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张兆伟.Ti掺杂对镁基非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作为模具材料实现压...不同镁含量稀土镁基储氢合金的XRD图挤压态Mg-8Li-1Al合金的原始组织非晶合金制备的微型齿轮采用模具铸造法制备的块体非晶合金手...电弧构造示意图

标签:;  ;  ;  ;  ;  ;  ;  

镁基合金论文_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