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模拟软件的系统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蔡捷[1](2021)在《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体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幼儿体育的开展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积聚基础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不足、幼儿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幼儿体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幼儿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幼儿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问题,提高幼儿身心健康水平,成为幼儿体育政策制定部门和幼儿体育教育人员、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幼儿体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演化出现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现有对幼儿体育的研究分析中,将焦点聚焦于幼儿园体育或家庭幼儿体育,这固然是幼儿体育中两个重要要素,但从幼儿体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幼儿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多重要素综合影响幼儿体育效果。发展幼儿体育的效果体现在幼儿身体活动和幼儿身心健康,这是幼儿体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幼儿体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幼儿体育成为新的研究议题之后,幼儿体育要素对幼儿体育效果的作用关系路径等,也理应受到重视。生态系统理论为幼儿体育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生态系统是处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生命有机体和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交换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幼儿体育也处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多种幼儿体育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能组成一定的结构,实现幼儿体育效果,这与生态系统存在一定共性。生态系统理论中关于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演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幼儿体育的要素、结构、功能、发展、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基于此,可以提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而借助生态理论进行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进行筛选并建立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幼儿体育生态系统要素间关系、作用等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在系统实现阶段,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演化进行了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幼儿体育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鉴于此,将幼儿体育要素构成的系统界定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中有关系统要素构成、关系分析、演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研究搭建了包含要素筛选、结构构建、要素关系分析、演化仿真和实现路径等环节在内的研究框架,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包括幼儿体育政策环境、社区幼儿体育种群、幼儿园体育种群、幼体机构体育种群、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等五大要素。每个要素内部由多个因子组成,其中,幼儿体育政策环境由政策完善和政策落实组成;社区幼儿体育种群由社区幼儿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幼儿体育组织活动组成;幼儿园体育种群由幼儿体育课程、幼儿园场地设施和幼儿体育师资组成;幼体机构体育种群由服务专业程度和机构硬件设施组成;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由家长心理支持和家长行为支持组成。环境与种群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与幼儿体育效果之间等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完整结构。第三,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具有提高幼儿体育效果的功能。在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各要素内部,其组成因子大多对幼儿体育效果组成因子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社区幼儿体育种群、幼儿园体育种群、幼体机构体育种群和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等要素均能够对幼儿体育效果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幼儿体育政策环境与种群之间、各种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特别是家庭幼儿体育发挥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强化整个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带来的幼儿体育效果。第四,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各要素在不同仿真时期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整体看,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呈现萌芽、生长、成熟、衰退等曲线状态。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各要素的演化均能够带来幼儿体育效果的提高,其中社区幼儿体育种群演化带来的提升效果最大。据此可以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对于幼儿体育效果的促进功能。第五,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休戚相关、彼此赋能、合作共生、协同共进的生态系统,其实现路径是:明确目标,以幼儿体育政策为引导、以社区幼儿体育为重点、以幼儿园体育为核心、以家庭幼儿体育为关键、以幼体机构体育为补充,实现多元化发展;坚持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共育,共同实现幼儿体育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张洋帆[2](2021)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液冷试验台设计与研发》文中指出动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车辆的动力源,工作温度对其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性。汽车行驶路况和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形成了复杂的热特性。因此在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液冷试验台架,根据台架需要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热管理测试及分析软件,以及基于STM32单片机的下位机控制器,并依托KULI一维仿真平台基于智能算法构建了控制策略,后续可依托液冷台架开展热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首先,结合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分析了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结构,据此完成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架结构设计,决定开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测试及分析软件和热管理控制器。据此完成了主要部件和测试设备的选型,并选定了系统的通信协议。在完成台架设计后,基于台架测试需要,梳理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测试及分析软件应实现的功能,并据此设计了软件总体结构,区分为五大模块。基于Modbus通信协议开发了与控制器通信的控制通信模块,并基于NI-DAQ开发了用于采集实验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在分析热管理系统测试数据特性后,选择了中值和均值滤波算法开发了数据处理模块,选择了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和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开发了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各模块读写数据的需要,开发了数据管理模块。最后,秉承美观易用的设计思想,设计了软件交互界面。为了满足热管理系统重要零部件的控制需要,选用STM32F103作为热管理控制器的主控芯片,操作系统则选用较为成熟的μC/OS-Ⅱ。在梳理了需实现的软硬件功能后,设计了控制器硬件结构,并据此分别完成供电、光耦隔离、通信、风扇驱动、测温等模块的电路设计。结合上述硬件资源,设计了软件系统结构,根据实现功能分为测温、控制、通信三大模块。为验证其工作性能,将控制器与所述测试及分析软件进行了联合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控制器能够根据所测信号调节输出信号占空比,上下位机通信正常,实现了控制指令和采集数据的收发。最后,针对所设计的热管理系统,基于KULI仿真平台搭建液冷系统模型,通过所搭建台架测试数据校核模型。结合该模型,分析不同风扇转速和压缩机转速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各工况条件输入模型,通过计算以获取满足温度要求的最低转速。以此作为样本空间,采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训练风扇、压缩机转速预测模型,再通过随机测试集评价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简化转速预测模型,计算输入输出关系表,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关系式,并据此绘制控制Map图,将其写入控制器的控制模块。
杨晓[3](2021)在《多模块式核反应堆负荷跟踪下的协调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发展先进核能科技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全球核电站的发展主线被划分为大型单个核反应堆的发展与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发展。大型单个反应堆在实际运行中的负荷跟踪能力偏弱,而良好的负荷跟踪能力是实现机组产能与电网需求间匹配、提高燃料循环期限、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相对于大型单个反应堆,多模块式核反应堆采用多个模块化反应堆并联共同驱动一组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具有发电效率高、模块化标准生产建设周期短、固有安全特性等优点,能够快速适应新增电力负荷的需求和电网调峰运行。由于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具有独特的模块化结构,系统为实现快速稳定的负荷跟踪,不但需要考虑各个反应堆模块之间负荷分配的方式,还要保证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设计指标,从而增加了各个模块之间功率匹配的难度和系统控制策略的复杂程度。除此之外,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各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问题,多个反应堆模块通过公用的二次回路耦合相联,任何一个模块的负荷变化不仅影响其自身功率,还会造成其它模块的功率变化。因此,开展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带负荷运行的模块间协调控制方法的研究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多个模块并联运行带来的热耦合问题,对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系统在负荷跟踪下的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全范围实时仿真平台CLEAR模拟机上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结构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网络化结构的反应堆系统模型搭建方法。考虑到单个模块具有额定功率小、结构紧凑及固有安全性等特点,本文以10MW小型铅基冷却反应堆CLEAR-I为参考设计对象。采用集总参数的方法建立了模块化反应堆的动态数学模型,包括点堆动力学模型、堆芯换热模型、换热器模型以及空冷器模型,并对反应堆的稳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为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提供稳态参数。(2)针对各反应堆模块间功率的匹配问题,采用了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在不平衡负载运行方式下的控制策略,以满足整个反应堆的交错换料和不同模块的维护需求。结合对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系统一回路和二回路运行特性的分析,搭建模块间的协调控制回路,实现当反应堆出现负荷改变、模块换料、维修或紧急停堆时各模块的负荷因子的有序调节。通过对故障状态及变负荷工况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良好的负荷跟踪能力,完成了面向负荷跟踪的多模块间运行控制策略的设计。(3)针对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各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问题,应用多变量频域法对反应堆系统进行协调控制方案的设计。本文通过伪对角化法获得常数对角优势补偿矩阵,再采用逆奈奎斯特阵列法对补偿后的系统进行解耦控制器的设计。通过频域响应实验对全范围原型仿真模拟机上的多模块式核反应堆进行系统辨识,以获取整个反应堆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最后,本文通过仿真实验对负荷变化等工况进行模拟,验证了协调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罗晴[4](2021)在《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换热器是影响热泵系统能效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现有的热泵热水系统热水-冷凝换热器主要有串接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联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两种方式,但在运行过程中都难以保证和解决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制冷剂的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低下。因此,研究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强化其传热性能,并针对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解决换热器传热的不稳定性,这将对提高换热器传热能力以及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多功能热泵系统换热器主要由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主要作用是空调的制冷与制热,板式换热器作为热水-冷凝器功能则是制取热水。对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不同结构以及空气侧和管内侧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最优结构型式;并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R410A-水在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中的传热特性,获得人字形板片传热性能最佳结构参数。针对6HP多功能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揭示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与系统能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的流程排布、流向、分流均匀性、过冷段以及翅片型式等对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流程排布为10路分流且作为冷凝器时设计为逆流的换热器在标准制热工况下,140型换热器传热能力可提高近23%,160型换热器能力可提高16.5%;并且,经过调整毛细管分流均匀后的160型换热器比没有经过调整时的传热性能提高了9.15%,换热器能效比提高了近18.7%;过冷段的设计对于冷凝器提高其性能的作用不大,但对于蒸发器除霜周期无过冷段比有过冷段时增加了88min,且除霜时间延长了390s。通过对三种不同翅片型式的换热器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可知:使用波纹开缝翅片(STEPFIN)型式的换热器传热性能最佳,14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达到17722W和13933W,能效比则分别达到2.85和3.19;16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可达18956W和15149W,能效比分别达到了2.51和3.06。(2)针对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以及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翅片间距从1.2mm增大到1.9mm时,空气侧传热能力也随之增大,而换热器能效比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制冷和制热能效比最大均出现在间距为1.7mm时,分别达到了2.6和2.85,此时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为13746W和15793W。(2)润滑油对R410A制冷剂在内螺纹管内会产生高干度时增强传热和低干度时削弱传热的两面性影响,并且随着制冷剂质流密度的增大,润滑油对制冷剂传热的影响越小。(3)建立R410A-水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改变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分别对R410A制冷剂和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波纹倾角?为60o、波纹节距?为14mm、波纹高度h为2mm的板片,其制冷剂侧和水侧的传热整体性能因子j/f最佳,分别达到0.44和0.06、0.49和0.07、0.97和0.08。(4)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模式下:通过对低温工况下系统制热水性能低下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创建了制冷剂回收到系统后再截断的新循环系统,解决了因制冷剂不平衡所导致的板式换热器内制冷剂缺乏而引起传热能力低下的问题,优化系统结构后的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较之前提高了近150%,系统能效比提高了133.3%。(5)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流量在0.55m3/h~2.0m3/h时,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均有所上升,且系统总能效比与之均呈正比关系,此时存在最佳进水流量为2.0m3/h,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分别可达10650W和71%,系统总能效比可达5.37。(2)当进水温度从10℃上升到53℃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下降23.7%和99%,系统总能效比下降高达80%,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性能呈现出线性关系。此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40%之间,可平衡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能提升翅管换热器20%的制冷能力以及板式换热器16%的制热能力,系统总能效比最大可提升22%。(3)当室外温度从1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仅上升12.1%,但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制热能力提升达670%,废热回收比率提升达到589%,系统总能效比在15℃以后几乎呈线性关系增加,提升幅度达84.8%。(4)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时,将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20%之间进行调节,可使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提升10%和8%,系统总能效比提升15%。说明调节EVO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分配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量,从而保证换热器之间传热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总能效比。(6)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温度从2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15.5%,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下降13.1%,说明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成反比,而随着进水温度变化系统总能效比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通过调节EVM的开度在30%~60%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制热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使总制热量提升20%,系统总能效比提高16.3%。(2)在室外温度为-15℃的低温时,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均十分低下,分别为9833W和139W;当室外温度从-5℃上升到2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31%,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达130.8%,且系统总能效比从1.7增加到3.0,增幅达76.5%,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能力均呈正比关系。(3)室内机运行容量越大,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也越大,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不断减小,可知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能力成反比;此时将进水温度控制在35?5℃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可影响80%的总制热量,系统总能效比提升可达15.7%。
罗振[5](2021)在《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型乘用车作为人民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普及程度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也随着机动车的增多而日益明显,增压直喷发动机作为乘用车主流的动力。由于其在技术上相比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多种优势,同时又因为其优异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在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质量、减少空间占有率等方面的明显作用,增压直喷技术得以迅速的普及应用。因此,对增压直喷发动机进行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并降低排放对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尾气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公司1.4L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查阅了与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关键性能参数优化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与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发动机气缸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进排气管道内气体流动数学模型以及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数学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利用台架试验所获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参数以及标定后的仿真模型,根据所阐述的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总体思路和分析流程,对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所研究的1.4L增压直喷汽油机,基于AVL-PUMA操作系统,结合AVL733S油耗仪、AVL Indiset 630燃烧分析仪、AMAI60气体分析仪等设备搭建发动机试验台架,在1000r/min~5200r/min转速下进行外特性工况试验,测得增压直喷发动机在外特性工况下的功率、扭矩、油耗率等性能数据。(2)根据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理论及测量得到的发动机结构参数,在一维仿真模拟软件GT-Power中建立增压直喷发动机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将台架试验所获得的发动机性能数据与仿真模型在相同工况计算得到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实体机数据与仿真数据误差控制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5%)内,保证仿真模型的准确可靠性。(3)通过对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进排气歧管直径、进气总管长度、进排气谐振腔容积、配气相位的平移对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出进排气系统参数变化对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规律特性,为发动机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进排气歧管直径、配气相位进行优化后发动机中、高转速下动力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对低转速下发动机的动力性提升不明显。(4)选取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中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作为多目标优化试验因子,应用试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DOE),以进气总管长度、进气歧管直径、排气歧管直径、排气相位、进气谐振腔容积、排气谐振腔容积作为响应自变量,以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作为响应进行二阶响应面拟合,并将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最低燃油消耗率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完成多目标优化计算。在对该发动机进排气歧管直径、进气总管长度、谐振腔容积以及配气相位进行优化后,该增压直喷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优化后发动机1500r/min(最低油耗点)燃油消耗率由263.87g/k Wh降低为263.46g/k Wh,燃油消耗率降低0.15%,2000r/min(最大扭矩点)扭矩由205.53N.m提升至208.23N.m,比原机提升了1.3%,5000r/min(最大功率点)功率由91.49k W提升至96.41k W,比原机提升了5.38%。
张成[6](2020)在《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客组织是实现协同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自“双创”制度实施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项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国家政策;以搭建创新生态系统为特征的创客组织是实现我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创客组织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协同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创新的发展环境,探索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创客组织为载体,以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为研究对象,本文深入探究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方法等方法,探析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机理。经调查得知,创客组织具有创新网络结构和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组织协同是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也是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和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针对多组织和多要素而形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科学方法正是诠释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机理的主要方法。因此,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分析、组织协同机制、系统稳定状态和协同创新效率的研究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双创”制度背景下,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基于组织协同系统而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创客组织是指以实现创新为目的为创客和协同组织提供各种创新创业服务的系统性平台组织。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具有开放性、网络性、协同性等特征。组织协同系统是实现协同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其组织间的网络链接关系和信任关系反映了组织协同的结构特征;(2)创客组织的类型。创客组织只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类系统,以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别为依据,可以将创客组织分为科研院所主导的创客组织、高等院校主导的创客组织、企业主导的创客组织和个人主导的创客组织;(3)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组织协同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协同创新是基于组织协同系统而进行的要素聚合所实现的创新演化活动。组织协同系统具有开放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特征。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共同组成多组织协同互交模型,具有多维度组织协同的特征,整个组织协同系统涉及到多主体、多子系统及要素体系间的资源交互行为,因而呈现开放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特征。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之间的组织协同机制和资源要素交互行动机制是形成协同创新机理的动态机制;(4)通过波动系数模型计量和结果对比发现:以高校主导的创客组织衡量指标波动系数为标准,创客组织处于总体发展不稳定状态;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的创客组织的发展稳定性明显优于企业或个人主导的创客组织的发展稳定性。创客组织的发展主要受到自身内部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以及信息因素传导的影响;(5)基于投入和产出理论,通过60家创新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得知,只有少数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效率有效,多数创客组织存在组织协同能力不高和资源配置能力低下的情况。本文从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系统动力机制和系统稳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主要研究贡献体现在:本文重新界定了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以及组织协同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结合创客、创客组织和协同组织的创新作用而构建了组织协同系统,利用系统动力软件分析了组织协同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建立了仿真研究模型,首次提出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创新机理和发展稳定机理,填补了创客组织发展稳定性规律的研究不足。本文含有图48幅,表35个,参考文献208篇。
刘金鹏[7](2021)在《嵌入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半导体加工车间内浮游粒子浓度是影响其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种应用场合的洁净室应运而生。洁净室的洁净等级评估依赖于尘埃粒子计数器,尘埃粒子经过光学结构传感器会产生高速脉冲信号,再经过电压比较器实现粒径甄别与计数。传统的粒子计数方式主要是采用单片机对高速脉冲信号进行捕获来检测跳变沿,比较器的甄别电压主要采用数字电位器进行调整,这样的结构是造成国产尘埃粒子计数器在检测浓度和准确性以及粒径分辨能力上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针对这些不足,本文设计了应用于检测浓度较高的2.83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系统,对传统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软硬件进行优化设计,利用ALTERA II EP2CE系列的FPGA芯片的高速特性检测跳变沿信号,采用16位的高精度DAC8552输出高分辨率、高稳定性的甄别参考电压,提升了脉冲信号测量的速度和精度。系统以STM32F103ZET6为主控芯片,实现在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的过程控制。针对国产计数器缺少流量控制环节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采样气体流量的闭环控制算法,利用孔板测流量法得到被测气体的流量数据,采用PID调控方式驱动气泵,使流过光学传感器的气体更加均匀,流量更加稳定,达到行业规定的手持式尘埃粒子计数器要求的2.83L/min的流量。人机交互采用迪文串口屏幕,使用上位机编辑程序对屏幕进行设计,实现了采样参数、计数模式、时间显示、历史记录查询、采样结果等功能。系统可检测0.3μm、0.5μm、0.7μm、1.0μm、3.0μm、5.0μm、7.0μm、10.0μm八路粒子计数通道。实验研究表明,本文设计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检测效率满足国内的标准。
赵萌[8](2020)在《“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城乡二元”结构正向“城—镇—乡”三元结构转变,使得村镇与城镇作为联通城乡、连接工业与农业,承接二元双向物流的桥梁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在产业升级、成本高企、空间制约及交通拥堵等压力条件下,一方面推动城市物流向平台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物流实体产业向外迁移。而农村物流在缺乏有效的要素支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情况下,开始寻求向上构建资源更加丰富、市场更加接近的村镇物流平台。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离,使村镇物流摆脱了地理区位、市场距离、资源禀赋等传统限制而发挥成本洼地优势,促进“城—镇—乡”三元物流形态与物流空间重构,从而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取村镇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村镇物流在时代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本文从村镇物流系统内部演化研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法在第三章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成熟的理论方法,在第四、五章研究分析村镇物流系统的生态演化方向、演化路径和演化机制等,第六章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进行验证。经过本文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本文经过多种方式研究,构建了一个“三要素、四生态流、双层圈”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架构包含村镇物流核心要素、村镇物流支持要素、村镇物流环境要素三类主体要素Agent;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四类生态流;“链环—功能”为基础层,“平台—模块”为主导层的两个层圈。其中,平台处于顶层,模块动态组合成柔性链条,功能融合于平台及模块化柔性链环之中。同时该架构也是由“生态元—生态链—生态网—生态群—生态圈—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2)本文结合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揭示出村镇物流生态演化机理、路径与方向。其中,三类主体要素的生态元变化是演化基础;技术依赖、制度依赖、关系依赖是平衡态演化路径;生态流是推动村镇物流演化的动力机制;共生机制与竞争机制引起生态位变化是演化的传导机制;“耦合—协同”是演化的放大机制;“链环—功能”主导模式到“平台—模块”主导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3)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一个重要的管理启示,“双向双网—双层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生态体系的演化架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加之区域化分工所带来的大流通,共同交织形成农村和城市两大市场网络。农村物流寻找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向上建构物流平台;城市物流一方面向高端升级发展以形成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网络平台,一方面向低端挤压通过快捷配送的替代方式和经济成本调节方式将物流实体平台向外推移。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顶层虚拟平台和村镇化的物流实体平台分离,形成“双向双网—双层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架构,平台与网络通过现代化的“集送/配送”连接。论文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性结论:(1)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处理2009-2013年村镇物流服务节点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对“链环—功能”进行效率评价得出,2012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迸发形成“平台—模块”主导的电商双边市场使村镇物流服务主体的运营效率由发散转向收敛。(2)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村镇电商平台的运营主体、平台使用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平台—模块”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同时网络平台还推动了城乡物流的产业升级以及空间重构,论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之后得出同样的结论。(3)本文基于非平衡力学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生态流”对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具有分形影响,村镇物流空间结构变化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内部“生态流”作用空间分异是系统演化的本质。(4)本文运用SOM神经网络模拟预测“生态流”作用发现,外部环境稳定情况下,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空间自组织缓慢生长。2012年以后,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村镇物流空间环境巨变,进入新维度的空间重构和规模增长,使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典型跨越性,但物流规模扩张仍滞后于村镇建成区面积扩张。(5)本文以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2006-2026年历史数据及发展预测为依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三种互动情景推演出,提高教育经费和物流技术投入能够促进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协同”状态改善,但从效果看,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效果明显,对资源和环境作用较弱。
杨嵩[9](2020)在《二次成像聚光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研究 ——针对聚光、集热、储能过程的创新设计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受制于太阳能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聚光光热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一种解决思路是通过配备储能单元,完成能源可调配利用。二次成像反射聚光系统设计灵活,易于匹配大型储能装置以实现高效、稳定储热/燃料制备,本文将针对二次反射式光热系统运行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创新设计和改进方案,开展数学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针对聚光过程,提出了一种新型二次成像碟式聚光系统,相比于传统二次聚光,新设计采用了镂空式的两级抛物—双曲面反射组件,可以实现重叠聚光。利用解析几何理论和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MCRT)对聚光过程建模。通过光学软件Trace Pro(?)和Matlab(?)自编程序,验证模型并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曲面误差、追踪误差下,新型与传统型二次聚光系统在光学效率、聚光比、截获因子、光斑辐射均匀度等方面的性能。针对集热过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型碟式系统的腔体接收器耦合设计。运用辐射度法建立复合边界条件下腔体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同时运用MCRT获取腔内表面入射辐射分布、表面间角系数,编写程序并进行迭代计算。完成了接收器几何参数优化,对比分析了新型与传统型二次反射碟式接收器在入射辐射分布、表面温度分布、光/热效率等方面的模拟结果,充分论证了新系统在聚光、集热性能上的优势;此外,引入了新型闭合空气幕设计用于减小腔体对流热损。通过建立受迫、自然对流下的三维瞬态k-ε模型,利用Fluent(?)进行CFD计算,分析了不同倾斜角、气流方向、流速条件下的对流热损,模拟效率得到明显改善。针对高温储热过程,提出了新型一体式光热吸储单元(IRS)设计以及利用循环风扇强化换热的方法,分别建立了一维、辐射解耦和二维、辐射耦合的气固两相瞬态传热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实现了对30个储/放热周期的数值传热模拟,通过计算床内截面温差、辐射吸收效率、储/热及总体效率等,对IRS综合热性能展开评估。针对热化学制氢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铈固定床结构的新型光热氧化还原制氢反应器。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瞬态还原、回热、氧化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腔体个数、氮气输送速率、还原温度等参数,获取现有技术条件下固相回热率、制氢效率的理论最大值,并开展了关于气相回热率和聚光比的敏感度分析。此外,针对辐射还原过程的非线性变化特征,提出了利用非恒定氮气输送策略提升还原效率的思路,并采用遗传算法获得了该策略的全局最优解及对应提升的效率值。本研究为基于二次成像反射式系统的聚光光热技术,提供了设计参考和理论基础。
范传焘[10](2020)在《基于零逆流铁岭物流城风光储互补微网电站容量优化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结构不断转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紧随社会经济的步伐,可持续化的转型也变得越发重要,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和风力发电产业也已经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从高成本、低产能的低速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的光伏和风电发展补贴的出台,新能源发电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而因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各自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发展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已经称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建设一种风光储互补发电模型能够为今后的能源发展、新能源系统运行和经济效益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新能源系统接入电网的方式有大容量、集中接入电网,也有分布式发电。但是,新能源发电受制于外部环境影响,若新能源容量占比过高,则会影响电力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所以采用用户端负荷侧多种清洁能源微电网接入电网的形式,根据以上的特性,提出零逆流控制策略,目的是将微电网变成一个可控负载,将它作为主电网的一个可控负载来运行,从而减少对电网的冲击。采用微电网构建新能源发电系统同样能够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通过负荷的特点并利用零逆流原则提高能源能效。本文通过认真分析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研究现状,针对每一种能源的发电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构想分析方法与各种发电模型。首先确定联络线上传功率为零作为系统优化目标,根据铁岭物流城白天实际负荷情况与可利用光伏电池阵列的安装面积,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其次根据负荷确定风力发电容量,再次根据零逆流原则确定储能配置容量,根据风光储荷技术经济评估优化投资方案与产能做到最佳匹配。通过数学算法确定风力发电容量和储能容量。在考虑了风电容量和储能容量的成本控制因素,及风力发电容量的环境因素控制因素后,综合约束条件,根据发电模型借助数学算法及仿真结果,得到合理的储能调度方案。对比不同的系统排布方式和控制策略后,寻找到优化方案,据此构建了风光储荷多能互补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控制策略和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一种工程建设方案,通过两种投资回收期限的计算方法,在对系统建设的投资回收期限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
二、市场模拟软件的系统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模拟软件的系统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幼儿体育中文文献 |
2.1.1 幼儿体育的概念 |
2.1.2 幼儿体育要素研究 |
2.1.3 幼儿体育效果研究 |
2.2 幼儿体育外文文献 |
2.2.1 幼儿体育要素研究 |
2.2.2 幼儿体育效果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 |
3.1 幼儿体育的现实困境 |
3.1.1 幼儿体育的困境审视 |
3.1.2 幼儿体育的困境归因 |
3.2 生态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
3.2.1 生态系统理论 |
3.2.2 生态系统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
3.2.3 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幼儿体育系统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3 其他相关理论 |
3.3.1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 |
3.3.2 社会认知理论 |
3.3.3 生命历程理论 |
3.4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概述 |
3.4.1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概念界定 |
3.4.2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特征 |
3.4.3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
4.1 构成要素筛选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选择 |
4.1.2 研究过程 |
4.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4.2 构成要素确定与关系构建 |
4.2.1 基于开放性编码的要素提炼 |
4.2.2 基于关联性编码的主范畴确定 |
4.2.3 构成要素内涵 |
4.2.4 基于选择性编码的要素关系构建 |
4.2.5 要素信效度检验 |
4.3 构成要素权重排序 |
4.3.1 专家确定与数据收集 |
4.3.2 一致性检验 |
4.3.3 要素权重确定 |
4.4 结构模型与系统功能 |
4.4.1 要素层次结构 |
4.4.2 与自然生态系统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3 结构模型 |
4.4.4 系统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要素间关系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各变量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假设 |
5.1.2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 |
5.2 问卷设计基本情况 |
5.3 问卷题目设计 |
5.3.1 社会人口学的测量 |
5.3.2 变量的测量 |
5.4 预调查及问卷修改 |
5.4.1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5.4.2 预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5.5 正式调查 |
5.5.1 描述性统计及信效度检验 |
5.5.2 各变量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检验 |
5.5.3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检验 |
5.6 分析讨论 |
5.6.1 幼儿体育政策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2 社区幼儿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3 幼儿园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4 幼体机构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5 家庭幼儿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演化仿真分析 |
6.1 因果关系分析 |
6.1.1 基本前提假设 |
6.1.2 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6.1.3 整体因果关系分析 |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1 系统流图设计 |
6.2.2 确定变量间函数关系 |
6.3 模型检测 |
6.3.1 模型直观检测 |
6.3.2 模型运行检测 |
6.3.3 模型历史检测 |
6.3.4 模型灵敏度检测 |
6.4 演化仿真分析 |
6.4.1 幼儿体育政策环境的演化仿真 |
6.4.2 社区幼儿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4.3 幼儿园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4.4 幼体机构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4.5 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5 演化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实现路径 |
7.1 目标定位 |
7.2 多元化发展 |
7.2.1 健全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
7.2.2 培育壮大社区幼儿体育 |
7.2.3 巩固与完善幼儿园体育 |
7.2.4 促进支持家庭幼儿体育 |
7.2.5 鼓励扶持幼体机构体育 |
7.3 资源共享 |
7.3.1 人力资源共享 |
7.3.2 场所资源共享 |
7.3.3 信息资源共享 |
7.4 协同共育 |
7.4.1 构建支撑平台 |
7.4.2 推动一体化发展 |
7.5 实现路径图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1 |
附件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能源汽车电池液冷试验台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动力电池电芯材料发展 |
1.2 BTMS散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空气冷却式 |
1.2.2 液体冷却式及其试验台架 |
1.2.3 相变材料蓄热式 |
1.2.4 直冷式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汽车电池液冷系统设计 |
2.1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分析 |
2.2 热管理试验平台设计 |
2.2.1 电池热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
2.2.2 热管理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
2.2.3 测试仪器的选型 |
2.3 系统通信总线与协议 |
2.3.1 CAN总线介绍 |
2.3.2 RS-485总线介绍 |
2.3.3 Modbus协议介绍 |
2.4 电池液冷台架搭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管理测试及分析软件设计 |
3.1 LabVIEW软件介绍 |
3.2 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
3.2.1 系统功能分析 |
3.2.2 系统结构分析 |
3.3 控制和采集模块设计 |
3.3.1 控制通信模块设计 |
3.3.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4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3.4.1 所采用滤波算法介绍 |
3.4.2 中值滤波子模块设计 |
3.4.3 均值滤波子模块设计 |
3.5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3.5.1 所采用分析算法介绍 |
3.5.2 SVR子模块设计 |
3.5.3 BP神经网络子模块设计 |
3.6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3.6.1 数据存储子模块 |
3.6.2 数据载入子模块 |
3.7 人机交互设计 |
3.7.1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3.7.2 主界面及帮助页面 |
3.7.3 数据采集页面 |
3.7.4 数据处理页面 |
3.7.5 数据分析页面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冷系统控制器软硬件设计 |
4.1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3 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选型 |
4.4 硬件系统结构及各模块电路设计 |
4.4.1 电源模块设计 |
4.4.2 光耦隔离及风扇驱动模块设计 |
4.4.3 测温模块设计 |
4.4.4 通信模块设计 |
4.5 控制器操作系统的选型 |
4.6 软件系统结构及各模块程序设计 |
4.6.1 主程序设计 |
4.6.2 测温模块设计 |
4.6.3 控制模块设计 |
4.6.4 通信模块设计 |
4.7 控制器功能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冷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5.1 KULI软件介绍 |
5.2 热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
5.2.1 边界条件模拟元件设置 |
5.2.2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模型 |
5.2.3 流体侧及空气侧路径定义 |
5.3 仿真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典型工况稳态计算 |
5.3.2 典型工况瞬态计算 |
5.3.3 热管理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SVR的热管理预测模型建立 |
5.4.1 样本空间的生成 |
5.4.2 预测模型的评价 |
5.5 基于SVR控制策略的验证 |
5.6 SVR预测模型的简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多模块式核反应堆负荷跟踪下的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发展现状 |
1.2.2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运行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系统结构与仿真平台 |
2.1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基本介绍 |
2.2 CLEAR-I铅基反应堆 |
2.2.1 CLEAR-I铅基反应堆系统特点 |
2.2.2 反应堆本体 |
2.2.3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
2.3 全范围实时仿真平台CLEAR模拟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数学模型 |
3.1 网络化结构模型 |
3.2 堆芯中子动力学模型 |
3.3 堆芯及上下腔室的流动换热模型 |
3.3.1 堆芯和各腔室的质量、能量守恒方程 |
3.3.2 燃料、冷却剂的物性参数及相关换热系数的确定 |
3.4 回路自然循环模型 |
3.4.1 一回路热工水力方程 |
3.4.2 堆芯单通道压降模型 |
3.4.3 一回珞管道和换热器的压降模型 |
3.5 换热器的多节块模型 |
3.5.1 节块换热方程 |
3.5.2 方程中的参数 |
3.6 换热器一次侧出口下降管段模型 |
3.7 空冷器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负荷跟踪多模块运行控制策略 |
4.1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运行方式 |
4.1.1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运行特点 |
4.1.2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负荷跟踪特点 |
4.2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的运行控制方案 |
4.2.1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负荷跟踪控制策略 |
4.2.2 负荷因子分配策略 |
4.3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协调控制方案的分析验证 |
4.3.1 反应堆停堆工况 |
4.3.2 反应堆变负荷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变量频域的协调控制方法 |
5.1 多变量控制系统频域设计 |
5.1.1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 |
5.1.2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
5.2 多模块式核反应堆系统的频域辨识 |
5.3 基于逆奈奎斯特阵列法的多变量系统频域设计 |
5.3.1 多变量系统结构设计 |
5.3.2 系统的对角优势及其实现 |
5.3.3 对角优势的判别 |
5.3.4 反馈系统的回路增益矩降的设计 |
5.3.5 闭环控制系统的频域设计 |
5.4 仿真验证 |
5.4.1 反应堆降负荷工况 |
5.4.2 反应堆升负荷工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全文总结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4)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功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翅片管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3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2.1 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 |
2.2 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2.3 换热器结构型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3.1 流程排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2 流向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3 分流均匀性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4 过冷段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5 翅片型式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4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4.1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
2.4.2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4.3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分析 |
2.4.4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系数关联式的建立 |
2.5 R401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5.1 换热器内螺纹管传热实验装置 |
2.5.2 内螺纹强化管结构参数 |
2.5.3 管内制冷剂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
2.5.4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5.5 实验结果分析 |
2.5.6 R410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关联式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410A-水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3.1 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结构 |
3.2 板片物理模型 |
3.2.1 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3.3 板片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模型设置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3.4 初始条件设置 |
3.3.5 网络无关性和步长独立性验证 |
3.4 波纹倾角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4.1 流体流态分析 |
3.4.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4.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4.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5 波纹节距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5.1 流体流态分析 |
3.5.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5.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5.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6 波纹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6.1 流体流态分析 |
3.6.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6.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6.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7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7.1 板式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3.7.2 变水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7.3 变制冷剂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4.1 多功能热泵系统循环原理 |
4.2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机组 |
4.2.3 实验测试系统及工况条件 |
4.2.4 数据采集系统及控制系统 |
4.3 低温工况下板式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3.1 低温工况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4.3.2 低温工况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改善研究 |
4.4 单独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4.1 不同制冷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制冷+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5.1 水模块(WM)水流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2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3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4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6 单独制热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6.1 不同制热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6.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制热+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7.1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2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3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8 单独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进排气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发动机数值模拟仿真理论基础 |
2.1 数值仿真模型气缸建立的理论基础 |
2.1.1 缸内热力平衡关系描述 |
2.1.2 缸内燃烧过程的数学描述 |
2.2 进气管内的气体流动特性与能量损失 |
2.2.1 管内波动效应与谐振增压分析 |
2.2.2 管内流动能量损失分析 |
2.3 数值模拟仿真模型的数学求解 |
2.3.1 有限体积法的原理 |
2.3.2 控制方程离散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发动机台架试验及仿真模型的搭建与验证 |
3.1 发动机台架试验 |
3.1.1 发动机样机基本结构特点与主要参数 |
3.1.2 发动机台架试验平台搭建 |
3.1.3 发动机台架试验流程与结果分析 |
3.2 仿真软件介绍 |
3.3 仿真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3.3.1 增压直喷发动机仿真模型系统边界条件搭建 |
3.3.2 进、排气管道建模 |
3.3.3 气缸模型建立 |
3.3.4 配气机构模块 |
3.3.5 曲轴箱模块 |
3.3.6 喷油器模块 |
3.3.7 增压器模块 |
3.4 仿真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
4.1 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1.1 进气总管长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1.2 进气谐振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1.3 进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2 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2.1 排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2.2 排气谐振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3 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3.1 进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3.2 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进排气系统关键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 |
5.1 DOE方法介绍与设置 |
5.1.1 DOE方法介绍 |
5.1.2 DOE优化设置 |
5.2 响应面的拟合与质量评价 |
5.2.1 响应面拟合 |
5.2.2 拟合质量评价 |
5.3 关键参数多目标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 |
2.2 创客与创客组织的概念界定 |
2.2.1 创客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2.2.2 创客组织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2.2.3 创客组织的界定及其评述 |
2.3 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综述 |
2.3.1 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结构 |
2.3.2 创新范式与创新生态系统 |
2.3.3 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转模式 |
2.3.4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
2.4 组织协同的研究综述 |
2.4.1 组织协同的涵义 |
2.4.2 组织协同系统 |
2.4.3 组织协同的相关文献评述 |
2.5 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
2.5.1 协同创新的涵义与本质 |
2.5.2 协同创新的特征与类别 |
2.5.3 协同创新的动力与机制 |
2.6 组织协同与协同创新的关系分析 |
2.6.1 组织协同引起组织变革和影响创新绩效 |
2.6.2 组织协同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
2.7 本章小结 |
3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模式与系统结构分析 |
3.1 “双创”制度与组织协同的关系分析 |
3.1.1 创客组织的制度距离分析 |
3.1.2 “双创”制度与组织协同的正向关系 |
3.2 组织协同模式和系统构成分析 |
3.2.1 创客组织的类型探析 |
3.2.2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模式 |
3.2.3 组织协同系统的结构分析 |
3.3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结构分析 |
3.3.1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链接关系分析 |
3.3.2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信任关系分析 |
3.3.3 网络链接关系与信任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
3.4 组织协同系统的信息协同机制分析 |
3.4.1 信息传导机理与组织协同 |
3.4.2 信息认知与组织协同稳定 |
3.4.3 组织协同与组织信息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制及仿真研究 |
4.1 方法引入与系统建构 |
4.1.1 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概述 |
4.1.2 组织协同系统的协同模式 |
4.1.3 组织协同系统的成员体系 |
4.1.4 组织协同系统的多维协同机制 |
4.1.5 组织协同的系统界限与前提条件 |
4.2 组织协同系统的要素体系分析 |
4.2.1 系统要素概述 |
4.2.2 创客组织的人才体系 |
4.2.3 创客组织的资本体系 |
4.2.4 创客组织的创新成果体系 |
4.2.5 组织协同评价体系 |
4.3 组织协同系统的要素作用机制分析 |
4.3.1 组织资源要素的输入与输出 |
4.3.2 组织协同系统的交互响应机制 |
4.3.3 组织协同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
4.4 组织协同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4.4.1 创新成果形成与转化机制 |
4.4.2 组织协同系统的资金循环机制 |
4.4.3 组织协同系统的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
4.4.4 组织协同系统的协同度 |
4.5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系统仿真研究 |
4.5.1 组织协同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5.2 组织协同系统仿真模型的试验样本 |
4.5.3 组织协同系统仿真模型的参数设定 |
4.5.4 组织协同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协同创新的系统发展稳定机理及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命题 |
5.1.1 组织协同系统的稳定机理分析 |
5.1.2 组织协同系统的层级稳定性分析 |
5.2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1 指标体系建构 |
5.2.2 数据计量模型建构 |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数据统计与计量结果 |
5.3.2 计量结果的特征分析 |
5.3.3 影响创客组织发展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
5.4 组织协同系统的稳定机理 |
5.4.1 组织协同系统稳定的影响因素 |
5.4.2 组织协同系统稳定性的运行机制 |
5.4.3 组织协同系统稳定性的传导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组织协同创新的效率评价研究 |
6.1 资源优化配置对组织协同创新的关系 |
6.1.1 创客组织的资源优化配置 |
6.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 |
6.1.3 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创新效率的关系 |
6.2 基于投入和产出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 |
6.2.1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6.2.2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6.3 组织协同创新效率的BCC模型评价 |
6.3.1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6.3.2 基于BCC模型的效率评价 |
6.3.3 组织协同创新效率的评价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7 案例研究 |
7.1 案例研究的概论 |
7.1.1 案例选择的原由 |
7.1.2 典型案例的概述 |
7.1.3 案例研究的逻辑 |
7.1.4 案例研究的架构 |
7.2 典型案例的组织协同系统结构分析 |
7.2.1 组织协同的总体概况 |
7.2.2 创客组织的组织协同模式 |
7.2.3 组织协同系统的网络结构 |
7.3 典型案例的组织协同机制分析 |
7.3.1 组织协同系统的构成 |
7.3.2 组织协同系统的要素体系分析 |
7.3.3 组织协同系统的协同机制分析 |
7.4 典型案例的系统稳定机理分析 |
7.4.1 组织协同系统的波动性分析 |
7.4.2 系统发展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3 组织协同系统的稳定机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嵌入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设计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4 设计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中关键技术概述 |
2.1 FPGA和 ARM |
2.2 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原理 |
2.3 孔板测流量法原理和计算方法 |
2.4 RT-THREAD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尘埃粒子计数器系统结构与硬件设计 |
3.1 系统结构与硬件总体设计 |
3.2 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
3.3 电源模块设计 |
3.4 恒流量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尘埃粒子计数器软件设计 |
4.1 软件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 |
4.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 主控软件详细设计 |
4.4 高速脉冲计数器设计 |
4.5 RT-THREAD外部存储器和读卡器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
5.1 流量控制实验 |
5.2 粒子计数对比 |
5.3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内容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范畴界定 |
2.1.1 村镇概念范畴 |
2.1.2 村镇物流概念范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种群生态理论 |
2.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
2.3.2 系统演化与产业链演化研究 |
2.3.3 村镇物流发展研究 |
2.4 文献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建构 |
3.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及构成 |
3.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 |
3.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要素 |
3.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CAS结构 |
3.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层次与功能 |
3.2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
3.2.2 “链环-功能”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3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4 “链环-功能”升级至“平台-模块”主导模式的生态圈形成 |
3.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平衡性 |
3.3.1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前提 |
3.3.2 实现系统层级平衡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平衡机理 |
4.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演化 |
4.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内涵 |
4.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维度 |
4.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测量及演化 |
4.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演化 |
4.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网络特性 |
4.2.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共生机制 |
4.3 “链环—功能”不平衡诱因实证研究 |
4.3.1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
4.3.2 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
4.3.3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4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
4.4.1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4.2 “运营主体-使用主体-政府”三方协调演化模拟 |
4.4.3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主体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分形 |
5.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
5.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基础 |
5.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态需求 |
5.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非线性过程 |
5.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外涨落驱动 |
5.1.5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 |
5.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分形机制 |
5.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流作用力 |
5.2.2 生态流驱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非平衡相变 |
5.2.3 生态流触发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分岔 |
5.2.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 |
5.3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模拟 |
5.3.1 SOM神经网络法模拟系统演化的适用性 |
5.3.2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实证及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村镇物流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测度与优化 |
6.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协同”驱动机制内涵 |
6.1.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理论 |
6.1.2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内涵 |
6.1.3 协同学分析环境要素子系统的耦合性 |
6.2 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
6.2.1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
6.2.2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
6.2.3 序参量指标筛选方法 |
6.2.4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
6.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度与优化 |
6.3.1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量模型 |
6.3.2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仿真 |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情景分析 |
6.3.4 环境子系统情景互动调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二次成像聚光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研究 ——针对聚光、集热、储能过程的创新设计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太阳能聚光光热技术概论 |
1.2.1 聚光系统 |
1.2.2 聚光比和光学效率 |
1.2.3 光热吸收、存储及转化 |
1.3 二次反射聚光技术概论 |
1.3.1 二次反射聚光技术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光热储热技术概论 |
1.4.1 光热储热材料及系统结构 |
1.4.2 光热储热数值模拟方法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光热化学水解制氢技术概论 |
1.5.1 光热化学水解制氢技术 |
1.5.2 光热化学水解制氢材料研究现状 |
1.5.3 光热化学水解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4 光热化学水解反应器试验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型二次成像反射聚光系统设计及模拟研究 |
2.1 几何光学设计理论 |
2.1.1 研究背景 |
2.1.2 二次成像反射光学理论研究 |
2.1.3 新型双曲面二次反射器设计 |
2.2 光学追踪模拟及误差分析研究 |
2.2.1 光学误差机理研究 |
2.2.2 基于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的光学模拟研究 |
2.2.3 几何参数优化及光学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次反射碟式腔体接收器流动传热计算研究 |
3.1 腔体接收器耦合设计理论 |
3.1.1 研究背景 |
3.1.2 二次碟式腔体接收器结构设计 |
3.2 数学建模 |
3.2.1 光学追踪建模研究 |
3.2.2 基于辐射度平衡法的腔内辐射理论研究 |
3.2.3 一维稳态导热建模研究 |
3.2.4 模型验证 |
3.3 二次碟式腔体接收器综合性能评估 |
3.3.1 入射辐射分布特性研究 |
3.3.2 光热转换效率综合评估 |
3.3.3 腔体内壁局部及整体温差评估 |
3.4 循环空气幕设计及模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式光热吸储单元设计及传热模拟研究 |
4.1 光热吸储一体式概念介绍 |
4.1.1 研究背景 |
4.1.2 一体式吸储单元设计 |
4.2 数学建模 |
4.2.1 一维辐射解耦法两相瞬态传热理论建模研究 |
4.2.2 二维辐射耦合法两相瞬态传热理论建模研究 |
4.2.3 模型验证 |
4.3 IRS系统运行数值模拟及综合热性能评估 |
4.3.1 温度分布和波动分析研究 |
4.3.2 循环风扇设计及模拟研究 |
4.3.3 IRS系统综合热效率评估 |
4.3.4 二维辐射耦合理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固定床可回热式光热制氢系统结构设计和策略优化研究 |
5.1 新型光热反应器设计 |
5.1.1 研究背景 |
5.1.2 设计介绍 |
5.2 数学建模 |
5.2.1 针对光热制氢系统的氧化、回热及还原过程建模研究 |
5.2.2 基于遗传算法的氮气流速的全局优化问题探讨 |
5.2.3 模型验证 |
5.3 新型光热反应系统优化及性能预估 |
5.3.1 固相回热性能分析研究 |
5.3.2 主要参数优化及整体性能预估研究 |
5.3.3 敏感度分析:聚光比、气相换热效力 |
5.4 氮气输送策略优化分析研究 |
5.4.1 最优还原时长机理研究 |
5.4.2 基于变参数法的恒速输送策略优化研究 |
5.4.3 基于遗传算法的变速输送策略优化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零逆流铁岭物流城风光储互补微网电站容量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结构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结构与控制 |
2.1.1 风力发电机组 |
2.1.2 太阳能光伏发电 |
2.1.3 P/N结 |
2.1.4 蓄电池 |
2.1.5 DC/DC变换器、逆变器与控制器 |
2.2 光伏发电原理及数学模型 |
2.2.1 光伏电池结构 |
2.2.2 光伏电池特性与数学模型 |
2.3 风力发电结构 |
2.3.1 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分类 |
2.3.2 风力机特性与数学模型 |
2.4 蓄电池荷电状态与工作效率 |
2.4.1 蓄电池的容量 |
2.4.2 蓄电池工作效率 |
2.4.3 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 |
2.5 逆变器工作效率 |
2.6 本章小结 |
3 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源运行特点及模型 |
3.1 光伏发电运行策略 |
3.2 风电出力模型 |
3.2.1 风功率密度 |
3.2.2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
3.3 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的出力模型 |
3.4 零逆流原则与储能调度模型 |
3.5 容量配置条件 |
3.6 本章小结 |
4 零逆流原则与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仿真模拟 |
4.1 零逆流控制原则 |
4.2 光伏系统发电量 |
4.3 风电系统发电量 |
4.4 联合系统运行策略 |
4.5 联合系统容量优化模型 |
4.5.1 选取优化目标函数与优化变量 |
4.5.2 粒子群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仿真及分析 |
5.1 项目相关介绍 |
5.2 微电网与主网购电策略 |
5.3 系统simulink模型搭建 |
5.4 运行结果 |
5.5 投资期及成本计算 |
5.5.1 投资期问题概述 |
5.5.2 静态资金回收期 |
5.5.3 动态资金回收期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市场模拟软件的系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蔡捷. 山东大学, 2021(11)
- [2]新能源汽车电池液冷试验台设计与研发[D]. 张洋帆. 山东大学, 2021(12)
- [3]多模块式核反应堆负荷跟踪下的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杨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 罗晴.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5]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D]. 罗振.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6]创客组织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 张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7]嵌入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系统开发[D]. 刘金鹏.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8]“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二次成像聚光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研究 ——针对聚光、集热、储能过程的创新设计及数值模拟[D]. 杨嵩. 东南大学, 2020
- [10]基于零逆流铁岭物流城风光储互补微网电站容量优化设计[D]. 范传焘.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