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陆大顺[1]2004年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以后,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对“万物之基础”的土地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对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因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财产)二重性,国内学者周诚把土地经济问题一分为叁: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资产经济和土地财产经济。本人同意这种划分,并且以研究土地资源经济问题完成了硕士论文。土地资源经济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本文只研究作为资源的土地在利用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这些经济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1)文章在“绪论”部分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对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结构和内容说明,另外,对“土地”的界定及其经济特点作了简明的分析。(2)土地供求经济。本章着重从宏观上论述作为物质资源、生产力具体要素的土地的供给、需求及其平衡问题。土地资源的平衡问题的实质是“地人平衡”问题,因为所谓的土地资源“供与求”,归根到底是土地资源如何满足人口需要的问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无非是土地如何持续地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土地的人口承载力问题,则是“地人平衡”问题的具体化。(3)土地利用区位经济。本章涉及土地利用项目在空间上的定位或布局,对古典农业和工业区位理论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产业应当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做到不同用地的合理配置,取得最大的区位效益。(4)土地利用集约经济。是指土地集约经营所涉及的经济问题。它包括土地集约度和土地报酬递减律以及农地和市地集约经营问题。目的是为了节约用地并提高用地的集约效益。该部分还指出我国土地集约经营中存在的问题。(5)土地利用规模经济。本章首先分析了土地规模与收益的变化规律,指出存在土地利用最优规模;其次对农地与市地的经营规模作理论分析;最后分析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指出存在问题及对策。(6)土地永续利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是对土地保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推断农民行为(土地利用)方式。 I以上六个部分,是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它们的共同点是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求实创新的研究方法,对土地资源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当然,有些章节也涉及一些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为了更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本文最后一章专门讲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污染、地力下降、耕地减少。本文认为要采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四种手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资源环境保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的最后部分是本人的实地调查成果以及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分析。该部分指出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务农达不到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农民普遍希望后代能“跳农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家对“叁农”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本人认为政策与制度体系本身是完善的,关键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制度不能贯彻执行。本人设想制定中央土地稽察特派员制度,可最大限度降低监督成本。

李景刚[2]2006年在《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必经的发展过程,它们不仅显着地推动了经济、社会以至政治结构的变革和发展,而且也导致了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土地供求状况和生态环境等的变化;其中,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农地非农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农地非农化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农地非农化也存在明显的负作用,造成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通过对我国农地非农化的波动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考察可知,在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地非农化仍将存在代价性损失,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暗藏着更多的过度性损失:一是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二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而究其根源,则是在于我国残缺的资源价值体系以及由此造成的资源价格扭曲,造成人们决策过程没有或极少考虑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隐性消耗。因此,本文正是由此入手,提出重构我国的资源价值体系,并以土地资源货币化核算成果修正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函数,旨在建立基于资源价值重构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部分地纠正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双重失灵”问题。论文首先对价值、自然资源及自然资源价值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系统地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价值理论以及资源配置理论,从而为资源价值体系的重构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接着,文章阐述了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的必要性,并将我国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和自然资源价值分类体系巧妙地揉合,重构了我国土地资源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价值构成,简要地介绍了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的方法,并就土地资源价值核算成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随后,文章从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和内涵出发,阐释了基于资源价值重构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内涵、目标及原则,在借鉴弹性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及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选择灰参数线性规划模型作为基于资源价值重构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首选方法,并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的基本步骤。最后,论文在上述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下,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青岛市为例对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农用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但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农用地所提供的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尽管支撑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补偿。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农用地使用者的积极性并促使农用地使用者的短视行为,最终导致农用地这种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农用地使用者进行一定的价值补偿,保障其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实际上,这也是充分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合法化保护我国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2)根据青岛市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价值核算结果,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八大类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价值(1990年不变价)的比例由(经济价值)1∶0.59∶0.11∶0.17∶41.33∶14.88∶0.28∶0.00修正为(总价值)1∶0.42∶0.52∶0.32∶10.87∶3.82∶1.31∶0.01。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函数得到了部分修正,以此构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可以部分修正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双重”失灵问题。(3)由于我国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中忽视了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迫使地方政府为完成耕地总量指标将不得不扩大后备资源的开发范围,造成能够提供巨大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类型遭到过度开发。实际上,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也削弱了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为今后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包括:将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绿色GDP的实现;重新认识土地资源价值,修订征地制度中地价补偿标准;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维护各地区利益的动态平衡。

肖萍[3]2007年在《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土地利用的程度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直接与密切程度。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占用需求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据此,我国提出并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注重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逐渐成了全世界的共识。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上。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高效、可持续利用,以便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尚能保持一定的资源存量和稳定的生态环境。土地是人类可利用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密切相关,并集中表现在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的压力上。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土地问题是事关全局和子孙后代的大问题,在开发利用上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保证,其对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极其重大。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如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10年来,中国土地评价很重视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因素,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就是从土地利用的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五个方面,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土地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等22个指标构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计算方法对所选取的13个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分类。通过分析该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增长方式;集约利用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调整农业结构;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土地质量;注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殷继勇[4]2012年在《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产生活无一不与土地产生联系,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村镇土地作为区域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村镇建设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空间支撑,在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与此同时,村镇土地又是城镇用地、工业用地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村镇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质量,也会对协调我国城市化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利用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伴随着人口高峰的到来,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以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为主要特征的矛盾日渐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我国村镇土地利用不仅因为历史积淀而面临着种种遗留问题,更因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结合我国村镇土地利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统筹考虑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对村镇土地利用的总体要求,进行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及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战略研究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背景下,突破村镇土地利用瓶颈,推动村镇土地实现高效、合理、持续利用的首要任务。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农村住宅规划建设技术标准框架研究”(项目编号:2008BAJ08B16),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战略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了归纳与演绎、逻辑模型和数学模型、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对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村镇社会经济子系统、村镇自然生态子系统以及村镇人口子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的复合系统,系统能够实现稳定、有序、持续的运行是组成系统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清晰认清系统结构及其运行特点是合理确定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准则的基本前提,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并保持系统结构的协同,是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的重点内容。(2)本文提出了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四内容协同发展体系,主要由结构性协同、功能性协同、目标性协同、时空性协同构成,其中结构性协同是基础、目标性协同是根本、功能性协同和时空性协同是具体表现,在实现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该体系交织并存在于各个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同时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协同是描述系统四者关系的函数,其值越大,表示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中的相互关系的同步程度和内外适应程度越高,系统的总体功能性越显着,协同发展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的实现。(3)本文构建了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对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村镇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叁大准则,构建了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筛选确定,其中,基于生态可持续性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保持良好环境和土地退化防治效果两大类,基于经济可持续性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和土地利用效益高效两大类,基于社会可持续性的指标包括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良好人地关系和管理科学有效叁大类。进而为展开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并确定制约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以及基于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奠定了基础。(4)本文构建了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体系。本文构建的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总体架构体系主要由战略目标体系、主体战略体系和战略支撑体系构成。其中,战略目标体系由总体目标、分类目标、阶段性目标构成:主体战略体系由耕地保护战略、村镇土地生态良性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用地规划战略、村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战略、农村空间重构战略、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战略六大主体战略构成;战略支撑体系主要由管理创新支撑、科技支撑、机制支撑以及法律法规支撑构成。叁大体系有其内在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其中战略目标体系规定了村镇土地利用的方向和总体部署,主体战略体系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以及相关策略,战略支撑体系是保证战略措施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保障,叁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以促进和维持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协同发展为主线贯穿始终。(5)通过对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实证研究,判断出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较低水平,并得出了制约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地退化防治投入强度不足、土地单位面积总产值偏低、居住用地比重偏高、人均林地覆盖面积较低、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较高、交通水利用地比重较低、工矿企业用地比重较高、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率较低、改善耕地质量投入强敌较低、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偏低、相关政策规划协调性较差、旧村改造率偏低、土地退化防治率较低、人均耕地面积较低,共14项。(6)本文提出了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项战略措施。本文通过对对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制定研究,针对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14项障碍因素,提出了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战略措施以及战略实施保障措施。其中,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镇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强化农村宅基地治理、推进旧村改造、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开展镇域土地整理六大方面;野鸡坨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各项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土地利用执法力度五大方面。

欧阳进良[5]2004年在《农户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与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前人的研究表明,分析政策对农户生产投入及其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将有助于区域土地持续利用。本文以1995,1998,1999和2000年的农户调查数据,1980年曲周县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数据,1999年的土壤质量调查数据,1999年地下水位观测点观测数据,曲周县各种图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曲周县农户土地利用状况、农户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政策选择对农户福利及土地持续性利用影响,探索解决农户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问题和实现农户土地持续利用的政策解决的途径、方法。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土地持续利用信息,帮助政府制订促使农户采用持续性土地利用方式的政策,以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曲周县农业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和农户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我们认识到:农户土地利用过程中主要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等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由于没有合适的政策促使农户采用持续性土地利用方式,已经引起土地质量的一些问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1、 施用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地下水、表层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2、 农户灌溉过程中深层地下水的过度开发,造成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趋恶化。在区域尺度上的农户种植行为驱动力分析上,通过各年的夏粮、秋粮、棉花、油料、蔬菜的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与土地资源、水利条件、土地质量、地理位置、气候因素、价格因素等六类24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因素是影响种植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持续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不同的作物价格、粮食收购价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对农户的种植行为选择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农产品价格结构的调整,来引导农户,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对农户兼业的程度、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和生产规模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以及地块层次尺度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农户在地块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存在差异:纯农业户、低收入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兼业户、高收入农户、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往往选择经济效益高、耗时少的土地利用方式。农户生产决策分析表明,支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决定力量是农户对土地未来收益的预期。农户土地利用预期受自身生产经济条件、农业政策、产权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影响农户土地利用的预期,进而影响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一些好的政策可以将农户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如通过资源价格(水资源价和生产资料价格等),资源税或产权交易等方式来解决农户土地利用中外部不经济性,通过补贴,退税等方式来解决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对比各种政策手段的效果,对持续性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补贴的方法是一种既符合增加农户收入、又可以形成促使农户采用持续性土地利用方式“农业踏扳”机制的政策选择。

周建春[6]2005年在《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对现代土地估价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构建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耕地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 一、目的和意义 随着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耕地资源正日益被大量消耗。以追求各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约束。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在耕地价格评估方面是以耕地利用的单一农业生产功能作为其价值高低的评价标准。私人产权在追求个人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耕地资源的私人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就是耕地资源的价格。但随着人们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耕地资源的利用不能只以个人利益和当代人的利益为目标,耕地资源在农业生产利用过程中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样是耕地资源价值的基本内容。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反思现代土地估价理论存在的缺陷,建立科学的耕地资源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从而规范人们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资源价值的不正确的评价方法,最终有利于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有利于规范当前不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 二、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1、分析现代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的本质特征 现代土地估价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之上的一种土地价值评价理论。在这种理论下,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资本完全替代,而不是作为人类共同的生存物质基础和条件。现代土地估价理论中的价值与价格,都是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对土地所有者的贡献大小。 2、耕地利用的外部性对耕地价值的影响 外部性的表现和影响程度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产权界定也是根据外部性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进行重新规范的过程。耕地利用的外部性界定,一是要研究在私人产权完整的形态下耕地利用过程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二是要研究在私人产权不完整的形态下耕地利用处在非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所引致的外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界定外部性的标准和原则。

张睿[7]2004年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在土地资源稀缺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资源无限制占有而进行经济增长的路径,所造成的资源破坏与浪费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而可持续发展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同样是一个法律问题。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包括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以及各种与土地资源保护有关的土地资源权利失灵,是造成土地资源破坏浪费和土地资源开发不可持续的基本原因。虽然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越来越突破所有权的限制,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并针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制定了诸多的法律制度,但是诸种法律制度都不能脱离土地所有权公有的权属制度存在,而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不足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土地资源法律制度的建设。既然我们不能抛开国情改变土地权属制度,那么就必须在土地公有的权属制度下完善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法律规制体系,弥补土地权属制度的缺陷,以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受到土地权属制度的制约,土地资源利用的民事法律主要是围绕土地资源使用权来进行规制的。而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必须着眼于资源的保护、发展及合理利用,其主要目标在于社会公益的最大化。从法律的角度来考察,国家势必以经济法来规制土地资源的总体利用,具体表现就是土地利用的规划问题。总体的宏观调控和偏重市场调节的民事规制并不能满足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就必须赋予政府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职能,即土地利用的行政法律规制,而政府的土地行政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的又是土地征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民事、经济、行政法律制度是彼此制约、相辅相成的,要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必须协调和完善各种土地法律制度。

赵娜[8]2008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已深入人心并成为政府行动的指南。作为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在各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高强度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问题,开展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黄河叁角洲地区的垦利县作为研究区域,其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1985-2005年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垦利县21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呈现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耕地相对变化时空差异大、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等重要特征。同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机制展开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作为土地利用变化主导驱动力的地位,并着重分析了人口、经济发展、城镇化和政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对垦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反馈机制,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绘制系统结构流图,编写DYNAMO方程(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借助计算机软件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和灵敏度分析,对垦利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进行了仿真。依据系统控制变量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与情景分析,重点探讨了自然发展模式、经济加速发展模式、协调发展模式叁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情况,实现了垦利县2005—2030年土地利用结构的模拟和预测,从而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胡焱[9]2007年在《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在面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城市土地是一种不可移动的稀缺资源,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在一定的区域时段内,其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研究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可持续理论和土地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资源的特点,明确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特征,剖析了影响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从人口、建筑、经济、生态环境四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重庆市为实证研究,对城市土地承载力理论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背景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城市人地大系统的特性,建立城市土地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城市土地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并用灰色序列GM(1,1)预测模型和叁次指数平滑模型对重庆2010、2015、2020年的土地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前的城市土地承载力与理想值有较大的差距。同时,通过现在和预测出的未来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得出,重庆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逐年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地发展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进一步提出提高重庆城市土地可持续承载力的对策。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从人口、建筑、经济、生态环境四方面建立的城市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和承载能力,有助于掌握区域人地大系统发展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演变趋势,反映城市土地的可持续性,对于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晓艳[10]2005年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析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特征,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并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寻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是区域乃至全国土地整理方向、目标的具体落实,是检验和评价区域土地整理效果和跟踪监测的有效场地,所以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作为案例研究区域,对该县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是指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文中论述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内容,确定了工作程序。研究认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以系统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国情与国策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以上理论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 本文进行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得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格局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几个方面。并分别探讨了各单项影响的内涵、构成和表现。 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格局影响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内涵确立了适宜的量化方法。作者认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是对该规划引起的对区域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是对前面进行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等子系统的协调性的综合评价,并选用合适的指标、标准化方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这部分研究是本文探讨分析的重点,其中景观格局影响评价部分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进行了该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总体上看,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该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是正面,说明该规划是可行的。评价结果表明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该县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景观子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影响是正面的。其中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水资源平衡、生物丰度和区域景观的多样性影响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缓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D]. 陆大顺. 新疆大学. 2004

[2]. 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D]. 李景刚.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3]. 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 肖萍. 安徽农业大学. 2007

[4]. 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战略研究[D]. 殷继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 农户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与政策选择[D]. 欧阳进良.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6]. 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周建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7].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法律规制[D]. 张睿. 福州大学. 2004

[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赵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9]. 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D]. 胡焱. 重庆大学. 2007

[1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杨晓艳.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