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收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力,绩效,开放式,多普勒效应,距离,互补性,根系。
吸收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高照军,张宏如[1](2019)在《制度合法性与吸收能力影响技术标准竞争力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影响技术标准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与过程机制。以开放式创新为视角,运用技术标准竞争与新制度主义理论,讨论了吸收能力与制度合法性对技术标准竞争力的作用。以泊松回归与生存分析为实证方法,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内向型创新提升了技术标准竞争力,这种效应得到吸收能力的加强,但被合法性距离所减弱。同时,企业追求制度合法性的行为提高了技术标准竞争力。外部制度合法性更有利于标准数量衡量的整体竞争力,内部制度合法性更有利于形成首个技术标准。最后,讨论了对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12期)
范德成,李盛楠[2](2019)在《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门槛回归技术,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采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探讨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具有显着的非线性差异化影响,且存在以知识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吸收能力门槛值的提高,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时空异质性明显,研发人员、金融深化程度、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通过揭示知识吸收能力作为提升创新质量的门槛效应,启示各地应将相应人材的培育、引进及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与环境。(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孙春晓,李春艳[3](2019)在《跨产业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的双重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组织联结强度视角提出与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和弱组织联结影响合作企业创新绩效及其拥有的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双重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运用228家与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跨产业合作创新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得出研究结论为:跨产业弱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而显着的影响,而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着;知识异质性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积极而显着的;吸收能力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姚黎,杨重法,王玲蕊[4](2019)在《温度对甜瓜根系物质积累分配及其吸收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激情"厚皮甜瓜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OU、HUP、HOP、HOU),分析不同温度环境对厚皮甜瓜物质分配、根系生长与根系活力的影响,以期为促进厚皮甜瓜的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吸收能力和减缓海南地区厚皮甜瓜生理性萎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HUP,苗期抑制植株茎粗和根径的生长,中后期促进地上部及主根生长;在厚皮甜瓜生长的各生育时期,HOP和HOU处理主侧根长、根粗、干物质积累量均降低,同化产物向地上部分的分配比例大于地下部;HOP及HOU处理伤流液量与根系活力显着低于OU及HUP处理。综上所述,高温及地上部高温会抑制厚皮甜瓜根系的干物质分配导致根系不发达;适当增加根区温度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能力。(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3期)
孙立航,李超,高红,姚秀伟[5](2019)在《具有测速和微波吸收能力检测功能的微波通信演示仪》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广播的发射和接收"是中学物理与实际应用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之一.以微波为载体,设计实现集通信、测速和吸收微波能力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演示仪,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期刊2019年23期)
陈玉洁,仲伟周[6](2019)在《环境规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区域吸收能力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区域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环境规制、吸收能力和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促进了创新的专利产出,抑制了创新的商业化产出,与吸收能力的交互作用则能够提升两种创新产出;吸收能力存在着显着的门槛效应,区域吸收能力超过特定值时,环境规制能够产生创新补偿效应。(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李凡[7](2019)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吸收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开放式创新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在两种能力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33期)
张宏伟,马晓彬,高斌[8](2019)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输注器具溶出液铅镉含量能力验证经验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参加输注器具溶出液铅镉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活动的经验,归纳实验各环节的注意事项,提供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相关参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高厚宾,王蔷瑞[9](2019)在《跨国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2011~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创新绩效的影响,考察了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互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吸收能力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跨国并购的资源获取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曾萍,朱轩,孙奎立[10](2019)在《企业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企业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政治关联为调节变量的吸收能力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广东省与上海市的384家企业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双元创新在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政治关联强化了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能力,并通过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起正面影响。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内在机理的理解,也为吸收能力、双元创新和政治关联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吸收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门槛回归技术,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采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探讨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具有显着的非线性差异化影响,且存在以知识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吸收能力门槛值的提高,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时空异质性明显,研发人员、金融深化程度、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通过揭示知识吸收能力作为提升创新质量的门槛效应,启示各地应将相应人材的培育、引进及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与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收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高照军,张宏如.制度合法性与吸收能力影响技术标准竞争力的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19
[2].范德成,李盛楠.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9
[3].孙春晓,李春艳.跨产业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的双重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9
[4].姚黎,杨重法,王玲蕊.温度对甜瓜根系物质积累分配及其吸收能力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5].孙立航,李超,高红,姚秀伟.具有测速和微波吸收能力检测功能的微波通信演示仪[J].中学物理.2019
[6].陈玉洁,仲伟周.环境规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区域吸收能力视角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9
[7].李凡.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吸收能力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8].张宏伟,马晓彬,高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输注器具溶出液铅镉含量能力验证经验交流[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9].高厚宾,王蔷瑞.跨国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
[10].曾萍,朱轩,孙奎立.企业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