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口译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程,译员,英汉,多维,理论,频次,创造性思维。
口译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凌聪聪[1](2019)在《浅析口译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因素及其对应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口译研究在国内外呈方兴未艾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教授(Danica Séleskovitch)创立的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在国际口译界的广泛传播。释意口译理论认为,口译过程包括理解/阐释、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其中,对话语篇章的深刻理解是释意口译理论的基础,也是口译过程的先决条件。该文将以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从认知知识、认知语境、分析综合、超前的逻辑推导这四大方面来探究口译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因素,并探讨其对应策略。(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2期)
李晶晶[2](2019)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口译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记者招待会口译过程,将社会功能与认知机制两个口译研究的重要维度相结合,通过多模态视频分析工具分析视觉模态与声音模态相互作用下的意义建构。研究表明视觉模态是声音模态的重要补充及上层建构,口译场景中视觉呈现的模式体现了口译活动的意识形态导向及参与者之间预设的权力关系。对声音模态的分析有助于还原译员的认知处理过程并解析口译话语策略。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可同时定位多种口译变项,对口译过程进行精准的定性考察,有助于推进口译质量评估研究,拓宽口译实证研究的思路,对口译实践与教学及口译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隋丹妮,白微,王亦兵[3](2019)在《口译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创造力是发现式学习及持久学习过程必备的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能力,阐述了创造性思维在口译过程认知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口译的过程中需要译者发挥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语的输出、译者语言转换和选择的思维过程及其行为表现。强调了译者身处自身非交流者的交流环境时,其必需的专业能力是具有创造性的。从全新视角探讨了口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及其复杂多面的本质,并希望以此能促进口译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齐涛云[4](2019)在《从停顿频次特征看职业译员英汉同传的认知过程——基于小型双模态口译语料库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考察和分析作为口译中常见的副语言形式之一的停顿现象,对口译实践和教学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了职业译员英汉同传的停顿频次特征及其认知过程。研究选取VOA(美国之音)职业译员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演讲的现场英汉同传为个案语料,建立了小型双语双模态平行语料库。使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将原文与译文中停顿频次加以比较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译文中的停顿频次要超过原文,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英汉同传译文停顿相比原文增加存在五种操作模式:(1)严密语言结构的松散化;(2)长信息结构的切分;(3)译文的分批次产出;(4)与副语言特征的共现;(5)逻辑衔接词的明晰化。研究者借助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分析了这五种操作模式的认知过程,并藉此对个案中译文停顿频次增加这一特征产生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艳艳[5](2019)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口译过程与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语言的口译活动越来越活跃。而生态翻译学以全新的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这一人为活动,为翻译批评领域重新注入活力。该文以生态翻译学的全新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叁个维度对口译案例进行解析研究,以期对口译活动有所增益。(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9期)
陈永智[6](2019)在《浅谈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和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正是由于语言,文化才得以记载、传播和延续。随着全球化日益加快,不同语言间的转换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在翻译时,尤其在口译过程中,语言本身的文化差异阻碍了口译的顺利进行。就像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浪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1]这句话对口译同样适用。(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9期)
王斌华[7](2019)在《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论——口译过程真正处理的是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口译研究以口译的认知处理过程为重心,但口译过程处理的真正对象是信息,要对口译行为进行充分的描写和阐释,不仅要探索其认知处理的操作过程,更要考察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过程和结果。本文梳理关于口译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以建构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论,重点探讨口译信息处理的机制、策略和操作规范,并提出全面研究口译信息处理的多层面、多模态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语》期刊2019年04期)
曹翠婷[8](2019)在《学生译员汉英口译过程中的语块使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自然语言统计分析显示,本族语者的口语及书面语并不是由非连续字词构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语块。但现有研究相对集中于二语习得领域,基于语料库等量化方法对口译过程中语块使用的对比研究十分缺乏。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学生译员与专业译员的语料考察学生译员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语块使用特征。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叁个方面:(1)从语块频率分布的角度来看,学生译员在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语块使用的特征;(2)学生译员语块使用存在的失误现象;(3)学生译员与专业译员语块使用差异的成因。研究使用的两个语料库为自建语料库。专业译员语料库转写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记者招待会汉译英录音材料。学生译员语料库由《中国学生口笔译语料库》及曲阜师范大学十名大四翻译专业学生的转写材料构成。研究发现:(1)从总体频率来看,学生译员语块使用能力不容乐观。相较于专业译员,学生产出的语块总量不足,且多样性水平明显偏低。经译后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为语言环境导致的对语块的忽视、双语能力不足以及语块的弱搭配。另外,由于过度依赖直译、缺乏语块输入以及口译焦虑,学生译员倾向于过度使用高频语块。(2)在语块分布方面,学生译员和专业译员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语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短语架构语块,而频率最低的为习俗语语块。不同之处体现在多元词语块和句子建构语块上:学生译员过度使用多元词语块而句子建构语块使用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从句子层面组织信息更难,并且学生译员缺乏从句子层面把握信息的意识。(3)学生译员语块正确率明显比专业译员低,其中错误类型大多为语用失误。导致语块使用失误的原因为源语及译入语相似表达的干扰。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对学生译员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尽量改善学生译员所处的语言环境,如何唤醒其语块及句式结构意识,如何不断提高学生译员的双语能力;如何在实践中纠正他们过度依赖直译的习惯,以及如何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口译焦虑。(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查建设,尹明,陈争峰[9](2019)在《翻译过程研究的名与实——《翻译与口译过程跨学科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翻译和口译研究专家Ehrensberger-Dow、Gpferich和O’Brien编撰,John Benjamins出版社出版的《翻译与口译过程跨学科研究》一书,总结并介绍了翻译与口译跨学科过程研究在理论与工具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上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和新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界对翻译过程的认识。本文对书中内容进行一番述评之后,对翻译过程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研究者应当根据真实场景下的翻译过程,明确翻译过程的变量,从而开展跨学科翻译过程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梅畅[10](2019)在《学生译员英汉同传过程口译焦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的实证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学生译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学生译员的口译焦虑程度与其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此二者是否会影响学生译员的实际同传表现。研究旨在回答四个问题:1.学生译员英汉同传过程中口译焦虑情况如何?2.学生译员在学习英汉同传时的自我效能感状况如何?3.口译焦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是否存在显着相关性?4.二者对实际口译表现是否存在影响?研究以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在两个领域的现有研究,设计出英汉同传过程焦虑量表和英汉同传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抽选的14位受试者进行测试。作者还设置了英汉同传现场操作实验,以衡量受试者的实际同传水平。为避免实验偶然性,作者共开展了两次量表填写和现场实验,取两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在获得统计报告后,作者对四个研究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选取受试者中的典型样本进行回访,进一步了解学生译员焦虑感和自我效能感的驱动因素以及造成同传表现差异的原因,对目前的同传教学提出建议。研究最终得到两条重要结论:一,学生译员英汉同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焦虑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低,反之同理;二,焦虑感和自我效能感对英汉同传实际表现没有明显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作者提出在英汉同传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其焦虑程度和自我效能感高低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译员自己也应勤加练习,积累口译经验,积极调整心态,以保持心理状态的健康,追求同传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在英汉同传焦虑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同传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面得到了一些创新性结论,希望对现有研究起到一定补充作用,并为英汉同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但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受条件限制,受试者数量较少。期待未来研究能够更加完善。(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4)
口译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应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记者招待会口译过程,将社会功能与认知机制两个口译研究的重要维度相结合,通过多模态视频分析工具分析视觉模态与声音模态相互作用下的意义建构。研究表明视觉模态是声音模态的重要补充及上层建构,口译场景中视觉呈现的模式体现了口译活动的意识形态导向及参与者之间预设的权力关系。对声音模态的分析有助于还原译员的认知处理过程并解析口译话语策略。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可同时定位多种口译变项,对口译过程进行精准的定性考察,有助于推进口译质量评估研究,拓宽口译实证研究的思路,对口译实践与教学及口译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译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凌聪聪.浅析口译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因素及其对应策略[J].海外英语.2019
[2].李晶晶.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口译过程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3].隋丹妮,白微,王亦兵.口译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齐涛云.从停顿频次特征看职业译员英汉同传的认知过程——基于小型双模态口译语料库的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
[5].刘艳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口译过程与方法探讨[J].海外英语.2019
[6].陈永智.浅谈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J].国际公关.2019
[7].王斌华.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论——口译过程真正处理的是什么?[J].中国外语.2019
[8].曹翠婷.学生译员汉英口译过程中的语块使用特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9].查建设,尹明,陈争峰.翻译过程研究的名与实——《翻译与口译过程跨学科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19
[10].梅畅.学生译员英汉同传过程口译焦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的实证探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