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化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解,指标,收入,孔径,两极分化,矩阵,广义。
极化测度论文文献综述
胡志军,陶纪坤[1](2018)在《我国居民收入分布的极化测度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1985—2015年的城乡收入分组数据,在广义Beta II型分布的假设下,基于认同—疏离框架测度了我国居民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结果显示,总体极化程度在1985—2009年间有加剧趋势,2009年以后开始下降;其中,认同性程度在1985—2015年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疏离性程度1985—2009年间在上升,2009年以后有下降趋势。进一步基于逐步回归和协整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资本形成率、行业间的工资不平等、对外开放程度和银行贷款规模的变化对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初中入学率、就业结构的变化和通货膨胀对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初中入学率、行业间的工资不平等和资本形成率对极化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大。(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8年04期)
陶侃[2](2017)在《中国居民收入极化测度与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过渡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瞩目。得益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广大居民的家庭收入得到显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但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收入不平等急剧上升、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等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障碍与潜在爆发点。与此同时,近年来,某些无法通过不平等和收入差距进行解释的问题,诸如群体性事件频发、中产阶级整体呈现情绪焦虑化和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空洞化等社会现象引起了部分学者对极化的思考。其中,收入极化因其在维持社会结构稳定、缓解社会潜在矛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为准确认识极化在经济和社会研究中的学术地位,理解收入极化的本质内涵,厘清极化与其他经济概念的交互关系,本文在对收入极化经典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收入极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扩展,将收入极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概念,并对收入极化的不同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以此形成了四种不同测度思路的极化指数类别。在确定极化概念和类型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分别选取了若干种极化测度指数,梳理了极化指数的发展脉络,重点探讨了极化测度指数的构建原理、假设条件和测度前提,为正确应用极化指数奠定基础。此外,为了寻找极化变动的影响因素和构成因素,并借以挖掘降低极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本文从极化的水平分解和动态分解两方面入手,对极化分解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相关探索。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在以内生分组和外生分组为分组标志的前提下,选取多种极化测度指数对全国维度、城镇-农村内部、地理区域内部和沿海-内陆内部极化的真实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度结果表明:①内生分组条件下,1989-2000年期间的全国层面极化水平与基尼系数均为正向增长但极化增速低于同期不平等增速。2000-2006年间极化程度急剧上升,上升幅度大于1989-2000期间的增幅,并于2006年达到最大值。但与同期的不平等指数相比,极化增长幅度要小于不平等的上升幅度。自2006年之后,极化与不平等同时出现下滑趋势,且极化降幅要大于不平等的降幅。②以外生分组为分组标志对全国极化水平进行测度与按内生分组全国极化测度结果基本一致。③城镇-农村内部、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内部和沿海-内陆内部的极化水平存在差异。运用极化分解理论中的水平和动态分解方法对极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内在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收入结构基本格局与相应收入来源下的极化变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较好解释极化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可以归结于工薪阶层与商人群体之间存在认同感与疏离感的相互转化。②通过DER指数对不同地区按认同感-疏离感分解可以发现,各地区的认同感较为稳定,极化变动的离散程度基本上取决于疏离感的离散程度。③极化指数按增长-再分配效应分解反映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对极化变动的不同贡献度。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努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比重,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两极分化程度;②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重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来源结构;在稳定收入基本格局的基础上,追求收入分配的公平性;③对收入分配领域实施有针对的差异性政策措施,缩小城镇-农村间、地理区域间和沿海内陆间的收入不平等,保证各地发展均衡性。本文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厘定收入极化的基本概念与本质内涵;详细梳理收入极化在国内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对存在的多类观点加以归纳总结,有利于极化测度方法论的后续发展。第二,整理收入极化公理体系,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使得极化的公理体系与测度框架更加明晰,保障了极化理论基础在逻辑上的严谨与相对统一。第叁,打破仅以收入为测度变量的分类标准,在传统极化指数分类的基础上纳入社会变量,拓展极化指数分类类型,对极化指数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分类。第四,对各种指数的构造原理、假设条件等进行详细说明,科学评述各类极化指数优缺点,保证极化指数在实际测度中的可靠性和精确度。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极化指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和极化分解的不唯一性,本文对极化指数的整理与评述难免出现不合理之处。在极化的实证分析中,社会经济极化测度受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社会指标选取、时间成本和计算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该类测度指数的可操作性较差。且属于社会经济极化指数,与单纯的收入极化或两极分化可能存在不可比的问题。此外,极化测度是一个很庞大的研究领域,本文所述内容尚属基础阶段,有关极化问题研究有待深入发掘。(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1-01)
杨敏,陈泽明[3](2015)在《异质行业下企业创新效率的可比测度——基于极化模拟的DEA二次迭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5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极化模拟和DEA二次迭加,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分布,实现了异质行业下企业创新技术效率的可比评价。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可比创新效率较低,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其中平均可比综合创新技术效率最高的是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造业,最低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结构上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研发经费投入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释放,通过改善管理、激励、技术提升创新效率比单纯改变规模更有效。(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张永红,张现峰,付姣,金姗姗[4](2014)在《一种基于极化距离测度的SAR变化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的极化分类Wishart距离基础上,提出一种对变化敏感的极化距离测度,发展了相应的多时相极化SAR变化检测方法。以北京地区的多时相全极化RADARSAT-2影像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提出的极化距离测度与各个极化通道后向散射系数对数比值对不同类型地物变化的区分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极化距离测度不仅对所有的变化类型均有良好的检测作用,而且对变化区域有更高的区分力。(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洪兴建[5](2013)在《收入极化测度与分解方法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入极化不同于收入差距,本文主要对收入极化的测度与分解方法进行了述评。收入极化测度指数包括W型、ER型及其他类型叁种指数,主要从群内聚合和群间差异两个方面构造。收入极化分解主要有子群分解、收入来源分解和动态分解等,分解方法与收入差距分解方法具有一定关联,但存在一定差异。收入极化的随机占优和流动性分析目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经济统计学(季刊)》期刊2013年01期)
王方春[6](2012)在《中国居民收入极化的测度与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引发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然而有些现象,如群体性冲突和中产阶级空洞现象,是包括贫困和不平等在内的一些指标所无法解释的。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开始引入极化的概念来解释这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收入两极分化。收入两极分化是指一个统一的社会逐渐的分裂成两个对抗性的群体,两个群体间的收入差异较大,同一群体内的收入差异较小。当两个群体人数相同,一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收入均为0,另一个群体平均分配全部收入时,表现为完全的两极分化。本文使用了CHNS的8年微观数据,根据分组特点选取合适的极化测度公式并结合相应的收入分布图,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极化状况。实证分析表明:当分组是内生时,基于中位数和平均数分组的收入两极分化在1989-2004年间一直在上升,2004年以后收入极化程度开始下降;而基于贫困线分组的两极分化指数一直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贫困群体和非贫困群体间收入上对抗程度变强。当分组是外生时,城乡两极分化程度在1989-2004年间一直在上升,2004年以后收入极化程度开始下降;沿海-内陆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在1989-2000年期间一直在增大,2000年以后开始下降:从性别角度看,男女性的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2-10-01)
叶荣德,张香美[7](2012)在《收入分配的极化测度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深入,极化(polarization)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视。本文从极化的概念入手,详细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极化测度理论的两大类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这两类极化测度指标之间的区别、联系以及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选取指标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阐述了极化理论研究尚存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2年04期)
夏东海,王殊,朱明,汤辉[8](2008)在《基于Rough测度的弱信号空间极化特征快速拾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非电磁波的微弱信号处理研究,对于实际环境下的信号监测与探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以微弱气体信号的早期快速探测作为研究背景,在分析了微弱信号早期探测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运用粗糙集的数学方法,提出了基于Rough测度的信号处理方法,以快速拾取弱信号空间的极化特征,并以一维中尺度空间的信号源方位探测为实例,给出了基于Rough测度的快速拾取弱信号空间极化特征的具体算法,通过该算法计算,可以从初始无序的采样信号空间中找到具有趋势性的信号空间极化特征,从而实现信号方位快速识别与跟踪,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准确性和容错性。(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08年06期)
极化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过渡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瞩目。得益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广大居民的家庭收入得到显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但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收入不平等急剧上升、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等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障碍与潜在爆发点。与此同时,近年来,某些无法通过不平等和收入差距进行解释的问题,诸如群体性事件频发、中产阶级整体呈现情绪焦虑化和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空洞化等社会现象引起了部分学者对极化的思考。其中,收入极化因其在维持社会结构稳定、缓解社会潜在矛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为准确认识极化在经济和社会研究中的学术地位,理解收入极化的本质内涵,厘清极化与其他经济概念的交互关系,本文在对收入极化经典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收入极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扩展,将收入极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概念,并对收入极化的不同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以此形成了四种不同测度思路的极化指数类别。在确定极化概念和类型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分别选取了若干种极化测度指数,梳理了极化指数的发展脉络,重点探讨了极化测度指数的构建原理、假设条件和测度前提,为正确应用极化指数奠定基础。此外,为了寻找极化变动的影响因素和构成因素,并借以挖掘降低极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本文从极化的水平分解和动态分解两方面入手,对极化分解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相关探索。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在以内生分组和外生分组为分组标志的前提下,选取多种极化测度指数对全国维度、城镇-农村内部、地理区域内部和沿海-内陆内部极化的真实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度结果表明:①内生分组条件下,1989-2000年期间的全国层面极化水平与基尼系数均为正向增长但极化增速低于同期不平等增速。2000-2006年间极化程度急剧上升,上升幅度大于1989-2000期间的增幅,并于2006年达到最大值。但与同期的不平等指数相比,极化增长幅度要小于不平等的上升幅度。自2006年之后,极化与不平等同时出现下滑趋势,且极化降幅要大于不平等的降幅。②以外生分组为分组标志对全国极化水平进行测度与按内生分组全国极化测度结果基本一致。③城镇-农村内部、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内部和沿海-内陆内部的极化水平存在差异。运用极化分解理论中的水平和动态分解方法对极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内在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收入结构基本格局与相应收入来源下的极化变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较好解释极化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可以归结于工薪阶层与商人群体之间存在认同感与疏离感的相互转化。②通过DER指数对不同地区按认同感-疏离感分解可以发现,各地区的认同感较为稳定,极化变动的离散程度基本上取决于疏离感的离散程度。③极化指数按增长-再分配效应分解反映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对极化变动的不同贡献度。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努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比重,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两极分化程度;②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重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来源结构;在稳定收入基本格局的基础上,追求收入分配的公平性;③对收入分配领域实施有针对的差异性政策措施,缩小城镇-农村间、地理区域间和沿海内陆间的收入不平等,保证各地发展均衡性。本文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厘定收入极化的基本概念与本质内涵;详细梳理收入极化在国内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对存在的多类观点加以归纳总结,有利于极化测度方法论的后续发展。第二,整理收入极化公理体系,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使得极化的公理体系与测度框架更加明晰,保障了极化理论基础在逻辑上的严谨与相对统一。第叁,打破仅以收入为测度变量的分类标准,在传统极化指数分类的基础上纳入社会变量,拓展极化指数分类类型,对极化指数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分类。第四,对各种指数的构造原理、假设条件等进行详细说明,科学评述各类极化指数优缺点,保证极化指数在实际测度中的可靠性和精确度。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极化指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和极化分解的不唯一性,本文对极化指数的整理与评述难免出现不合理之处。在极化的实证分析中,社会经济极化测度受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社会指标选取、时间成本和计算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该类测度指数的可操作性较差。且属于社会经济极化指数,与单纯的收入极化或两极分化可能存在不可比的问题。此外,极化测度是一个很庞大的研究领域,本文所述内容尚属基础阶段,有关极化问题研究有待深入发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化测度论文参考文献
[1].胡志军,陶纪坤.我国居民收入分布的极化测度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财经.2018
[2].陶侃.中国居民收入极化测度与分解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3].杨敏,陈泽明.异质行业下企业创新效率的可比测度——基于极化模拟的DEA二次迭加[J].软科学.2015
[4].张永红,张现峰,付姣,金姗姗.一种基于极化距离测度的SAR变化检测方法[J].测绘学报.2014
[5].洪兴建.收入极化测度与分解方法述评[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3
[6].王方春.中国居民收入极化的测度与分解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
[7].叶荣德,张香美.收入分配的极化测度理论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2
[8].夏东海,王殊,朱明,汤辉.基于Rough测度的弱信号空间极化特征快速拾取方法[J].信号处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