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530021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又称为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乙肝病毒引发的一种疾病。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均出现传播,其病死率较高,因此,对乙型肝炎进行有效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临床研究表明,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为止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已经普及。但关于接种的剂量,在不同国家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对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乙肝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血清抗体
【abstract】:thehepatitisbvirus,alsoknownashepatitisb,adiseasethatismainlycausedbythehepatitisbvirus.Hepatitisbarespreadworldwide,thecasefatalityrateishigher,therefore,effectivepreventionofhepatitisbisofgreatsignificance.Relevantclinicalresearchhasshownthathepatitisbvaccinationisbyfarthemosteffectivewaytopreventhepatitisb.Atpresent,aroundtheworld,hasspreadofneonatalhepatitisbvaccineimmunization.Butaboutvaccinationdose,indifferentcountriesisstillcontroversial.Thispaperwillonneonatalimmunizationdosesofhepatitisbvaccineimmunizationsafetyandimmuneeffectweresummarized.
【keywords】:thehepatitisbvaccine;Security;Immunogenicity;Serumantibody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发生的炎性病变为主,同时合并多器官损伤[1-4]。临床实践证明,乙肝疫苗的接种是目前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佳措施[5-8]。自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积极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并于1992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纳入卫生部的计划之中,同时在2002年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政策[9]。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儿童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出现逐年下降[10],这说明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预防儿童的乙肝病毒感染具有较好效果。目前,乙肝疫苗的接种在国内外已经得到普及,但有关接种的乙肝疫苗剂量并不统一。欧美国家的接种剂量为一疗程3针每针20μg,国内学者认为接种一疗程3针每针5μg即可[11]。另有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每针次10μg的乙肝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每针次5μg剂量组[12]。然而,以上研究的对象多为成年人,国内外关于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剂量的研究报道尚很少见。本文将对新生儿接种剂量各为每针5μg、10μg以及20μg的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综述,为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剂量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一、乙肝疫苗接种概况
乙肝疫苗接种是新生儿免疫计划内的重要环节,针对的是出生后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程序的新生儿。目前,国内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采用0,1,6方案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满月注射第二针,第六个月注射第三针。剂量有每针5μg和每针10μg两种。国外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剂量为一疗程3针每针20μg。通过肌肉注射3针乙肝疫苗后,以求达到抗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7天内,对接种疫苗的新生儿的局部以及全身的情况进行观察,若有不良反应发生,立即报告当地的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的负责人员进行上门核实和调查,并按照不良反应的规范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如:统一收集接种疫苗的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人基因组DNA的提取,在实验室检查结果出来后完成数据的录入,并记录在新生儿免疫档案中。
二、免疫安全性
新生儿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极少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性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局部轻微反应,如疫苗注射部位发生红肿、硬结等,但这种不良反应通常会在2~3天内就得到痊愈。既往研究表明,无论是血源性的乙肝疫苗还是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极低;但针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而言其可能会累及全身的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变态反应,如荨麻疹、皮疹、神经性血管水肿、过敏性休克以及新生儿银屑病等。。某临床研究中,选取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对其分别进行一疗程3针,每针分别为5μg、10μg以及20μg的乙肝疫苗接种,,结果发现新生儿局部和全身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后其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红肿区大小约为1.4mm×1.7mm;1例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后其接种部位出现硬结,硬结大小约为2mm×2mm;1例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后体温有所升高,其肛温达到39.5℃,并无其他表现,该项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3例新生儿均在2~3天内自愈。这说明,接种剂量为5μg、10μg以及20μg的乙肝疫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临床研究选取4240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娩出的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接种剂量为每针5μg,接种后仅有5例新生儿出现轻微不良反应[13],这说明接种5μg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临床研究者选取50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随访,发现连续3针每针10μg疫苗接种的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未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副反应均为轻微的局部红肿和发热等[14],这说明接种10μg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国外有学者选取接种每针次20μg乙肝疫苗的人群进行副反应随访,人群普遍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15-17],这说明接种20μg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综上所述,剂量为5μg、10μg以及20μg的乙肝疫苗接种具有很高安全性。
三、免疫原性
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其机体感染乙肝病毒的机率会大幅度降低。在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后,我国儿童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出现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抗体增多,对乙肝病毒的拮抗作用加强。目前,关于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效果,部分学者认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其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和抗乙肝病毒抗体的含量均会随着接种剂量的增大而增多;也有部分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血清抗体含量会随着接种剂量的增大而增多,但抗乙肝病毒抗体的含量不会随之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在临床研究中,分别对接种剂量为5μg、10μg以及20μg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研究结果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5μg组、10μg组以及20μg组新生儿的血清抗体分别检测为810.44mIU/ml、1537.61mIU/ml、3114.23mIU/ml,这说明接种剂量为5μg、10μg、20μg乙肝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剂量为20μg组的血清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剂量为10μg组的血清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5μg组,血清抗体含量随着计量的增加而增加。三组新生儿在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其抗乙肝病毒抗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9.12%、93.63%、98.72%,两两比较,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伊朗学者对新生儿接种剂量为5μg和10μg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观察,其抗乙肝病毒抗体的检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其结果显示,大剂量组血清抗体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组[18-20]。这说明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均具有十分显著的免疫效果,但免疫效果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强。
四、小结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全球性疾病。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大概有3.6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21]。我国是乙型肝炎的多发国家,人群中携带乙肝病毒的比例大约为9.75%,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大约为57.6%,其中35%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方式为母婴传播[22]。新生儿在感染乙肝病毒后,90%的新生儿会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潜伏在其身体内并伴随其成长,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3]。有研究表明,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防御乙肝病毒的入侵[24-25]。
总之,新生儿在接种剂量为每支5μg、10μg以及20μg乙肝疫苗后,能够有效产生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均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抗体的产生的含量随着乙肝疫苗剂量的增大而增多。
参考文献:
[1]王永林,林桂伟,李笑琴等.儿童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7):887-890.
[2]朱宝申,黄卫平,李素文等.不同剂量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对比[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6):449-451.
[3]邓素,张建国.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采用两种免疫接种程序的对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446-448.
[4]朱路平.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采用两种免疫接种程序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149-149.
[5]王槐胜.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7(2):254-255.
[6]蒋征刚,陈恩富,李倩等.1剂次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6):1-4.
[7]刘灿磊,姚军,苏美芳等.乙肝疫苗不同剂量加强免疫的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4,21(11):1081-1084.
[8]谢薇,舒银莉,池萍等.85例3岁儿童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乙肝血清学的调查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29.
[9]周云刚.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学龄儿童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9):197-198.
[10]吴晓冰,王叶子,席艳君等.不同剂量和程序的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4):1834-1836.
[11]吴江南,周勇,黄丽芳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和接种状况对预防HBV感染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471-472.
[12]李栋.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学龄儿童免疫效果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3,15(5):23-24.
[13]蔡标,李筱青,许业柱等.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55-57.
[14]徐陈瑜,陈洁,温坚等.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1-5.
[15]Li,J.,Zhang,D.,Ma,R.etal.Preclinicalevaluationofatwo-dosevaccinationscheduleofrecombinantHansenulapolymorphahepatitisBvaccineinanimals[J].Humanvaccines&immunotherapeutics.,2013,9(4):736-743.
[16]Pniewski,Tomasz,Kapusta,Jozef,Bociag,Piotretal.Low-doseoralimmunizationwithlyophilizedtissueofherbicide-resistantlettuceexpressinghepatitisBsurfaceantigenforprototypeplant-derivedvaccinetabletformulation[J].JournalofAppliedGenetics,2011,52(2):125-136.
[17]徐峰,何凡,周波青等.不同剂量和程序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1):38-41.
[18]翟自霞.大学生接种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免疫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30-1631.
[19]张磊,刘玉琳,刘玉霞等.10μg和20μg两种剂量乙肝疫苗成人接种后免疫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43(16):2493-2494.
[20]李新国.剂量不同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7(5):82,84.
[21]Lu,C.-Y.,Chang,L.-Y.,Shao,P.-L.etal.Immunogenicity,reactogenicity,andsafetyofahumanrotavirusvaccine,Rotarix,inTaiwaneseinfantswhoreceivedadoseofhepatitisBimmunoglobulinafterbirth[J].JournaloftheFormosanMedicalAssociation:Taiwanyizhi,2013,112(9):574-577.
[22]丁志云.两种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35):27.
[23]曹赫,林启辉,全德甫等.深圳婴幼儿不同品种、剂量乙肝疫苗复种免疫效果评价[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110-111.
[24]徐建荣,叶众,欧阳炎等.象山半岛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70-1971.
[25]Amponsah-Dacosta,E.,Lebelo,R.L.,Rakgole,J.N.etal.Evidenceforachangeintheepidemiology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afternearlytwodecadesofuniversalhepatitisBvaccinationinSouthAfrica[J].JournalofMedicalVirology,2014,86(6):9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