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农化转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农业,贵阳市,农地,社会。
非农化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陈咏媛[1](2019)在《新中国70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为研究对象,从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依据时间脉络,回顾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五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规模和主要特征;二是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驱力入手,梳理了政府在人口流动相关政策上的设置和转变;叁是从劳动力转移的内部驱力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在社会心态上的变迁趋势。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未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趋势和方向,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劳动力人口管理上需要关注的几点内容。(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中伟[2](2015)在《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背景下农地流转滞后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文献查阅与分析,对农地流转滞后的影响、原因、对策农地流转模式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与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农地流转滞后对农业发展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农地流转滞后是由农地流转市场中供给不足、需求不足和供求交易障碍状况导致的,分析这叁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解决农地流转滞后的关键;农地流转供求状况因劳动力分化、农地异质和区域分异性存在差异;现有农地流转模式实用性存在区域差异。最后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我国农地流转应推行渐进式分类发展策略,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5年09期)
王留军,徐晓萍[3](2014)在《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用水权向非农化转移的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水权的含义入手,针对我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用水权向非农业转移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我国农用水权的"非农化"转移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农用水权向非农业转移的思路,即以初始产权界定为基础,以建立健全水权市场交易体系为关键,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机制。(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4年05期)
徐晓[4](2012)在《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历程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要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在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重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由此导致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交替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性障碍;乡镇企业成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主要吸纳地,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在农业人口转移非农化转移的主要特点。(本文来源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刘陈姣[5](2012)在《农民非农化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阳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贵阳市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改革,加强基层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维护农村劳动者的各项权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2年10期)
童玉芬,朱延红,郑冬冬[6](2011)在《未来2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潜力和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学术界对此研究很多,然而由于对农村非农化劳动力的概念以及基本数据等方面存在不统一等问题,因此一些基本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而关于未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潜力则缺乏专门的系统定量研究。本文通过未来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变动预测、农业劳动力需求预测以及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趋势分析及综合比较,测算了中国未来20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研究发现,未来中国农村每年农业剩余的劳动力规模将逐年减少,到2030年农村剩余总的劳动力将在1亿~2.5亿之间。而近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存量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因为其在今后10年内将超过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潜力,从而增长将会趋于停止,同时农村剩余的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也将在5~10年内趋于零。(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陆益龙[7](2011)在《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是农村和农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城人口迁移政策以及劳动力市场体制等因素在宏观层面影响着非农转移的规模与速率,农户的关系网络作为社会资本及劳动力个人人力资本情况构成非农转移的微观机制。经验数据分析表明,农户非农化转移遵循着"闯市场"的机制,即农户与市场的共同演化机制,关系网络主要在个人与市场进行互动时发挥社会资本的一般性影响,而并非通过提供明确的职位信息或为取得职位提供人情帮助,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水平对非农转移机会和转移效果都具有积极意义。经验研究的现实启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稳定地转移,既需要有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及社会体制改革,更重要的是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李宝元,王泽强[8](2010)在《城镇化、人口区域流动与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总体趋势及战略思路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资源区域流动,虽然存在空间阻隔、社会歧视、制度隔离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重重障碍,但随着市场一体化发展,人口和劳动力不断由乡村向城镇、由边远地区向中心发达地区集聚,已成为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的潮流。中国这个“(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0年62期)
童玉芬[9](2010)在《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估算及其变动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持续的增长,然而关于劳动力非农化的研究,目前主要局限在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或者劳动力流动方面,同时由于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已有的对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历史变化的研究大多都是利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估计,或者从不同来源统计中进行估算和汇总,实际上很难进行历史动态的连续时间序列动态进行分析。本研究从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概念入手,利用同一来源的现有统计资料,通过简单计算,得到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并对农村非农转移的规模变化过程,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作了全面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赖有生[10](2009)在《推进农民“非农化”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 现状 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城乡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目前已建成农村候车亭220个,拥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50间,建设硬底化主干农路250公里,67%欠发达村实现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100万元。现代农业迅(本文来源于《中山日报》期刊2009-01-15)
非农化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文献查阅与分析,对农地流转滞后的影响、原因、对策农地流转模式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与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农地流转滞后对农业发展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农地流转滞后是由农地流转市场中供给不足、需求不足和供求交易障碍状况导致的,分析这叁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解决农地流转滞后的关键;农地流转供求状况因劳动力分化、农地异质和区域分异性存在差异;现有农地流转模式实用性存在区域差异。最后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我国农地流转应推行渐进式分类发展策略,并提出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农化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1].陈咏媛.新中国70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回顾与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陈中伟.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背景下农地流转滞后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5
[3].王留军,徐晓萍.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用水权向非农化转移的思路[J].节水灌溉.2014
[4].徐晓.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历程及特征[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
[5].刘陈姣.农民非农化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阳的调查[J].中国劳动.2012
[6].童玉芬,朱延红,郑冬冬.未来2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潜力和趋势分析[J].人口研究.2011
[7].陆益龙.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
[8].李宝元,王泽强.城镇化、人口区域流动与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J].经济研究参考.2010
[9].童玉芬.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估算及其变动过程分析[J].人口研究.2010
[10].赖有生.推进农民“非农化”转移[N].中山日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