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能分析法论文_颜筱函,梁永图,张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用能分析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析法,柴油机,余热,汽油,模型,损失,熟料。

可用能分析法论文文献综述

颜筱函,梁永图,张黛[1](2018)在《基于经济分析法的地面集输系统用能经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油田A区块地面集输系统生产能耗偏高的现象,提出了一套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生产系统的可行性方案来降低该区块的能耗经济损失。针对该区块原有的生产系统和改进后的生产系统进行用能评价,判断改进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建立矩阵模式热经济学模型,采用经济分析方法,对系统中的主要能耗设备进行成本计算,综合考虑了系统能量利用率和投资费用两方面因素,通过经济对比发现,改进后系统中主要产品的经济成本明显降低。指出了合理利用能量以保证经济效益的途径,能够综合反映系统的节能性与经济性,为系统方案设计的比较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马富康,苏铁熊,赵振峰,王豪[2](2017)在《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热平衡和余热可用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全工况台架试验,确定其各工况下各子系统的热力学参数.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发动机的热平衡特性,并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进行了比较;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发动机的余热可用能.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在高转速、中负荷时,有效热效率最高;在低转速、低负荷时,冷却项占余热比重较大,但低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在高转速、高负荷时,排气项占余热比重较大,高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其中,排气余热的可用能较高,最大达排气项能量的67%,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而冷却项可用能较低,利用空间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田兴涛[3](2017)在《基于可用能分析的生物质热解—提质系统制氢及换热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碳源。利用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实现化石燃料的部分替代,将有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目前开展的生物质热解-提质制取车用液体燃料经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路线具备一定的经济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开展了该路线中制氢过程和系统换热网络的优化研究,并对生物质热解-提质系统进行可用能分析,揭示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制氢过程优化研究比较了水蒸气重整(SR)和吸附强化重整(SESR)两种制氢方式的产物情况,并对两种系统进行了可用能分析。结果表明,SESR反应器可获得更高的氢气纯度和产率。在S/C为3、450 ℃-600 ℃范围内,SESR反应器出口气相产物中H2干基含量超过98.67%、产率超过98.54%。同时,研究的工况内SESR反应器中没有焦炭生成。SR和SESR制氢系统可用能效率分别为61.80%和66.80%。两种制氢系统中的可用能损失主要是内部可用能损失。产物对比和可用能分析均表明SESR制氢方式更优。换热网络优化研究考察了热容流率随温度的变化对夹点分析结果的影响,基于夹点设计原则获得了最大能量回收换热网络,进而通过能量松弛法对换热网络进行调整,减少换热单元数目。结果表明,相比未考虑热容流率随温度的变化,考虑该变化后,夹点位置和共用工程目标值都有较大改变。相比热集成前,最终获得换热网络使得系统冷、热公用工程耗量分别降低58.72%和33.08%。最后对采用吸附强化重整方式提供氢源的生物质热解-加氢提质系统进行可用能分析,对比了系统热集成前后的可用能效率,分析了系统可用能损失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进行热集成后,以提质油、焦炭和提质过程产生的轻质气体作为目标产物时,可用能效率为69.61%,高于未进行热集成的结果(63.04%)。系统可用能损失以内部可用能损失为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3-01)

于书海,马兴兴,刘瑞,王崇,崔亚彬[4](2017)在《不同喷油模式下柴油机可用能分析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台架试验的方法,对1台0.5L单缸柴油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将缸内燃烧所释放能量的热量分布和可用能分布进行计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之上比较了喷油规律相关参数对热平衡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减少不可逆损失、提升热效率的解决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对于不同的喷油模式,燃烧不可逆损失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排气损失和其他部分损失;预喷参数和后喷参数对热量分布影响较小,而喷油压力和主喷正时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大或主喷正时的提前,燃烧不可逆程度降低,排气可用能损失减少,热力循环的热效率得以提升。而对于余热能回收,排气中流失的可用能回收的潜力和价值较大,将这一部分能量妥善地利用可对整机性能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若排气温度从750K降至500K,通过排气余热能的利用可提升指示功20.91%,达到提升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17年01期)

张春红[5](2016)在《发动机低温燃烧过程简化动力学机理构建及可用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燃烧是发动机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的新型燃烧方式,其过程主要受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本文主要从动力学和可用能分析的角度,构建了适用于低温燃烧发动机的基础参比燃料(PRF)和甲苯参比燃料(TRF)简化燃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低温燃烧过程中的可用能变化规律,讨论了EGR等燃烧边界条件对可用能分配比例的影响。分析了现有基础参比燃料动力学机理研究现状,在典型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多个目标工况下的滞燃期敏感分析进行反应系数优化,构建了一个包含68个基元反应的PRF简化动力学模型。通过与激波管滞燃期数据和射流搅拌反应器组分演变过程的对比,表明该简化模型在一定工况下是可用的。通过基于误差传递的直接关系图法(DRGEP)、温度敏感分析、反应速率及反应路径分析等简化方法将Metcalfe详细甲苯反应模型进行简化,与已构建的PRF子机理组合,形成了由220个反应组成的甲苯参比燃料简化动力学模型。将预测结果与激波管实验和均质压燃发动机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并且将简化模型与普适的Mehl详细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拥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建立了发动机低温燃烧过程可用能分析模型,结合构建的TRF简化模型及Chemkin Pro软件得出燃烧过程压力、温度、组分浓度变化,并进一步计算了热机械可用能、化学可用能、做功可用能及可用能损失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EGR及重要组分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发现随着EGR率的增加,做功可用能所占比例也增大,EGR气体中的N_2对各项可用能分配比例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当量比、过量空气系数、压缩比和转速等燃烧边界条件对可用能分配比例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5-01)

冯洪庆,杨肖曦,王美英,刘道建[6](2014)在《直馏和催化汽油组分在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的可用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调合燃油在汽油机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规律,建立调合燃油组分模型及热力学准维双区模型,模拟研究直馏汽油和催化汽油在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缸内工质可用能及不可逆损失的变化规律。在调合燃油组分模型中,将异辛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及甲苯作为直馏汽油的替代组分,将异辛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甲苯以及1-戊烯作为催化汽油的替代组分。结果表明:催化汽油的总可用能损失较低,约为36.01%,而直馏汽油的可用能损失较高,约为40.07%;在整个燃烧阶段,催化汽油的传热引起的可用能损失比直馏汽油的高,而燃料燃烧引起的可用能损失较低;可用能损失的大小与调合燃油组分组成的种类以及燃油组分组成的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唐艺芳[7](2013)在《基于泛(火用)分析法的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用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大等问题,水泥生产过程的综合评价分析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以10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系统为例,运用(?)分析、泛(?)分析法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将水泥熟料生产过程分为预分解、回转窑及篦冷机叁个环节,对各环节进行热平衡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熟料形成热为1724.2MJ,系统热效率为51.17%。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平衡模型,经(?)分析,揭示了系统的(?)利用和损失情况,提出了提高(?)效率、降低(?)损失的具体措施。运用泛(?)分析法对总系统进行泛(?)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能源等物质的泛(?)量占全部泛(?)量的77.04%,系统的泛(?)利用系数为36.66%,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4692,对比SKS炼铅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表明该水泥熟料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处于中等水平。分析表明:水泥行业是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主的工业生产系统,减少物质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消耗,是实现系统综合节能和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强化传热、充分利用低温废气余热来减少技术(?)损失、提高系统普通(?)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王尚学,刘胜,黄树和[8](2011)在《基于可用能分析方法的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能量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了某涡轮增压柴油机排气能量中可用能的分布情况。使用GT-Power仿真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的整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排气系统各测点的热力学参数,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和量化了发动机排气过程和涡轮膨胀过程中的可用能损失,分析了可用能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这两个过程的耦合参数。(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11年S1期)

封江,李军,华斌[9](2011)在《层次分析法在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文中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企业评价指标权重的提出,介绍了计算过程,从而得到了重点企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可以避免在判断过程中由于主观性产生的影响,是重点企业节能考核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一种科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应用能源技术》期刊2011年09期)

姚静,王瑶,匡国柱[10](2010)在《等有效能损失分析法在天然气净化装置用能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了等有效能损失对温差贡献值的影响,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确定传热流股的温差贡献值。采用该法对某天然气厂的净化装置进行用能分析,以年度总费用为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并与用传统的确定温差贡献值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了有效能损失确定温差贡献值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求取的年度总费用减少23.31%,优化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0年04期)

可用能分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全工况台架试验,确定其各工况下各子系统的热力学参数.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发动机的热平衡特性,并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进行了比较;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发动机的余热可用能.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在高转速、中负荷时,有效热效率最高;在低转速、低负荷时,冷却项占余热比重较大,但低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在高转速、高负荷时,排气项占余热比重较大,高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其中,排气余热的可用能较高,最大达排气项能量的67%,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而冷却项可用能较低,利用空间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用能分析法论文参考文献

[1].颜筱函,梁永图,张黛.基于经济分析法的地面集输系统用能经济评价[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8

[2].马富康,苏铁熊,赵振峰,王豪.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热平衡和余热可用能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田兴涛.基于可用能分析的生物质热解—提质系统制氢及换热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7

[4].于书海,马兴兴,刘瑞,王崇,崔亚彬.不同喷油模式下柴油机可用能分析的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7

[5].张春红.发动机低温燃烧过程简化动力学机理构建及可用能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6].冯洪庆,杨肖曦,王美英,刘道建.直馏和催化汽油组分在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的可用能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唐艺芳.基于泛(火用)分析法的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用能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3

[8].王尚学,刘胜,黄树和.基于可用能分析方法的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能量状态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1

[9].封江,李军,华斌.层次分析法在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1

[10].姚静,王瑶,匡国柱.等有效能损失分析法在天然气净化装置用能分析中的应用[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

论文知识图

3 灰关联分析法风险、频率和后果的关联...PAE的保留因子与流动相中克罗米芬浓度...电池检测系统原理框图℃烧结样品的X日〕模拟测衍射图喇8-L18井拟稳态产能预测结果改进后的模型

标签:;  ;  ;  ;  ;  ;  ;  

可用能分析法论文_颜筱函,梁永图,张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