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

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

一、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冠花[1](2021)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东北部与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武威地区相接,西部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县毗连,南部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县为邻,东部与海东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接壤,行政区域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门源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市和天峻县部分区域。公园内生态系统独特,自然景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祁连山十分重要的核心区域,因此,对该地区特有植物多样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名录,并对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的多样性,地理成分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科属种的生活型多样性,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和保护对策以及资源植物划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对策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共有436种,隶属于50科160属,物种组成丰富,其中青海省特有植物共有23种,隶属于15科20属;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特有植物(本区特有)共有5种。科、属的组成简单,较大科仅有2科(菊科,19属54种;禾本科,22属56种),中等科有9科,小科有26科,单种科共有14科;较大属有6属(风毛菊属Saussurea、柳属Salix、马先蒿属Pedicularis、黄耆属Astragalu、薹草属Carex、龙胆属Gentiana),中等属有12属,小属有64属,单种属有78属。2.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生活型多样,分为乔木(常绿、落叶)、灌木(常绿、落叶)、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等,其中多年生草本占比最高,占本区特有植物总种数的66.7%,其次灌木占总种数的12.4%(以落叶灌木为主,占10.1%),乔木占总种数的8.5%(以落叶乔木为主,占7.1%),总体来说,草本植物>灌木>乔木。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中国特有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区类型,种的地理成分有13个分布亚型。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中国特有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显着,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本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以青藏高原成分为主,其次为西南-华北成分、华北成分。4.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规律:从东-西呈现明显的递减规律,即东段分布有48科149属363种,中段分布有35科94属202种,西段分布有35科80属148种;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海拔5500m范围内中国特有植物的种数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在海拔3000-3500m段的中国特有植物种数最多,共有339种。5.本区中国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种类较丰富,本区各类保护植物共有42种,隶属于19科3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种,隶属4科12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仅有兰科的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1种,其余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外,在分析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6.本区资源植物种类较丰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中,药用植物共有154种、油脂植物有20种、淀粉及糖类植物有24种、防风固沙植物有13种、纤维植物有37种、芳香植物有28种、饲料牧草植物有33种及绿化观赏植物有44种。

索南邓登[2](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凌振顺[3](2020)在《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生存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原山西省林业厅、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数据,以61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及保护现状系数构建了优先保护的定量化层次结构模型,对其濒危生存状况和优先保护序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仅存100株以下的有13种木本植物,占调查总数的24.07%;仅存200株以下的有6种藤本或草本,占调查总数的11.11%;处于10hm2以下群落面积植物有16种,占调查总数的29.63%;群体结构属于群体过小状态的有37种,占调查总数的68.52%;4种保护植物综合干扰强度为强,占调查物种总种数的7.41%。(2)根据濒危系数大小排序,将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划分7个等级,包括消失种1种,极危种5种,濒危种4种,易危种17种,近危种10种,无危种18种,未予评估种6种。其中极危种、濒危种、易危种合称受威胁种,共26种。(3)根据优先保护值的大小排序、分级,共划分4个等级保护。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种:中条槭(Acer zhongtiaoense)、楔裂美花草(Callianthemum cuneilobum)、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等;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0种:角柱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蝟实(Kolkwitzia amabilis)、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等;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脱皮榆(Ulmus lamellosa)、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等10种;Ⅳ级的有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11种。

张亮[4](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未来濒危植物的保护、适应策略的制定及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BCC-CSM4、Had GEM2-ES、IPSL-CM5A-LR、MRI-CGCM3、CCSM4、MIROC-ESM6六个性能较好的全球气候模式,建立Max 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RCP2.6、RCP4.5、RCP8.5)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60种典型濒危植物的潜在适宜区。其次,通过物种分布累加模型,研究当前、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格局变化。最后,确定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基于优先保护区和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进行GAP分析法,明确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针对性的提出潜在国家公园试点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影响较大、乔木次之,灌木和菌类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矮小灌木的适宜性较好。未来大部分濒危植物在2050s潜在适宜区增加,2070s潜在适宜区减少。至2050s,草本和乔木潜在适宜区面积增加为主,灌木和菌类潜在适宜区变化的物种数相等;至2070s,草本潜在适宜区面积减少为主,乔木、灌木及菌类等濒危物种潜在适宜区增减变化的物种数量相等。(2)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不同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未来2050s-RCP4.5和2070s-RCP8.5情境下,羌塘高原南部、喜马拉雅中段南麓、东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脉、川西高原东部及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物种多样性退化最为严重。(3)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鲁藏布大峡谷、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三江并流区、横断山区、雅砻江流域、川西高原和松潘高原等地区。(4)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东南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北部和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南部、三江并流区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北部、雅砻江流域、大金川河流域、甘南高原、川西高原及松潘高原地区,占优先保护区的66.21%,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77%。(5)青海地区保护区覆盖范围较广,对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潜力较高。青藏高原范围内四川、云南地区对濒危植物保护成效较低,应科学增加保护区数量,整合扩展保护区覆盖范围。

王志鸽[5](2020)在《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青海省湿地面积位居中国第一位,但青海的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本文以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调查该区野生植物类型、分布及其生境状况,并对野生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调查到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63科223属425种(含亚种及其变种、变型)。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8种,占园内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7.94%、总属数的2.24%、总种数的1.89%;裸子植物3科5属6种,占园内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4.76%、总属数的2.24%、总种数的1.41%;被子植物55科213属411种,双子叶植物占48科176属354种,单子叶植物为7科37属57种,被子植物占园内维管植物总科数87.30%、总属数的95.52%、总种数的96.70%。(2)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中,单种科18个,占总科数的28.57%;少种科24个,占总科数的38.10%;中等科10个,占总科数的15.87%;较大科6个,占总科数的9.52%;大科5个,占总科数的7.94%。单种属有132个,占总属数的59.19%;少种属有82个,占总属数的36.77%;较大属9个,占总属数的4.04%;无大属。(3)野生种子植物共有217属,属于12个分区类型,其中北温带有112属,占总属数的51.38%,占有较大优势;旧世界温带分布的31属,占总属数的14.22%;世界分布有34属,占15.60%;中国特有属3属,占总属数的1.35%。(4)湿地公园内草本植物共345种,占总种数的81.18%,占有较大优势,其中一或二年生草本110种,占总种数的25.88%,多年生草本235种,占总种数的55.30%;藤本3种,占总种数的0.71%;半灌木6种,占总种数1.41%;灌木有57种,占总种数的13.41%;乔木14种,占总种数的3.29%。(5)湿地公园分布有1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草麻黄、红景天、小丛红景天、狭叶红景天、桃儿七、山莨菪、栌菊木、绶草、凹舌兰、角盘兰、火烧兰、宽叶红门兰、广布红门兰),隶属6科10属,占总种数的3.06%。湿地公园内共有青藏高原特有种子植物35种,隶属18科27属。园内无入侵种。(6)湿地公园内有药用植物341种,占总种数的80.24%,隶属于62科191属;观赏类植物资源较多,共调查到375种,隶属57科191属,占种总数的88.24%;湿地公园内可食用植物有58种,隶属15科35属,占总种数的13.65%;木材类植物共有15种,占总种数的4.08%;还有染料类植物、香料类植物、饮用茶类植物等多种资源植物。(7)园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局部地区多样性较低。(8)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植被类型主要分为4类:森林植被、灌丛草甸植被、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草甸植被。(9)对园内滩涂、沼泽、灌丛、疏林等重要湿地植物区域,可适当通过封育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尤其是七塔尔河、查巴峡峡口河两岸,应为重点培育区域。

汪豪[6](2020)在《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小黄花茶组(Sect.Luteoflor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贵州赤水金沙沟、四洞沟的狭窄区域及四川古蔺县桂花镇。近年来,随着小黄花茶居群周边竹类的无性繁殖扩张和原始生境的破碎化,居群规模及个体数量呈急剧变小和减少趋势,物种生存岌岌可危。开展这一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调查、评估和保护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小黄花茶现存野生天然居群为基础,进行分布地的踏查、寻访,新发现两处小黄花茶分布点,基本覆盖了小黄花茶的所有分布地。以贵州、四川10个小黄花茶居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研究方法,对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表型形态变异、I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变异、表型和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内容,以期为小黄花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从形态学角度对小黄花茶叶部、花部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其表型性状中除外轮雄蕊花丝管径、雄蕊长、附萼数以外,其余15个性状在居群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小黄花茶各性状变异范围为1.65%-37.04%,平均变异系数(CV)为10.22%,营养器官变异均值12.08%>繁殖器官8.74%。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33.78%,居群内变异Vst为66.22%,表明居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显示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叶长、叶周长对居群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表型多数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可将10个小黄花茶居群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趋向于生境相似性较高的聚为一支,如聚为一支的下河沟、观音岩、瓦店子三个居群均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沟谷。(2)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7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为90.65%,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20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64、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35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460。10个居群小黄花茶遗传多样性信息含量较丰富,H值的变化范围在0.18470.2726,I值在0.27190.4036之间。总的来说,赤水丙安镇瓦店子居群和闷头溪陈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石膏岩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小黄花茶总的基因多样性(Ht)为0.3170,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235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538,说明有25.3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有74.6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这与表型分化研究结果一致。居群间基因流(Nm)为1.5623,表明不同地区小黄花茶居群间基因交流较少,居群间基因分化水平较低。10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系数在0.83310.9329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7030.1906,说明各居群的相似程度较高。基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四川、贵州的居群区分开,呈一定的地区隔离分布;88个个体单独聚类结果并未严格按照地理分布聚类,同一居群内的个体趋于其中几个聚在一起,表明居群内个体可能存在小斑块岛屿状分布,居群间个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3)利用筛选出的13条引物对小黄花茶与收集到的部分山茶科植物,共计26份材料进行ISSR标记扩增,构建聚类图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黄花茶与实果茶组的毛果猴子木和金花茶组植物距离较近。(4)通过对小黄花茶居群生境11个环境因子与表型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纬度、坡度、干扰强度、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与部分表型性状有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这5个因子的差异是形成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坡度与有效等位基因数(Ne)呈显着负相关,其余大多数环境因子与遗传多样性参数之间呈负相关,但无显着性差异。(5)小黄花茶濒危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外因上看,毛竹入侵与生境破碎化导致居群适生范围退缩,人为干扰等原因导致居群逐渐衰退成斑块状分布;内因上看,居群间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居群间基因分化水平较低,降低了居群的进化潜力。针对当前情况,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采取以下保护策略:1)对经受病虫害及长势衰弱的小黄花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原因进行适当修剪和治疗;2)对受毛竹影响较大的居群,进行适当清理,促进小黄花茶的更新;3)对于表型和遗传变异较丰富的居群(如瓦店子居群、陈田居群),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还可将其作为优先重点保护居群。4)对小黄花茶种质资源进行定期普查,对其生长情况、保护现状进行监测。

刘哲荣[7](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郜旭鸽[8](2017)在《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社会的逐渐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索取,对生态环境不断破坏,生物多样性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大量物种处以已经灭绝或濒危的境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1987年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1991年的《中国植物红皮书》、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第二批)、《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陕西省第一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结合对数据的收集和标本的查阅,对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物种组成及特征、地理成分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其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为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78科201属337种(包括变种和亚种),其中兰科植物有49属128种,裸子植物8科15属23种,被子植物70科186属314种。根据其生活型,又分乔木85种,灌木27种,藤本26种,草本199种。(2)从科的分布特征说明了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既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从属的分布特征来看,温带地理成分占优势,表明了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3)在水平分布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秦岭地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集中分布在河南的西部、陕西的中南部、甘肃的东南部的部分县(市、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丰富度的高值区均位于高海拔的山地,物种的这种水平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复杂的地形、气候和人为的活动影响有关。(4)在垂直分布上,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物种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海拔所反映的水、热条件以及物种分布的界限有关,低、中海拔地区也与人为干扰有关。(5)根据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和濒危原因,提出了保护及利用对策。

郭其强[9](2016)在《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及定位监测的基础上,对不同海拔种群的生境、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与动态、结实特性、天然更新、群落学特征、蒸腾耗水和生理可塑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种群生存的限制因子和对海拔升高的适应机制,为急尖长苞冷杉天然种群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生物学特性表明:种群集中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7004380 m区域;分布区年均气温为-0.27-4.52℃,降雨量为1237134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9072327 h;土壤为酸性森林褐土,表层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均较高;种群幼苗生长特性表明在37003900 m处高生长最快,在4100 m处平均个体叶片数和总叶面积最高,在4380 m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最大;种子繁殖是种群更新的唯一方式,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群落中共有172种植物,分属121属47科,其中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和杜鹃花科,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种占总属的81.82%;林分密度和幼苗、幼树数量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指数总体不高,但均匀度指数较高,表现为典型地带性顶级群落特征;砍伐、放牧和采挖对种群繁衍不利。(2)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有衰退迹象:年龄结构为“L”型,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为增长型种群。不同海拔下更新幼苗数量均较多,但在ⅡⅢ龄级死亡率均较高,且致死因素不同,低海拔区是因自疏作用所致,中海拔区是因林下较厚的苔藓层阻碍了幼苗根系的养分摄取,而高海拔区则是因低温所致。不同海拔下随龄级增加种群数量均呈近似正弦波动性降低,其波动周期约为60年。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未来60、90和120年后,种群<Ⅴ龄级的数量大幅减少,说明未来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加上种群老龄化加剧和分布区限制,都会使种群致危趋势增加。(3)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结实和种子萌芽受环境影响:种群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一般3年为一个周期;树龄20年左右开始结实,30100年为结实旺盛期;单株结果量以3900 m处为最高,但结果树密度和比例则分别以4300和4380 m处为最高;球果主要着生在树冠上层和南向,其长度、宽度、单果种子数和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种子发芽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高低均表现为20℃>25℃>15℃>10℃,同海拔下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显着。(4)急尖长苞冷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定居与生境因素关系密切:种子雨从当年9月开始,1112月达到高峰,止于翌年35月,持续时常约9个月;种子雨密度和完整率均以3900 m处最高,分别为175粒/m2和71.25%,而4380 m处最低,分别为60粒/m2和41.43%;相关分析表明种子雨密度与完整种子比例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呈显着正相关。不同海拔土壤种子库密度以3900 m处最高,密度和完整率分别为206粒/m2和38.35%,而4380 m处最低,分别为67粒/m2和23.88%;不同海拔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地表至10cm土层以内,其中以地表和02 cm土层最多,占种子库总数量的70%以上;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种子完整率、凋落物与苔藓层厚度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坡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更新幼苗以年龄≤4 a生的数量较多,而大龄级幼苗缺乏,在林下为强聚集分布,环境因子中气候条件与外界干扰强度、林分状况和土壤条件对幼苗生存影响较大。(5)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对间总体为较弱的正联结性,乔木树种以随机和集群分布为主:乔本层种群种间关系为不显着的正关联,灌木和草本层种间为显着正关联,JI值表明群落中各种对间总体表现为松散的正关联;急尖长苞冷杉总体为随机分布,仅小径级在中海拔处(3900和4100 m)为集群分布,伴生树种西南花楸为随机分布,而林芝云杉和方枝柏为集群分布。(6)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特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树干液流速率和影响因子在3850和4300 m处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夏季树干液流昼夜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冬季较弱或无液流。不同点:同径级个体树干液流速率在3850 m处明显较4300m处高,且持续时间长;树干液流高峰期在3850 m处为510月,而4300 m处为69月;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及排序在3850 m处为:PAR>Ta>Ra>VPD>Swc,而4300 m处为:Ta>PAR>Ra>Swc>RH。(7)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叶片功性状及内含物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单叶面积减小,而比叶重和厚度增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含量均以4100 m处最高,而SOD、APX活性和MDA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光合参数表现为,Pmax在4100 m处最高,Lsp最大值出现在3700m处,而Lcp和Rday最大值出现在4380 m处。急尖长苞冷杉5类生理可塑性指数大小排序依次为:光合参数>叶片酶活性和MDA含量>氮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形态学特性,由此判断色季拉山海拔4100 m是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的最适分布区。(8)未来应减少对种群的不利干扰,适当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减少灌、草和苔藓层覆盖以改善林下生境,提高种子萌发、幼苗定居与发育,促进种群的天然更新和可持续发育,实现种群的长期稳定存在。

赵伟[10](2014)在《长白山高山红景天保护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保护遗传学角度出发,以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3个自然居群和一个迁地保护居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海拔梯度所引起的环境差异对高山红景天遗传特性和中药指纹变化的影响。一方面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另一方面采用MSAP分子标记分析了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的DNA甲基化模式和表观遗传变异;最后,应用HPLC色谱指纹研究了高山红景天中药指纹变化,并分析了海拔、遗传结构、表观遗传结构以及中药指纹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高山红景天4个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7个RAPD引物共扩增得到17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94.92%,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013;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34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97.71%,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4299。两种分子标记方法均揭示了不同地理居群的高山红景天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自然居群相比较,迁地保护居群(ESP)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居群的高山红景天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Gst,0.4784RAPD和0.3490ISSR);分子变异(AMOVA)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占有重要的地位(55.61%RAPD和45.12%ISSR)。基于遗传分化系数Gst计算得到的基因流分别为0.5451(RAPD)和0.9327(ISSR),表明高山红景天居群之间缺乏基因交流,这可能是引起居群间具有明显遗传分化的原因之一。通过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居群的高山红景天个体各自聚为一支。迁地保护居群(ESP)与位于海拔2000米的自然居群(TZ3)总是聚为一支,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居群间有少量个体重叠,说明高山红景天迁地保护居群主要来自海拔2000米的自然居群。(2)采用MSAP分子标记分析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的DNA甲基化水平和表观遗传结构,揭示了高山红景天在海拔梯度下的表观遗传变异。实验结果显示,位于高海拔的自然居群具有较高的DNA甲基化水平,而位于低海拔的迁地保护居群具有相对较低的甲基化水平。表观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4个高山红景天居群具有较为显着的DNA甲基化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PPL)85.9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778。DNA的甲基化模式在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具有特异性,不同地理居群的高山红景天具有明显的表观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892。AMOVA分析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的表观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间,为63.87%。表观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RAPD和ISSR聚类结果相似,位于同一海拔的高山红景天个体各自聚为一支。迁地保护居群ESP与自然居群TZ3也聚为一支,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居群TZ3与迁地保护居群ESP有少部分重叠,说明这两个居群之间具有极近的表观遗传关系。(3)采用HPLC指纹技术分析了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的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高山红景天迁地保护居群的主要药用成份红景天苷含量明显低于自然居群,其药用价值已经降低。中药指纹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迁地保护居群与自然居群具有显着的中药指纹差异。中药指纹相似性的聚类分析显示,ESP单独聚为一支,说明高山红景天迁地保护居群不仅发生了主要药用成份的变化,而且整个次生代谢产物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4)相关性分析结果揭示了海拔、遗传结构、表观遗传结构以及中药指纹模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海拔梯度引起的环境因子差异是除繁殖策略外,导致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2.2 保护植物研究现状
        1.2.3 植物地理区系研究现状
        1.2.4 资源植物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数据库
        2.2.2 中国特有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方法
        2.2.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2.2.4 保护植物多样性研究
        2.2.5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
        2.2.6 资源植物多样性与利用对策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成分多样性
    3.1 特有植物的物种组成
        3.1.1 科的数量特征
        3.1.2 属的数量特征
    3.2 中国特有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3.2.1 科的生活型
        3.2.2 属的生活型
        3.2.3 种的生活型
    3.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成分的多样性
        3.3.1 属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3.3.2 种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3.4 中国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3.4.1 水平分布格局
        3.4.2 垂直分布格局
    3.5 小结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4.1 确定本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依据和原则
    4.2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4.2.1 保护植物的物种组成
        4.2.2 保护植物种的生活型多样性
        4.2.3 保护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4.3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4.3.1 保护现状
        4.3.2 保护对策
    4.4 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资源植物及其发展利用
    5.1 资源植物分类
        5.1.1 药用植物
        5.1.2 油脂植物
        5.1.3 淀粉糖类植物
        5.1.4 防风固沙植物
        5.1.5 纤维植物
        5.1.6 芳香植物
        5.1.7 饲料牧草植物
        5.1.8 绿化观赏植物
    5.2 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5.2.1 掌握本区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明确科学的保护原则
        5.2.2 加强资源植物的认识和宣传工作
        5.2.3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繁育集约化生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生存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2.2 植物优先保护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1.2.3 山西省重点野生植物保护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2.3 计算方法
第3章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生态学特征分析
    3.1 种群数量特征
        3.1.1 种群数量分级分析
        3.1.2 各物种分布点数量分级分析
        3.1.3 所处群落面积分级分析
    3.2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3.3 种群受干扰强度分析
第4章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生存状况和保护状况分析
    4.1 濒危生存状况分析
    4.2 保护状况分析
        4.2.1 就地保护
        4.2.2 迁地保护
        4.2.3 濒危机制分析
第5章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优先序分析
    5.1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构建
    5.2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序
    5.3 优先保护分级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生态学特征
        6.1.2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生存状况
        6.1.3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优先序
    6.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物种分布模型
        1.2.2 Max Ent模型
        1.2.2.1 模型简述
        1.2.2.2 应用领域
        1.2.2.3 应用对象
        1.2.2.4 Max Ent模型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2.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1.2.4 GAP分析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Max Ent模型
        1.3.2.2 GAP分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建模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自然保护区建设
        2.1.3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景
        2.1.3.1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2.1.3.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2.2 建模数据
        2.2.1 建模环境因子
        2.2.2 濒危植物分布点
        2.2.3 生态气候分区数据
第三章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1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3.2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1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2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3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4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潜在地理分布
    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的影响
        3.3.1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的影响
        3.3.2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的影响
        3.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的影响
        3.3.4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1 当前气候基准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3 气候变化对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5.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
        5.1.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
        5.1.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5.1.3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
    5.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5.2.1 空缺分析数据资料
        5.2.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
        5.2.3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效简析
    5.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5.3.1 已建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5.3.2 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科研成果

(5)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湿地与湿地公园
        1.1.1 湿地
        1.1.2 湿地公园
    1.2 生物多样性
    1.3 植物多样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条件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水文及水质
        2.2.3 土壤
        2.2.4 气候
        2.2.5 湿地资源
    2.3 社会环境概况
        2.3.1 行政区域
        2.3.2 社会经济
        2.3.3 土地利用现状
        2.3.4 道路交通
        2.3.5 旅游资源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4.1 植物物种组成
        4.1.1 植物物种种类
        4.1.2 植物物种科、属分析
    4.2 植物区系分析
    4.3 植物生活型特征
    4.4 珍稀濒危植物
    4.5 入侵植物
    4.6 物种多样性评价
    4.7 主要植被类型
    4.8 保护对策
    4.9 小结
第五章 野生维管束植物资源状况
    5.1 药用植物
    5.2 观赏植物
    5.3 食用植物
    5.4 木材植物
    5.5 油料植物
    5.6 其他植物资源
    5.7 利用策略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创新之处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青海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名录
致谢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1.1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1.3 ISSR分子标记技术
    1.2 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1.2.2 ISSR分子标记研究
        1.2.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1.3 小黄花茶概述
        1.3.1 小黄花茶形态特征
        1.3.2 小黄花茶的濒危状况
        1.3.3 小黄花茶的研究现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采集
    3.2 研究方法
        3.2.1 表型多样性分析
        3.2.2 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环境因子测定
    3.3 数据处理
        3.3.1 表型多样性统计分析
        3.3.2 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数据分析
        3.3.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表型多样性
        4.1.1 小黄花茶居群各表型性状变异
        4.1.2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1.3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1.4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4.2 小黄花茶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4.2.1 ISSR引物扩增结果与遗传多态性分析
        4.2.2 小黄花茶居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4.2.3 小黄花茶居群遗传一致度与遗传距离
        4.2.4 小黄花茶聚类分析
        4.2.5 小黄花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4.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3.1 小黄花茶居群生境环境因子特征
        4.3.2 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多样性
    5.2 小黄花茶总体遗传多样性
    5.3 小黄花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5.4 表型与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5 小黄花茶的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
    5.6 结论与展望
        5.6.1 结论
        5.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小黄花茶居群调查图片
    附录 Ⅱ 部分山茶科植物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7)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植物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3.3 技术路线图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4.2.2 垂直分布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4.5 小结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1 食用植物资源
        5.2.2 药用植物资源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5.5 小结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6.3 指标赋值法
        6.3.1 濒危系数
        6.3.2 遗传系数
        6.3.3 利用价值系数
        6.3.4 生境系数
        6.3.5 繁殖系数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6.5 评估结果分析
        6.5.1 濒危等级评估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6.6 小结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7.3.1 重点县
        7.3.2 重点区域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7.4 保护建议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作者简介

(8)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概念
    1.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界定
        1.3.1 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
        1.3.2 重点保护植物保护级别
    1.4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濒危机理
        1.4.1 内在因素
        1.4.2 外在因素
        1.4.3 自然因素
    1.5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概况
        1.5.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学研究
        1.5.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1.6 研究区概况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和方法
        1.8.1 研究内容
        1.8.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统计
    2.1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植物与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1.1 秦岭山地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省级珍稀濒危植物
        2.1.2 秦岭山地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2.1.3 珍稀濒危植物与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种
    2.2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组成及生活型
第三章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3.1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3.1.1 科的组成
        3.1.2 属的组成
    3.2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2.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3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特征
        3.3.1 种类丰富,优势科、属明显
        3.3.2 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3.3.3 区系起源古老,单种属及寡种属丰富
第四章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水平分布格局
    4.1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市、州)级分布格局
    4.2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县(市、区)级分布格局
    4.3 水平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4.4 小结
第五章 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垂直分布格局
    5.1 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5.2 物种丰富度单峰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制定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规划,开展资源监测
        6.2.2 建立现代化的离体保存基因库
        6.2.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与途径研究
        6.2.4 加大宣传教育,减少人为因素的威胁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冷杉属植物研究现状
        1.2.1 种群区域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1.2.1.1 植物种群区域分布特性
        1.2.1.2 种群与群落学特性
        1.2.1.3 种群分布格局
        1.2.1.4 群落种间关系特性
        1.2.2 生殖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1.2.2.1 结实特性
        1.2.2.2 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
        1.2.2.3 幼苗发育与定居
        1.2.3 生理生态学特性
        1.2.3.1 叶片结构及内含物特性
        1.2.3.2 蒸腾与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1.3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维持存在问题
        1.3.1 天然种群分布区域有限,种群扩展能力较弱
        1.3.2 幼树数量少,种群老化严重
        1.3.3 种群生殖生态学特性仍不够了解
        1.3.4 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仍不清楚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区域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1.4.2 种群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1.4.3 种群生殖生态学特性
        1.4.4 种群生理生态学特性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性
        2.1.3 水文概况
        2.1.4 植被类型
        2.1.5 急尖长苞冷杉分布区生境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与气象监测
        2.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第三章 急尖长苞冷杉基础生物学特性
    3.1 研究方法
    3.2 急尖长苞冷杉基础生物学特性
        3.2.1 物种分类学特性
        3.2.2 个体生长发育
        3.2.3 生殖特性
        3.2.4 群落学特征
        3.2.4.1 林分结构特征
        3.2.4.2 区系特征与物种组成
        3.2.4.3 物种重要值分析
        3.2.4.4 物种多样性指数
        3.2.3.5 急尖长苞冷杉群丛命名
    3.3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受到的外界干扰
    3.4 结论
第四章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4.1 研究方法
        4.1.1 个体年龄确定
        4.1.2 年龄结构图绘制
        4.1.3 生命表编制及存活与死亡曲线绘制
        4.1.4 时间序列预测
    4.2 种群动态分析
        4.2.1 年龄结构分析
        4.2.2 种群静态生命表
        4.2.3 存活与死亡曲线
        4.2.4 时间序列预测
    4.3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急尖长苞冷杉结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5.1.2 室内试验与处理
        5.1.3 统计分析和绘图
    5.2 结实及其空间格局
        5.2.1 结实频率与母树特性
        5.2.2 单株结果量与空间分布格局
        5.2.3 球果与种子特性分析
        5.2.4 种子发芽特性分析
    5.3 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急尖长苞冷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定居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地设置
        6.1.2 种子雨收集与统计
        6.1.3 幼苗发育调查
        6.1.4 土壤种子库调查
        6.1.5 幼苗发育与定居
        6.1.6 数据处理
    6.2 种子雨、种子库与幼苗定居分析
        6.2.1 种子雨特征
        6.2.1.1 种子雨时间动态与质量
        6.2.1.2 种子雨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
        6.2.2 土壤种子库特征
        6.2.2.1 土壤种子库储量与质量
        6.2.2.2 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
        6.2.2.3 种子库和林下生境的相关性
        6.2.3 幼苗发育状况
        6.2.4 幼苗定居分析
        6.2.4.1 幼苗年龄结构
        6.2.4.2 幼苗高度结构
        6.2.4.3 空间分布格局
        6.2.4.4 生境条件对幼苗生存的影响
    6.3 结论与分析
第七章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间联结性及乔木空间分布
    7.1 研究方法
        7.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7.1.2 数据处理与测度方法
        7.1.3 多物种间总体联结性检验
        7.1.4 种间关联性分析
        7.1.5 种间关联程度的测定
        7.1.6 空间格局分析
        7.1.7 计算与绘图
    7.2 种间联结性与空间格局分析
        7.2.1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主要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
        7.2.2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的种对关联性
        7.2.2.1 乔木层种间关联性
        7.2.2.2 灌木层种间关联性
        7.2.2.3 草木层种间关联性
        7.2.3 群落乔木树种点格局分析
        7.2.3.1 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
        7.2.3.2 点格局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8.1 研究对象与方法
        8.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8.1.2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8.1.3 边材面积的确定
        8.1.4 环境因子的测定
        8.1.5 数据处理
    8.2 蒸腾耗水及其影响因子
        8.2.1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日变化
        8.2.2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季节变化
        8.2.3 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分析
    8.3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急尖长苞冷杉生理可塑性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9.1 样地设置和测定方法
        9.1.1 样地设置与采样
        9.1.2 叶片性状测定
        9.1.3 光合特性测定
        9.1.4 生理可塑性分析
        9.1.5 数据处理方法
    9.2 生理可塑性与生态适应性
        9.2.1 叶片性状分析
        9.2.2 叶绿素与氮含量特性
        9.2.3 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9.2.4 光合特性分析
        9.2.4.1 光合—光响应曲线分析
        9.2.4.2 光合日进程特性
        9.2.4.3 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9.2.5 生理可塑性分析
    9.3 讨论
        9.3.1 功能性状对海拔升高的响应
        9.3.2 急尖长苞冷杉生态适应性分析
第十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10.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0.1.1 主要结论
        10.1.2 创新点
    10.2 对急尖长苞冷杉种群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10.2.1 减少不利干扰,保护优良乔木树种
        10.2.2 适时采取人为干预,促进天然更新和幼树生长
        10.2.3 大力开展人工育苗和造林,扩大种群分布范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长白山高山红景天保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植物表观遗传与 DNA 甲基化
        1.3.1 植物 DNA 甲基化的形成
        1.3.2 植物 DNA 甲基化与植物生长
        1.3.3 植物 DNA 甲基化的常用检测方法
    1.4 中药指纹图谱
    1.5 高山红景天研究现状
        1.5.1 高山红景天概况
        1.5.2 高山红景天研究进展
        1.5.2.1 药用成分
        1.5.2.2 药理学作用
        1.5.2.3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1.5.2.4 保护遗传学研究
    1.6 研究目的与立题依据
        1.6.1 存在的问题
        1.6.2 研究的目的
        1.6.3 研究内容
        1.6.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高山红景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采集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主要试剂配制
        2.3.2 高山红景天总 DNA 提取
        2.3.3 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
        2.3.4 DNA 质量电泳检测
        2.3.5 RAPD 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2.3.6 ISSR 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2.3.7 RAPD 和 ISSR 产物琼脂糖凝胶检测
        2.3.8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遗传多样性
        2.4.2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4.3 遗传关系
        2.4.4 聚类分析
        2.4.5 主坐标分析
        2.4.6 RAPD 和 ISSR 分子标记的 Mantel 检测
    2.5 讨论
        2.5.1 高山红景天遗传多样性
        2.5.2 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2.5.3 遗传关系
        2.5.4 环境因子对高山红景天遗传结构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高山红景天 DNA 甲基化多态性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采集
        3.2.2 主要仪器
        3.2.3 主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主要试剂配制
        3.3.2 高山红景天总 DNA 提取
        3.3.3 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
        3.3.4 DNA 质量电泳检测
        3.3.5 高山红景天 MSAP 反应体系的建立
        3.3.5.1 限制性酶切及连接
        3.3.5.2 MSAP 预扩增
        3.3.5.3 MSAP 选择性扩增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高山红景天 DNA 甲基化水平分析
        3.4.2 高山红景天 DNA 甲基化多态性
        3.4.3 表观遗传变异
        3.4.4 表观遗传关系
        3.4.4.1 表观遗传距离
        3.4.4.2 聚类分析
        3.4.4.3 主坐标分析
    3.5 遗传距离与表观遗传距离 Mantel 检测
    3.6 讨论
        3.6.1 高山红景天 DNA 甲基化模式
        3.6.2 高山红景天的表观遗传结构
        3.6.3 高山红景天遗传结构与表观遗传结构的关系
    3.7 小结
第四章 高山红景天不同居群中药指纹图谱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样品采集
        4.2.2 主要仪器
        4.2.3 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标准品溶液制备
        4.3.3 HPLC 条件
        4.3.4 标准曲线
        4.3.5 精密度试验
        4.3.6 稳定性试验
        4.3.7 重复性试验
        4.3.8 加样回收率
        4.3.9 样品测定
        4.3.10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高山红景天不同地理居群红景天苷含量分析
        4.4.2 高山红景天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
        4.4.2.1 指纹峰分布模式
        4.4.2.2 相似度比较
        4.4.2.3 聚类分析
        4.4.3 中药指纹、海拔、遗传及表观遗传相关性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D]. 孙冠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3]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生存状况研究[D]. 凌振顺. 山西大学, 2020(01)
  • [4]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D]. 张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
  • [5]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D]. 王志鸽.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
  • [6]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汪豪. 西南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8]秦岭山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D]. 郜旭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9]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 郭其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0)
  • [10]长白山高山红景天保护遗传学研究[D]. 赵伟. 吉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