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病学家的工作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林秀彬[1](2021)在《咨询过程中效果相关因子 ——基于文本挖掘和集合论方法的文本研究》文中提出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效果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对心理咨询作用机制的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尽管研究者和实践者掌握了大量与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促成等量的心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进步,原因之一是心理咨询研究和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带(Goldfried,2019)。而连接心理咨询研究与实践的纽带之一,就是使用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文本数据进行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直接使用文本数据进行研究的难度高、分歧大,是造成研究和实践鸿沟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新的技术路线,尝试突破当前研究方法对文本研究的限制,以期在心理咨询的研究与实践之间搭起沟通桥梁。具体而言,本研究通过一般的质性方法、质性对比研究、基于文心(Textmind)词典的词类特征分析,以及基于主题模型的文本分析四种方法,对心理咨询的过程文本,尤其是咨询师文本展开探索。每个研究均试图获取两个层面的信息:(1)该方法能否通过研究咨询文本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什么样的咨询会谈内容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具体研究设计如下。研究一:旨在得到咨询师在咨询会谈中的回应质量标准。使用一般的质性方法,邀请2位有经验的咨询师从60篇咨询会谈的逐字稿中,标记出咨询师的“高质量”和“低质量”回应,并通过交叉分析,利用归纳法总结咨询师高、低质量回应的文本特征。结果发现,有经验的咨询师更容易做出高质量回应,也更容易无视当事人谈话内容、持续转移话题;聚焦情绪的咨询师回应更容易被评价为高质量回应,而聚焦问题的咨询师回应中较少出现高质量回应;归咎于当事人、没能听懂当事人的话就急于回应,以及提问让当事人难以回答,是咨询师的低质量回应中最常见的问题。研究二:旨在考察哪些变量影响工作同盟的建立。使用基于集合论的模糊集质性对比研究方法,以工作同盟为结果变量,通过研究一得到的关键要素和当事人初始症状严重性等变量对研究一中10个个案的50次会谈进行分析,找到能够区分不同水平工作同盟的条件组合。结果发现,咨询师在会谈中的表现与当事人的初始症状共同影响了咨询会谈的工作同盟质量;在四种高质量工作同盟的条件组合中,有三种条件组合的当事人都表现为初始症状水平较低,而另一条件组合的当事人初始症状较为严重,这要求咨询师在会谈中不犯错,且当事人在会谈后体验到的积极性和唤起较低;如果咨询师在会谈中不断犯错且没有高光表现,那么无论当事人的初始症状严重性如何,咨询会谈的工作同盟水平都比较低。研究三:旨在寻找适合心理咨询文本基于“文心”词典数据的分类方法,并构建分类器区分咨询效果。使用文心词典指标分析心理治疗文本,采用两种有监督的分类算法(线性判别分析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两种无监督的分类算法(主成分分析和学生氏分布随机临近嵌入算法),对224篇咨询会谈的逐字稿文本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线性判别分析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这两个有监督的算法,都能够对咨询效果进行较好的分类,但尚未达到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水平,这表明有可能通过使用一种分类器来读取咨询会谈逐字稿,从而直接判断咨询效果好坏;无监督的算法中,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咨询效果几乎没有关联,学生氏分布随机临近嵌入算法(t-SNE)的分类能够使同等效果的咨询会谈聚拢为多个不同的簇,这表明同等效果的咨询会谈可能表现为不同的风格。研究四:旨在考察可否通过文本向量化和分类计数对咨询师回应的质量和会谈主题进行评估。首先,使用文本向量化算法对研究一的标注结果进行处理,并采用多种文本向量化算法和分类算法,比较对咨询师回应文本的分类效果。结果显示,几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相当,F1测度指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效果较好;这些分类器的总体分类效果不逊于目前已有的使用机器分类的其他研究,可尝试在督导不足的情况下应用于心理治疗师的训练,即通过机器对咨询师的回应质量做出判断,为咨询师提供反馈来进行咨询会谈练习,但是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同时,研究四还使用咨询师的会谈文本对咨询师回应文本的主题萃取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事人的主诉问题;咨询师文本的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咨询师的语言特色,但由于数据与聚类方法适配性不够好,后续研究还需要积累质量更高、数据量更大的数据库;咨询师回应文本的聚类结果还提示,可以通过主题算法直接归总咨询焦点和主诉问题,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咨询会谈数据,以供进一步研究。
刘欢[2](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涂钒[3](2020)在《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文中提出建立在诉讼规则之上的证据证明是一个主观的“心路历程”,是对历史事实遗留在主观印象与客观物质中的信息进行回溯、挖掘、拼贴出重要片段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专家证据发挥着重要功能。可采性研究为专家证据是否被法庭接纳设立标准,对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之观察将从专家证人的资格、专家证言与报告样式、专家证据的客观性、成文的可采性规则、及与大陆法系和中国特色分别比较归纳出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独有特色及反思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是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性探讨,这是可采性研究的第一步。对比普通证人不难发现,二者证言范围区别明显,可采性规则赋予了专家意见广阔收集信息的自由与作出结论的空间,不似普通证言对意见性与推断性描述的严格排除。与易被混淆的法庭之友比较相似之处与实质区别时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在庭审中扮演的角色、参与庭审的方式和阶段、提供的专业知识在庭审中的分量等方面来说,二者都截然不同。此外,以科学证据为对象,运用科学经验进行逻辑推演的法庭科学家,是近年来占专家证人比重越来越大的重要群体,法庭科学家的概念与科学证据的定义亦值得探讨。依此综合描述成为法庭认可的专家证人的适格性标准与其独有特征。需强调的是,专家证人作出的证据有两种方式,不仅包括证人证言这类直接言词证据,还包括专家报告这类书证。口头证言与书面证据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分别受到不同规则的挑战与约束,它们面对的可采性审查是同中有异的。将专家证言与专家报告分篇而立,依据专家从成为专家证人到参与完整的诉讼程序为逻辑动线,独立探讨可采性是十分必要的。由此也引出第二章的内容,针对这两种专家证据的内容及样式展开可采性研究。第二章讲述美国专家证据的内容及形成,包括专家证言的主要内容及样式、专家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样式。第一节与第二节针对专家证言展开。专家证言是获得专家身份的证人坐上证人席位后,在诉讼中回答律师的主询问与交叉询问的口头证据。与普通专家言论对比观察出,二者在发生场景、获取方式、提供信息内容之间的差异十分清晰,并且专家证言自有其语言特点,以描述类语言、说明类语言及分析类语言为框架展开分析。第三节与第四节针对专家报告展开。该部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报告形成的过程对法庭科学专家的报告进行重点分析,二是对报告主要内容和样式格式的介绍。作为最重要的专家证人群体,以科学经验进行推理演绎的法庭科学家们参与诉讼的频率很高,他们的报告基础是法庭科学,作出的专家证据也称为科学证据。有三个领域的科学证据在庭审中被采纳的概率较高、裁判庭认可的证明力较强。一是回答“罪犯是谁”,认定个体的法庭科学证据。二是回答“如何犯罪”,重建犯罪现场和犯罪方式的法庭科学证据。三是回答“法定能力如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的科学证据。以此为据,重点介绍了回答第一个问题的“DNA证据”,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枪弹痕迹鉴定证据”和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法医精神病鉴定”的鉴定原理、鉴定方式、运行状态及应用中的前沿问题,还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其他法庭科学的应用问题,并在前三个主要科学证据章节末附上了典型争议案例的中文编译。对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样式格式的介绍在专家证人报告的篇末。综合分析了包括宣誓书、对某个证据作出的专家意见、综合性报告等真实案件资料,发现了英国填空式的“法官友好型”范式和美国任意性较大的“专家友好型”范式。结合相关法律、行业规范和司法实践总结出撰写报告的基本原则,包括简明扼要直击重点、避免使用猜测性或过度自信的表述、始终体现中立地位、采用客观方法,以及理性陈述意见。末尾附上目前为止所阅较为规范详尽的一篇美国专家报告的中文编译,以供参考。第三章对专家证据的客观性展开研究。即便专家证人、证言及报告的内容形式都满足可采性要件,专家证据也不必然可采,还应具备的客观性要件。客观性的满足由法律提供的客观制度保障与专家中立立场的主观保障共同实现。制度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是庭前开示制度,指在案件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获得各方所掌握证据资料之信息的法定程序。对此,英国与美国在民事与刑事诉讼领域的开示程度、开示内容都有些许不同,英国有着成文的开示规则,美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权利并非由宪法直接赋予,而是通过最高法院对第五和第十四条修正案争当程序条款的解释实现的。但开示规则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充分保障对抗力量均衡的功能。有开示就有例外,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赋予了四个特权,作为不用开示的法定例外。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这些例外又在不断发生变化,典型如专家证据的开示规定,由当做例外限制开示演变为弱化限制主张开示,这也形成了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一大特色。制度是显明的,证人的主观思想是隐蔽的。因而本章第二节开启了科学证据鉴定面对的重大伦理挑战,即“对抗同盟”现象的探讨。专家证人从作为雇主的“雇佣枪手”到与雇主暗自达成“对抗同盟”等一系列关系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外化的表现。美国与英国都作出了各自的改革尝试,但似乎成效一般。因为证据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被正确解读,专业证人的职业必然在以独立的、审慎的眼光分析证据的同时,又无法抛开证据与它所处的情境、待证事实之间需要建立合理联系的现实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法庭科学家这类重要的专家证人,身兼科学的研究者与法律的证明者,在科学真实与法庭真实之间游走,法庭中的科学真实与法律真实的追求既统一又各异。它们都是客观真实的一部分,都重视因果关系的认定,都无法实现绝对真实。但法庭中的科学致力于发现真相,法庭中的法律也从不以探究真相为目的。第四章是美国专家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专家证言并不会因为作出主体的权威性而自动为法庭认可,因而第一节对弗莱伊案、多伯特案、锦湖轮胎案三个标志性先例作出了介绍与分析。弗莱伊案设立的普通接受原则既有进步意义和必然性,也有被取代的可能与局限性。多伯特案设立的强调科学方法鼓励法官审查的可采性规则是对普通接受原则的进步,但它带来的争议并不比簇拥的呼声小,也没有在全美范围内对弗莱伊规则全面取代。湖锦论坛案的到来结束了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争议,将规则扩展到非科学证据领域,肯定经验与技能同样适用多伯特规则。每个规则都附上了该案案由、裁判依据、裁判结果的中文编译概览,以供参考。同时,实践中的可采性规则不是生搬硬套的打勾式应用,除了满足成文法证据规则中的条款要求,依据标志性先例及其他判例设立的不成文规则,还需同时满足关联性、可靠性和可接受性标准。第二节对三个规则展开讨论。这三个规则都没有在证据法中明文体现,实际设定了准入性标准的门槛,并不是每个案例必定讨论的必要性规则,却可以成为降低证据可信度,甚至是排除证据的事由之一。第五章对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特色的剥离与反思。第一节通过与大陆法系比较,观察到美国对专家证据的对抗式审查模式的依赖、不似大陆法系依靠中立专家证人来矫正偏见、以及为法官心证的形成设立了独特的规则指引的三个特点。在与中国特色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处于专家证据应用的起步阶段,美国经历了专家证据开示从限制到宽松、由只关注相关性到愈加关注可靠性标准、专家证人道德标准从低至高的三个独特演变阶段,可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些许思路。第二节讲述了庭审中法官与陪审团眼中的专家证据,发现实践中法官对物证的依赖十分严重,并且专家证据是否可采不仅与法官如何适用规则完成守门人角色相关,甚至受到法官本人的影响。陪审团对于专家报告的看法与采纳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经过研究发现陪审团并没有使用什么高大的逻辑判断,而是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谎言分辨技能。陪审员首先以自我认知对证据进行阅读并尝试理解,初次探查是否存在认知范围内的谎言,接着通过开庭陈述、直接询问和交叉询问巩固或降低对专家评估的可信程度。一旦遇到复杂的科学证据,陪审团将直接摒弃这些逻辑,转而依靠外围信息判断证据可靠性的“独眼龙裁判”,譬如专家本人的个人魅力、作证经历、行业履历和着作数量等。第三节是对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反思。观察发现实践中对专家证据过度依赖,导致“垃圾科学”与“冒牌专家”混于庭上,诉讼费用过高与诉讼延迟现象屡见不鲜,专家过失与渎职行为和任何行业领域一样普遍存在,都令被告不公平的承担了专家证据不可靠的证明责任与超出合理范围的诉讼成本。此外,缺乏统一标准的实验室实践等漏洞,使“甜点抗辩”等伪科学登堂入室不断干扰着司法正义的实现,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还发现专家证人作证风险逐渐增加,以雇佣方当事人主张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等民事诉求的概率显着提升,而司法判决对此类主张也愈加支持,甚至是鼓励。从医疗事故诉讼中的执业医生到没有尽到预防措施义务的精神病学家,还有对潜在受害者未履行道德范围内告知义务的专家证人和未尽到照顾义务的职业过失的专家证人,都成为了追诉的被告。第四节是对我国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的启示。在回应我国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的政策背景下,司法鉴定人改革顺利推进的历史契机下,专家辅助人制度已箭在弦上。统揽美国经验与教训,初步探索了三个方面的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要求。一是明确了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规则设立的必要性,有利于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有利于构建鉴定意见可采性规则、有利于推进裁判文书规范化。二是初步设想了成文可采性规则,包含专家适格性的形式审查,专家出庭口头意见审查,及未出庭专家撰写的专家报告的审查标准。三是对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客观性提出三个要求,对专家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对专家证据可靠性的审查,以及对专家证人道德的经常性审查。英美法系中的专家证人概念不能直接拿来,国内理论扎实地鉴定人概念也无法直接套用,应属于司法辅助人项下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为其单独构建序列,并从培养去伪存真的逻辑思维、选择稳定可靠的科学理论、秉持客观公正的科学立场的专家入手,防范美国已发生与生在快速变化的风险,推动我国证据制度、鉴定制度、司法辅助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刘慧鸿[4](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胡清[5](2020)在《民国时期的儿童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儿童指导作为心理卫生的一个部分从国外引进中国,它首先出现在高校的心理学系的附属机构中,作为将心理治疗理论付诸实践练习的场所。到40年代,独立的儿童指导机构在上海、重庆、成都出现,为动乱中的问题儿童提供行为指导服务。这一工作开辟了我国心理学服务儿童心理健康的新领域。但以往研究却很少重视儿童指导的工作方法和其蕴含的心理学思想。本研究属于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力图把历史学、儿童指导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儿童指导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政府倡导的儿童福利运动中,伴随着心理卫生的新取向,并且有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作为助力,儿童指导应运而生。第二,儿童指导诊所的运营,期刊通常会进行宣传。通过史料梳理,按照设立的时间线归纳出各儿童指导诊所的负责人、工作对象及其工作方法,总结特点。第三,儿童指导在美国诞生的初期,就受到多种心理学理论影响。传入中国后,一些重要理论仍影响着儿童工作者的实践。通过分析他们的公开案例和宣传文章,总结其中指导实践的心理学理论。第四,与国外学者的已有成果对话,分析政治意图和专业竞争在儿童指导的推广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探讨儿童指导工作者在指导方法上进行的中国化探索。儿童指导是心理卫生的预防倾向下的产物,它将对于儿童的心理现象的认识,从孤立的研究转向为将人放在大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来观察。儿童指导包含了精神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的合作,他们大多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国内前沿机构的实践经历。儿童指导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问题儿童,目标主要是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行为问题的矫治。儿童指导门诊有三个具体的功能:诊断、治疗和研究。诊所中来自三种不同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协同工作: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社会工作。它的指导理论主要来自于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生物学派的整体论方法,以指导儿童如何主动的适应社会,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了解儿童指导的发展过程,对于提高当代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水平有诸多借鉴和启发。
周普元[6](2019)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弗兰克尔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存在分析宗教心理学是连接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宗教心理学的桥梁。精神分析的基点是"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人的本能的事实,而存在分析的"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文本构建了存在分析的双重X模型,运演了第二重X模型的大我在心灵动力的驱使下,唤醒第一重X模型的小我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即作为第一重X模型的人(主体)认识到自己(自我中超我的层面)与第二重X模型的客体大我世界(世界的爱、良心、责任、意义等)存在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灵动力——紧张,在意义意志的指引下,个体自我在世界客体中寻求现实意义,唤起自我在被抛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本文进一步探讨宗教在心理治疗和心灵治疗(精神性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牧师与心理医生的关系,期望对起步中的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吴志超[7](2020)在《精神分析中双人模型的转向》文中研究表明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一百多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一直处在不断分裂与变革、分歧和变化之中。从早期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和人际精神分析到现在占据了主流地位的关系精神分析的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从弗洛伊德的传统单人心理学转向从人际间视角的双人心理学。而现在主流的关系精神分析正是对各种双人心理学流派进行了整合研究,同时也提出了研究范式从传统的驱力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变。而关系模型主要就是由个体及另一重要客体所构成的一个双人模型。由于关系学派理论繁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各类概念及术语有所混乱。另外,大多关系理论的视角虽然已经由个体内部转向人际间,但是依然忽视了整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二元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从早期的单人模型到双人模型的理论转变,阐述双人模型的几大理论来源以及对目前整合的关系精神分析进行理论说明。其次通过已有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以发展性的视角,对关系范式下的发展观进行说明,并由此论证社会文化因素在关系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最后对双人模型理论的几个关键概念以及内涵进行总结与探讨。
Gregg H.Rawlings,Markus Reuber,林岷涛,熊维希,慕洁[8](2019)在《医疗人员对心因性非痫性发作的观点研究: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系统回顾》文中研究表明近期一篇关于心因性非痫性发作(Psychogenic nonepileptic seizures,PNES)的系统分析表明,该类患者总是会有不愉快的就医经历,因此详细了解其中相互关系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探究医疗人员对PNES的态度与看法。系统性检索截至到2017年11月前发表在3个主要数据库的文章(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并回顾1997年以后发表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学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来解释数据,使用Mixed Methods Appraisal Tool进行质量评价。总共30篇独立文章,其中包含了至少3 900名专业人员的观点。在分析中出现了5个解释性概念:①不确定性,医疗人员表示他们对PNES的许多方面都感到不确定,包括诊断和治疗;②理解,医疗人员对PNES的理解是基于二元论,他们认为PNES与心理精神因素的关系极大;③挫折感与挑战性,对PNES患者的诊断治疗被认为是有挑战性的,并令人感到沮丧的;④责任,医疗人员对于"谁应该为PNES患者的治疗负责"是有争论的;⑤预后与残疾,与癫痫相比,医疗人员普遍认为PNES症状相对较轻,致残率也没有癫痫高,并且与自身的自制力有关。尽管有一些医师对PNES有较深刻的理解,但是仍有一部分医师的观点需要更新和提高。有一部分研究在调查中是直接询问医师"对PNES疾病的观点",这样的研究存在局限性。此外,有一些学科专业的医师并没有被研究调查(如精神健康专业医师)。研究还表明,对医师们进行PNES额外教学训练是有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改变医师们对PNES的态度。
赵旭东,黄宣颖[9](2018)在《心理治疗的中国故事:精神科医生的见闻和人类学家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在中国从无到有,从极少提及到不容忽视,乃至成为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文从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和人类学家角度,解读了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并讨论了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韩述钦,连萌[10](2018)在《论监狱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路径》文中提出在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监狱罪犯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一个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监狱罪
二、关于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病学家的工作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病学家的工作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咨询过程中效果相关因子 ——基于文本挖掘和集合论方法的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对心理治疗效果与疗效因子的争论与共识 |
2.1.1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共识——心理治疗疗效的证据 |
2.1.2 对心理治疗疗效因子的争论 |
2.2 过程-效果研究为澄清疗效因子所做的努力 |
2.2.1 对基于量表的过程变量的黑箱式研究 |
2.2.2 目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
2.2.3 对改变的过程技术、事件研究 |
2.3 过程-效果研究的方法学迷思 |
2.3.1 “黑箱里面有什么”?“是什么”到“怎么做”的断裂带 |
2.3.2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访谈数据中的“缺失值” |
2.3.3 “越多越好”氛围下的两难困境 |
2.3.4 定“量”容易定“质”难,治疗性回应的质量差异 |
2.4 “地平线上”的可能性 |
2.4.1 基于词典的词频统计 |
2.4.2 基于文本挖掘的特征分类 |
2.4.3 质性对比研究(QCA) |
2.5 小结 |
2.5.1 已有的方法尝试和结论 |
2.5.2 现有的研究困境 |
3 问题提出及初步研究思路 |
3.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3.1.1 问题提出 |
3.1.2 研究意义 |
3.2 初步研究设计与思路 |
4 研究一: 咨询师回应质量差异评价标准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相关伦理问题的处理 |
4.2.4 研究程序 |
4.3 结果 |
4.3.1 基本编码结果 |
4.3.2 不同编码间的关系 |
4.3.3 高低质量回应的语言特征 |
4.4 讨论 |
4.4.1 谁更可能产出高质量的回应 |
4.4.2 高质量的回应具备何种特征 |
4.4.3 研究价值与限制 |
5 研究二: 工作同盟析因研究:基于集合论的比较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分析方法 |
5.2.2 分析对象及数据来源 |
5.2.3 变量测量 |
5.2.4 分析工具 |
5.3 研究结果 |
5.3.1 描述统计结果 |
5.3.2 单因素必要性分析 |
5.3.3 条件组合的充分性分析(真值表) |
5.4 讨论 |
5.4.1 咨询师回应与工作同盟 |
5.4.2 当事人状态与工作同盟 |
5.4.3 当事人会谈后感受与工作同盟 |
5.4.4 本研究的价值与限制 |
6 研究三: 咨询过程-效果差异的文心词典指标探索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材料 |
6.2.1 咨询效果测量和逐字稿分析工具 |
6.2.2 文本处理和数据分析工具 |
6.2.3 研究数据 |
6.3 数据分析思路 |
6.4 研究过程及结果 |
6.4.1 数据清洗与归一化处理 |
6.4.2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PCA的咨询效果区分效力 |
6.4.3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T-SNE的咨询效果区分效力 |
6.4.4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LDA的咨询效果区分效力 |
6.4.4.1 基于咨询师数据的LDA降维效果 |
6.4.4.2 基于当事人数据的LDA降维效果 |
6.4.5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对咨询效果预测力 |
6.5 讨论 |
6.5.1 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比较 |
6.5.2 有无监督模型的比较 |
6.5.3 渡渡鸟效应的语言风格解释 |
6.5.4 未来的应用前景 |
6.5.5 当事人的语言更具价值 |
7 研究四: 咨询师会谈中语言特征差异的初步探索 |
7.1 研究思路 |
7.2 研究材料 |
7.2.1 文本处理和数据分析工具 |
7.2.2 研究数据 |
7.3 数据分析思路 |
7.3.1 “高质量回应”、“低质量回应”文本数据 |
7.3.2 整个咨询会谈的文本数据 |
7.4 数据分析过程及结果 |
7.4.1 “高质量回应”、“低质量回应”文本数据的分析结果 |
7.4.2 整个咨询会谈的文本数据的聚类结果 |
7.5 讨论 |
7.5.1 使用机器学习对咨询师回应特征的分类情况 |
7.5.2 对咨询师回应进行特征和主题提取的结果 |
7.5.3 研究价值与限制 |
8 结论 |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对咨询师回应质量从差异标准的研究 |
8.1.2 基于集合论方法对工作同盟的析因研究 |
8.1.3 咨询过程-效果差异的词类指标探索 |
8.1.4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咨询师语言特征差异的初步探索 |
8.2 研究意义与临床启发 |
8.3 研究限制与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一部分编码结果示例(节选) |
附录2: 研究二真值表 |
附录3: 文心词典词类、英文缩写(数据标签)、总词数 |
附录4: 文心词典(节选) |
附录5: 文本清洗代码示例 |
附录6: 分类器代码示例 |
附录7: 停止词 |
附录8: 咨询效果问卷样题(OQ-45) |
附录9: 工作同盟问卷样题(WAI-SR) |
附录10: 会谈效果问卷样题(SEQ) |
附录11: 文本主题汇总(部分) |
附录12: 个案咨询主诉 |
附录13: 主题模型代码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
五、质量控制 |
六、研究内容 |
七、技术路线图 |
八、基本概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
第五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理论意义与研究期待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性 |
第一节 与普通证人比较:美国专家证人的资格 |
一、专家证人的适格标准 |
二、专家证人与其他证人的比较 |
三、专家证据的两种方式 |
第二节 美国专家证人在法庭实践中的职业义务 |
一、豁免与追责:专家证人的职务义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家证据的内容与形成 |
第一节 专家证言的内容 |
一、普通专家言论与专家证言 |
二、联邦证据规则中的重要条款 |
三、对专家证言的文本分析 |
第二节 专家证言的样式 |
第三节 专家报告的内容 |
一、法庭科学:专家报告的主要客体 |
二、科学方法的科学性:专家报告可靠性的依赖 |
第四节 专家报告的样式 |
一、专家报告的基本范式 |
二、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家证据的客观中立 |
第一节 庭前开示:客观上的制度保障 |
一、专家证据的庭前开示: |
二、专家证据开示的功能 |
三、专家证据开示的例外 |
第二节 矫正偏见:主观上的中立立场 |
一、中立专家的制度基础 |
二、矫正专家证人偏向性的措施 |
第三节 法庭中的科学真实与法律真实 |
一、法庭中科学与法律在追求真实中的统一 |
二、法庭中科学与法律在追求真实中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 |
第一节 :最重要的三个判例 |
一、延迟新兴科学采用的普遍接受原则:Frye v.United Stated(1923) |
二、强调科学方法鼓励审查:Daubert v.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Inc(1993) |
三、结束“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争论:Kumho Tire Co.v.Carmicheal(1994) |
第二节 其他可采性规则 |
一、关联性规则 |
二、可靠性规则 |
三、可接受性规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特色与反思 |
第一节 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特色 |
一、与大陆法系的比较 |
二、与中国特色的比较 |
第二节 法官与陪审团眼中的专家证据 |
一、法官眼中的专家报告 |
二、陪审团眼中的专家报告 |
第三节 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反思 |
一、对专家证人的过度依赖 |
二、法庭科学证据的不当司法运用 |
第四节 对我国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构建的启示 |
一、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标准设立的必要性 |
二、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之构建 |
三、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客观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录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案例举要 |
索引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民国时期的儿童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儿童指导 |
1.1.2 问题儿童 |
1.1.3 相近概念辨析 |
1.2 研究综述 |
1.2.1 儿童指导以往研究的不同视角 |
1.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溯源 |
1.2.3 我国现行的问题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1.3 研究思路及意义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民国儿童指导产生的背景 |
2.1 心理卫生运动的预防倾向 |
2.1.1 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 |
2.1.2 预防倾向下的问题儿童 |
2.2 儿童福利运动 |
2.3 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
3 民国儿童指导的产生与发展 |
3.1 抗战前的儿童指导 |
3.1.1 早期探索 |
3.1.2 浙大培育院 |
3.1.3 大夏大学心理诊察所 |
3.1.4 中华慈幼协会心理诊察所 |
3.2 抗战后的儿童指导 |
3.2.1 上海儿童心理指导所 |
3.2.2 重庆心理卫生室 |
3.2.3 成都儿童指导所 |
4 民国儿童指导的理论与方法 |
4.1 民国儿童指导中的心理学理论 |
4.1.1 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理论影响 |
4.1.2 阿道夫.迈耶心理生物学派影响 |
4.1.3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学派影响 |
4.2 儿童指导方法的起源 |
4.2.1 少年违法心理病理研究所 |
4.2.2 威廉·希利的工作理念 |
4.2.3 儿童指导的工作方法及其推广 |
5 分析与启示 |
5.1 政府在儿童指导推广中的作用 |
5.2 综合模式在儿童指导推广中的作用 |
5.3 民国时期儿童指导的中国化探索 |
5.4 民国时期儿童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
5.5 对当今心理服务建设的启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历史逻辑及其地位 |
(一)精神分析向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拓展 |
1. 弗洛伊德个体内在驱力模式的X模型 |
2.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ψ模型 |
3. 阿德勒:将上帝从个体内在俄狄浦斯情结引向外在社会目标 |
(二)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 |
1. 反对主观和客观(或物质和精神)的两分法 |
2. 在行为动因的解释上,拒绝因果关系决定论,主张人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 |
3. 从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强调对人的存在应作整体的分析 |
4. 在心理治疗中,存在分析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 |
二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双重X模型 |
(一)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理论及其双重X模型建构 |
1.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第一重X模型:主体自我心理模型 |
2.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第二重X模型:主体自我与客体世界模型 |
3.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双重X模型的整体运演:主体自我向客体大我的超越 |
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双重X模型的宗教心理学应用 |
(一)第一重X模型:宗教与心理治疗关系 |
(二)第二重X模型:宗教与心灵治疗的关系 |
(三)心理咨询师与牧师的关系 |
1. 心灵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补充 |
2. 心理医生、牧师与患者的友谊关系 |
3. 宗教治疗也是一种心灵治疗 |
4. 有神与无神论患者的心灵治疗基础 |
5. 心理治疗师、牧师对心灵治疗的把握 |
(7)精神分析中双人模型的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单人模型向双人模型的转变 |
第一节 早期精神分析中的单人模型 |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中的双人模型理论的出现 |
一、人际精神分析 |
二、客体关系学派 |
三、自体心理学 |
第三节 关系精神分析整合的双人模型 |
一、整合性元理论中的关系——冲突模型 |
二、社会建构理论 |
三、主体间性及第三方 |
第二章 关系范式中的社会文化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学派 |
一、霍妮 |
二、沙利文 |
三、弗洛姆 |
第二节 其他学者 |
第三章 双人模型的发展观 |
第一节 婴儿期 |
第二节 童年期和少年期 |
一、童年时代 |
二、少年时代 |
第三节 青春前期和青春期 |
一、关系在青春前期的作用 |
二、欲望的动力和亲密的需要 |
三、青春期晚期 |
第四节 成年期和老年期 |
一、成人作为一个发展的时代 |
二、社会文化影响成人发展 |
第四章 双人模型的关键概念及内涵 |
第一节 双人模型的关键概念 |
一、内隐关系觉知 |
二、真实关系与相遇时刻 |
三、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双人模型的内涵 |
一、双人模型是一个复杂的互动模式 |
二、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经验是语境性的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心理治疗的中国故事:精神科医生的见闻和人类学家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新中国心理治疗发展的“故事” |
2.1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改天换地, 心理治疗继续寂静无声 |
2.2 80年代的酝酿、八仙过海——心理咨询与治疗春天来了? |
2.3从1988年到新世纪初, 对外开放, 国际化培训启动:“中德班”的故事 |
3我们正处于“心理热”中!高潮迭起, 顶点何在? |
4新世纪的曙光:心理治疗步入法制化、专业化、规范化时代 |
5一个精神科医生的理想:用心理治疗来改进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
(10)论监狱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
(一) 国家级主流媒体大篇幅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
(二) 我国22部委首次历史性地联合行文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卫疾控发[2016]77号) |
(三)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发布 |
二、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心理咨询师状况 |
(二) 监狱心理咨询师的现状 |
三、监狱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成长路径 |
(一) 发达国家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有关情况 (1) |
1. 临床社会工作者 (clinical soul worker) 。 |
2. 宗教咨询师 (postural counselor) 。 |
3. 临床心理学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 。 |
4. 咨询心理学家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 |
5. 精神病学家 (psychiatrist) 。 |
6. 精神分析师 (psychoanalysis) 。 |
(二) 我国监狱心理咨询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选择 |
(三) 我国监狱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
1. 心理咨询师 (基本层次) 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
2. 心理咨询师 (较高层次) 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
3. 心理治疗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
四、关于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病学家的工作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咨询过程中效果相关因子 ——基于文本挖掘和集合论方法的文本研究[D]. 林秀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3]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D]. 涂钒.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民国时期的儿童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清. 苏州大学, 2020(03)
- [6]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模型[J]. 周普元. 宗教心理学, 2019(00)
- [7]精神分析中双人模型的转向[D]. 吴志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医疗人员对心因性非痫性发作的观点研究: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系统回顾[J]. Gregg H.Rawlings,Markus Reuber,林岷涛,熊维希,慕洁. 癫痫杂志, 2019(03)
- [9]心理治疗的中国故事:精神科医生的见闻和人类学家的观察[J]. 赵旭东,黄宣颖. 心理学通讯, 2018(02)
- [10]论监狱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路径[J]. 韩述钦,连萌.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