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基转移论文_刘玉萍,傅荣萍,陈彦,屠书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烯丙基转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丙基,苯乙烯,乳液,烷基化,杂环化合物,氨水,氢化。

烯丙基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萍,傅荣萍,陈彦,屠书梅[1](2019)在《大蒜素二烯丙基叁硫醚-外泌体抗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肺转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BL6中提取外泌体(exosome, Exo),制备了大蒜素二烯丙基叁硫醚(diallyl trisulfide, DATS)含药外泌体(DATS-Exo)载药系统,探索该载药系统的抗肿瘤转移作用。采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B16BL6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并对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及电位进行表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特异分子CD9、TSG101、Flotillin 1及肺亲和蛋白α6的表达水平。应用超声方法制备DATS-Exo载药系统并进行表征,计算载药量。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考察B16BL6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采用经典的划痕实验法,评价DATS-Exo的体外抗迁移能力。建立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动物实验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考察DATS-Exo的体内组织分布情况及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DATS-Exo粒径为112.3±1.98 nm、多分散系数为0.24±0.08、zeta电位为-24.33±4.11 mV,呈茶托样结构。测得其蛋白浓度为1 312.33±6.27μg·mL-1。DATS-Exo的载药量为0.33%±0.02%。B16BL6细胞能够摄取DATS-Exo,有效抑制B16BL6细胞的迁移,效果均强于DATS。DATS-Exo能够在肺组织聚集,并具有显着抑制肺转移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肺转移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具有肺亲和性,并且具有载药性能,所制备的含药外泌体能够实现抑制肿瘤转移。(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超,单玉华,封东廷,刘入强,黄超[2](2018)在《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法高选择性合成二烯丙基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氯丙烯催化氨解合成二烯丙基胺(DAA)的选择性,研究提出了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新工艺。通过萃取剂和相转移促进剂的筛选,建立了一高效的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体系。通过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分别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核磁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产物DAA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氯苯是合适的反应萃取剂,苄基叁乙基氯化铵(BTEC)是合适的相转移促进剂,氯化亚铜是合适的氨解催化剂;在较合适的原料配比(质量比m(氨水(25%)):m(氯丙烯):m(氯化亚铜):m(氯苯):m(BTEC)=255:58.5:1.5:120:1.0)下,35℃反应3 h,氯丙烯转化率达95.9%,DAA的选择性达91.9%(收率为88.1%)。含催化剂、过量的氨及中间产物单烯丙基胺(MAA)等的水相可方便地循环利用,而且在循环过程中将副产物氯化铵以固体形式分出,从而避免废液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谢淇霖[3](2018)在《二烯丙基二硫(DADS)通过SIRT1影响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转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肠癌是一种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以40~50岁是结肠癌高发的年龄段,其发病率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1:2~3,在胃肠道肿瘤发病率中位居全球第3位。目前,外科手术联合化疗疗法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措施,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化疗药物在对肿瘤细胞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导致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放弃甚至是死亡。因此,寻找高效果、低毒性的抗癌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大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但早在东汉末年医书中就已经记载过大蒜的医用价值。唐代医家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记载:大蒜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具有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大蒜被誉为“地里面长出的青霉素”和“天然的抗生素”,这是因为大蒜里含有大蒜素的原因。二烯丙基二硫(DADS)是大蒜素在分解后得到一种有机硫化合物,有剧烈的蒜臭味,呈现淡黄色液体,不可溶于水,是一种脂溶性单体化合物。目前研究发现DADS的主要作用包括:解毒、抗菌、阻止心血管疾病和抵御结肠癌。前3种作用已经广为人知了,但DADS在结肠癌的研究报道中却鲜少提及。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成员中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在体内以多种组蛋白、非组蛋白为底物,通过去乙酰化作用来调节活性的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SIRT1广泛参与调控哺乳动物细胞寿命的信号及糖代谢、胰岛素分泌等多条代谢通路,对代谢综合征、细胞凋亡、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大部分与肿瘤相关的文献中均提到SIRT1,如:白血病、成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原发性结直肠癌、皮肤癌等。SIRT1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也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大量的科研成果证实,近些年来,学术界倍受研讨、青睐的细胞核转录因子之一的NF-кB(nuclear factor-kappaB)参与肿瘤细胞病变、繁殖、分裂、死亡、转侵的全过程。NF-кB脱乙酰化可以通过NAD+辅助SIRT1来实现,IкBα无法再与这时的NF-кB发生反应,进而隔绝核定位信号,阻碍肿瘤细胞病变、转侵等特定基因的形成。除此之外,与肿瘤的转侵密切相关的还有基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研究报道中指出,SIRT1是MMPs家族中MMP-9基因转录和翻译发生的一个诱导因素。亦有报道指出,细胞核内MMP-9基因的合成可由磷酸化的NF-кB与MMP-9启动子的直接结合来调节。由此可见,SIRT1、NF-кB以及MMP-9均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凋亡密切相关,且叁者各自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那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二烯丙基二硫(DADS)影响SIRT1,从而促使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转移。研究步骤如下:先将结肠癌细胞株HT-29进行体外培养,DADS按0、30、60、120μmol·L-1不同剂量分别加入之后继续培养48 h。采用不同的方法对DADS作用下细胞HT-29的不同反应进行检测。包括CCK-8法检测存活性,Transwell法和划痕法检测体外细胞转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Nampt(10μg·L-1)和DADS(0、30、60、120μmol·L-1)剂量影响下,细胞蛋白SIRT1、NF-кB、MMP-9所产生的变化。第二步,把细胞HT-29打入30天大的试验饲养的Balb/c小鼠腹部,等到种植细胞产生的肿瘤长到5mm以后,再用剂量为(1mg/Kg)的DADS每天喂药一次进行试验性药物检测,并做好试验鼠体重与肿瘤大小在每天药物作用之下变换的记录。28天之后采集样本,对结肠肿瘤发生转移的个数进行统计;采用HE对瘤细胞染色记录形状所发生的变换,SIRT1、NF-кB/P65、MMP-9蛋白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并做好记录。结果显示:1、HT-29在DADS分别(0、30、60、120μmol·L-1)剂量影响48h以后,随着计量的增大,逐渐有效的控制细胞的增殖(P<0.05),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对药物产生了依赖。2.DADS能够抑制HT-29细胞内SIRT1、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NF-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3.DADS能够有效的控制试验鼠体内荷瘤细胞的繁殖,促进细胞中核缩减。数据如下:DADS组试验鼠的重量为(26.71±1.54)g,瘤体积(841.98±112.51)mm~3,瘤体重量(0.83±0.33)g;而模型组与之对应的数据分别为(16.78±0.97)g、(1493.48±210.90)mm~3、(2.85±0.97)g,其叁组数据的统计差异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4.解剖小鼠后发现,灌喂DADS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能够有效的控制试验鼠体内荷瘤细胞的繁殖,促进细胞中核缩减。体内外两种不同试验结果表明,DADS可以通过对SIRT1所产生的影响,抑制SIRT1,可以刺激NF-кB蛋白表达,下调MMP-9的表达来从而调控结肠癌细胞的转移与凋亡。(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3-30)

陈淑杰[4](2017)在《铱催化区域选择性烯丙基烷基化及氢转移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铱催化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多。在某些转化上,铱比其他过渡金属更加高效且选择性更好。本论文先简要综述了铱催化的碳-碳成键反应及醇脱氢反应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醇转化的铱催化烯丙基烷基化以及氢转移反应。首先,探索了铱催化下烯丙醇作为烯丙基供体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1)研究发现,催化当量的H2SO4能够活化烯丙醇参与[Ir(cod)Cl]2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对于单取代烯丙醇底物,吲哚的烯丙基化选择性地发生在C-3位,且支链产物与线性产物的比例高达99/1。(2)进一步的,通过对酸的筛选,成功把碳亲核试剂拓展到了β酮酸,实现了β酮酸的区域选择性脱羧烯丙基烷基化,制备了一系列的γ,δ-不饱和酮。机理研究表明,反应过程先是发生C-C成键反应,然后脱羧生成产物。β酮酸相比于传统的碱性甲基酮烯醇负离子,可以避免反应得到的产物发生二次烯丙基化。上述体系使用烯丙醇作为烯丙基源,避免了烯丙酯,烯丙基卤化物等的使用,具有更好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此外,商品化的催化剂以及无需添加额外配体也使得该体系简单易用。其次,研究了醇作为氢源的铱催化转移氢化。(1)以异丙醇作为氢供体,在[Cp*IrCl2]2/K2C03体系下,实现了α,β-不饱和酮的1,4-还原,产率可达98%。同时,研究还发现,当使用KOH作为碱,1,4-还原生成的酮能够被二次还原,生成饱和的醇产物。(2)当把上述转移氢化体系拓展到硝基苯底物时,只取得了中等的产率和选择性。通过对体系的优化,以[Ir(cod)Cl]2/1,10-phenanthroline/KOH实现了对硝基苯的转移氢化制备苯胺。相比于氢气、硅烷及其他金属还原剂,异丙醇具有廉价易得,溶剂性质良好以及无需特殊加氢设备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氢供体。(3)接着,研究了烯丙醇的分子内转移氢化。在[Cp*IrCl2]2催化下,烯丙醇能够发生分子内的氢转移异构成酮,这是一个Redox-Neutral反应,原子经济性达到了 100%。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串联反应,以烯丙醇和邻氨基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取代喹啉。最后,研究了铱催化下甲醇作为甲基化试剂的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以铱催化实现了甲醇对吲哚、吡咯的甲基化。整个反应过程包括:氧化,亲核加成,脱水,还原等步骤。甲醇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再生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甲基化试剂。同时,该体系以商品化的[Cp*IrCl2]2作为催化剂,不需要加入额外的配体,容易实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陈霄霄,刘晓旺,周志刚,陈雪艳,李丽丁[5](2016)在《二烯丙基二硫下调p38活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和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DADS处理MCF-7人乳腺癌细胞24 h,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ADS对细胞侵袭的作用,划痕愈合实验观察DADS对细胞迁移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MMP-9的表达和p38活性;TGF-β1上调p-p38表达后上述作用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发现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DADS可抑制Vimentin和MMP-9的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而下调p38活性;TGF-β1可上调p-p38和MMP-9表达,明显抵消DADS对MCF-7细胞的抑制效果。结论 DADS可下调p38活性,抑制MCF-7细胞的侵袭转移。(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莹[6](2014)在《烯丙基钐试剂单电子转移性的应用和金属镨促进的Barbier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试剂是近几十年来有机合成领域的热点之一,发展这些稀土金属在合成中的高选择性反应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稀土金属的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钐试剂和醛生成末端烯烃反应的研究。与类似的烯丙基格氏试剂相比,烯丙基溴化钐有不容易偶联这个显着的优点,而且我们课题组已经首次报道了烯丙基溴化钐的单电子转移性。根据我们以前工作,我们用简单的羰基醛类化合物作为底物,再加入另一种添加剂来促进烯丙基溴化钐的单电子转移性,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末端烯烃类的产物。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亚磷酸二乙酯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该体系的优点显着:(1)醛类化合物比较易得且便宜;(2)该反应实现了一锅法合成末端烯烃;(3)该反应进一步验证了烯丙基溴化钐的单电子转移性,我们对此反应提出了合适的机理并且进行了验证。2.镨促进的酮的Barbier反应研究。金属镨作为一种主要的稀土金属之一,研究却相当有限。本论文较深入研究了镨促进的酮的Barbier类型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对应醇的收率较高。(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孙鹏森,惠嘉,李涛,石艳,付志峰[7](2014)在《几种烯丙基硫类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在苯乙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4种烯丙基硫类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研究了4种链转移剂在苯乙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考察了4种链转移剂对乳液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的影响以及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调控规律。正辛基-2-苯基烯丙基硫加入体系后出现浮油现象,难以有效调节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异辛基-2-苯基烯丙基硫对聚合速率影响很小,对相对分子质量有一定的调控效果;正戊基(2)-2-苯基烯丙基硫和叔丁基-2-苯基烯丙基硫对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调控效率高于异辛基-2-苯基烯丙基硫,但聚合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整个聚合过程中正戊基(2)-2-苯基烯丙基硫和叔丁基-2-苯基烯丙基硫体系中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几乎保持不变,且改变其用量,可有效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4年01期)

张国文,罗汉,汪洋,吕可新,薛鹏[8](2013)在《烯丙基醚的C=C双键的氢转移氢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啶卡宾是一类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卡宾[1],常常出现于吡啶稠环或联吡啶、联苯型吡啶衍生物中,报道的化学性质多侧重于其配位性质及特点,对它的配合物的催化性质很少涉及.传统的C=C双键的加氢反应是最早发现的金属催化反应之一,它常常在过渡金属存在下,使用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的氢气作为氢源;氢转移氢化反应使用相对安全的醇类、甲酸等作为氢源,在氢化C=C双键时,常见底物的C=C双键上直接连有强的拉电子基团,即常常对活化的C=C双键进行反应[2];而非活化的C=C双键的氢转移氢化反应仅在近年的报道出现,且很少.烯丙醇通过催化双键的转移生成羰基化合物,再氢转移氢化羰基,这样的两步串联反应实现了烯丙醇的C=C双键的氢化[3].本文选用含吡啶卡宾的钌配合物1作为催化剂,考察了一些含有烯丙基的醇、醚、酯、酰胺、磺酰胺的氢转移氢化反应.作为对比,本文还考察了配合物1在碱性条件下,可能以非卡宾存在(配合物2)时,催化烯丙基醇、醚的氢转移氢化反应.结果发现:配合物1能很好地催化烯丙基醚、酯、及N-取代酰亚胺、磺酰胺的C=C双键的氢化反应,对烯丙醇类化合物的催化效率较差;而在碱性条件下则能很好地催化烯丙醇类的C=C双键的氢化反应,对烯丙醚的催化效率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安粒,惠嘉,孙鹏森,付志峰,石艳[9](2012)在《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正丁基-2-苯基烯丙基硫在苯乙烯乳液聚合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机理,研究了正丁基-2-苯基烯丙基硫(BPAS)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对苯乙烯乳液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和聚合物数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PAS存在下的苯乙烯乳液聚合速率有所下降,乳胶粒子粒径减小,这是由于乳胶粒子中自由基的解吸附;平均一个乳胶粒子中的自由基个数依赖于BPAS浓度;BPAS在苯乙烯乳液聚合整个过程中能有效调节聚合物分子量,其调节效率与温度无关,同时能与经典的数均分子量数学模型相匹配。(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孙宏,张泽,杨宇轩,张树军[10](2011)在《相转移催化合成二烯丙基叁硫》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烯丙基氯、硫代硫酸钠和硫化钠为原料,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二烯丙基叁硫。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色-质联用等测试手段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为二烯丙基叁硫。考察了一定实验条件下烯丙基氯与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率随着原料摩尔比中烯丙基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加相转移催化剂的反应时间减少4 h,产率提高45%。(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1年07期)

烯丙基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氯丙烯催化氨解合成二烯丙基胺(DAA)的选择性,研究提出了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新工艺。通过萃取剂和相转移促进剂的筛选,建立了一高效的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体系。通过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分别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核磁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产物DAA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氯苯是合适的反应萃取剂,苄基叁乙基氯化铵(BTEC)是合适的相转移促进剂,氯化亚铜是合适的氨解催化剂;在较合适的原料配比(质量比m(氨水(25%)):m(氯丙烯):m(氯化亚铜):m(氯苯):m(BTEC)=255:58.5:1.5:120:1.0)下,35℃反应3 h,氯丙烯转化率达95.9%,DAA的选择性达91.9%(收率为88.1%)。含催化剂、过量的氨及中间产物单烯丙基胺(MAA)等的水相可方便地循环利用,而且在循环过程中将副产物氯化铵以固体形式分出,从而避免废液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烯丙基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萍,傅荣萍,陈彦,屠书梅.大蒜素二烯丙基叁硫醚-外泌体抗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作用[J].药学学报.2019

[2].王超,单玉华,封东廷,刘入强,黄超.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法高选择性合成二烯丙基胺[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3].谢淇霖.二烯丙基二硫(DADS)通过SIRT1影响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转移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4].陈淑杰.铱催化区域选择性烯丙基烷基化及氢转移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5].陈霄霄,刘晓旺,周志刚,陈雪艳,李丽丁.二烯丙基二硫下调p38活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和转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

[6].李莹.烯丙基钐试剂单电子转移性的应用和金属镨促进的Barbier反应[D].苏州大学.2014

[7].孙鹏森,惠嘉,李涛,石艳,付志峰.几种烯丙基硫类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在苯乙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J].弹性体.2014

[8].张国文,罗汉,汪洋,吕可新,薛鹏.烯丙基醚的C=C双键的氢转移氢化[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9].安粒,惠嘉,孙鹏森,付志峰,石艳.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正丁基-2-苯基烯丙基硫在苯乙烯乳液聚合中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孙宏,张泽,杨宇轩,张树军.相转移催化合成二烯丙基叁硫[J].化学世界.2011

论文知识图

植物体内苯丙烷合成代谢一般途径Fig1...式 20)。发生脱羧烯丙基化反应烯丙基引发荆用.对减水荆分散性的影响与BMFDBA的DSC谱图对比石墨烯的重氮化和点击反应功能化的合成...的迭氮功能化和DPP-G点击反应的合成...

标签:;  ;  ;  ;  ;  ;  ;  

烯丙基转移论文_刘玉萍,傅荣萍,陈彦,屠书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