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2例针对性护理探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2例针对性护理探讨

讷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讷河市1613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2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等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谨的观察与护理,加以药物对症治疗,

42例患者均明显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它不仅能有效缓解、稳定了患者的病情,还提高了临床疗效及好转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针对性护理;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39-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着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了肺血管的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患者右心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该病的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尤其高。该种疾病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肝大、胃肠道瘀血、全身水肿等。因此,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极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之间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6-84岁之间。在这些患者中病程最短为8年,最长的则足有30年之久,住院时间最短的为14天,最长的为48天,所有的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除却3例患者拒绝接受治疗之外,其余的39例患者均经过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2方法

对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9名患者,我们采取吸氧、心电监测、强心、利尿、祛痰、抗生素应用及平喘等对症治疗,并在同时及时的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一般分为急性期护理与缓性期护理,二者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与临床症状而分别使用。

1.3观察评估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同时,还要注意有无肺性脑病先兆,如出现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嗜睡、兴奋、烦躁及谵妄等,应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严密心电监护,我们需要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病情平稳后间隔时间可相对延长,并做好记录。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以观察有无水电解质失衡及肾功能损害。在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应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准备工作。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之间共收治的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通过治疗24例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减轻,还有3例患者由于肺性脑病而发生意外以致死亡,剩余的2例患者死于消化道出血。在这些治疗数据中,我们得到有明显治疗效果的患者占57.61%,所有病情有所减轻的患者占总患者的88.09%。总之,对于慢性肺心病,我们应作好心理护理,使之能树立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的康复,最重要的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处理药物治疗外,作好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能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减少复发。

3.讨论

3.1心理护理研究

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被疾病困扰,因此患者常有焦虑、恐惧、悲观的心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并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陪护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消除因环境陌生而引起的紧张情绪。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要关心、理解患者。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亲切感和安全感,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

3.2一般护理探讨

通常来讲,一般护理包括休息、饮食及氧气摄入等。轻度患者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重者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担,并且要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与此同时,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伴水肿、尿少者限制钠盐摄入,还要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以保证营养的摄入,补充疾病对机体的消耗,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于患者,我们还需要合理的摄入氧气,既不能过量摄入,也不能吸氧过少,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3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常见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主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律失常、休克等。对于患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我们要注意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症状,以及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及粪便色、质量等,并予以消化道出血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一般早期发现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注射部位有无渗血、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倾向,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予以护理。我们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律、心率变化,出现脉搏强弱不等、节律不规则应同时进行心脏听诊,发生心律失常应按心律失常予以护理。同时,注意患者意识、肢体温度、湿度、尿量等变化,发生休克按休克予以护理。

3.4药物护理的有关讨论

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慎用镇静剂和禁用麻醉剂,以免诱发呼吸抑制和肺性脑病,还应用洋地黄药物时密切观察毒性反应。对于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应防止电解质紊乱,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而当患者采用呼吸兴奋剂时,医生要注意切勿用量过大或给药过快,以免患者出现呼吸过度、烦躁不安、呕吐等副作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病死率的高低,还能有效缓解、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了临床疗效和好转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露花,刁节琼,时春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13,5(1):13-17.

[2].居道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3(2):201-203.

[3].陈梅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14,11(3):103-107.

标签:;  ;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2例针对性护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