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断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顶板,薄板,机理,含水层,判据,围岩,吊索。
断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戈素亮,张江波[1](2019)在《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破断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超前段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的问题,理论分析了综放沿空巷道上覆岩层断裂结构模式,结合段王煤矿090510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确定了沿空轨道巷合理的掘巷位置;采用数值模拟对090510轨道巷在采动作用下的塑性区分布以及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轨道巷在回采过程中超前段的主要破坏特征,并探讨了巷道围岩变形机理;提出利用补强机理,采用补打锚索结合超前液压支架对超前段加强巷内支护的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超前段围岩变形较小,有利于实现高产高效且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生产,为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技术提供了示范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管守军,刘晟,张凯辉[2](2019)在《麻家梁矿锚索破断机理研究及退锚创新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制锚索拉切实验台模拟麻家梁矿上覆厚土层,缺少关键支撑岩层矿压特点下锚索破断原因及机理,为麻家梁掘进支护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同时利用锚索在不同角度及受力状态下破断难易程度逆向开发出利用端头支架移架时产生的剪切力剪断锚索的自动退锚装置,较好的解决了传统退锚器需要登高作业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也为解决综采工作面悬板大退锚难提供了一种简便科学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同煤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杨世聪,张劲泉,姚国文[3](2019)在《在役桥梁拉吊索腐蚀-疲劳损伤与破断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吊索(悬索桥的吊索、斜拉桥的斜拉索以及中、下承式拱桥的吊索)是拉索桥梁的重要承重构件,其服役可靠性直接影响这些桥梁的安全性。以拉吊索病害特性为导向,通过有限元分析、索体钢丝的腐蚀-疲劳模拟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拉吊索的损伤与破断机理,以期为拉吊索的设计、养护以及检测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若下锚固区发生0.001 13 rad的转角,该处产生的弯曲应力就有18.8 MPa,研究下锚固区索体钢丝的病害不能忽视弯曲应力的影响,弯曲应力也是造成长拉吊索发生破断病害的因素之一;接着以近5 a中国西南地区雨水中形成酸雨的离子浓度的平均值为基准值,在盐雾腐蚀箱中模拟酸雨环境,将直径7 mm抗拉强度为1 860 MPa的镀锌钢丝在盐雾腐蚀箱中模拟酸雨腐蚀环境与交变应力耦合作用下索体钢丝的腐蚀-疲劳试验,研究其腐蚀-疲劳损伤机理。研究表明:服役的桥梁拉吊索在腐蚀环境和交变应力耦合作用下发生腐蚀-疲劳损伤,腐蚀-疲劳致使构件腐蚀加剧,塑性降低,脆性增强,发生脆性破断,若在设计、检测、评估分析中对结构的腐蚀-疲劳损伤考虑不充分就会有重大安全隐患;弯曲应力也是造成长拉吊索发生破断病害的因素之一;在相同的腐蚀环境下,随着时间的增加,交变应力工况试件的腐蚀程度最大,其次是静态应力工况,无应力工况下的腐蚀程度最小;试件发生腐蚀-疲劳损伤后,其破断应力约为无腐蚀试件的60%,断后伸长率降低得更多,约为无腐蚀试件的40%,断口表现为脆断;发生腐蚀-疲劳损伤的拉吊索钢丝,若有复杂空间应力的作用,更易发生脆断。(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张华磊,涂敏,程桦,唐永志[4](2018)在《薄基岩采场覆岩破断机理及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加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物理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厚松散含水层载荷传递作用下不同覆岩结构的采场覆岩运动规律、支架围岩关系及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场覆岩仅有一层关键层时,随着工作面的回采,在松散含水层的载荷传递作用下覆岩大范围的垮落下沉作用于下方支架,支架受力较大,易发生压架事故;采场覆岩中有两层关键层时,垮落至高位关键层时形成"砌体梁"结构,该结构能将松散含水层传递的上覆冲积层载荷转移远离工作面支架,改善了液压支架受力状态;基于此,以顾北矿1512(3)工作面为例,针对松散含水单一关键层地质条件,从地面采用J型水平羽翼分支孔注浆方法对风氧化带进行整体注浆加固,人为的在采场上方构筑一层高位承载层,减缓了工作面来压时矿压显现程度,工作面安全开采,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章求才,贺桂成,黄炳香,张志军[5](2018)在《浅埋石膏矿顶板破断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将石膏矿采空区直接顶视为四边固支的弹性薄板,建立了直接顶破断的力学模型,分析其在法向和切向荷载作用下的临界荷载及影响因素,确定其破断判据及破断特征,并应用于衡山某石膏矿试验采场,分析其稳定性,得到了该矿最合适的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顶承受的最大拉应力随采场埋深及矿房长度与矿房跨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随直接顶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当矿房长度和矿房跨度接近时,直接顶承受的最大拉应力较小;当直接顶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直接顶下表面中部岩体开始产生裂隙,裂隙沿四周向直接顶边界发展;随后直接顶上表面中部靠近工作面处的岩体产生裂隙,裂隙沿倾向向直接顶边界发展;最后直接顶上表面中部靠近矿房进口处岩体产生裂隙,至此直接顶完全破断。矿房跨度小于10 m,直接顶厚度大于2 m,是衡山石膏矿最合适的采场结构参数。(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曹康妮[6](2018)在《MOS-GCT的关断机理与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采用“硬驱动”技术来控制其开通和关断,门极控制单元需要提供一个上升率和幅值很高的电流脉冲,这要求GCT和门极驱动单元之间必须有很低的电感和电阻,因此通常将GCT与门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这会使得IGCT的驱动电路很复杂,体积庞大且灵活性低。为解决IGCT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门极MOS-GCT,将关断电路中的pMOS管直接集成在GCT芯片上,利用负栅压来控制pMOS开通,以实现内部瞬间换流,达到简化驱动电路的目的。本文以3.3kV电压等级为例,利用Sentaurus-TCAD软件研究了双门极MOS-GCT的开关机理,并对各项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了关键结构参数及高温对器件特性的影响,最后对一种集成化MOS-GCT的工作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双门极MOS-GCT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工艺特点,确定了芯片制作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相应的工艺模拟。建立了结构模型和动态特性测试电路,仿真分析了关断过程中器件内部的电场强度分布、载流子浓度分布及电流密度的变化,研究了双门极MOS-GCT的关断机理。研究表明,双门极MOS-GCT在关断时可实现内部瞬间换流。第二,研究双门极MOS-GCT的静、动态特性,分析了关键结构参数,如集成的pMOS的结构参数,n-基区,p基区厚度以及n+阴极区宽度对器件各项特性的影响,并提取合理的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了温度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第叁,将双门极MOS-GCT的开通门极(Gon)和关断门极(Goff)合并,形成了一种集成化的MOS-GCT。分析了集成化MOS-GCT的结构特点与工艺方法,研究了其阻断与开关机理,并与双门极MOS-GCT的各项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集成化门极的MOS-GCT在开关特性上虽略逊于双门极MOS-GCT,但完全可以通过电压来驱动,因此可进一步简化了驱动电路和封装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IGCT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耿春雷[7](2018)在《基于梁式破断理论的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推进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坚硬顶板难于垮落破断,而一旦发生破断很容易对工作面造成较强的冲击矿压现象。基于梁式破断理论推导得到了坚硬顶板的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计算公式,对厚煤层坚硬顶板的破断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王傲,姚强岭,李学华,杜茂,刘宇[8](2017)在《采动高应力区沿空掘巷锚杆破断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皖北钱营孜煤矿3_216沿空巷道实体煤侧顶板肩窝处锚杆尾部发生大面积破断现象,分析了断裂锚杆分布区域应力分布及塑性区发育特征,并结合锚杆尾部断裂的力学机理分析,探讨了锚杆破断的机理.根据3_216沿空巷道应力分布特征,将其掘进期间分为3个阶段:上区段固定支承压力影响阶段、上区段支承压力未稳定阶段和稳定阶段,发现实体煤侧顶板肩窝处锚杆破断现象集中出现在矿压显现最为强烈的上区段支承压力未稳定阶段.结果表明:塑性区不断扩展是造成该处锚杆所受拉力增大的主要外因,巷道掘进期间的大变形导致钢带位移致使锚杆尾部应力集中,进而引起锚尾产生裂纹.随着实体煤侧顶板浅部围岩塑性区不断发育,锚杆荷载增大,导致旧裂纹扩展并断裂.(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季飞[9](2017)在《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顶板破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官地煤矿2号、3号煤层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矿压观测等多种手段,对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顶板破断机理做了深入分析,结论如下:(1)本文结合官地煤矿2、3号煤层间顶板条件,将近距离薄煤层层间顶板按其岩性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分为3种,即:不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中等稳定层间顶板结构、稳定层间顶板结构。并根据这3种层间顶板结构,将其破断形式分为3种,即不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为散体破断,中等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为块体破断,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为板式破断。(2)分别分析了叁种层间顶板结构在下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破断机理,指出:(1)不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为散体破断,此种结构强度较小,其层间直接顶会随着下煤层的开采而冒落,且冒落方式主要是散体块之间的滑移,此种结构的矿压显现非常微弱;(2)中等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为块体破断,此种破断方式是以块体的垮落失稳为主,此种结构会有一定的矿压显现,但不剧烈;(3)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为板式破断,由于此种结构的层间顶板比较完整,故将其看为一个薄板,且在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其层间顶板表现为O-X”型破断形式,由于此类层间顶板结构其直接顶岩层具有一定的强度,会形成一定的支撑结构,形成周期来压现象,故其矿压显现比较明显。(3)根据薄板矿压理论,建立了不同开采过程中的四种不同的板结构支撑模型,并对其破断规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出首采工作面直接顶初次破断最是在长边和短边的中点处;首采工作面直接顶周期破断最是在长固边的中点和短固边距离采空区(?)处;接续工作面直接顶初次破断是在长固边距离采空区(?)和短固边的中点处;接续工作面直接顶周期破断是在长固边距离采空区(?)和短固边的(?)处。根据官地煤层3318工作面的工程实际,将各项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后得出3318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1.4m,周期来压步距为19.8m。(4)建立了上煤层单独开采时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不同推进距离的上煤层工作面顶板垮落情况和矿压显现情况分析,确定了上煤层开采时其工作面上方直接顶岩层的顶初次断裂发生在工作面向前开采到25m时,而周期断裂步距为20m左右。(5)建立了叁种不同顶板结构条件下的下煤层开采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其下煤层3号煤工作面在不同推进距离下的顶板下沉情况以及来压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1)对于不稳定层间顶板结构,由于其层间直接顶为软弱泥页岩且节理裂隙发育,再加上上煤层的采动影响,其直接顶变为非常破碎的散体结构,在下煤层的开采过程中,这种散体结构的顶板几乎没有任何支撑作用,表现为其顶板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持续冒落,这也就解释了这种层间顶板结构开采时矿压显现非常微弱的显现。(2)对于中等稳定层间顶板结构,在下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同不稳定层间顶板结构不一样,此类顶板结构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其直接顶垮落也不是随采随冒,而是相对于工作面推进有一个5~10m的滞后距离。这正是说明了,此类顶板结构的各个块与块之间在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形成了相互支撑的情况,但由于块体自身尺寸的限制,并不能形成长距离的支撑,所以才会出现5~10m的滞后距离。(3)对于稳定层间顶板结构,在下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其直接顶中较坚硬的岩层形成类似于薄板的结构,故在开采过程中,能够出现初次垮落、周期垮落的现象。在层间距为8m,直接顶为4m厚较坚硬岩层的情况下,经过上述分析可得出下煤层3号煤工作面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为20~25m内,下煤层3号煤工作面直接顶繁荣周期垮落步距为20m左右。(6)通过官地煤矿提供的3318工作面数据,对3318工作面矿压数据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3318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3.8m,3318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为21.3m。这与前面的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毛世杰,郜志强,付世雄,岳炜[10](2017)在《厚层直接顶沿空留巷顶板侧向破断机理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厚层直接顶条件下的沿空留巷工程,建立了顶板破断的力学模型;结合材料力学,对顶板断裂位置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出顶板断裂位置;顶板破断后形成"斜跨梁"式的承载结构,给出顶板破断后岩块下沉量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相邻岩块对顶板破断结构的水平挤压作用,得出在厚层直接顶条件下顶板更容易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提出了"临界厚采比"作为厚层直接顶条件的评判标准并推导了其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断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自制锚索拉切实验台模拟麻家梁矿上覆厚土层,缺少关键支撑岩层矿压特点下锚索破断原因及机理,为麻家梁掘进支护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同时利用锚索在不同角度及受力状态下破断难易程度逆向开发出利用端头支架移架时产生的剪切力剪断锚索的自动退锚装置,较好的解决了传统退锚器需要登高作业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也为解决综采工作面悬板大退锚难提供了一种简便科学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戈素亮,张江波.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破断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9
[2].管守军,刘晟,张凯辉.麻家梁矿锚索破断机理研究及退锚创新应用[J].同煤科技.2019
[3].杨世聪,张劲泉,姚国文.在役桥梁拉吊索腐蚀-疲劳损伤与破断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4].张华磊,涂敏,程桦,唐永志.薄基岩采场覆岩破断机理及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加固技术[J].煤炭学报.2018
[5].章求才,贺桂成,黄炳香,张志军.浅埋石膏矿顶板破断机理及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8
[6].曹康妮.MOS-GCT的关断机理与特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8
[7].耿春雷.基于梁式破断理论的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机理分析[J].山西化工.2018
[8].王傲,姚强岭,李学华,杜茂,刘宇.采动高应力区沿空掘巷锚杆破断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
[9].季飞.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顶板破断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10].毛世杰,郜志强,付世雄,岳炜.厚层直接顶沿空留巷顶板侧向破断机理及稳定性分析[J].煤炭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