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贵州省贵阳市野鸭中学周智

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标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因此,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在为可能。兴趣是学生探索、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强烈的好压奇心是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来源,会使学生在迫不及待的情兴奋剂中去积极探索问题情境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每节廛的问题情境引入能否吸引学生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在学习“数怎么又不够用了”这一节课,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都学过哪些数呢?学生回答: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在七年级还学过负数。然后提出:这些数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

二、引导学生合作与交流、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成立学习小组

将班级学生按座位就近相邻原则每四到六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改变学生以往形成的只准独立思考,不准交头接耳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问题情境,反馈练习等内容展开充分的自由的讨论和相互交流。讨论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有让学生表达的机会,也能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的学生只听不说,有的学生不思考只抄袭结果,有的小组基础差没“带头人”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才能将合作交流学习真正开展下去,而不是流于形式。

2、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中要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集体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改变偏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改变偏重于教师传授知识的习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课本所提供的素材上,应该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设计成数学活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人人平等地参与,充分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而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多向性的探究交流活动,教给学生进行探究的策略,辨析疑难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活动时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展示学生个性,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思维问题教师不要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即使学生出现明显的错误也不压制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辨析,形成正确的观念。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要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不能仅仅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同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那些总爱的问题的学生,其实爱提问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不同意见,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钻研精神和对学习的严谨态度,与知识的本身相比更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如果学生向老师提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可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他也许会从此失去提问的兴趣和勇气,成为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相反如果教师能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如果展开有关问题的讨论,有时还能帮助大家找到新的思路获得新发展。这也是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不能以自已的思维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学生的算法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板书出来,进行评价,因为板书是对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鼓励,是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呵护!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掌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标签:;  ;  ;  

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