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证与对策

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证与对策

秦梓华[1]2007年在《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迫切的战略性调整任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西部大开发,党中央已经提出了支持西部各省市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部署,要求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速度,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源动力,而工业行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现状及其高度的深层次标志,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特点也是反映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工业行业结构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兰州经济增长的瓶颈。兰州市是西北老工业城市,建国后通过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和产业嫁接,短期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经济体系。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兰州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业结构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求。“工业强市”和“建设创业型城市”都必须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行业结构,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是是今后一个时期兰州市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之一。这既是外部环境的引导,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外部环境看,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题,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别是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内部看,兰州工业经济增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过去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主的增长方式,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发展路径,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一五”工作重点之一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这也必须依靠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工业结构水平的考察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兰州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为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也有助于兰州市“工业强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兰州作为西部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城市,正确认识兰州工业行业结构现状,可以对老工业城市工业行业结构调整、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这就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要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针对目前兰州工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结构,促进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首先要建立在对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现状的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正是出于此目的对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兰州市工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开展兰州市工业结构特征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剖析兰州市工业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兰州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兰州市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兰州市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分别基于总体综合统计指标、因子分析、偏离—份额分析叁种不同的分析途径,对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次从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总体特征、总增长量的偏离分量、工业行业公共因子叁个角度剖析了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特征。基于总体综合指数分析的兰州市工业结构总体结构特征为:轻重比例失调;重点支柱行业贡献突出,但是产值份额与效益反差明显;企业规模结构表现为:大型企业产值上升明显,小型企业利税份额上升较快,中型企业发展略有下降;所有制结构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产品结构以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居多,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较低,缺乏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将研究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经济总的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来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对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分析,与全国比较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兰州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兰州市工业行业在规模、效益、销售、资金运用、保值增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从规模因子得分来看,兰州工业行业规模有待扩大;从效益因子得分来看,兰州绝大多数工业行业投入与产出效益不高;从供求因子得分来看,兰州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的需求不足。在以上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特征分析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兰州市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孔宪丽[2]2008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工业增长及其结构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工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对转轨时期我国工业增长及其部门内部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内容如下:(1)利用HP滤波对我国工业及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较为关注的10个主要工业行业投资的增长趋势和波动进行了分解,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业部门及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波动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工业及10个主要工业行业投资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及短期市场波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2)利用Panel Data模型从竞争程度、资本密集度、规模经济和对外贸易程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开放条件下我国工业部门绩效的变动机制及其结构性特征;(3)从中观层面对我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不仅研究了能源价格及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在影响因素中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重要因素;(4)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典型的高能耗工业行业——钢铁工业的具体能耗变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实证分析;(5)通过构建我国装备制造业、钢铁工业及汽车工业的景气指数对这叁个主要工业部门或行业的景气波动特征。

石薇[3]2007年在《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开放性较以往有了本质区别。中国是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类特殊资本,其通过资本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等途径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利用外资从数量扩张到质量增进的目标转型,需要从深层次的视角来审视利用外资的效率。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间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其矛盾的运动和变化趋势,无论是从国际经济还是区域经济两个层面来讲,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仅是由国际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由目前中国体制转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纵观中国经济的转轨轨迹,高经济增长率与高结构变动率并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转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实现发展上的工业化目标,即完成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历史转变,而在这一转变中,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极为特殊和深刻的联系,因此,从产业结构视角审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作用与内在联系,对于国际新形式下我国改善利用外资的效率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应该是以产业的“结构效益”最大化为标志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把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同中国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是本文的一个尝试。以“结构效益”作为论文的研究核心与出发点,本文试图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引起的经济增长“结构效益”,即“产业结构效应”,将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变动同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探讨外资引起产业结构效应的机制与效果;并且,本文注重从中国的自身能动因素出发,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结构效应的作用方向及效果,给出相应评价与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1、构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分别从结构弹性的增长效应、结构成长的增长效应和产业结构关联的增长效应叁个层次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效应的作用机制;通过封闭条件和引入外资条件下的多部门模型的对比分析,重点考察东道国自身能动条件对这种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2、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产业间结构效应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效应分别进行实证检验,运用中国的统计数据分别测度产业间结构效应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效应。3、进一步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叁次产业结构效应与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效应给出微观解释,侧重于中国的自身能动条件,剖析中国的自身能动因素对这种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和对策。

陈栋[4]2011年在《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结构升级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题中之义。工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工业发展的高技术化、高集约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而实现这“四化”的有效途径就是不断提升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和工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然后对我国工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了我国工业结构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深入分析了我国以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研究了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对策。自主创新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不但包含技术创新的内涵,而且是我国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一种现实路径选择。本文第二章对自主创新的内涵、主体和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反映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多动力综合驱动模型。工业结构升级理论与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第二章对工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开级进行了概念区分,明确了工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并对工业结构升级的模式、动力机制及其引发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探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经历了五次调整,本文第叁章对我国工业结构的演进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在工业结构中存在着工业结构虚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且低端产能严重过剩、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而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压力也使我国现有的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接着笔者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工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对我国工业结构现状与问题的定性分析结论。同时,本文第叁章还对我国自主创新活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我国自主创新活动虽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然而由于自主创新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经济与科技体制相分离,创新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的存在,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空间受到了限制。通过对我国工业结构及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为本文构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工业结构升级的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我国工业结构中暴露的种种问题都指向工业技术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根本问题。本文第四章对以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必要性、现实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技术创新对于工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增长理论、优势理论中可以找到理论支撑。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自主创新在推动我国工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验证自主创新对于工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本文利用总量分析法对工业增加值与R&D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的指标变量间存在显着的长期正向协整关系。在第四章得出自主创新对工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从理论上对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与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由于自主创新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内涵上具有同一性,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一条可行路径。由于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动态性强,为了透彻说明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机理,笔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本文第六章从资金、人才、服务、制度和市场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持系统的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多动力综合驱动模型;(2)提出了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工业结构升级了路径与传导机制;(3)提出了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五大支持系统。

郑韶霞[5]2004年在《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证与对策》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50多年里,工业增长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的过程。而工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升级是工业化过程的重要特征乃至核心特征。因此,回首半个多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道路,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揭示中国工业结构50余年来的变动态势和特点,加快工业结构的有效变动来保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中国工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为研究方法,以工业结构理论为指导,首先回顾了中国工业自1952年至今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点、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以及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偏差过大的矛盾。其次,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重加工业5个产业为分析视角,统计分析了中国工业的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的演进过程和变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的相对生产率,指出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偏斜的特征。最后,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结构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的产出结构呈现高加工度化的趋势,而投入结构的变动特征是逆高加工度化。加工工业递增的相对生产率与原料工业递减的相对生产率是造成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调整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投入关系,调节加工工业内部的投入结构,加快加工装配工业的发展以带动工业结构的顺利升级。

张玉春[6]2007年在《江苏工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区域工业增长过程,就是区域工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推进区域工业结构升级是区域工业发展的核心。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工业结构升级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江苏工业结构升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研究。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的本质是构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系统。先进的区域工业生产力系统既包括先进的要素系统,也包括先进的结构系统和功能系统。工业结构升级就是推动工业生产力系统要素和结构的不断变化,导致生产力系统功能大幅提高,从而实现工业生产力系统整体性跃迁的过程。提出工业产业竞争力是工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和表征,技术创新是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对外开放是结构升级的外在条件,主导产业群的培育是结构升级的实现途径。应用系统演化方法对江苏工业结构高度化演进行研究,结论表明工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趋势,但工业结构升级效应不显着。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结构升级的先导和基础,发展严重滞后。加工工业存在虚高加工度化现象,非常规替代问题突出。效益结构倒挂,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传统优势行业效益水平较高,技术密集型部门呈现出高效部门效益不高,增产不增效的局面。通过对影响江苏工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江苏工业整体竞争力较强,优势行业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但存在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逐步下降和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较差的问题;对外开放推动了江苏工业重工业化、技术集约化的发展,却没有促进高加工度化的发展;技术进步对江苏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作用显着;资源开采加工型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轻加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高;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一般;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于劳动贡献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江苏工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选取增长能力、关联效应、科技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出口能力等五个基准对江苏制造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是江苏应该大力扶持与发展的主导产业。建立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应用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以江苏等六省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江苏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于上海、北京,但高于广东、浙江和山东。提出“十一五”推进江苏工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对策。

王文峰[7]2006年在《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形成,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应转变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仍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加重视,将对中国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在理论分析及简要回顾中国利用外资的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外商投资在叁次产业中的构成及其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实际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叁次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并且专门以工业为例,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轻、重工业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提出了转变利用外资战略的思路和对策选择。

王岳平[8]2002年在《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正面临加速工业化和迎接信息化、知识化挑战的双重任务。同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加快,工业部门间、国别间的分工呈现出新的特征。在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使工业结构升级的模式和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变化。因此,研究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促进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很有必要。目前在工业结构升级研究方面具有下述特点:一是以经验分析和表象研究的工业结构“标准模式”为主,少数对工业结构内在机理的研究主要是对“筱原基准”的扩展;二是在理论上,工业结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分离的;叁是在实证分析中,现有很多关于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短期关税调整、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各行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而从长期、宏观和战略角度研究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中国在世界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却较少。针对上述特点,本研究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 1.力图把具有经验特征的工业结构理论研究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2.界定和拓展了工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在前人现已提出的工业结构升级包括“产出结构高度化、资本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就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还应增加“产业组织演化和分工深化”两个方面。 3.引入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分析,为把握工业结构的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4.通过吸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的最新成果来发展工业结构升级理论,将一般性的工业结构升级理论与对外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结合起来;用更符合和贴近发展中国家现实与当今世界的理论,分析完全竞争领域和不完全竞争领域的产业政策支持原理和不同分工机制,揭示对外贸易、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提出和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中技术转移的高新技术转移和次新技术转移的两种不同模式特征。 6.把握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信息化对制造业发展方式和升级特征的重塑、以及对国际分工机制的重塑和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结构升级的挑战。同时,提出了通过“技术外取”的跨国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高技术领域局部突破重要途径的观点。 7.引入叁部门模型,将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等战略统一在一个模型中进行分析,并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边际部门思想,引入到工业结构升级战略中。 8.区分和把握好产业升级的市场结果与政府外部推动之间的关系,界定政府介入的 原则和产业政策的作用空间。 9.提出了中国工业结构演变中存在名义高度化较快,而实际高度化较慢的观点。 10.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外资的技术转移、要素密集程度和市场取向,以及吸收外商 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和局限性。力图从长期、从宏观、从战略角 度研究加人WTO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中国在世界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的影响。“ 11.通过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制造两个行业,揭示了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工业结构升级 特征。 12.提出了中国应根据国情实行多层次、多种模式并存的工业结构升级战略。 本书共分7章。在第一章重点介绍了工业结构升级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的进展。 第二章探讨了工业结构升级的内含和测度、一般条件下工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和机理。针对目前国内研究分析工业结构时,多引用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标准模式”,而忽略了结构升级与变化的多样性。本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决定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因素,包括:①需求变化与部门间需求弹性的差异;②资本积累等要素密集度的变化;③内生性的技术进步;④主导部门的变化;⑤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技术扩散);③部门间风险和要素流动差异;①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作用。 第叁章重点分析了开放条件对一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模式、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让位于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即在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分工并不仅仅是基于比较优势,还有基于规模经济和专门化的劳动分工。因此,作为大国的发展中国家,在确定工业发展战略时不宜简单地烙守比较优势。本章从对外贸易角度,利用边际部门模型着重分析了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结构升级与贸易利益,利用规模经济条件下的贸易结构和经济福利模型分析了基于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利用布兰德和斯潘塞关于战略性行业进入模型分析了基于市场寡占条件下的战略性进入。通过对上述不同条件下的贸易战略与工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的分析,探索性的实现了将贸易理论与工业结构升级理论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工业结构升级理论结合起来,用小岛清的边际部门转移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成熟技术与传统部门的国际投资特点,用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优势理论解释了高技术领域的国际

王珊珊[9]2015年在《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的潜力也在城镇化。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不仅如此,农民进城后,如何保障他们在城里享受较为优质的服务,最终还是依赖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集中,城镇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不断发展。而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表明一方面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为工业和第叁产业提供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聚集,第叁产业发展,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在产业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实现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从2313万人增加到3316万人,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7.86%。但是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安徽城镇化建设较多采用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短期能够暂时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安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安徽纳入长叁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国家发展战略无疑会为安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以安徽为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传统农业大省、产业基础薄弱的安徽为研究对象,围绕四大重要问题展开。一是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的理论问题。二是归纳总结典型国家、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为安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叁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叁次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问题。四是聚焦安徽省情,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探索安徽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选择问题。根据美国、英国、韩国等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城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坚实经济基础的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缺乏工业和经济充分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阻碍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工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同时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业,农业剩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中产业支撑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安徽叁大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农业、工业、第叁产业对安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状况进行剖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安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产业发展薄弱、产业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率低下,占用过多人力资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第叁产业发展不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从叁大产业入手完善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从农业发展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工业发展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叁是从第叁产业方面,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坚持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胡安荣[10]2015年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文中认为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将成为中国新时期的经济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给就业增长带来压力;而在人口结构老龄化和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就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紧迫而长远的问题。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在现有文献的经验研究中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的现状基础上,通过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的机理及效应,提出扩大就业总量与优化就业结构的对策,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理论层面,本文首先总结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库次涅茨产业结构论、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其次分析了影响中国就业的一般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等。然后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作用机理,产业间的升级是运用Lilien的部门转移理论框架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失业率的影响,基于不同部门之间劳动力的转移是耗时的基本假设,建立了一个失业流入与流出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的结论是跨部门就业增长率离差与总体失业率正向相关。产业内升级的就业效应主要是在国际垂直专业分工背景下,分析产业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中间投入品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二是扩大了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距。最后,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途径及条件。产业结构升级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和技术关联机制形成对就业调整的拉动,而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背景下工人流动的障碍、工作流动的障碍、工资谈判的成本及人岗匹配的效率都会影响就业在产业间的转移。实证层面,首先运用一系列指标考察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的现状。比如,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产业结构效率、投入产出关联特征、产业结构偏离度、二元对比系数、就业弹性、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等。通过结合国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标准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现状做出基本判断。然后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文中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就业模型的拓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及投资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估算。文中测算了1992-2012年29个省级区域的资本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了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的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了估算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共同作用,计量模型中引入了这两个变量的交互项。最后,通过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考察叁次产业及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灰色关联分析包括总体分析、四阶段分析和第叁产业的内部分析,对产业或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产值序列与就业序列的曲线拟合程度,即关联度的大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但推动了就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增加了就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总量关系不显着,与就业结构升级负相关,主要是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第叁产业的就业增长作用不大;技术创新和实际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不明显,表明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与效率改善状况不佳,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带动就业增长的能力弱。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拉大。同时,文中结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型,现状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逐渐减小,尤其是2002年以后偏离度减小的速度加快。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总体就业吸纳能力仍然是第叁产业最强,但分阶段来看,近年来工业产值结构与就业关联程度最高,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联度分布格局,也表明了第叁产业发展缓慢。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引导投资结构向第叁产业转移;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兴办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兰州市工业行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秦梓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 转型期的中国工业增长及其结构性特征[D]. 孔宪丽. 吉林大学. 2008

[3]. 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石薇. 同济大学. 2007

[4]. 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陈栋.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5]. 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证与对策[D]. 郑韶霞. 西北大学. 2004

[6]. 江苏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张玉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7].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D]. 王文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06

[8]. 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王岳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9]. 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D]. 王珊珊. 安徽大学. 2015

[10].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D]. 胡安荣. 武汉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证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