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基缺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球蛋白,缺失,大豆,种质,电泳,凝胶,基因。
亚基缺失论文文献综述
郭方亮[1](2019)在《大豆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鉴定与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7S与11S球蛋白约占大豆种子蛋白总量的70%左右,是大豆蛋白制品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的主要决定组分和影响因子,二者在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方面都有显着的差别。7S球蛋白含量的减少会导致11S球蛋白含量补偿性的增加,调节11S/7S的比例,可以改良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改善大豆蛋白的加工特性。本研究所在课题组创制了具有中国大豆遗传背景的多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突变品系,丰富了我国大豆蛋白质组分改良育种的种质基础,然而,关于各种缺失型新种质的加工品质特性尚未明晰。本研究以八种具有不同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特性的突变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农艺性状、营养品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含量)以及加工特性(豆腐、豆浆加工特性)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如下:(1)7S亚基缺失、11S亚基正常型品系,其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和百粒重均显着增加。(2)8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中,蛋白含量、氨基酸评分较轮回亲本东农47显着增加,油分含量显着降低,DC17-3与DC17-4为高蛋白种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6.27%、46.83%。(3)8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缬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含量较轮回亲本东农47显着提高,DC17-3、DC17-4的17种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含硫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均显着增加,7S亚基缺失、11S正常型种质其谷氨酸含量显着增加。(4)8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游离精氨酸含量均显着增加,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大的是BC5-148,为轮回亲本东农47的5-6倍。在含硫游离氨基酸总量方面,除C1424外,突变体含硫氨基酸总量均有显着增加。(5)8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亚油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增加,油酸含量显着降低。(6)8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苯甲醛含量显着降低,风味物质含量与缺失体亚基缺失特性相关性较大,其中C1424和G2-2-3为低豆腥味种质。(7)DC17-4、B12088、BC5-94为高11S/7S比值种质,分别为5.61、4.28、3.76,其中DC17-4适合高凝胶性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8)8种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豆浆含量以及豆腐硬度均显着高于轮回亲本东农47。(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俊英,孙如建,李忠峰,魏中艳,任玉龙[2](2019)在《大豆7S球蛋白α'亚基缺失新种质中黄608的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7S球蛋白α'亚基含量与大豆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关系密切。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从中品661的EMS突变库中筛选出α'亚基缺失突变体中黄608。利用中黄608与登科1号创建了一个由210个个体组成的F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α'亚基缺失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连锁分析方法将该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标记SSR10-1489与SSR10-1612之间,其中,包括控制α'亚基合成基因Cgy-1(Glyma.10G246300),序列分析发现,中黄608在Cgy-1第1外显子第84个碱基发生单碱基突变(G84→A84),导致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根据新发现的变异位点开发了共显性分子标记,并检测F2个体基因型,结果表明, Cgy-1基因型与α'亚基表型共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大豆优质育种提供了新材料,同时也为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藕冉[3](2018)在《大豆种子7S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双缺失性状遗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7S球蛋白(β-conglycinin)是大豆最主要的过敏原蛋白之一;大豆种子脂氧酶的存在是大豆腥臭味产生的根源,它参与氧化种子不饱和脂肪酸形成小分子的己烯醛、醇、酮等具有腥臭味的物质,二者都是大豆深加工过程中必须去除的成分。因此,去除或降低7S球蛋白及脂氧酶含量,已成为大豆品质改良育种研究目标之一。本研究以7S球蛋白α′-、α-、β-亚基完全缺失材料“1003-44”为母本,以脂氧酶完全缺失材料“SI016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技术,收获F_1种子21粒,收获F_2种子500粒。利用本实验室先前创立的ISDS-PAGE技术,分别对F_1、F_2代种子进行7S球蛋白α′-、α-、β-亚基缺失表型性状进行鉴定。通过对脂氧酶缺失检测方法的改良,确立了基于视觉比较分析的F_2杂交后代脂氧酶同工酶缺失鉴定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F_1、F_2杂交后代脂氧酶同工酶缺失表型性状进行了鉴定。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本实验室改良的I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技术,对新开发的视觉分析法鉴定脂氧酶同工酶进行辅助验证,表明新开发的视觉分析法在鉴定F_2种子脂氧酶同工酶中,具有痕量取样,快速、简捷、准确鉴定的优点,对F_2杂交后代脂氧酶同工酶缺失性状的鉴定是有效可行的,对培育食品加工专用型高附加值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F_1代21个个体均为7S球蛋白α′-、α-、β-亚基缺失型,而脂氧酶均不缺失型。在F_2分离世代,只观测到了7S球蛋白的α′-、α-、β-亚基完全缺失型(377)与野生型(121)两种表型性状,通过卡平方检测,结果显示在95%置信度范围内接近理论数的缺失型:野生型=3:1的比例。可以推定7S球蛋白亚基完全缺失性状,与受单一隐性cgdef基因调控的7S球蛋白亚基缺失诱变突变体不同,7S球蛋白亚基缺失性状是受1对显性等位基因调控的质量性状,并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3)对F_2种子的脂氧酶(Lox-1,2,3)缺失检测中,共观测到4种表型,分别为Lox-1,2,3野生型(282),Lox-3缺失型(96),Lox-1,2缺失型(93),Lox-1,2,3缺失型(27),并对观测到的4个表型性状的分离比进行卡平方测试,结果显示在95%置信度范围内接近理论数的Lox-1,2,3野生型:Lox-3缺失型:Lox-1,2缺失型:Lox-1,2,3缺失型=9:3:3:1的比例。表明脂氧酶完全缺失性状是受2个隐性等位基因位点控制的质量性状。说明脂氧酶完全缺失与7S球蛋白亚基缺失,在基因聚合后的杂交后代中,各自缺失的遗传机制并没改变,这种双缺失性状基因的聚合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藕冉,王清泉,王磊,谢雄泽,姜妍[4](2018)在《大豆7S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双缺失性状遗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7S球蛋白是大豆最主要的过敏原蛋白,大豆脂氧酶是大豆腥臭味产生的原因,两者均是大豆食品深加工过程中有必要去除的成分。本研究以7S球蛋白的α',α,β-亚基完全缺失的"1003-44"为母本,以脂氧酶Lox-1,2,3完全缺失的"SI016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创制出7S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同时缺失大豆新种质资源,并分别对F_1和F_2种子进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F_1(1003-44×SI0162)种子表型性状,表现为7S球蛋白亚基缺失、脂氧酶不缺失性状;F_2种子表型性状显示:7S球蛋白亚基缺失∶野生型=375∶125=3∶1(X_(0.05,1)~2=0.0964<3.84),F_2种子脂氧酶缺失性状的分离比为Lox-1,2,3野生型∶Lox-3缺失∶Lox-1,2缺失∶Lox-1,2,3缺失=282∶96∶93∶27,符合9∶3∶3∶1的独立分配定律(X_(0.05,3)~2=0.627 5<7.81)。说明7S球蛋白亚基缺失性状受1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脂氧酶3个同工酶同时缺失,受lx1,lx2与lx3,2个隐性等位基因位点控制。利用ISDS-PAGE电泳技术对F_2及F_(2∶7)种子双缺失性状的连续跟踪筛选,获得了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重缺失、并可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系2个,说明这种双缺失基因聚合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为大豆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对培育食品加工专用高值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岱,张智猛,丁红,康涛,宋文武[5](2018)在《花生贮藏蛋白质亚基构成、缺失与籽粒主要品质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8个花生品种(系)籽仁中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脂肪含量、贮藏蛋白组分亚基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花生籽仁主要营养成分以脂肪为主,其含量在39.6~59.0 g/100 g,其次为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7.6 g/100 g;籽仁中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9.3 g/100 g;可溶性淀粉含量最大值为16.3 g/100 g。2)花生籽仁淀粉含量与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间均表现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花生贮藏蛋白各亚基分子质量在14.4~97.4 ku之间,共有14~17条条带,部分品种贮藏蛋白在34.2 ku处有明显的条带缺失,条带缺失品种占供试品种材料总数的21.7%;在26.8、25.6 ku处或表现条带缺失或表现明显的颜色、面积和含量差异。4)对缺失蛋白亚基进行SHOTGUN测试,共检测得到112个肽段,其中18个蛋白质为可信蛋白,其功能涉及生物细胞代谢/能量代谢、免疫调节、信号传递等细胞过程。缺失蛋白涉及花生各个生长发育过程,可能与花生生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曹承俊,吴梅,Jian,Bing,陶丽,Xuefen,Ding[6](2017)在《PKA催化亚基功能缺失的白色念珠菌中cAMP/PKA的全局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度保守的环化单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c 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A)在人类的真菌病原体白色念珠菌调节表面形态以及毒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这种真菌中,PKA催化亚基的活性是细胞存活所必需的。然后矛盾的是,产生c AMP所需要的单腺苷环化酶编码的基因,CYR1,并不是细胞生长必需的。我们成功敲除了编码PKA催化亚基的两个异构体——TPK1和TPK2 (tpk2/tpk2 tpk1/tpk1, t2t1),首次证明这些亚基不是细胞存活所必需的。PKA催化亚基的失活阻碍了菌丝形成(图1,左图),并显着减弱菌-灰菌形态转换,但是却可以促进性交配。比较转录组学的分析证明t2t1和cyr1/cyr1突变株的全局基因表达谱类似,但是它们转录活性和代谢水平普遍比野生型显着减弱。结合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我们鉴定到181个潜在的PKA磷酸化修饰底物(图1,右图)。这项工作为研究白色念珠菌中c AMP/PKA的调节功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5:有机/生物质谱新方法》期刊2017-12-09)
宋波[7](2017)在《大豆7S致敏蛋白‘α-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的近等性评价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7S球蛋白是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重要组分也是主要的致敏原。其亚基缺失突变体可以在去除致敏蛋白的同时改善大豆蛋白的营养及加工品质。目前α亚基缺失的等位变异对种子蛋白营养及加工品质的作用及贡献大小尚无充分研究,其分子机制尚未解析。近等基因系(NILs)是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排除遗传背景干扰,使单基因效应得以充分表达的理想遗传学材料。本研究首先利用父母本间307个均匀分布于大豆20个连锁群的SSR差异引物对‘?-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候选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遗传背景扫描,2014年底完成了近等基因系预备群体全面、系统的分子水平的近等性评价,综合严谨、系统的形态相似性评价,完成了一对以中国高油大豆‘东农47’为遗传背景的‘致敏蛋白?-亚基缺失型’单基因近等基因系‘cgy-2-NIL’的创制。‘cgy-2-NIL’的创制,为α-亚基缺失优异等位基因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在低致敏大豆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永久性遗传学材料平台。目前,α-亚基缺失的等位变异对种子蛋白品质的具体影响及其对缺失体品质改良贡献的大小尚无定论,其分子机制尚未解析。本研究以α单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cgy-2-NIL’为材料,通过对‘cgy-2-NIL’及其轮回亲本‘东农47’进行氨基酸组分、及豆腐加工特性的测定分析,研究α缺失等位基因cgy-2对大豆蛋白营养及豆腐加工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及贡献率,以期明确α-亚基缺失等位基因的遗传学效应。RNA-Seq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利用深度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种子发育转录水平的研究。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合成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组水平基础理论数据的获得是透彻解析大豆致敏蛋白亚基缺失突变体遗传机制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寻找与α-缺失突变体相关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利用α-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cgy-2-NIL’对?-缺失突变体进行五个发育时期(花后18、25、35、50、和55天)转录组差异比较。具体结果如下:(1)经过4代回交,综合SSR标记全基因组遗传背景扫描及严格的形态相似性评价,本研究成功创制了以中国高油大豆‘东农47’为遗传背景的?-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NIL),将其命名为‘cgy-2-NIL’。‘cgy-2-NIL’仅在第20号染色体上存在?-亚基缺失基因cgy-2的单一导入片段、其综合农艺性状各个指标与其轮回亲本‘东农47’基本一致,利用该近等基因系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遗传背景的干扰、精准的分析?-缺失基因的遗传效应、是α-亚基缺失基因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及相关基因功能验证研究理想的遗传学材料平台。(2)近等基因系‘cgy-2-NIL’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须氨基酸总量,含硫氨基酸含量(蛋氨酸+半胱氨酸)分别比轮回亲本‘东农47’高出4.11,4.16,5.20和11.96个百分点。‘cgy-2-NIL’中必须氨基酸组分:苏氨酸(Thr),缬氨酸(Val),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含量的显着增加导致其必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对照'东农47'。‘cgy-2-NIL’蛋氨酸含量的显着增加是导致其含硫氨基酸总量(Met+Cys)显着高于‘东农47’的主要原因。(3)成熟种子‘cgy-2-NIL’游离精氨酸的含量是‘东农47’的两倍。‘cgy-2-NIL’中,游离精氨酸含量占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6.81%,游离天门冬氨酸(Free Asp)和游离谷氨酸(Free Glu)分别占11.63%和9.32%,其余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占‘cgy-2-NIL’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2.24%。游离精氨酸含量的大幅增加是‘cgy-2-NIL’游离氨基酸总量显着高于对照‘东农47’的主要原因。(4)近等基因系‘cgy-2-NIL’TEAA及EAAI的得分都显着高于‘东农47’。可见,致敏蛋白α亚基缺失,在降低致敏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氨基酸总量,改善氨基酸品质。(5)通过RNA-Seq测序,在‘cgy-2-NIL’与‘东农47’两材料间,共检测到20,295个表达有显着差异的基因。其中花后18、25、35、50及55天时,‘cgy-2-NIL’与‘东农47’间表达有显着差异的基因数分别是174、151、123、158和2837个。本研究所检测到的差异基因几乎都具有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特异性,在花后55天时二者间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只有17个基因在五个发育时期内全部差异表达;‘显着差异表达排名前20的基因’主要集中在花后18天及花后55天,花后18天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以认定为是决定α-缺失特性的关键基因,开花后55天差异表达的各个基因,则可以认定为是突变体应对蛋白组分改变、保持蛋白品质的关键基因。(6)Gene Ontology(GO)分析结果表明,花后18、35、55天差异基因GO分类的结果大体类似,但花后25及50天时差异基因GO富集的分类特点截然不同。在18、25、35、50和55天,‘cgy-2-NIL’与‘东农47’之间分别鉴定出16条、3条、9条、4条和12条pathway。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花后18天时,检测到多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途径及脂肪酸代谢途径中。(7)五个发育期,共鉴定到74个转录因子基因在α-亚基缺失突变体‘cgy-2-NIL’内发生差异表达,其中GRAS转录因子家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多数转录因子基因在花后55天时差异表达,花后50天时检测到的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最少。13个MADS-box转录因子在花后55天时全部下调表达。(8)‘cgy-2-NIL’中,有18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为编码Cupin过敏蛋白,α-亚基缺失导致突变体内几乎所有7S球蛋白亚基(α′、α、?-亚基)与11S球蛋白亚基(Gy1-、Gy2-、Gy3-、Gy4-、Gy5-亚基)基因在多数发育期内均呈现下调表达趋势。Gl YMA20G28660(即α-亚基基因)是所有差异表达基因中,在花后25、35、和50天时均显着下调表达的基因,α-亚基缺失突变体‘cgy-2-NIL’11S球蛋白Gy3与Gy7亚基基因的表达模式与Gy1–Gy5亚基不同。突变体‘cgy-2-NIL’内7S与11S球蛋白Cupin过敏蛋白家族基因的协同下调表达,是α-亚基缺失突变体致敏性降低的主要原因。(9)为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选取分别在五个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的六个基因,在大豆籽粒发育的18、25、35、50和55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符,证明RNA-Seq测序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谢雄泽[8](2017)在《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创制及品质性状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籽粒中的脂氧酶会参与氧化种子中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进而形成小分子的己烯醛、醇、酮等具有腥臭味的成分,而7S球蛋白则是大豆的主要过敏原蛋白,因此,脂氧酶与7S球蛋白都是大豆食品深加工过程中尽可能除去的成分。本研究以脂氧酶(Lox-1,2,3)完全缺失品系SI0162为母本,以α′-、α-、β-亚基完全缺失品系1003-4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人工杂交等基因聚合手段,培育出可能具有脂氧酶及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特性的大豆株系,利用ISDS-PAGE双缺失检测方法,筛选出具有双缺失特性的大豆种质,再通过连续加代单株追踪检测,最后创制出10份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且具有脂氧酶及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特性的大豆种质资源。通过对已经获得的双缺失材料及黑龙江省主要大豆栽培品种黑河38(对照)的相关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双缺失材料与对照品种在相关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方面的差异,明确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对大豆种子造成的影响,并对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的品质及价值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实验材料在加工特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脂肪含量略高于对照品种,蛋白含量无明显优势,但是油酸及含硫氨基酸等对人类健康有益成分的含量大幅度增加,部分实验材料在水溶性蛋白含量上具有相对优势,这些指标的变化符合创新育种的目标,可以为食品加工专用型高附加值大豆新品种的育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最后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各实验材料主要品质性状之间并不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均在10%(弱变异)以内,说明各实验材料之间不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具备较相似的遗传背景;(2)双缺失材料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9.61%,与对照品种基本持平;而通过对其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实验材料7005和7010的水溶性蛋白含量较高,有相对优势,另外部分实验材料的水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品种基本持平,其余材料的水溶性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品种;(3)双缺失材料的脂肪平均含量为22.06%,比对照品种高0.83%;(4)双缺失验材料的油酸平均含量比对照品种高4.3%,软脂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略低于对照品种,而硬脂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与对照品种基本持平;(5)双缺失材料含硫氨基酸含量总和为1.45%,而对照品种为1.18%,较后者高25%;(6)通过小区实验和盆栽实验同时进行,观察具有双缺失特性实验材料的生长状况,发现都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并考察了相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其生育期为142天,株高在110.00cm左右,无分枝,其他农艺性状方面表现基本正常。(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韩艳婧[9](2017)在《7Sα'-亚基缺失型低致敏大豆新材料的选育、评价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7S球蛋白(β-Conglycinin)是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主要组分之一,是由α-(57~58KD)、α'-(57~72KD)和β-(45~52KD)叁个主要亚基组成的叁聚体糖蛋白,以上3个亚基均是大豆主要的致敏原。目前的研究表明,7S球蛋白亚基缺失突变体可以在除去致敏蛋白的同时,改良大豆蛋白的营养及加工品质,但是,各个亚基对大豆种子蛋白营养及加工品质的作用及贡献大小尚无定论,其分子机理尚未解析。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见到具有中国大豆遗传背景的α'-亚基缺失型大豆新材料的相关报道,单一α'-亚基缺失的遗传效应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回交转育法获得了具有中国大豆遗传背景的α'-亚基缺失型大豆新品系以及近等基因系,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营养与加工品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明晰α'-亚基缺失遗传效应;对α'-亚基缺失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为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图位克隆与功能验证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选育法获得12个具有中国大豆遗传背景低致敏蛋白α'-亚基缺失型大豆新品系:C0909、C4802、C4808、C4809、C4819、C4821、C4833、C4840、C5206、C5210、C5211、Cc5-7,以上各品系的α'-亚基缺失特性稳定遗传,C4802、C4808、C4833、C5210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亲本东农47;营养品质方面,Cc5-7的蛋白含量显着高于亲本东农47,C4802、C4840的油分含量显着高于亲本东农47,所有品系17种氨基酸组分含量不同程度升高,游离精氨酸含量成倍增加,游离丙氨酸、游离缬氨酸、游离蛋氨酸、游离苯丙氨酸、游离组氨酸等5种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显着升高;加工品质方面,各品系豆腐产品的凝胶硬度和豆腐蛋白浓度显着增加,粘性等质构特性得到显着改善。(2)以东农47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6代,自交4代(BC6F4),构建了一套α'-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群体,将其命名为NIL-Δα',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单一α'-亚基缺失提高了近等基因系大豆的株高和单株产量,α'-亚基的缺失导致17种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不同程度的升高,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升高;加工品质方面,α'-亚基缺失导致豆腐制品凝胶硬度显着增加,豆腐干重和豆腐蛋白浓度显着升高,弹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得到显着改善。(3)利用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法组建基因池,对α'-亚基缺失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通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分析,mapmaker3.0软件作图,将α'-亚基缺失基因(cgy-1)初步定位于大豆第10号染色体(O连锁群)上,介于Sat_307和Sat_231之间,α'-亚基缺失基因(cgy-1)与Sat_307间的遗传距离约为6.1cM。(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杨阳[10](2017)在《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在小麦淀粉合成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是小麦籽粒重量的决定因素,它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不同的酶共同催化合成的,其中AGPase是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根据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分布,AGPase有两种类型:质体型AGPase和胞质型AGPase。这两种AGPase均是由两个大亚基和两个小亚基组成的异源四聚体。胞质型亚基和质体型亚基均是由核基因编码,而后进入细胞质中合成;但质体型亚基在细胞质中形成的是前体蛋白,需进一步在N端转移肽的引导下,通过质膜进入质体,经过剪切去除转移肽,形成成熟的亚基,才能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从小麦中分离出一个新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基因(Ta AGPS1b)(Genbank登录号:EU586278),它所编码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N端转移肽仅有25个氨基酸,比其他作物的质体型小亚基转移肽序列缺失了39个氨基酸(缺失率高达60.9%)。为了研究转移肽大片段的缺失对质体型AGPase的定位及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亚细胞定位的方法,研究了TaAGPS1b在细胞中的定位;在小麦中遗传转化并获得了TaAGPS1b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麦植株,发现转基因植株籽粒淀粉含量与粒重均显着提高。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基因的ORF序列,并将其构建到亚细胞定位载体中,通过水稻原生质体转化,以转移肽未缺失的质体型小亚基(TaAGPS1bFJ643609)为对照,观察了TaAGPS1b-EU586278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TaAGPS1b-FJ643609)定位结果相一致,TaAGPS1b-EU586278蛋白也定位在质体(叶绿体)中。表明质体型AGPase小亚基转移肽部分序列的缺失没有改变转移肽的转运功能,仍能够引导质体型AGPase小亚基的前体蛋白进入质体。2.通过农杆菌侵染法将TaAGPS1b-EU586278的过表达载体导入到小麦中,并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等方法鉴定出过表达转基因小麦植株。与未经转化的野生型对照植株相比,TaAGPS1b-EU586278过表达转基因小麦植株籽粒内AGPase活性显着提高,成熟籽粒淀粉含量与粒重分别提高了13.1%和9.0%。表明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的催化功能没有受到影响,仍能催化淀粉的合成。(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亚基缺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7S球蛋白α'亚基含量与大豆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关系密切。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从中品661的EMS突变库中筛选出α'亚基缺失突变体中黄608。利用中黄608与登科1号创建了一个由210个个体组成的F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α'亚基缺失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连锁分析方法将该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标记SSR10-1489与SSR10-1612之间,其中,包括控制α'亚基合成基因Cgy-1(Glyma.10G246300),序列分析发现,中黄608在Cgy-1第1外显子第84个碱基发生单碱基突变(G84→A84),导致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根据新发现的变异位点开发了共显性分子标记,并检测F2个体基因型,结果表明, Cgy-1基因型与α'亚基表型共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大豆优质育种提供了新材料,同时也为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基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方亮.大豆7S与11S球蛋白亚基缺失品系的鉴定与品质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9
[2].李俊英,孙如建,李忠峰,魏中艳,任玉龙.大豆7S球蛋白α'亚基缺失新种质中黄608的分子鉴定[J].作物学报.2019
[3].藕冉.大豆种子7S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双缺失性状遗传解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
[4].藕冉,王清泉,王磊,谢雄泽,姜妍.大豆7S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双缺失性状遗传解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
[5].张岱,张智猛,丁红,康涛,宋文武.花生贮藏蛋白质亚基构成、缺失与籽粒主要品质间关系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8
[6].曹承俊,吴梅,Jian,Bing,陶丽,Xuefen,Ding.PKA催化亚基功能缺失的白色念珠菌中cAMP/PKA的全局调控作用[C].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5:有机/生物质谱新方法.2017
[7].宋波.大豆7S致敏蛋白‘α-亚基缺失型’近等基因系的近等性评价与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7
[8].谢雄泽.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创制及品质性状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17
[9].韩艳婧.7Sα'-亚基缺失型低致敏大豆新材料的选育、评价与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7
[10].杨阳.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在小麦淀粉合成中的功能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