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定向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障碍,前庭,知觉,认知,灰质,意识。
空间定向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郝晨汝,池子强,赵瑞斌,张敬晶,吴艳茹[1](2018)在《空间定向障碍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定向障碍(SD)是指飞行员在叁维空间飞行中对飞行姿态、位置和运动状况发生的错误判断。SD严重影响着飞行安全,虽然SD被很多学者关注,但针对不同类型SD的研究不多,尤其缺乏不可认知型SD的相关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SD的产生原因和认知学分类,将现有SD的评价方法归纳总结,概述了主观评价法、生理心理参数专项检测法、行为学评价法和认知学评价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SD类型。以4种评价方法为基础,提出一种集主观评价和行为学足底压力中心评价为一体的、针对认知阈下的不可认知型SD评价方法。所提出的新方法不仅可以从主观上区分认知类型,还将客观行为学数据作为是否出现SD的评价依据,适用于不可认知型SD,为其鉴定及后续的对抗训练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辛潇洋,常明,韩越[2](2017)在《情境意识对无人机操作员心理空间定向障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有人驾驶飞行器,UAV系统(Unmanned aerial vehicles,无人机)具有设计灵巧、空间利用率高、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在人员生理限制难以执行的任务中尤为突出。因此,UAV已经成为海基航空力量的合理补充,在现代海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情境意识丧失(Loss of Situation awareness,LSA),是指飞行员面对众多复杂的飞行信息而不能或无法对当时的飞行情境做出有效判断,从而导致丧失决策能力的一种现象,它是近年来导致UAV操作员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SD)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安全。目前对因LSA而产生的SD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国内鲜有针对UAV操作员的心理学研究。本研究以LSA线索作用机制为主要理论框架,采用行为研究和模拟情境以及行为遗传学相结合的,通过六项研究,现将LSA线索分类、再通过行为遗传学范式探讨GAD的基因表型在LSA-SD的遗传机制,建立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LSA中的进场距离和空间参照因素会影响到UAV操作员进场的SD;根据LSA条件不同,UAV操作员相应的进行行为策略不同;UAV操作员"人在回路"的LSA引起的广泛性焦虑对空间定向障碍等认知执行能力有影响并有其对应的行为遗传机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首先,本研究不仅通过多学科聚合研究解决重大实际问题,而且能促进本学科研究方法更新升级;其次,研究结果对海军UAV操作员"从无到有"的选拔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为现有的仅从退役飞行员选拔UAV操作员的选拔方案做理论补充和方案完善;最后,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民用UAV,为"军民融合"做贡献。(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王梦馨,刘晓敏[3](2016)在《前庭系统错觉引起的空间定向障碍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定向障碍指飞行员个体对相对于地球表面,自身所处位置、所做运动的一种错误感知。在飞行中,飞行员依赖于视觉系统、前庭系统来进行空间定位。但是这些系统易受多种错觉的影响,比如视觉上的大小及距离错觉,对旋转和倾斜的错误感知。空间定向障碍主要分为叁类,认知不到型、可认知型和不可抵御型。认知不到型指飞行员意识不到发生了空间定向障碍,并认为飞行状态良好。可认知型指飞行员意识到了空间定向障碍的发生,此时依然可以很好的控制飞行器。不可抵御型指飞行员意识到了空间定向障碍,但己无法采取措施恢复飞行状态。空间定向障碍依然是飞行事故的重要成因之一,2001至2010年间,有35起美国螺旋桨飞机事故是由于空间定向障碍导致的。其中86%为认知不到型,11%为可认知型,仅有3%为不可抵御型。针对空间定向障碍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的飞行员选拔与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已有研究表明视觉错觉引起的空间定向障碍会对飞行员的认知加工造成消极影响,但少有研究探讨前庭系统错觉引起的空间定向障碍对认知加工的影响,而前庭系统错觉也是空间定向障碍的重要成因之一,具有研究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叁种基本前庭系统错觉,即旋转矫正、异常姿态恢复和自动上仰错觉。旨在探讨当前庭系统错觉引起空间定向障碍时,对飞行员认知加工造成的影响。实验选取40名民航飞行员,在空间定向良好及空间定向障碍的情况下分别对被试给予认知测试(数字广度测试及加法任务)。结果表明,由前庭系统错觉引起的空间定向障碍对认知加工有着显着的消极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陈炎琰,钟方虎,吴铨,邓武,贺青[4](2016)在《空间定向障碍致军事飞行事故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空间定向障碍(SD)致军事飞行事故的特点,并提出建立健全的SD防范体系,包括信息、方法、训练、技术、医学、心理学和工效学保障等在内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6年05期)
刘相,刘玉庆,朱秀庆[5](2016)在《载人航天空间定向障碍及虚拟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间站等具有复杂叁维结构的大型航天器中,空间定向障碍严重影响了航天员的工作进程。如果航天员能够进行相关的飞行前体验和适应性训练,将减少空间定向障碍的发生。本文在分析了叁种典型的空间定向问题和对抗方法基础上,针对失重仿真、视觉仿真和导航任务仿真3个方面,对常用的几种飞行前适应性训练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虚拟环境下适应性训练方法的优势与缺陷,总结国内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定向训练系统研究现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于立身[6](2011)在《飞行空间定向障碍和防止其飞行事故的医学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空军对飞行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SD)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走过51年的路程。做了大量飞行观察、基础研究、临床诊治和航空心理、生理训练,在预防SD飞行事故中起到有成效的作用。但至(本文来源于《空军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计成,张海霞[7](2009)在《赛庚啶致空间定向功能障碍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8岁。既往无痴呆、脑梗死等病史,无食物、药物变态反应史;有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冠心病等病史,有高血压病史6 a,糖尿病病史13 a,一直坚持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较平稳。近日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FBG)波(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09年03期)
邵良,汪芳,刘文华[8](2006)在《以发作性视物变形、空间定向障碍的顶叶癫为表现的灰质异位症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顶叶癫(parietallobeepilepsy,PLE)约占局灶性癫的5%,以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发作较易考虑PLE,但以其他表现发作的PLE极易误诊。我们诊断1例以发作性视物变形、空间定向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下顶叶癫发作,系灰质异位症引起,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科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贾宏博,谢溯江[9](2005)在《空间定向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近年来空间定向障碍(SD)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报道。资料引用相关文献34篇。资料综合主要介绍了与SD发生机制相关的3个方面的问题的概念、表现以及在S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意义:①飞行中的各种加速度对前庭的刺激;②视动颈反射;③情景意识丧失。结论SD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采取相应对策,以及预防SD导致的飞行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贾宏博,田大为[10](2005)在《空间定向障碍的教育与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SD)是目前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一个重大航空医学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约20%~30%的 A 级飞行事故与此有关。进行有关 SD 的教育与训练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此问题的教育与训练情况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航空军医》期刊2005年04期)
空间定向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比于有人驾驶飞行器,UAV系统(Unmanned aerial vehicles,无人机)具有设计灵巧、空间利用率高、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在人员生理限制难以执行的任务中尤为突出。因此,UAV已经成为海基航空力量的合理补充,在现代海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情境意识丧失(Loss of Situation awareness,LSA),是指飞行员面对众多复杂的飞行信息而不能或无法对当时的飞行情境做出有效判断,从而导致丧失决策能力的一种现象,它是近年来导致UAV操作员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SD)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安全。目前对因LSA而产生的SD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国内鲜有针对UAV操作员的心理学研究。本研究以LSA线索作用机制为主要理论框架,采用行为研究和模拟情境以及行为遗传学相结合的,通过六项研究,现将LSA线索分类、再通过行为遗传学范式探讨GAD的基因表型在LSA-SD的遗传机制,建立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LSA中的进场距离和空间参照因素会影响到UAV操作员进场的SD;根据LSA条件不同,UAV操作员相应的进行行为策略不同;UAV操作员"人在回路"的LSA引起的广泛性焦虑对空间定向障碍等认知执行能力有影响并有其对应的行为遗传机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首先,本研究不仅通过多学科聚合研究解决重大实际问题,而且能促进本学科研究方法更新升级;其次,研究结果对海军UAV操作员"从无到有"的选拔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为现有的仅从退役飞行员选拔UAV操作员的选拔方案做理论补充和方案完善;最后,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民用UAV,为"军民融合"做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定向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郝晨汝,池子强,赵瑞斌,张敬晶,吴艳茹.空间定向障碍评价方法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8
[2].辛潇洋,常明,韩越.情境意识对无人机操作员心理空间定向障碍的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3].王梦馨,刘晓敏.前庭系统错觉引起的空间定向障碍对认知加工的影响[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4].陈炎琰,钟方虎,吴铨,邓武,贺青.空间定向障碍致军事飞行事故概述[J].人民军医.2016
[5].刘相,刘玉庆,朱秀庆.载人航天空间定向障碍及虚拟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6
[6].于立身.飞行空间定向障碍和防止其飞行事故的医学对策[J].空军医学杂志.2011
[7].计成,张海霞.赛庚啶致空间定向功能障碍1例[J].医药导报.2009
[8].邵良,汪芳,刘文华.以发作性视物变形、空间定向障碍的顶叶癫为表现的灰质异位症一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
[9].贾宏博,谢溯江.空间定向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
[10].贾宏博,田大为.空间定向障碍的教育与训练[J].航空军医.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