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相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相,低阶,花桥,声阻,淀粉,乳状液,水合物。
多相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李军芳,吴艳,毛学锋,张晓静[1](2018)在《复杂多相体系煤加氢液化反应与氢传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新疆淖毛湖煤(NMH)在四氢萘为溶剂条件下的加氢液化反应行为,探究了液化过程氢传递规律,并借助XRD、饱和磁化强度和扫描电镜表征手段,研究了煤液化条件下铁系催化剂的相态变化对煤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MH煤在420℃、17 MPa就具有良好的液化效果;催化剂的活性态Fe7S8在煤液化反应初期发挥了催化作用,加氢液化后期,转变为非活性态Fe_9S_(10)和FeS;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并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沥青烯和前沥青烯加氢轻质化;催化剂有利于活化气相氢向煤的热解产物和溶剂转移,也有利于活化溶剂中的氢向煤的热解产物转移;溶剂对液化反应的活性氢贡献更大,约为气相氢的两倍,气相氢向溶剂传递的氢量随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气相氢和供氢溶剂供氢与煤和沥青质向油气转化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赵鹏,毛学锋,张晓静,李军芳,常秋连[2](2018)在《加氢液化复杂多相体系氢传递催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直接液化复杂多相体系中重组分轻质化过程中,氢传递与催化机理的探究对于了解煤液化过程,提高氢利用程度以及煤的加氢转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新疆淖毛湖煤和四氢萘为原料,分别在N_2和H_2气氛下进行了高压釜试验研究,并与各自的催化剂添加体系比对,讨论了临氮热裂化,临氮催化裂化,临氢热裂化和临氢催化裂化不同供氢环境下,煤加氢液化复杂多相体系催化机理和氢的过程传递。结果表明,催化剂促进了气相氢的活化,促进了活性氢分别向煤的热解产物和溶剂转移,也促进了溶剂中的氢向煤的热解产物转移,有利于煤的转化和油产率的提升。本实验条件下,与气相氢相比,溶剂对于活性氢的贡献更大,约为气相氢贡献的2倍,且气相氢供氢量和溶剂供氢量均与煤和沥青质向油气转化呈正向相关。(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李敬[3](2018)在《复杂多相体系中小分子跨界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复杂体系中,通常存在多个不同的相,相与相之间必然存在相界面。在物质世界中,绝大多数事件都是发生在界面上,比如气泡的形成,药物分子的穿膜以及气体的分离等。近年来尽管实验手段有了较大发展,并且使用先进的实验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观测物质的微观形貌。但是,实验技术还无法对发生在界面上的许多奇特现象以及其动态过程进行探测。计算机模拟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且可以获得发生在界面上的现象的动态过程。因此,为了补充实验中的不足,本论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小分子的跨界面行为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主体相纳米气泡形成和稳定机制。主体纳米气泡是否稳定存在具有很大的争议问题。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两亲性分子在气-液界面富集对纳米气泡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两亲性分子含量增加,气泡在水溶液中发生溶解-稳定-溶解的可逆相转变,表明两亲性分子对主体相纳米气泡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双重作用。当水溶液中两亲性分子含量较少时,两亲性分子充当表面活性剂促进气泡形成。而当其含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则充当增溶剂促进气泡溶解。进一步通过研究甲烷气体在叁种不同的两亲性分子水溶液中的相转变行为,发现纳米气泡在两亲性共溶剂(乙醇、尿素、两亲性的污染物等两亲性分子)和水的混合物中存在溶解-稳定-溶解的可逆相转变行为是一种通用现象。(2)高气-液界面张力作用下纳米液滴与气泡的相转变机制。结合发生在主体相体系(给模拟体系施加一个负压,用来抵抗界面张力导致的朝向纳米团簇内部的附加压力)和界面体系上纳米团簇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当纳米团簇的曲率半径较大时,纳米团簇以气泡的形式存在;而半径较小时,纳米团簇以液滴的形式存在。在没有外来表面活性剂或者其他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情况下,高密度的纳米液滴可能是造成主体相气泡稳定的部分原因,这可能也是实验上超声探测技术在探测引起光散射的纳米团簇时,没有发现任何稳定纳米气泡的原因。(3)气体过饱和引起纳米气泡在生物膜内成核机制。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过量的氮气分子进入脂质双分子层时能垒非常小,从而气体分子可以自发的进入。在较低的氮气饱和度下,膜中的气体分子分散在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部分,此时膜的厚度略有增加。但当气体的过饱和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氮气分子则聚集在脂质双分子层的中心,引起脂质双分子层的两层叶片去耦合形成纳米气泡。因此,这部分内容提出了在减压病患者体内惰性气体在过饱和的血液中气泡成核机理:细胞膜作为气体富集的一种潜在的势阱,是纳米气泡形成的理想位置。在气体较高的过饱和度下,可以诱导细胞膜损伤,最终释放气泡到水溶液中,可以作为减压病所需的气泡微核。(4)胆固醇对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自发插入生物膜的机制。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量计算表明:在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双分子层中含有胆固醇的情况下,GPI锚的尾部可以通过叁步机制自发地插入细胞膜的内部。而在DPPC脂质双分子层中没有胆固醇的情况下,观察不到GPI锚的自发插入。这是由于在没有胆固醇的脂质双分子层中DPPC分子具有强烈的热波动,热波动会产生斥力阻止GPI锚的自发插入。相反,在胆固醇存在的情况下,脂质双分子层中的DPPC分子的波动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 GPI锚插入的障碍。基于这些观察,提出一种假设,即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添加胆固醇会在膜中产生垂直折痕,从而有利于GPI插入到双分子层中。此外,GPI锚也可以自发地插入到富含胆固醇和不含胆固醇的脂质双分子层的边界。(5)ZIF-8表面形成乙二醇半透膜捕集二氧化碳的机制。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分析表明:乙二醇分子在ZIF-8表面形成具有两层有序氢键网络的液膜,这两层液膜可以作为气体有选择性进出的“看门人”,允许二氧化碳分子通过,同时有效地阻隔甲烷分子通过。形成氢键的溶剂分子之间,以及溶剂分子与ZIF-8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半透膜形成的关键。同时对于分子穿过这层半透膜,溶质(气体分子)与溶剂(乙二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1)
郑海敏[4](2018)在《水合物在油-气-水-蜡多相体系中诱导与生长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日益兴起,海底管道多相混输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水合物极易在海底高压低温的环境下生成,当水合物和蜡沉积现象同时出现时,两者之间的生成过程相互影响,对管道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为此,明确含蜡原油在深海管道中水合物的生成机制对于保障集输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重点研究了水合物在油-气-水-蜡多相复杂体系中的生成规律,并探究了蜡晶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机制。首先,本文利用带有在线粘度计的高压釜对水合物在乳状液中的生成规律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利用体系粘度变化判定水合物生成诱导期的新方法,通过探究乳状液中含水率、乳化度、剪切扰动以及历史效应等因素对水合物生成诱导期及生成速率的影响,揭示水合物在乳状液中油水界面优先成核生长的机制,并发现历史效应中的残余气体可促使油水界面处更易达到水合物成核所需临界气体浓度,进而加快其成核速率。其次,进行了含蜡乳状液复杂体系中的水合物生成实验,通过研究不同含蜡量、含水率及剪切扰动下水合物的生成,探明了蜡晶对水合物的抑制作用。从质量传递、吸附效应、交叉成核等方面探究了蜡晶阻碍水合物生成的原因,蜡晶析出后乳状液体相粘度变大,降低分子扩散系数,同时蜡晶吸附在水滴表面,占据了水合物生成空间,减小交叉成核的几率,并阻碍水合物生成,2.2MPa、3.5℃条件下,含蜡量8%的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诱导期相对不含蜡体系延长了60min。再次,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水合物在乳状液中的成核机制做进一步研究。建立了乳状液模拟体系,研究了乳状液中水合物的成核过程。通过水合物笼数演变规律、F_(4φ)有序参数以及水分子和客体分子密度分布等参数,明确了水合物的成核位置和生长规律,乳状液模拟体系中水合物易在水滴内界面1nm厚度范围内成核生长,且随着模拟体系中含水率和水滴界面面积的增加水合物生成速率加快。最后,将蜡晶模型加入到乳状液模拟体系中,量化分析了含蜡体系中水分子的运移轨迹,发现水滴易与蜡晶相互吸附,阻碍气体分子通过水滴界面扩散至内部,进而减缓了水合物生成速率,并将其初始成核位置由水滴边界处转移至中心。(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杨居衡[5](2018)在《多相体系蜡析出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海底含蜡原油的不断开采,受海底低温环境的影响,海底混输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正面临严峻挑战——蜡沉积问题。准确预测管输石油的析蜡特性正是防止和控制管道蜡沉积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本文建立了液固和气液固析蜡预测模型,改进了气液固各相非理想性的热力学描述方法,结合特征化理论将上述模型分别应用于原油和凝析油体系,使之具备工业应用价值。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针对烷烃体系建立了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采用新提出的IRSW溶液模型描述固相蜡晶的非理想性。该溶液模型同时考虑了过量焓和过量熵对过量吉布斯自由能的贡献。其中,焓的贡献采用修正的正规溶液模型描述;熵的贡献通过Wilson模型计算。液相的非理想性采用正规溶液模型和Flory free-volume方程共同描述。再者,本文从分子形态的微观角度引入蜡晶分子间的末端效应和多态固相的变化过程,使得模型物理意义更加完善,实现了析蜡点、析蜡量和析出蜡晶组成的准确预测。其次,针对高度非对称烷烃体系,改进了EOS-G~E气液相平衡预测模型。其中,状态方程采用考虑体积平移参数的t-PR状态方程;G~E通过UNIFAC溶液模型计算。针对UNIFAC模型假设―溶液基团各向同性‖的不足,采用体积参数非线性加和的方式对组合活度系数加以改进,显着提升了EOS-G~E模型对非对称烷烃体系的泡点预测精度。随后,结合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考虑压力对固相非理想性的影响,构建了气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采用Sloan算法求解,实现了高压含气烷烃体系析蜡特性的准确预测,从理论上揭示了进料组成和操作压力对析蜡点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特征化理论,将上述液固和气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成功应用于原油和凝析油体系,分别建立了原油和凝析油体系的析蜡预测模型。原油析蜡预测模型利用Coutinho提出的指数递减规律估计正构烷烃的分布。该模型采用IRSW模型计算固相的活度系数,同时忽略液相的非理想性。凝析油析蜡预测模型综合应用Pedersen、Riazi和Coutinho法,实现了对进料组成的合理估计。由于EOS-G~E模型无法应用于凝析油体系,本文采用EOS-k_(ij)模型替代EOS-G~E模型。利用多种原油和凝析油的相平衡实验数据对所建析蜡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体系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多相集输管道降低蜡堵风险,提高流动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陈帅[6](2018)在《花桥板栗水分吸附特性及其淀粉—水分子多相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桥板栗,是湖南省近年来新选育出的地方性良种板栗。作为典型的淀粉质坚果,其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以花桥板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水分吸附特性、淀粉的颗粒形态结构与理化特性、水分对淀粉凝胶特性的影响和水分子相态转变次数对凝胶结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花桥板栗粉的水分吸附特性较强,随着温度、水分活度的升高,板栗粉的水分吸着速率增快、平衡含水率增大;其MSI呈“J”型,属III型等温线。花桥板栗粉中还含有脂肪等疏水性物质,从而导致固体表面对被吸附分子的作用力小于被吸附分子之间作用力。在水分活度为0.11~0.92范围内,5种常用数学模型对MSI的拟合效果依次为:Peleg>GAB>Smith>Halsey>Oswin模型,故Peleg模型是描述其吸附过程最佳拟合模型,由此推算出板栗粉在20℃、30℃、40℃条件下的绝对安全贮藏水分为11.04%、10.40%、9.950%,相对安全贮藏水分为13.71%、12.15%、11.56%。当板栗粉的含水率超过20%时,水分易被除去。(2)花桥板栗淀粉颗粒以单粒形式存在且呈球形、椭圆形和梨形,长轴为4~22 μm,短轴为2~14 μm,在其表面观察到“马耳他十字”和生长环结构,且结晶度为28.20%属C型晶体,支链淀粉含量高达63.79%,支/直比为2.748。糊化过程为典型二段膨胀过程,为限制性膨胀淀粉。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析水率逐渐减小且组织结构松散呈海绵状,冻融1、2、3次后,析水率分别为49.19%、42.94%和37.24%。花桥板栗淀粉具有触变性和剪切稀化现象且流体指数<1,属假塑性流体,其储能模量显着大于损耗模量(P<0.05),均随着角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损耗正切<1,表现为典型的弱凝胶流变学动态体系,其在糊化和形成凝胶的过程当中,弹性大于黏性,说明其为弹性固体。(3)花桥板栗淀粉凝胶随着浓度的升高,凝胶粗糙程度逐渐增大、网络结构变得更为紧密。浓度从5%增加到10%,凝胶的弹性显着增加(P<0.05),当浓度从10%增加到30%时弹性增加不大。随着浓度的增大,凝胶中深层结合水和弱结合水分别由0.23%、0.58%上升至8.3%、6.3%;自由水则由99.2%下降到85.4%。傅里叶红外光谱图中存在由羟基(-OH)和醛基(C=O)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随着浓度的升高,峰位不发生改变,峰高逐渐下降。浓度对流变学特性有较为显着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流体指数减小而稠度系数、动态模量增大。水分使其假塑性特性更为明显,剪切变稀更为突出。(4)水分子相态转变使得花桥板栗淀粉凝胶结构发生失水收缩现象。随着相态转变次数增加,凝胶结构中的孔径逐渐变大并发生重排。水分子相态转变对其形成新的晶体结构贡献不大,晶体结构变为CB型晶体。随着相态转变处理次数的增加,结晶度从2.970%增加到了 12.78%,相态转变7次后,结晶度下降为5.712%。随着相态转变的增加,羟基(-OH)发生红移;而醇羟基、C-O-C中的C-O发生蓝移且分别在转变3次、4次后峰位不发生偏移,但峰高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长亮[7](2018)在《T型微通道内气液多相体系模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体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20世纪80年代微机电系统(MEMS)提出,自然科学开始不断向微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那么就对微观尺度下控制、操作复杂流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通道是微流体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微流控系统功能的实现,就是在不同结构尺寸微通道迭加下完成的。本文通过实验及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气液液叁相流流动特性,所得结果可为分析设计微通道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微通道气液两相流模拟中,采用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局部网格加密的网格划分方法,能够清楚的捕捉Taylor流中在微通道壁面处的液膜。定性的分析了网格独立性,使模拟更加准确。同时依照本文模拟参数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流程,为同类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在相同的实验和模拟工况下,处理并对比数据后,做了以下工作:观察了微通道气液内两相流流型,弹状流生成规律及流型转换条件;液柱及气泡长度随液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同相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另一相速率的增加而减小;毛细管中壁面接触角的变化并不会影响Taylor气泡形成,当接触角在0-90°之间时长度变化很小,当大于90°时气泡生成周期明显增大;毛细管数从小变大,液膜厚度逐渐增厚;通道内空隙率分别随气相、液相表观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和减小。微通道气液液叁相流模拟中,通过建立双T型微通道物理模型,研究观察了微通道内气液液叁相分散过程及双重乳液两级断裂控制规律。通过改变流速、通道尺寸等操作条件得到了“G/W/O复乳形式的叁相流”、“液柱-气弹流”、“含有气泡的液液平行流”等流型。研究发现流速变化会改变叁相体积分率,从而使流型改变;当通道进口尺寸发生改变时,Taylor气泡会变小,进而影响叁相流型;总体来说叁相流动更为复杂,流型形式较多,为了得到规律的乳液液滴,需要对通道条件,流体性质等多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韩嘉晖[8](2018)在《聚乳酸多相体系及其发泡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采用混沌混炼挤出机,制备5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含量(10、20、30、40和50 wt%)的聚乳酸(PLA)/TPU共混物,分析其相形态–流变–性能的关系;制备PLA/滑石粉(5、10、和20 wt%)和PLA/滑石粉(20 wt%)/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PLA-g-MAH)(5和10 wt%)复合材料,考察滑石粉和PLA-g-MAH含量对PLA熔体强度、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进一步,对PLA基多相体系进行发泡,研究PLA/TPU发泡样品中“相形态–泡孔结构–油吸附性能”的关系及发泡温度对PLA/滑石粉发泡样品泡孔结构的影响。相形态和流变研究结果均表明,PLA与TPU间为部分相容,随TPU含量增加,共混物相形态由海–岛结构变为共连续结构。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复数粘度随TPU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TPU含量较高时,共混物的剪切变稀行为也较明显。TPU较高的拉伸强度增强了PLA的熔体强度,故PLA/TPU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发泡性能。混沌混炼有效改善了PLA基体中滑石粉的分散状态。20 wt%滑石粉使复合材料样品中PLA的α晶含量明显增加、结晶度提高至25.1%。175°C下,PLA样品的熔体强度仅为3.6 mN,20 wt%滑石粉明显提高了熔体强度(11.6 mN),这是由于分散较均匀的片状滑石粉对PLA熔体起增强效应并可提高PLA的结晶速率,且拉伸力可增强拉伸诱导PLA结晶效应和滑石粉对PLA结晶的促进效应。采用高压釜间歇发泡制备PLA基多相体系发泡材料。对PLA/TPU共混物发泡样品,随TPU含量的增加,泡孔平均直径和泡孔密度分别逐渐减小和提高。对PLA/TPU发泡材料油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LA/TPU(10 wt%)发泡样品具有较高的油吸附量[29.9g/g(环己烷)],而PLA/TPU(50 wt%)发泡样品具有较高的油吸附速率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对发泡的PLA/滑石粉(20 wt%)复合材料,发泡温度在100~130°C下,形成了纳米级的泡孔;而150°C的发泡温度下,泡孔为多边形,泡孔大多为闭孔结构,泡孔尺寸较为均匀且大小在微米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5)
徐鹏,陈华鑫,韩瑞民[9](2018)在《明色沥青多相体系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的相态结构组成直接决定其性能。结合明色沥青的制备过程,分析了明色沥青多相体系结构的形成机理以及组成体系,评价了原材料间的相容性和明色沥青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原材料熔融共混制备的明色沥青,形成了以改性剂为交联网络,沥青质与胶质为分散相,饱和分及芳香分为连续相的多相体系,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费炎培,方炜,陈枫,钟明强[10](2017)在《多相体系阻尼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热塑性橡胶(TPR)与微纳米CaCO_3和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HGM)通过哈克进行共混。选择叁元乙丙橡胶单体(EPDM)作为橡胶相,聚丙烯(PP)作为TPR复合材料的塑性相。SEM观察表明,无机粒子主要分散在连续相的EPDM中,PP相作为分散相存在。文中使用传声器阻抗管测量隔声性能。相对于纯聚合物样品,碳酸钙和HGM填充TPR复合材料在隔音效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增强,声音传输损耗(STL)从原来的29dB增加到45dB。文中详细研究了TPR复合材料的隔声机理。声能量的衰减是由于塑料相和橡胶相之间刚度和声阻抗的差异造成。无机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及其性能被认为在隔声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声波的耗散。同时,由于无机填料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了提高,使其具有工业化应用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期刊2017-10-10)
多相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煤直接液化复杂多相体系中重组分轻质化过程中,氢传递与催化机理的探究对于了解煤液化过程,提高氢利用程度以及煤的加氢转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新疆淖毛湖煤和四氢萘为原料,分别在N_2和H_2气氛下进行了高压釜试验研究,并与各自的催化剂添加体系比对,讨论了临氮热裂化,临氮催化裂化,临氢热裂化和临氢催化裂化不同供氢环境下,煤加氢液化复杂多相体系催化机理和氢的过程传递。结果表明,催化剂促进了气相氢的活化,促进了活性氢分别向煤的热解产物和溶剂转移,也促进了溶剂中的氢向煤的热解产物转移,有利于煤的转化和油产率的提升。本实验条件下,与气相氢相比,溶剂对于活性氢的贡献更大,约为气相氢贡献的2倍,且气相氢供氢量和溶剂供氢量均与煤和沥青质向油气转化呈正向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相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赵鹏,李军芳,吴艳,毛学锋,张晓静.复杂多相体系煤加氢液化反应与氢传递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8
[2].赵鹏,毛学锋,张晓静,李军芳,常秋连.加氢液化复杂多相体系氢传递催化机理[J].煤炭学报.2018
[3].李敬.复杂多相体系中小分子跨界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4].郑海敏.水合物在油-气-水-蜡多相体系中诱导与生长过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5].杨居衡.多相体系蜡析出计算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6].陈帅.花桥板栗水分吸附特性及其淀粉—水分子多相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7].王长亮.T型微通道内气液多相体系模拟与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8
[8].韩嘉晖.聚乳酸多相体系及其发泡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8
[9].徐鹏,陈华鑫,韩瑞民.明色沥青多相体系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10].费炎培,方炜,陈枫,钟明强.多相体系阻尼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