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葡萄论文-孙思胜,吴泽慧,李光辉,张化阁,张晓娟

采后葡萄论文-孙思胜,吴泽慧,李光辉,张化阁,张晓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采后葡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夏黑”葡萄,复方中药提取物,贮藏品质

采后葡萄论文文献综述

孙思胜,吴泽慧,李光辉,张化阁,张晓娟[1](2019)在《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夏黑”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用5种浓度复方中药提取物(质量比为丁香:广藿香:桑叶:肉桂=3:3:5:3,浓度比为A1:A2:A3:A4:A5=1:2:3:4:5)涂膜处理采后"夏黑"葡萄,探讨其对采后"夏黑"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内,相比于对照组,复方中药提取物对采后"夏黑"葡萄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降低"夏黑"葡萄落粒率和腐烂率,抑制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升高,延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保持其硬度,维持其良好的贮藏品质。其中,A3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少,呼吸强度较低,果实硬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2期)

刘青,魏思芸,王冬,喻妲,石英[2](2019)在《宣化马奶葡萄采后果实褐变机理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宣化马奶葡萄为试材,测定采后果实的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5-HMF)、相对电导率及果皮硬度等指标,以明确马奶葡萄的褐变类型及易发生褐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酶促褐变是马奶葡萄采后褐变的主要类型;马奶葡萄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是酶和底物接触反应的关键;果皮硬度较小导致其极易受损,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自由基的增加,促进了膜脂过氧化进程,加速了膜系统完整性的破坏,为酶和底物接触反应创造了条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也加快了马奶葡萄的褐变。(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韩艳婷,江林祥,张化阁,汪全秀,袁红雨[3](2019)在《壳聚糖涂膜和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对采后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九成熟的夏黑葡萄果实为试材,探讨不同质量分数(1.0%、1.5%、2.0%和2.5%)的壳聚糖涂膜和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对采后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2.5%壳聚糖和复方丁香提取物涂膜处理后均能有效延缓采后葡萄果实中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的下降,并在一定的贮藏时间内可抑制纤维素酶的活性.壳聚糖涂膜相对于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在保持果实品质方面的效果较好,尤其是1.5%左右的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家国,李宁,郭风军[4](2019)在《葡萄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属于浆果类,是最不耐贮藏的水果之一。本文总结了影响葡萄保鲜的因素,如葡萄的种类、贮藏环境、预冷状况以及微生物作用等;总结了葡萄采后常用的叁种保鲜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其中物理保鲜技术包括辐射保鲜、气调保鲜、臭氧保鲜、冷藏保鲜和低温高湿保鲜,化学保鲜技术分为利用二氧化硫、过氧化钙、二氧化氯、1-MCP化学物质保鲜,生物保鲜技术包括微生物保鲜和天然提取物保鲜;最后,文章指出了葡萄采后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果菜》期刊2019年09期)

朱莹莹[5](2019)在《高压静电协同低温对采后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高压静电协同低温储存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选取同一批次葡萄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HVEF组和对照组)。其中,HVEF组设定外加1 100 V的高压静电场协同2℃的低温环境,对照组置于2℃的低温环境中,分别于储存期的第0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和第16天检测葡萄果实的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颜色、失水率、落粒率等指标,来比较高压静电协同低温储存对采后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压静电场处理能有效维持葡萄果实的硬度、维生素C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保持葡萄果实的外观和颜色,减少落粒率,可极大延长葡萄的保质期。(本文来源于《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大丰收,果儿[6](2019)在《葡萄9月管理要点:怎么卖出高价葡萄,怎么施采后肥?》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国家设立了每年的农历秋分(9月23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后,农民朋友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对于我们葡农来说,9月还富有另外的意义,葡萄上市旺季,台风暴雨天会常发,如果您明年还干这行,那葡萄田间管理仍不可松懈。葡萄进入市场,优质品才是最大的赢(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09-06)

戴启东,李广旭,杨华,张广仁,周朝辉[7](2019)在《6种杀菌剂对蓝莓采后灰葡萄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出防治蓝莓采后灰霉病菌的高效、低毒药剂,为生产中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建立毒力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得到这6种杀菌剂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供试6种杀菌剂对蓝莓采后灰霉病菌的毒力由大至小依次为62%嘧菌环胺·咯菌腈WG、50%嘧菌环胺WG、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WG、400 g/L嘧霉胺SC、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250 g/L嘧菌酯SC,它们的EC_(50)值分别为0.9056 mg/L、1.1760 mg/L、1.3123 mg/L、3.2539 mg/L、7.8960 mg/L和15.2423 mg/L。其中62%嘧菌环胺·咯菌腈WG、50%嘧菌环胺WG、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WG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室内抑制作用较好,可以进一步在田间进行药效试验。250 g/L嘧菌酯SC的抑菌作用较差,不建议在蓝莓采后灰霉病的防治中使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窦国霞,蒋春号,郭虹娜,刘佳,贺沁玉[8](2019)在《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对采后草莓灰霉病抗性诱导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采后‘红颜’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接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先接种H. uvarum后挑战接种B. cinerea来探究H. uvarum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防效果及对草莓抗性诱导的相关机理。结果显示,H. uvarum可短时间内在果实伤口部位定殖并大量繁殖,对草莓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果实病斑直径显着减小。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先接种H. uvarum后挑战接种B. cinerea处理草莓果实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R1、PR5、GLU、WRKY1、NPR1和PAL表达丰度在接种后12~24 h内显着上调,并高于H. uvarum和B. cinerea单独处理,但对茉莉酸(Jasmonic acid)信号通路标志基因PDF1和JAR1无影响;先接种H. uvarum后挑战接种B. cinerea处理可以短时间内提升草莓果实抗性相关酶SOD、APX、CAT和PAL的活性;接种H. uvarum可以延缓果实冷藏期间的劣变速度,维持较高的品质。(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集贤,张平,朱志强,李志文,商佳胤[9](2019)在《温度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发生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玫瑰香’‘巨峰’‘红地球’3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有伤和无伤两种接种方式,研究不同温度条件(25℃、10℃、0℃)对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从果实自身抗病生理角度分析温度对采后灰霉病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无伤接种还是有伤接种,随着贮藏温度降低,各品种果实上的灰霉菌生长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贮藏温度降至0℃时,7 d内3个品种果实上接种的灰霉菌均停止生长。10℃条件下,‘玫瑰香’果实上接种的灰霉菌菌落直径增加最快,无伤接种发病率最高,说明其在低温下对采后灰霉病的抗性较差。综上所述,可通过调控贮藏温度来降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2019年04期)

刘霞,袁海英,任云,孙志强,刘燃[10](2019)在《灰葡萄孢菌侵染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采后猕猴桃果实的保鲜、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红肉系列的当家品种‘红阳’猕猴桃为试材,以浓度为104个/mL的灰葡萄孢菌悬浮液对其果实分别进行了0、24、48、72、96、120 h的侵染处理,就不同处理对诱发猕猴桃果实采后病变腐烂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内4种防御酶(POD、SOD、CAT和PAL)活性、总酚和木质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内源激素IAA和G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A含量则呈逐渐增长趋势,ABA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在受到灰葡萄孢菌侵染胁迫下能有效激活其与抗病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形成较强的防御酶活性或提高其木质素、多酚及内源激素的含量来缓解病菌逆境对其造成的伤害;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在猕猴桃果实与灰葡萄孢菌的互作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某一项生理生化指标(防御酶或激素)单独起作用的。(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采后葡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宣化马奶葡萄为试材,测定采后果实的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5-HMF)、相对电导率及果皮硬度等指标,以明确马奶葡萄的褐变类型及易发生褐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酶促褐变是马奶葡萄采后褐变的主要类型;马奶葡萄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是酶和底物接触反应的关键;果皮硬度较小导致其极易受损,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自由基的增加,促进了膜脂过氧化进程,加速了膜系统完整性的破坏,为酶和底物接触反应创造了条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也加快了马奶葡萄的褐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后葡萄论文参考文献

[1].孙思胜,吴泽慧,李光辉,张化阁,张晓娟.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夏黑”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2].刘青,魏思芸,王冬,喻妲,石英.宣化马奶葡萄采后果实褐变机理的探究[J].保鲜与加工.2019

[3].韩艳婷,江林祥,张化阁,汪全秀,袁红雨.壳聚糖涂膜和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对采后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张家国,李宁,郭风军.葡萄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2019

[5].朱莹莹.高压静电协同低温对采后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

[6].大丰收,果儿.葡萄9月管理要点:怎么卖出高价葡萄,怎么施采后肥?[N].农业科技报.2019

[7].戴启东,李广旭,杨华,张广仁,周朝辉.6种杀菌剂对蓝莓采后灰葡萄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辽宁农业科学.2019

[8].窦国霞,蒋春号,郭虹娜,刘佳,贺沁玉.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对采后草莓灰霉病抗性诱导机理研究[J].园艺学报.2019

[9].集贤,张平,朱志强,李志文,商佳胤.温度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发生规律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9

[10].刘霞,袁海英,任云,孙志强,刘燃.灰葡萄孢菌侵染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9

标签:;  ;  ;  

采后葡萄论文-孙思胜,吴泽慧,李光辉,张化阁,张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