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传统生活方式

两种传统生活方式

一、两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汪民安[1](2020)在《福柯最后的哲学思想——犬儒主义和真理的发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对各种各样的现代权力技术进行研究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转向了古代哲学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自我技术"展开的。所谓"自我技术",就是自己意图让自己达到一个特殊的存在模式而有意训练自己,或者借助他人的帮助来训练自己。显然,这种自我技术是将焦点集中在生活行为实践方面而不是理论教义方面。福柯讨论了不同领域的自我训练和实践。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集中讲述了犬儒主义哲学。犬儒主义是他看重的生活实践的最重要的哲学代表。正是在犬儒主义这里,一种特殊的说真话的自我技术发生了。

董子涵[2](2020)在《论罗尔斯对完善论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罗尔斯定义为弱意义上的完善论者,本文通过对罗尔斯《正义论》以及《政治自由主义》文本的梳理,分析了罗尔斯对古希腊完善论以及古典功利主义完善论的批判和反思,阐述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多元主义背景下的现实意义。罗尔斯对于传统完善论的反思是建立在契约论传统和康德义务论传统的基础之上的。罗尔斯继承了契约论传统,通过原初状态的设立将契约论上升到了更为抽象的高度,提出了独特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罗尔斯继承了康德的义务论和建构主义传统,将应用于个体的正义原则区分为“职责”和“自然义务”,并详细论述了二者在政治制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罗尔斯对传统完善论的反思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对契约论和义务论的继承,罗尔斯抛弃了古希腊完善论所注重的“终极关怀”和“最高善”,把“正当性”置于“完善”之前;第二,通过“原初状态”的设立,罗尔斯将功利主义原则以及直觉主义等原则从人们的理性选择中移除;第三,罗尔斯通过论证“正当”与“善”二者的关系及次序为自由主义中立性背书;第四,罗尔斯从狭义中立性原则出发,区分了四种中立性观念,并且以证明的中立性观念作为其正义理论的内核;第五,罗尔斯作为温和完善论者,从多元主义的现实出发,由《正义论》转向《政治自由主义》,将其正义理论由一种完备性学说转变为多元主义背景下的一种正义理论,同时,仍然坚持在多元主义背景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适用于所有理性个体的普遍价值。对于罗尔斯温和完善论的思考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多元主义的现实环境。

张彤彤[3](2020)在《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技术伦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当下不断出现的技术伦理问题,工程师,哲学家,伦理学家,政策制定者等等都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维贝克在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时,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家。他通过对传统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解构,进一步建构了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他提出了技术调节理论、技术道德化以及设计中的道德。具体而言,把抽象的道德概念,通过设计赋予到技术物的结构功能之中,从而使得技术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维贝克提出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被看作是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该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现实背景。从理论层面上来说,是对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综合,也是对技术哲学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的融合。从现实背景来说,新兴汇聚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科学认知的不断融合,在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依靠传统伦理学难以解决新兴技术不断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与传统人本主义伦理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不同之处:一是路径不同,解决伦理问题的路径不同,一个是前思式,另一个是后思式。二是技术是否具有道德属性。三是技术与人的关系,前者是主体客体交互建构,后者是主体客体二分。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主要包括技术调节理论和技术道德化以及技术道德化的方法。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实现了技术哲学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的融合以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同时在伦理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转向——物转向,突破了以人为中心的传统主流伦理学。在现实中,提供了一种他律的外在道德途径,是对传统道德教化方法的扩充。同时,也打开了技术设计的黑箱,为技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也有其困境所在,该思想中的技术民主化怎样更好地实现在当下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技术的自由属性,也是维贝克遭受其他技术哲学家诘难的主要原因。

朱美霖[4](2020)在《健康公平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评价研究 ——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颁布以来城市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城市居民的日常体育锻炼需求增加,社区体育锻炼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对居民健康水平提高有积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建设有利于健康公平的支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社区体育设施作为社区体育锻炼的空间载体,其公平化能够推进城市健康公平的实现,我国目前社区层面的设施建设更需要有据可循。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健康公平角度出发,提出多维度的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体系,并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实例,更全面地评价社区体育设施的公平性,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其建设布局,改善城市健康公平。通过对西方公平正义观的解读将“健康公平”解析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三个维度,结合社区体育设施已有研究成果与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评价方法,构建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的评价体系,并在健康公平的三个维度下分别构建评价模型,包括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机会公平评价模型、基于建设管理水平的过程公平评价模型、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结果公平评价模型。分别通过GIS分析设施供需关系评价空间可达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的各评价指标计算得分;将可达性指数与建设管理水平得分叠加得到设施获得能力,对不同经济地位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特征群体分析其获得能力。以构建的评价体系为基础,选取吉林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实例进行多源数据的收集与评价,发现吉林市中心城区的社区体育设施在空间可达性方面有明显几处高可达性聚集点且存在服务盲区;在建设管理水平上宏观差异不明显但在街道尺度差距较大;不同经济地位水平下设施获得能力差异不大,但建设滞后型小区较多;各年龄段之间公平性较好,但部分街道老年人设施获得量不足。针对以上评价结果分析了不公平现象成因,并在各评价维度下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注意社区体育设施的布局选址,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度,建设有针对性的设施功能类型等。

马红邑[5](2019)在《19世纪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中国就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任务。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中国效法求师的思想资源却处于混乱衰败乃至“恶化”的状态。现代政治的要素包括完善的宪政制度、公正独立的司法体制、广泛的代议制以及支撑这一套体系的政治文化系统,它是西方现代国家政治演化的结果。中国大规模学习西方思想的时机处在19世纪末,但此时西方各国的主流社会思潮、政治思想乃至理论是否能够解释现代政治制度的成因并有助于建构现代国家尚为一个重要疑问。民族主义作为19世纪发展最迅速、扩散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政治理论和社会思潮,在不同的国家与丰富多元的政治价值和理论相结合,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诉求,并且对各国的政治实践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国家建构而言,民族主义相关的思想更是影响深远。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成熟乃至变异充分展现了此时西学的复杂和嬗变。概括地说,进入19世纪,民族主义经历了从自由、普世、人道的精神向特殊、排他和竞争方向的转变。通过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等思潮的整合,民族主义思想携带诸多崇尚暴力和解构性质的负面理论,塑造了西方人乃至近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给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和后发国家的现代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以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以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历程为参照,梳理民族主义思想在19世纪发生的两种转向——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转向,并总结民族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两种转向对后发国家所造成的思想后果和政治影响。民族主义与现代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主义相关的思想理论也一直是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系列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但民族主义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和它与各种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使国人在处理民族问题和现代国家建构时充满了各种矛盾。因此,从中国立场出发,以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民族主义在19世纪发生的两种转向为我们反思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视角,这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早期民族主义思想包括的三种类型,它们分别与三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有关。正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民族主义思想渐次显现了它的三重核心要素:自由、平等(公民权)、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殊性。这些核心要素构成了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长盛不衰的基本所在,不同要素的权重不同分别构成了三种民族主义类型:自由-民族主义、公民-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最早的民族国家——英国的现代国家的建构历程是构成自由民族主义思想最坚实的事实基础。英国国家建构历程和政治特点构成了其他国家学习和效法的根源。法国、德国受英国的激励,以民族自由为诉求,以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分别发展出公民共和主义的民族主义和文化导向的民族主义。尽管侧重点不同,但英、法、德三个主要欧洲国家在19世纪之前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着共同的思想特征: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世界主义的特点。面对法国的侵略和四分五裂的疆土,受浪漫主义熏陶的德国思想家走上了反对启蒙理性的民族主义道路。在现代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德国的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过渡,实现了民族主义向国家主义的转向。19世纪,民族主义逐渐向国家主义转向,主要体现为德国思想家的国家主义倾向,以及这种倾向与德国统一历程的相互关系。德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国家主义路线与其自身分裂的历史状况有关。德国民族主义者通常也是国家主义者,他们主张国家统领政治生活,国家是个人和民族使命的唯一载体,只有在国家中才可能实现个体自由,个人自由与民族使命相一致才符合自由的绝对精神。国家在德国民族主义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历史学派对民族、国家伦理属性的历史主义论证。历史学派反对空洞无物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认同黑格尔关于国家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的思想。他们普遍认为政治权力(国家)是历史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历史研究的核心。他们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传统,将国家抽象为文明和秩序的载体,将实现秩序和文明发展的重担交给了国家,从而为国家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历史主义学派置国家冲突于研究的中心,漠视个人权利和自由,加之它与德国政坛密切的互动,造成了德国现代民主制度的坎坷。但在这种语境下,国家具有伦理价值,抽象的国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民族国家的旗帜下迅速聚集起国民的效忠与奉献,从而迎合了大众时代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共同体的巩固。19世纪末期,国家权力本身成长为国家正当性的理由,不再依托于国家的道德属性,更加恶化了这种民族主义类型。较于英、法那种具有共和自由精神的民族主义类型,国家民族主义类型更吸引亟待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后发社会的效仿。民族主义不仅在后发国家那里产生了国家主义转向,在自由主义传统深厚的先发国家那里也出现了重大转向。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环境受到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政府、社会、个人及其互动关系等核心问题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功利主义运动的实践使自由主义的基础在19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有机体理论本身是受达尔文主义的生物进化论影响,是将社会共同体与生物体类比的产物。功利主义哲学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进化论”的奇妙融合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它的思想与实践,使“进化”、“物竞天择”进入到民族主义话语。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迅速蔓延,英美主流的自由民族主义完成了向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转变。西方主流民族主义理论的核心理据从自由权利过渡到“力本论”,它主张在民族国家内部反对政府干预,将政府的道德责任剥离,把职能限定在提供竞争秩序的层面,主张放弃对弱势群体的帮助,通过鼓励公民的全面竞争而实现社会整体和个人的“进步”。在这个层面上,自由主义因为放弃了古典人道主义的传统叙事,通过功利主义论证个人自由而站在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边。在民族国家所构成的国际社会中,民族之间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各民族因其文化、历史、禀赋的不同而处在不同的生态位,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理应由高等级的文明领导。同时,判断文明高低的标准抛弃了伦理道德的评价,聚焦于实力本身是否强大。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主义在这一时期十分活跃。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国家主义也产生了亲密的联系,共同营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优胜劣汰”的斗争气氛。西方国家由于奉行这些原则,在内部发生了资本主义的道德危机,在国际政治层面则大大恶化了中国等后发现代国家的外部环境。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是它与两种思想传统深度结合、在不同政治历程中发展的结果。民族主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本身蕴含着多重属性——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普世价值与传统文化的张力等。过分强调它的单一侧面,很容易造成思想的失衡: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等就是这种失衡的结果。处在古今之变的中国人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这种失衡的民族国家观和世界观,严复对自由的矛盾性认识、对《天演论》的解释,梁启超对国家主义的赞扬和鼓吹等都是它的表现。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探索现代国家建构走过了十分艰辛的道路,只有重新梳理和反思西方思想,对民族主义以及相关的政治思想做鞭辟入里的批判,方可提高对西学的批判能力,进而在认识世界和反思自身方面排除误解。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历史传统中的支撑性作用难以取代,现代政治价值需要与传统资源有效结合才能形成适合中国的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对当代学人而言,努力建构既符合人类文明的普世性价值,又深植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正是今日时代的命题。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提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萨静姝[7](2019)在《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理、法、方、药。系统探讨两个医学体系在治疗不孕症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和处方用药规律的差异和共同之处。为提高泰国临床治疗不孕症疗效,促进中泰传统医学交流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方法:本课题分别使用上海中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泰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Thai JO数据库,以“不孕症”、“中医”、“中药”、“中医药”、“infertility”、“female infertility”、“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woman disease”、“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Thai herbal medicine”、“TTM”等为检索关键词组,检索和整理不孕症古代有关文献、和现代文献从2008年至2018年7月的中医、和从1782年的文献数据至2018年7月的泰医对女性不孕症诊治和方药研究的科学论着。本研究最终收录科学论着228篇,专着161本;收集现代泰医、泰西医临床报道等文献87篇,查阅了有关不孕症古籍、教科书等29本。采用Excel 2010进行检录数据库,IBM SPSS 2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IBM SPSS Modeler Subscription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和数据挖掘,分析郑文杰医师以中药治疗泰国不孕症者从2014年1月–2018年8月在泰国泰京天华慈善医院(中医部)门诊部的患者治疗用药、和泰医古今文献记载治疗不孕症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1.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诊治理论的异同在妊娠的认识方面:中医学和泰医均强调女性血液充沛、经期正常、行经通常、男女适当和悦交媾是顺利妊娠基本条件。但是,中医更加强调肾精天癸充盛、阴阳平衡,泰医强调女性子宫结构和功能的健康。在病因病机方面:示两国传统医学,均认为先天和后天为重要致病因素。中医指“五不女”为先天性生殖系统异常情况,泰医认为先天遗传因子引起闭经、月经量少等;后天因素方面,两者均提出作息失常、饮食不节、房事过劳、情志失调,久病体虚、高龄为导致不孕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中中医的风、寒、湿邪的外感致病,泰医的寒雨季节环境及和夫妇交合不当的条件均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在病机方面:中医以两大观点为主,一“虚”,以肾虚、脾虚为主,二“瘀阻”引起气血两虚,冲任失调,胞宫、胞脉阻滞的主要机理;泰医以血液亏虚、月经失调,血瘀、血块和子宫的异常病变为主要机制,因而中医、泰医在病机上也有相似的观点,以“不足”、“失衡”、“瘀”为共同病机。对本病的治疗法则发现,中医、泰医根据其病因病机以“治病求本”、“整体观”为主要治法:中医在“辨证论治”或“辨证与辩病相结合”,以温补肾阳、补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为主治则;泰医论调经,调补四塔,补益血液,行血祛瘀、排除血腐烂、排血毒为主。两种医学的治法都为“补其不足、调其不平、行其不通、排其瘀积”为相容观点。根据治疗法则上,中医、泰医均有内外治法,但对本病的复杂性都以药物内服为主要治疗方法。2.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临床用药规律的异同中医处方:本研究共收集到223中医处方,共涉及药物162味,共计3182频次,从数据挖掘结果,发现“太子参、杜仲、淫羊藿、黄芪、枸杞子、菟丝子、桑椹、仙茅、白术、甘草、柴胡、紫河车、熟地黄、垂盆草、白芍”为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以“仙茅-淫羊藿”,和“柴胡-紫河车-菟丝子-桑椹-淫羊藿”为处方中的主要配伍,故中医治疗泰国不孕症以“补益气血,温补肾阳、调养冲任、疏肝解郁”为基本药法;泰医处方:收集到85泰医处方,共涉及药物299味,共计1341频次,发现假荜拔(Piper retrofractum)、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黑胡椒(Piper nigrum)、紫花丹(Plumbago indica)、疏果胡椒(Piper interruptum)、Piper sarmentosum、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白芷(Angelica dahurica)、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川芎(Ligusticum sinense)、当归(Angelica sinensis)、青蒿(Artemisia annua)、孜然芹(Cuminum cyminum)、黑种草(Nigella sativa)、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家独行菜(Lepidium sativum)、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香附(Cyperus rotundus)、Dracaena loureiroi、诃子(Terminalia chebula)为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其中“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白芷Angelica dahurica”,“Piper sarmentosum-疏果胡椒(Piper interruptum)-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假荜拔(Piper retrofractum)-紫花丹(Plumbago indica)”为处方中的主配伍,故泰医以“调理体内风塔,调补四塔、血液,助火温寒,兼排血瘀解血毒”为主要药法。结论:1.中医和泰医在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共同的诊治理论,由于理论的渊源有异,故体系也有不同。2.数据挖掘结果客观反映了两种医学的处方立法基于整体观为确定诊断,以“寒型体质”、“人体虚弱”为泰国不孕症者的主要病机,所以“调理月经、补益血液、调治子宫”和“行通体内,排除瘀积”作为治疗泰国不孕症临床有效的处方用药配伍,但因两国传统医学理论的认识亦有异,故其选用药物也有所不同。

韩庆庆[8](2019)在《物理层密钥生成量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无线通信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是一种新的安全技术,核心思想是利用无线信道的互易性,时变性以及空间唯一性来生成具有天然随机性的密钥。这种技术克服了传统加密方法的固有缺陷,不需要可信第三方,也不基于密码学中困难问题不可破解的假设,理论上可以做到一次一密,达到香农保密通信理论中的绝对安全。在5G和物联网时代,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可以对传统加密方式进行补充甚至完全替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于对物理层密钥生成算法的量化步骤进行研究。首先对密钥生成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详细介绍了密钥生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理论基础,具体步骤,以及评价指标。最后,在传统量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矢量量化算法以及基于K均值聚类的量化算法,可以显着降低密钥不一致率。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矢量量化算法。传统的量化方法分为幅值量化方法和相位量化方法,然而,这两种传统量化方法都只能利用一部分信道信息,不能达到最优的性能。本文首先对两种传统量化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推导了它们的量化错误概率。然后在两种传统量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矢量量化方法,该算法可以同时利用幅值信息与相位信息,并对矢量量化方法的量化错误概率进行了推导,从理论上证明了矢量量化可以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性能。接着对三种量化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最后对这三种方法的错误概率进行仿真,证实了矢量量化算法的优越性。(2)提出了三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量化算法。受到矢量量化算法的启发,首先将K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在量化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本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其原理是对信道测量值的实部和虚部进行聚类,收发双方通过传输聚类中心进行量化。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的量化算法,分别是有损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和补偿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有损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体现的是保护间隔思想,通过丢弃量化边界附近的测量值来减少量化错误率,补偿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应用了补偿技术,将所有样本值向聚类中心附近搬移,可以在利用全部样本值的情况下显着降低量化错误率。本文推导了三种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并对其做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聚类的密钥生成算法明显优于传统量化算法。

栾培新[9](2018)在《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最重要途径,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我国社会领域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新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如何服务于解决“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有很多值得从STS视角加以深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STS研究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走向一体化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侧重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沿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STS教育三个方向发展。STS的研究视域以及其研究方法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工具。本文提出,STS研究要直面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属于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其依据在于:二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契合性;二者在培养路径上的耦合性。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特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创新创业特质贯穿于高等教育整体系统,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它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建构性和主体性。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价值。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问题。梳理了北美地区、欧洲、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回顾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兴起时期和发展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状况,尤其整理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始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深入推进阶段的情况,并概括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STS的视角审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与超越,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创新创业教育的失衡与平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STS研究视域,探究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对于丰富STS的研究,还是对于促进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薇[10](2018)在《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的叙事探究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应该做什么?”和“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长期以来一直是伦理问题的基本关注点,在实际生活中将人类引向循环困惑。对前者的回答提供出一种在形式上具有普遍性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说明人们在道德上为何“应当”如此,但是这种对道德生活的体系化和标准化规定将复杂的道德生活和道德世界简化为某种概念和原则。对后者的回答是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规定,强调处于历史和文化中的行为者的特殊性,探索德性品质对好生活的作用,但却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之中。因此,如何在伦理学领域中不使用自然科学追求精确性和重复性的方法,又能使人获得德性,从而达到道德普遍主义的效果,应对相对主义的挑战,是当代伦理学家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其中,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以叙事探究作为其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将美德的重要性与道德探究模式相结合,为伦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使伦理学研究从预先制定规则的确定性伦理学转变为从内部进行表述的伦理学。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的思想,将诠释学视域下的叙事引入其道德探究观的研究中,以一种逻辑思辨的思维模式,阐述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容,并以叙事方法回应和反驳相对主义的批评,以此呈现麦金太尔为使其伦理思想具有普遍一致性和整体可理解性所做出的努力。第二章论述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的历史背景。麦金太尔的美德追寻是在对百科全书派和谱系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麦氏的美德追寻既要避免百科全书派只相信理性和进步而脱离文化特殊性的元叙事,又要避免谱系学派以超然方式对一切传统进行颠覆和否定的瓦解叙事。这两种道德探究方式导致现代道德处于无休无止的分歧,各种互竞对立的道德哲学观点之间的冲突始终无法消解。第三章探究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历史依据。麦金太尔的叙事探究观是对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故事理性是mythos和logos两种不同言说方式的综合,构成了“普遍规则”与“特殊知觉”相互作用的德行图式。麦金太尔在发展亚里士多德叙事观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吸收了阿奎那对基督教的叙事综合方法,强调“历史性”和“技艺性”维度的重要性,使权威和标准建基于传统之上。第四章具体阐述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内容。麦金太尔的叙事探究包括四个逻辑发展阶段:1.人类行为的叙事可理解性;2.个人生活的叙事统一性;3.叙事统一于对善的追求;4.被构成性和构成性传统。叙事对美德品性的经验性呈现使人们在朝向最终目的运动的实践中获得善好。麦金太尔叙事探究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1.是个人叙事与公共叙事的对话形态;2.是培育和表现美德品性的言语描述,在叙事中提升人们的道德体验,通过道德体验培养全面的德性;3.是对传统进行反思的合理性形式,是以逻各斯为代表的理性传统和以努斯为代表的生命实践传统的结合;4.与真实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不断地朝向和贴近生活来展现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境遇。这种叙事探究观呈现出历史性、情境性、语言性和思辨性四个特征,使“人不是天生地而是通过他的历史逐渐变成了渴望真理的讲故事者”。第五章是对叙事探究观的批评与辩护。麦金太尔受到的相对主义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多种道德传统间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2.叙事统一性缺乏实际指导原则;3.叙事传统拒斥真理。针对这些批评,叙事探究观在传统中解决其认识论危机,发展了一种允许差异性存在的同一性,实现了一种朝向真理的暂时性的合理性。同时,叙事探究能够展现合理性与真理之间的张力,发展一种诠释学的真理概念,即从地方或特殊的探究传统中寻求普遍性真理。叙事探究观兼具情境化与规范性,既能提供普遍的经验事实,以表现和理解当前的具体境遇;又能把意义、秩序、因果逻辑等加入到经验事实中,将生活中的无序性和偶发性情境化为一个具有内在意义的整体。第六章,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叙事探究是麦金太尔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智慧和行动理论,使麦金太尔伦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维度整合为一体。叙事方法下的麦金太尔道德理论是对真理探寻的动态描述,是对现有道德理论的证明或修改。在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当下,叙事探究方法下的伦理学对道德主体的地方性和历史性维度,以及对道德真理获得的过程性的强调,是值得人们深思和探究的。尽管根据相对主义论争的核心内容来看,叙事方法下的麦金太尔伦理学确实可能存在一些困境与局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否定和排斥它,而是要对其进行修补和开拓。将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引入麦金太尔的“传统性共识”之中,将规则伦理学的思路和内容放置到美德伦理学中来,可以进一步发展它的致思路向。相信每一种地方性道德知识以及每一种道德传统文化都怀有道德知识普遍化的愿望,道德共识的达成取决于各种地方性道德知识是否能始终保持一种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增进、共同繁荣的姿态。

二、两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福柯最后的哲学思想——犬儒主义和真理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我技术和生活哲学
二、生命与真理的发生
三、犬儒主义的真的生活

(2)论罗尔斯对完善论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目的
    五、创新之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完善论历史溯源:极端完善论
    一、古希腊的完善论
        (一) 苏格拉底的完善论
        (二) 后苏格拉底时代的完善论
    二、功利主义完善论
        (一) 边沁式功利主义的完善论
        (二) 密尔式功利主义的完善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极端完善论的衰落——“正当性”优先
    一、自然权利论与义务论优先
        (一)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自我保存
        (二)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自由和财产
    二、罗尔斯的康德式建构主义
        (一) 康德的义务论
        (二) 罗尔斯对康德义务论的继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尔斯对极端完善论的批判
    一、罗尔斯所坚持的善观念
        (一) 《正义论》中罗尔斯所坚持的“善观念”
        (二) 《政治自由主义》中的“善观念”
    二、罗尔斯所坚持的正当性概念
        (一) 《正义论》中的“正当性”概念
        (二) 《政治自由主义》中的“正当性”概念
    三、罗尔斯的批判
        (一) 《正义论》中的论证
        (二) 《政治自由主义》中的的论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尔斯的双重身份:中立主义者与温和完善论者
    一、罗尔斯所坚持的中立性
        (一) 中立性原则的不同应用范围
        (二) 四种中立性原则
    二、中立性立场与基本善观念的融贯
        (一)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价值
        (二) 中立性与基本善观念的自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思想背景
    1.1 理论背景
        1.1.1 技术哲学第一次转向的困境
        1.1.2 技术哲学第二次转向的困境
        1.1.3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
    1.2 现实背景
        1.2.1 新兴技术的发展
        1.2.2 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1.2.3 技术对人类道德行为决策的影响
第二章 维贝克对技术伦理学的解构与建构
    2.1 对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解构
        2.1.1 技术伦理学外在路径——后思式
        2.1.2 技术道德中立
        2.1.3 人和技术的关系:主客二分
    2.2 对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建构
        2.2.1 技术伦理学内在路径——前思式
        2.2.2 技术具有伦理意蕴
        2.2.3 人和技术的关系:主客交互建构
第三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核心思想
    3.1 道德物化
        3.1.1 道德物化的思想来源
        3.1.2 道德物化的发展
    3.2 技术调节理论
        3.2.1 技术道德调节的两个条件
        3.2.2 技术道德调节的两个维度
        技术调节词汇表
    3.3 设计中的道德
        3.3.1 技术道德化
        3.3.2 预测调节
        3.3.3 评估调节
第四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4.1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把物纳入伦理领域
        4.1.2 对后思式外在路径的超越
        4.1.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4.2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4.2.1 道德教化的新途径
        4.2.2 设计理念的新视角
    4.3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面临的挑战
        4.3.1 技术物的意向性和自由
        4.3.2 技术民主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健康公平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评价研究 ——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健康公平
        1.4.2 社区体育设施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健康促进理论
        2.1.2 公平正义理论
        2.1.3 空间均衡理论
        2.1.4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
    2.2 健康公平视角的解读
        2.2.1 健康公平影响要素
        2.2.2 公共服务与健康公平
        2.2.3 公平性的评价维度
    2.3 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
        2.3.1 设施内涵与政策标准
        2.3.2 公平性评价方法
        2.3.3 公平性评价尺度
        2.3.4 公平性优化策略
    2.4 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经验
        2.4.1 配建水平
        2.4.2 功能种类及面积
        2.4.3 复合利用
        2.4.4 政策与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维度
        3.1.3 评价体系
    3.2 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调研
        3.2.1 调研问卷设计与调研情况
        3.2.2 居民的出行成本与设施使用频率
        3.2.3 居民对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的关注要素
        3.2.4 设施的获得能力与人口特征差异的关系
    3.3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机会公平评价模型
        3.3.1 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3.3.2 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选取
        3.3.3 评价过程
    3.4 基于建设管理水平的过程公平评价模型
        3.4.1 建设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评价过程
    3.5 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结果公平评价模型
        3.5.1 影响体育锻炼的人口差异内容
        3.5.2 人口整体公平性评价
        3.5.3 经济地位差异下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3.5.4 年龄差异下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4.1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4.1.1 研究区域选择
        4.1.2 人口情况
        4.1.3 社会经济情况
        4.1.4 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4.2 社区体育设施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2 GIS数据库构建
    4.3 吉林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4.3.1 设施总量与分布特征
        4.3.2 设施的人均与地均面积
        4.3.3 设施的功能种类
        4.3.4 设施的管理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
    5.1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公平性评价
        5.1.1 社区体育设施的分类与服务半径
        5.1.2 两种传统方法的空间可达性分析
        5.1.3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分析
        5.1.4 评价结果分析
    5.2 基于建设管理水平的公平性评价
        5.2.1 各指标评价标准认定
        5.2.2 评价结果的空间表达
        5.2.3 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服务水平的提升意见
        5.2.4 评价结果分析
    5.3 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公平性评价
        5.3.1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评价
        5.3.2 经济地位差异下的公平性评价
        5.3.3 年龄差异下的公平性评价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优化
        5.4.1 不公平现象及成因
        5.4.2 优化对策一:增加设施总量的同时合理化设施选址
        5.4.3 优化对策二:提高现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5.4.4 优化对策三:考虑人口各特征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5.4.5 社区层面设施建设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居民社区体育设施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2:专家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19世纪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民族主义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1.2.2 关于民族主义思想史的研究
        1.2.3 近代中国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难点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和路径
        1.3.3 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第2章 19世纪之前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2.1 早期民族主义的自由主义色彩
        2.1.1 个人主义民族性的形成
        2.1.2 英国民族国家建构对自治的强化
    2.2 公民民族主义的普世主义原则
        2.2.1 法国大革命与公民民族主义的兴起
        2.2.2 公民民族主义的哲学基础
        2.2.3 人民主权话语的革命性
    2.3 文化民族主义的多元主义主张
        2.3.1 文化民族主义的浪漫主义背景
        2.3.2 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
        2.3.3 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
第3章 民族主义的国家主义转向
    3.1 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
        3.1.1 德意志知识阶层的形成与分化
        3.1.2 历史学派的诞生和发展
    3.2 德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变迁
        3.2.1 民族自由派的国家观念
        3.2.2 普鲁士学派:从自由主义到国家主义
        3.2.3 国家主义路线的确立
第4章 民族主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转向
    4.1 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
        4.1.1 “最大幸福”原则对自由主义的塑造
        4.1.2 功利主义的发展与成熟
        4.1.3 国家与个人边界的模糊
    4.2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兴起
        4.2.1 功利主义面对的挑战
        4.2.2 “社会进化论”的兴起
        4.2.3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背离
    4.3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到种族主义
        4.3.1 生物决定论对种族主义的论证
        4.3.2 生物进化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3.3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合流
第5章 民族主义两种转向对中国的影响
    5.1 对中国近代民族观念的影响
        5.1.1 从“天下”到“民族国家
        5.1.2 “排满兴汉”到“五族共和”
    5.2 对中国近代政治价值取向的影响
        5.2.1 严复对“自由”的理解
        5.2.2 梁启超对德国国家主义的偏爱
        5.2.3 中国学人接纳西方思想的普遍性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7)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理论文献研究
    1.资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理论文献研究(Documentary analysis)
        1.1.1 资料来源
        1.2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1.2.1 资料来源
        1.2.2 统计方法
    2.泰国传统医学的一般情况介绍(Introduction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2.1 泰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History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2.1.1 素可泰王朝以前时期(公元1182~1186年)
        2.1.2 素可泰王朝时期(公元1220~1438年)
        2.1.3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公元1350~1767年)
        2.1.4 吞武里王朝(公元1768~1782年)
        2.1.5 拉达那哥欣王国时期(公元1782~至今)
        2.2 泰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The basic theory of TTM)
        2.2.1 四塔理论
        2.2.2 泰医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致病因素
        2.2.3 泰医学的治疗方法
    3.女性不孕症在中医、泰医的认识(Female infert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and TTM)
        3.1 女性不孕症在中医、泰医古籍中病名的记载(Female infertility in the ancient TCM and TTM theories)
        3.2 中医、泰医理论中妇女妊娠中的认识(The mechanism of pregnancy in TCM and TTM theories)
        3.3 中医、泰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female infertility in TCM and TTM theory)
        3.3.1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分析
        3.3.2 泰国传统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
        3.3.3 女性不孕证在中医、泰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3.3.3.1 女性不孕证在中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3.3.3.2 女性不孕证在泰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3.4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TCM and TTM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3.4.1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4.1.1 中医的治疗原则
        3.4.1.2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3.4.2 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
        3.4.3 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3.4.3.1 药物治疗
        3.4.3.2 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3.5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TCM and TT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female infertility)
        3.6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认识总结(Summary of TCM and TTM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4.现代医学的对女性不孕症的认识(Female infert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medicine)
        4.1 女性不孕症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female infertility)
        4.2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病理因素(Factors effecting female infertility)
        4.2.1 生物学因素
        4.2.1.1 子宫病变因素
        4.2.1.2 输卵管病变因素
        4.2.1.3 卵巢病变因素
        4.2.1.4 机体免疫因素
        4.2.2 社会环境心理因素
        4.3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式及目前研究进展(The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第二部分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分析
    1.数据挖掘方法(Data mining methods)
    2.中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治方的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prescription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2.1 中医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total herbal used)
        2.2 中医总体药味类属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herbal types)
    3.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治方的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prescription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3.1 泰医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herbal used)
        3.2 泰医总体药味类属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herbal types)
        3.3 泰医调经处方中使用药味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menstrual cycle regulation prescriptions)
        3.4 泰医祛血瘀和子宫痈处方中的药味使用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treatment blood stasis and uterus disease prescriptions)
        3.5 泰医补益处方中的药味使用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nourishing prescriptions)
    4.关联规则(Association analysis)
        4.1 中医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CM herbal used)
        4.2 泰医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TM herbal used)
第三部分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讨论与总结
    1.探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医与泰医理论(Discussion in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CM and TTM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infertility)
        1.1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历史上的论述
        1.2 中医、泰医对妊娠机理论述
        1.3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分析
        1.4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治则和治法
        1.5 中医、泰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探讨
        1.6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的论述
    2.中医、泰医在泰国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论述(Discussion in the prescription rules and pattern of TCM and TTM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2.1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2.1.1 中医治疗泰国女性不孕症患者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2.1.2 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2.2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对比分析
    3.本课题的创新点(Knowledge contribution)
    4.结论(Conclusion)
        4.1 本课题的成果分析
        4.2 本课题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泰医治疗不孕症现状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物理层密钥生成量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物理层密钥生成原理
    2.1 密钥生成的理论基础
        2.1.1 无线信道特性
        2.1.2 密钥生成的可行性
        2.1.3 常用的信道特征
    2.2 密钥生成的具体过程
        2.2.1 信道测量
        2.2.2 预处理
        2.2.3 量化
        2.2.4 信息调和
        2.2.5 保密增强
    2.3 密钥生成的评价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矢量量化的物理层密钥生成算法
    3.1 传统量化方法
        3.1.1 幅值量化方法
        3.1.2 相位量化方法
    3.2 矢量量化方法
        3.2.1 矢量量化概念
        3.2.2 量化错误概率
        3.2.3 最优矢量分解
    3.3 计算复杂度分析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K均值聚类的物理层密钥生成算法
    4.1 K均值聚类算法
    4.2 基本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
    4.3 两种改进的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
        4.3.1 有损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
        4.3.2 补偿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
    4.4 计算复杂度分析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STS相关问题研究
        1.2.2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1.2.3 已有相关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STS直面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2.1 STS的历史演进
        2.1.1 STS的诞生
        2.1.2 STS的形成
        2.1.3 STS的发展
    2.2 STS的基本界定
        2.2.1 STS的概念分析
        2.2.2 STS的研究对象
        2.2.3 STS的研究方法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STS审视框架
        2.3.1 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STS教育
        2.3.3 STS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第3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阐释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厘定
        3.1.1 创造、创新与创业
        3.1.2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3.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创”教育的统一
    3.2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3.2.1 系统性
        3.2.2 实践性
        3.2.3 建构性
        3.2.4 主体性
    3.3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3.3.1 以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引领
        3.3.2 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根本
        3.3.3 以“三创”素质养成为核心
        3.3.4 以各具特色为重点
    3.4 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分析
        3.4.1 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3.4.2 引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3.4.3 厚植“三创”文化基因
        3.4.4 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3.4.5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第4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考察
    4.1 国外主要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4.1.1 北美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4.1.2 欧洲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4.1.3 亚太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4.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4.2.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
        4.2.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4.3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4.3.1 由高校自发探索到政府引导、社会联动
        4.3.2 由技能型创新创业教育到素质型创新创业教育
        4.3.3 由模仿型创新创业教育到本土型创新创业教育
第5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考量
    5.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超越
        5.1.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狭隘化与碎片化
        5.1.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超前性
    5.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
        5.2.1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功利化与表层化
        5.2.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回归: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5.3 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与平衡
        5.3.1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表现
        5.3.2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根源
        5.3.3 知识与实践关系平衡的路径
    5.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
        5.4.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
        5.4.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
        5.4.3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路
    5.5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
        5.5.1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
        5.5.2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问题的根源
        5.5.3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网络的构建思路
第6章 结论
    6.1 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是中国STS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
    6.2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6.3 创新创业教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其内在特征
    6.4 考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并探寻出路
    6.5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10)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的叙事探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的历史背景
    2.1 百科全书派元叙事的失败
    2.2 谱系学派瓦解叙事的问题
    2.3 本章小结
3 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历史溯源
    3.1 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的特征
    3.2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图式故事化
        3.2.1 故事理性的揭蔽性
        3.2.2 故事理性的语境化
        3.2.3 故事理性的适度性
        3.2.4 故事理性的偶发性
    3.3 阿奎那对基督教哲学的叙事性综合
    3.4 麦金太尔对阿奎那叙事性综合的继承
    3.5 本章小结
4 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内容
    4.1 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实践
        4.1.1 人类行为的叙事可理解性
        4.1.2 个人生活的叙事统一性
        4.1.3 叙事统一于对善的追求
        4.1.4 传统探究观
    4.2 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定义
        4.2.1 个人叙事与公共叙事的对话形态
        4.2.2 培育和表现美德品性的言语描述
        4.2.3 对传统进行反思的合理性形式
        4.2.4 展现整全生活的对话结构
    4.3 麦金太尔叙事探究观的特征
        4.3.1 历史性特征
        4.3.2 境遇性特征
        4.3.3 语言性特征
        4.3.4 思辨性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叙事探究观的批评与辩护
    5.1 对叙事探究观的相对主义批评
        5.1.1 多种道德传统间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
        5.1.2 叙事统一性缺乏实际指导原则
        5.1.3 叙事传统对真理的拒斥
    5.2 对相对主义挑战的叙事反驳
        5.2.1 叙事的传统性共识
        5.2.2 叙事的实践合理性
        5.2.3 叙事的诠释性真理
        5.2.4 对叙事探究观的诠释学辩护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两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福柯最后的哲学思想——犬儒主义和真理的发生[J]. 汪民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06)
  • [2]论罗尔斯对完善论的反思[D]. 董子涵. 广西大学, 2020(08)
  • [3]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D]. 张彤彤. 山西大学, 2020(01)
  • [4]健康公平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评价研究 ——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为例[D]. 朱美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19世纪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D]. 马红邑. 山东大学, 2019(02)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D]. 萨静姝.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物理层密钥生成量化方法研究[D]. 韩庆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栾培新. 东北大学, 2018(01)
  • [10]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筹划”的叙事探究观研究[D]. 宋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两种传统生活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