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水绘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水,山水画,青绿,画家,金陵,画论,当代。
山水绘画论文文献综述
黄怡争[1](2019)在《广西山水绘画作品中的诗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绘画是中国人思想感情中最为厚重的积淀,是民族的精神底蕴和人性情怀,中国的山水绘画主要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绘画对象,分国画、油画、版画等绘画形式,画面表现以山为德、以水为性。本文从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山水绘画进行剖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诗境以及诗性精神,从而为绘画艺术创作家以画写诗、以诗入境提供创作帮助灵感。(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15期)
孙蓉蓉[2](2019)在《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绘画语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绿山水画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水墨山水画所取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们对自然的重视、对色彩的渴望,又给以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带来一个很好的契机。林容生是当代山水画坛中对青绿山水画研究有所成就的画家,他不仅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的继承与发扬,也强调与西方艺术思想的融会贯通。在他的画中,对于西方构成感的技法处理俯拾皆是,浑然天成。林容生在青绿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与内涵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个人特色鲜明的绘画形式内容,尤其是其色彩,更被赞为“不落纤尘之明澈”。本文旨在全方位地从视觉感受上和心灵感受上,去认识、了解林容生以及他的青绿山水,力图开拓中国青绿山水画新视野、新思维。本文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研究论述。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林容生艺术成长历程与现代青绿山水画表现形式的发展,接着从四个角度分析研究了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语言的形成原因,进一步了解林容生与其青绿山水画。第二部分,着重结合林容生的优秀青绿山水画作品案例,分别从构图形式、造型结构、色彩性格、材料表现与画面表达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林容生绘画的形式语言特点。第叁部分,从林容生青绿山水画中的内涵出发,把握其题材内容中的“还乡精神”以及对于画面意境的表达,分析画面中深层次的情感内容,更进一步了解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语言特色。第四部分,总结探究了上述林容生青绿山水画语言对当代山水画的借鉴价值,给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上带来的启发与思考。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绘画语言有其独特魅力所在,研究其语言形式,无疑会给当今山水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突破。(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桐瑀[3](2018)在《刍议传统青绿山水绘画的现代性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绘画是随佛教绘画东传而来,并被中国画家改造而成的一个画科,它对中国山水画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曾出现了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赵伯骕、王履、仇英、吴历等"青绿"大家,他们都是传承与发展青绿山水绘画的重要人物。然而,近现代(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8年12期)
刘轲[4](2018)在《浅谈仇英山水绘画中的文人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仇英山水绘画虽以精工青绿示人,但具备宋朝以来文人画之精神,承前启后,虽出身贫寒,始于漆画,但齐集明代画坛。山水追踪溯源,精于摹古,不拘一家,落笔乱真。常拜访名仕,潜心学习,创作青绿山水,用笔萧疏,意境简远,以文人情怀关注人和自然,表现自我,以高格调,雅生活为贴入点,工巧入神。正因仇英深知自己出身不为正统精进学习,不断进取,受文人影响,书香熏陶,再加天资颇高,虚心学习进入明四家并得到认可,这位唯一不是文人的画家说明了在他身生所体现的文人精神不应该以出身评判。(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14期)
[5](2018)在《玉铸奇峰》一文中研究指出张道兴:他对传统的认识和应用很讲究明代画家黄公望经营7年,画就传世经典《富春山居图》,数百年来许多人苦心研究,心追手摹,只是形迹相似,境界相去甚远。时人一般不轻易画长卷,主要是心性不通,难有突破。佘玉奇《溪山清气图》长卷,走近了看和远处看,都感(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8-07-21)
徐媛媛[6](2018)在《魏晋南北朝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这时期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难。儒家所宣扬的仁义道德在这一时期完全失去了现实意义,信仰出现了危机,人们开始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这是人的自觉的表现,同时也成就了文的自觉。这个文不仅指文学,还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由于这时期政治混乱,道家思想盛行,玄学的产生及佛教的传入等因素,使得很多魏晋士人开始游逸于山水,并创作了许多的山水画及山水画论。尽管这一时期是山水画的萌芽时期,但山水画论中蕴藏着丰厚的山水绘画美育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促进了山水绘画的独立,同时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开始关注自我情感的表达以及对道的体悟,强调创作者和观赏者的审美感受,这是对儒家“诗教”、“乐教”的超越,是道家美育思想的代表,促成了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的形成,无疑在整个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同时,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美育实践活动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从政治的混乱、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佛教的传入等方面深入研究对当时文人生活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下,山水画逐渐从人物故事画中独立出来,人们开始自觉地对自然进行审美,为这时期的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第二章主要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山水画论及其包含的美育思想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并结合这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论述了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的发生和发展。第叁章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部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出发,阐述这一时期的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魏晋南北朝绘画美育思想可以一言以蔽之:以形媚道。它以“畅神”为目的,并包含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这个过程以符合审美主体要求的“质有而趣灵”的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审美主体通过“澄怀”、“味象”、“神思”等审美体验过程,对山水进行体道、悟道,并达到“畅神”的境界。这个体系还提出了对创作方法的要求,那就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不论是对自然山水的创作或欣赏,还是对山水艺术,这个体系都是适用的。第四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主要包括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上的价值以及当代启示两个方面。魏晋南北朝山水绘画美育思想打破了之前儒家美育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重视艺术的形式美以及对人的审美功能,是道家美育思想的代表,这无疑在中国古代美育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就其当代启示来讲,魏晋南北朝山水绘画美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当代人对自然美与环境美的认知与体验,有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有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魏晋南北朝山水绘画美育思想对当代美育体系的建构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8-06-01)
李国良[7](2018)在《百年河北山水绘画史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省处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西边依靠太行山,北边与内蒙古接壤,东边毗邻渤海,南方连接河南诸省。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呈现出半湿润半干燥的状态,这里的四季较为分明,冬天寒冷,夏天炎热,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地较为干旱。河北省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蚩尤就曾在河北征战并进行融合,由此开创了中华的文明历史。这些自然的地理环境和北方特点形成了河北人独有的性格特征与生活习俗,他们的行(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8年08期)
王佳琳[8](2018)在《浅析王原祁“龙脉山水”绘画体系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绘画艺术承接元、明余韵,文人画日益占据主流。以摹古创新深受皇家喜爱的"四王"画派,占有领导地位。"四王"画派以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为主要代表对元四家和董其昌的画学思想进行继承发展,他们倡导的摹古集大成的画学思想对后世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原祁作为"四王"中最年轻的一位提出的"龙脉山水"画学思想更是将摹古创新的笔墨语言发挥到极致,通过将古人的名作构图搬前挪后,达到一种新的构图布局,再利用娴熟的笔墨技巧融入画面框架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精神。"龙脉山水"以"龙脉"概念为贯穿整个画面的线索来突显气韵,意以气韵为本体,气韵和气势相贯通,建立了以气韵为本体的文人山水画学理论体系。这是对晋朝谢赫以来"气韵生动"画学思想命题的继承和新发展。(本文来源于《东方藏品》期刊2018年04期)
沈一欣[9](2018)在《唐代山水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发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成为独立的画派。中国的国画文化源远流长,从黄河中下游地域出现的原始绘画算起,已经超过了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国画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数个历史阶段。秦朝以前的时期主要以帛上作画为主。从秦朝到汉朝则主要以墓室和宫殿的壁画为主。从东汉到隋唐初是中国国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以花鸟和山水为主要形式的绘画得到了重要的发展。隋唐中期到宋朝之前的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潮,这一时期的主要绘画(本文来源于《名家名作》期刊2018年01期)
马有度[10](2018)在《花鸟山水绘画乐》一文中研究指出乐天兄:上次告诉你我的书法差劲,今天谈的绘画,我更是只能涂鸦。好在我很喜欢观赏,从中感受快乐,也多少有点补偿。我更关心的是绘画给人健康长寿带来的好处。长寿画家,不胜枚举。蒋兆和活了82岁,李苦禅活了84岁,沈尹默活到89岁,何香凝、齐白石皆年逾九旬,上海画家沈迈士还享96岁高寿,广东画家冯钢百则百岁出头。为什么古今画家大多健康长寿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绘(本文来源于《科学养生》期刊2018年02期)
山水绘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绿山水画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水墨山水画所取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们对自然的重视、对色彩的渴望,又给以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带来一个很好的契机。林容生是当代山水画坛中对青绿山水画研究有所成就的画家,他不仅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的继承与发扬,也强调与西方艺术思想的融会贯通。在他的画中,对于西方构成感的技法处理俯拾皆是,浑然天成。林容生在青绿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与内涵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个人特色鲜明的绘画形式内容,尤其是其色彩,更被赞为“不落纤尘之明澈”。本文旨在全方位地从视觉感受上和心灵感受上,去认识、了解林容生以及他的青绿山水,力图开拓中国青绿山水画新视野、新思维。本文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研究论述。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林容生艺术成长历程与现代青绿山水画表现形式的发展,接着从四个角度分析研究了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语言的形成原因,进一步了解林容生与其青绿山水画。第二部分,着重结合林容生的优秀青绿山水画作品案例,分别从构图形式、造型结构、色彩性格、材料表现与画面表达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林容生绘画的形式语言特点。第叁部分,从林容生青绿山水画中的内涵出发,把握其题材内容中的“还乡精神”以及对于画面意境的表达,分析画面中深层次的情感内容,更进一步了解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语言特色。第四部分,总结探究了上述林容生青绿山水画语言对当代山水画的借鉴价值,给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上带来的启发与思考。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绘画语言有其独特魅力所在,研究其语言形式,无疑会给当今山水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突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水绘画论文参考文献
[1].黄怡争.广西山水绘画作品中的诗境[J].艺术品鉴.2019
[2].孙蓉蓉.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绘画语言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
[3].张桐瑀.刍议传统青绿山水绘画的现代性可能[J].美术观察.2018
[4].刘轲.浅谈仇英山水绘画中的文人精神[J].大众文艺.2018
[5]..玉铸奇峰[N].中国文化报.2018
[6].徐媛媛.魏晋南北朝山水绘画美育思想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8
[7].李国良.百年河北山水绘画史略[J].东方收藏.2018
[8].王佳琳.浅析王原祁“龙脉山水”绘画体系及影响[J].东方藏品.2018
[9].沈一欣.唐代山水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研究[J].名家名作.2018
[10].马有度.花鸟山水绘画乐[J].科学养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