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

蔡泽华[1]2009年在《中国海运集团并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国际海运业加快了集约化进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海运业掀起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航运业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近年来国外航运企业纷纷进入我国航运市场,对我国航运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目前排名国内第二大的航运企业——中国海运集团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海运集团实施并购策略,增强企业实力,从而能为提高国内航运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维护国民经济命脉抛砖引玉。本文从航运业并购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航运业并购产生的必然性,然后结合中国海运集团的“航运主业做强做大,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中国海运集团必须实施并购。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海运实施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目标企业选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资金支付方式选择、并购后企业整合。最后本文研究了中国海运集团实施并购系统环境中政府支持、法律环境、配套政策、资本市场、中介职能和就业问题的一些不足。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比较透彻地分析了航运业并购产生的必然性,即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航运厂商博弈的理性选择。二是结合了航运业和中国海运集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中国海运集团实施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研究了并购后企业整合中需要注意的人力资源整合、信息系统整合、经营整合以及文化整合问题,有助于企业减少并购风险,提高并购效果。

许多涛[2]2006年在《国际集装箱班轮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是世界航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航运市场宏观格局的调整与演变以及航运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传统的航运竞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海运的需要,集装箱班轮运输业掀起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纷纷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并购的企业,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以便在世界航运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集装箱班轮业兼并和收购的动因,归根到底是由现代航运企业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即实现企业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海运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改造被并购班轮企业的混乱及低效的管理方法,有效利用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获得的价值大于兼并收购前两个海运企业价值的简单相加,即产生了“1+1>2”的效果。与内部发展相比较,采用企业兼并收购的战略具有快速性、低风险性和经济性的明显的优势。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集装箱班轮业发生大规模并购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以为中国航运企业规模增长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所裨益的思路。在国际海运业大规模并购的背景下,本文为中国航运企业如何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些战略和战术上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首先给出集装箱班轮企业并购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集装箱班轮企业四种联合的形式,并对几种联合形式进行了比较。接着,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集装箱班轮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和集中度的分析,得出目前集装箱班轮市场是寡头垄断的市场,以此为基础,比较航运企业从独立决策到战略联盟,再由战略联盟到并购的运量和收益变化,指出集装箱班轮企业进行并购的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本文从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的角度对集装箱班轮企业的并购的过程、定价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结合我国集装箱班轮企业联合的现状,给出了中国集装箱班轮企业进行兼并、收购的建议。

姜征宇[3]2002年在《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催生下的产权社会化,使企业成为可直接交易的商品。企业并购作为产权转让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权的不断变换,不仅使既得的利益分配结构得以改变,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资源配置的日趋优化合理。这也就使得企业并购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企业并购也就必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方式。本文将针对我国新兴的企业并购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围绕并购行为监管、制度完善、及其涉及的国有股转让流动、反收购等相关方面,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作些研究和探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对并购概念、类型,有关企业并购的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些反收购措施在我国的适用与限制作一些进一步的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一下我国企业并购的历史与现状,并在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企业并购动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并购的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判断。第叁部分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一般性表现以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相关理论对当今学术界实业家普遍关心的、而且对我国企业并购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几个核心问题(行政干预、委托代埋、内部人控制等)作进一步理论解析。第四部分则是针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建议主要是围绕企业法人产权(私权)的市场属性和政府权力的公权特征、证券市场的完善、企业的股权结构、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及其制约激励机制的建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等相关方面提出来的。总之,全文主要是以产权制度安排、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种企业并购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率后果等方面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周益利[4]2004年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并购交易陷于低迷状态,而中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过去5年内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额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环境也给并购交易提出了种种挑战。根据麦肯锡研究: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非常低,不到30%。这引起社会各界对我国企业并购风险的广泛关注。并购活动是由多种活动组成,财务活动是其核心。本文试图对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以期提高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为此,本文通过四部分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类别及定量模型。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论部分。通过对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研究发现,目前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并购财务活动风险论和并购融资活动风险论。通过对两种观点的比较,笔者认为:“界定并购财务风险应结合财务要义、风险的本质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基于此,第一种观点比第二种观点更符合上述要求。在具体内容上,应包括并购投资战略风险、目标公司价值风险、融资风险和财务整合风险。另外,根据并购财务风险的过程性和系统性,采取定量分析即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的解决风险决策问题。”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目前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情况。通过广泛研究发现,近年我国政府通过颁布诸多法规以规范并购市场;社会团体举行各种论坛探索我国并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企业在并购实践中对风险采取了众多谨慎做法,种种迹象表明,并购风险已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另外,通过对我国近期大量并购案例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存在诸多风险,主要有:国有产权流动风险;委托代理风险;盲目性并购风险;虚假财务报告风险;定价方法不客观风险;融资渠道狭隘、支付方式单一风险。第叁部分主要分析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博弈论对上述风险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国有产权流动风险源于我国特殊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即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不合理,导致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国资委)错位,所有权虚置,形成内部人控制,进而导致谈判复杂和兼并后产权不明的可能;委托代理风险除了与上述产权下的内部人控制有关外,还与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的道德因素有关;盲目性并购风险是因为战略制定复杂且我国企业家能力有限:另外,与决策本身存在的主观因素有关;虚假财务报告风险主要是因信息不对称下,目标公司的机会主义,以及审计活动本身存在风险而致;定价方法不客观风险是因为运用国际通用定价方法受条件限制,以及政府主导意识给定价造成障碍;融资渠道狭隘、支付方式单一,这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有很大关系。 第四部分主要提供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的意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并购已成为国企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同时,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国内外中介机构相继参与我国的并购市场;一系列规范并购市场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和发展完善,各种支付手段不断创新。这都为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鉴于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我国的并购财务风险:首先、引入私资本,适度分散国有股权,创造多元化股权结构;同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力度;开展并购决策阶段风险研究。其次、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查隐形债务;并且,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方法选择应该遵循“应类制宜、适当修正”的原则。最后、多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政策体系,以解决并购融资难问题。

赵文[5]2012年在《我国换股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公司作为经济主体,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其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不得不考虑扩大公司规模,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公司效益的提高、谋求公司进一步发展。公司并购的方式多种多样,以换股形式实现公司的并购,获取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控制权的方式在我国兴起后发展迅速。实践证明换股并购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并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是从我国目前调整换股并购的立法现状与实践运作来看,规范公司换股并购行为的系统性法律体系仍旧缺失,换股并购中特殊利益主体权益易受侵害、换股并购法律程序不健全、换股并购中换股比例确定方法的非理性等因素客观上增加了我国换股并购应用的法律风险。为防范上述风险,更好的引导我国换股并购朝着更加健康、更有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们应结合我国换股并购实际,分析讨论其中存在的具体法律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思维系编排论文整体框架的基本思路。论文首先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两种不同的视角阐述换股并购的基本理论后,着重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换股并购应用中存在的叁个具体问题,一是有关立法规制的不足,二是特殊利益主体权益保护的失衡,叁是有关换股比例确定方法的非理性选择,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奠定了本文的立论基础。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尽快完善规范换股并购的法律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为我国换股并购的规模化实施提供指导,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

冯玮袆[6]2018年在《企业并购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在保持自身主业发展优势的同时,为持续不断地保持盈利能力或谋求更大层次的发展,开始主动出击并购目标企业。目前,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将企业合并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两种处理方法。而对于具体某个企业来说,并购业务并不经常发生,并购的会计处理对于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来说,容易出现理解和应用上的困惑和误区。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的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不同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企业并购会计处理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实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熊进光[7]1999年在《企业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并购风起云涌,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86年至1996年十年间,共发生企业的兼并与重组2万余起,平均每年2O00余起广而外商直接投资并购我国企业也已成为其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面对企业并购浪潮的兴起,我国法律却明显滞后,许

刘青华[8]2006年在《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道路运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道路运输业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面对外资运输企业的进入和竞争,问题显得更加严重。概括说来,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小、散、乱,此状况至今仍未改变,这严重影响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使其无法应对WTO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道路客运市场放开后,国有、集体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在逐步缩小,并与诸多个体运输经营者形成了过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但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具有影响力的道路客运企业,大多数企业还在行政分割的因素下在本辖区经营。即使在同一市场内,也往往有多家道路客运企业同时存在,而提供的服务又极为相似。产品界限的极度模糊化,形成了不良竞争。因此,加快我国道路客运企业的并购整合,实现我国道路客运业的跨越式发展是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并购是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完善公司治理问题的途径之一。但由于道路运输行业带有公用事业的色彩,再加上过去一直属于政府所有的体制,所以其并购具有一些与别的行业或企业不同的特殊性。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自企业上市以来,先后策划了多起并购,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并购效果,其并购经验对于同行业中其他有意实施并购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江西长运的并购行为作为研究背景,以企业并购理论和运输经济学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对江西长运的特殊并购动因和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图从中探寻一些对道路运输企业并购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背景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并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江西长运动因分析。首先介绍江西长运并购概况。其次通过从一般企业的并购动因出发,结合江西长运的行业特性,研究江西长运具有自身特色的并购动因。 第叁部分:江西长运并购绩效研究。首先针对前一部分分析的具有行业特性的并购动因,评价江西长运是否达到并购动因所要求的并购绩效;其次,结合一般企业的并购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并购给江西长运带来的绩效。 第四部分:江西长运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本章主要阐述江西长运在目前的形式下进行并购所遇到的主要阻力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理论角度

钱锐[9]2004年在《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并购动机、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并购绩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并购动机、企业价值评估等将影响并购绩效,影响并购根本目的的实现。任何一种并购动机的理论均无法解释所有的并购行为,企业具体并购动机受其环境制约。企业价值评估对企业收购价格的确定、并购绩效有重要影响,我国资产评估不规范,评估方法有待改进,本文介绍了西方普遍采用的自由现金流量评估法,并建议在我国并购实务运用该种方法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并购绩效是检验企业并购行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检验,我国学者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本文在传统的运用财务指标对并购前后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值指标体系以更加完善我国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并购动机、并购企业价值评估和并购绩效分析叁者之间密切相关,所以本文选取了这叁方面来进行讨论和阐述,希望能够改善影响我国企业并购动机的环境,强化并购动机并使之趋向理性化;建立规范的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对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

徐文丽[10]2007年在《对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并购会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可能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并购所采用的财务方式和会计方法不同,又会导致不同的财务后果。因此,企业并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要避免盲目性;同时,要组建并购专项基金,拓宽并购筹资渠道;还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制度建设,规范并购会计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海运集团并购若干问题研究[D]. 蔡泽华. 复旦大学. 2009

[2]. 国际集装箱班轮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D]. 许多涛. 上海海事大学. 2006

[3]. 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D]. 姜征宇. 厦门大学. 2002

[4].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D]. 周益利. 江西财经大学. 2004

[5]. 我国换股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赵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研究[J]. 冯玮袆. 中国集体经济. 2018

[7]. 企业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熊进光.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8].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D]. 刘青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06

[9]. 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D]. 钱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4

[10]. 对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徐文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标签:;  ;  ;  ;  ;  ;  ;  ;  ;  ;  ;  

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