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末端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釉原蛋白羧基末端肽,釉原蛋白,成釉细胞,细胞增殖
末端肽论文文献综述
刘敏,王睿捷,宋丹阳,杨随,谭陶[1](2020)在《釉原蛋白羧基末端肽加速细胞周期促进成釉细胞系ALC细胞增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釉原蛋白羧基末端肽(C-terminus of the amelogenin peptide,AMG-CP)作为一种小分子内源性短肽,在物种间的序列高度保守,提示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参与重要的生理过程。有研究表明AMG-CP对成牙骨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有调控作用,但是AMG-CP对成釉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AMG-CP对成釉细胞系AL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人工合成并通过液相色谱和质谱检测AMG-CP合成情况。使用x CELLigenceRTCA实时细胞分析系统观察0,0.5,1,2 mg/L AMG-CP对ALC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0,1,2 mg/L AMG-CP对ALC细胞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0,1,2 mg/L AMG-CP对ALC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MCM2、MCM5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0,1 mg/L AMG-CP对ALC细胞表达细胞增殖相关通路中p-ERK1/2、total-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MAPK-ERK1/2通路抑制实验,在ERK阻断剂U0126作用下阻断ERK1/2磷酸化,检测AMG-CP对AL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AMG-CP促进ALC细胞增殖,群体倍增时间降低,并存在浓度梯度依赖性;②与对照组比较,AMG-CP具有加速细胞周期的作用;③与对照组比较,AMG-CP可以上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DK4、MCM2、MCM5的表达;④与对照组比较,AMG-CP可以上调p-ERK1/2表达,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⑤U0126抑制MAPK-ERK1/2通路激活后,AMG-CP失去对ALC细胞促增殖作用;⑥以上结果证实AMG-CP可以激活MAPK-ERK1/2通路,加速细胞周期,进而促进ALC细胞增殖,提示AMG-CP具有促进成釉细胞增殖的潜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刘珊,张明霞,刘伦志,向海燕[2](2019)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取得肾组织标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纤维化程度;Spearman分析PCⅢ及PⅢNP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PCⅢ和PⅢNP水平探讨肾纤维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预测PCⅢ及PⅢNP在Ⅱ度肾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肾纤维化程度的升高,患者PCⅢ和PⅢNP的水平逐渐升高(P<0.01)。PCⅢ和PⅢNP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s=0.820,P=0.000;rs=0.806,P=0.000)。PCⅢ对Ⅱ度肾纤维化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45%、83.93%,ROC曲线下面积0.96,95%CI=0.890~0.991;PⅢNP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92.86%,ROC曲线下面积0.93,95%CI=0.849~0.976;两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CⅢ:OR值为1.151(95%CI=1.035~1.280,P=0.009);PⅢNP:OR值为1.198(95%CI=1.039~1.380,P=0.013)。结论:血清中PCⅢ及PⅢNP水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对重度肾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边平达,寿张轩,李秀央,应奇峰,陈锦平[3](2018)在《高龄男性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的独立相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龄(≥80岁)男性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对423例高龄男性进行伴随疾病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进行骨代谢、血生化、性激素和贫血等指标的检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高龄男性血清CTX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高龄男性血清CTX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甲状旁腺素(β=1. 281,P=0. 001)、喝牛奶(β=-45. 882,P=0. 016)、雌二醇(β=-2. 306,P=0. 003)、服用钙剂(β=-64. 244,P=0. 008)、叶酸(β=-3. 719,P=0. 033)、室外运动(β=-53. 059,P=0. 028)和血钠(β=7. 421,P=0. 029)。结论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和血钠水平,提高血清叶酸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能是降低高龄男性血清CTX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孙向阳,干志红,张皓[4](2018)在《心律失常患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35例为心律失常组;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9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组被进一步分为I级组(37例)、Ⅱ级组(39例)和Ⅲ~Ⅳ级组(59例)。测定比较各组间血清脑钠肽(BNP)、PⅢ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分析心律失常患者血清PⅢNP水平与BNP、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组血清BNP [(1132.88±32.84)μg/L比(1984.63±84.61)μg/L]、PⅢNP水平[(26.44±5.89)ng/ml比(52.51±10.85)ng/ml]、LVEDd [(53.38±4.81)mm比(62.12±5.35)mm]和LVESd [(41.23±5.93)mm比(53.19±6.86)mm]均显着升高,LVEF [(49.85±4.57)%比(34.83±4.53)%]显着降低,P均=0.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BNP [(1242.68±36.71)μg/L比(1481.83±46.09)μg/L比(1938.39±51.94)μg/L]、PⅢNP水平[(34.36±5.92)ng/ml比(47.81±6.35)ng/ml比(60.94±6.74)ng/ml]显着升高,且I级组<Ⅱ级组<Ⅲ~Ⅳ级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ⅢNP水平与LVEDd、LVESd呈显着正相关(r=0.329,0.463,P=0.043,0.029),与LVEF呈显着负相关(r=-0.351,P=0.036)。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血清PⅢNP水平显着升高,与患者心室结构、心功能指标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孙明伟,单亦初,张丽华[5](2018)在《基于胍基化标记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的N末端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起点,而且参与和调节蛋白质各项生理功能。此外,蛋白质N末端的研究还可以为揭示蛋白酶的作用机理提供重要信息。生物样品体系中蛋白质的组分复杂,含量动态范围宽。此外,"鸟枪法"策略使样品的复杂度进一步增加,这使得质谱分析过程中N末端肽信号易受到大量非N末端肽的抑制而影响其检测。对蛋白质N末端组学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实现蛋白质N末端肽的有效富集。目前常用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反向富集方法需要对蛋白质中赖氨酸侧链氨基进行二甲基化或者乙酰化封闭。这导致赖氨酸无法被胰蛋白酶酶切,产生的N末端肽序列太长从而难以被质谱鉴定。针对这一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胍基化标记的蛋白质N末端肽富集方法。基于吡唑-1-氨基亚胺的胍基化反应,可以实现N末端氨基和赖氨酸侧链氨基的高效标记,并且N末端氨基和赖氨酸侧链氨基的胍基化标记有助于提高肽段的质谱响应。胰蛋白酶对胍基化赖氨酸具有较高的酶切效率,有利于获得长度适合被质谱鉴定的肽段。基于以上原因,基于胍基化标记的蛋白质N末端肽分析方法,可以实现高覆盖度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鉴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0-25)
王军凯,李丽[6](2018)在《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骨唾液酸蛋白在甲状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pyridinoline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I CTP)和骨唾液酸蛋白(bone s ialoprotein,BSP)在甲状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1 0 2例,分为无骨转移组和骨转移组,采用So l owa y分级将骨转移组病例分为4级(0~I I I级),ELI SA测定血清I CTP和BSP水平。半年后再次评估骨转移情况。结果:骨转移组血清I CTP和BSP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骨转移组中随着转移病灶数目的增加,血清I CTP和BSP水平逐步升高,与病情进展呈显着正相关(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显示:血清I CTP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截断值为18 U/L,灵敏度85.2%,特异度98.9%,ROC曲线下面积0.967;血清BSP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截断值为2.8 g/L,灵敏度87.9%,特异度99.1%,ROC曲线下面积0.976;初诊骨转移组和新发骨转移组的I CTP和BSP水平均显着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结论:血清I CTP和BSP可用作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参考指标,通过对二者水平的监测可预测骨转移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陈玲凡,单亦初,张丽华,张玉奎,范润龙[7](2018)在《基于二辛基化标记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富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末端的研究不仅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注释十分必要,还能够为蛋白酶作用机理的揭示提供重要信息.针对传统蛋白质组N末端肽富集需要采用大量去除材料导致N末端肽回收率低,以及步骤繁琐、样品损失等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二辛基化标记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反向富集方法,可以在单次反相色谱分离中实现非N末端肽的去除.以酵母蛋白质酶解产物为样品对方法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较高的二辛基化标记效率(93%),且非N末端肽经二辛基化标记后能够显着偏移至强保留区.将其应用于酵母蛋白质N末端组的分析,共鉴定到237条蛋白原始N末端肽和133 neo-N末端肽,较富集前分别提高了2.1和3.3倍.此外,将该方法结合多种酶切方式,使N末端肽和neo-N末端肽的鉴定数目进一步提高37%和60%,促进了蛋白质N末端组鉴定覆盖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刘燕,刘晓辉,宋艳玲,焦建雄,艾文婷[8](20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73例,不稳定斑块组116例和无斑块组77例,另选择80例无颈动脉狭窄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ⅠCT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水平。结果:梗死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均显着升高,不稳定斑块组较稳定斑块组血清ⅠCTP、MMP-2和MMP-9均显着升高,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仅血清ⅠCTP明显升高。双侧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均显着高于单侧颈动脉斑块患者。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CTP水平显着升高,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均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陈凯,马玉奎,刘天斌,贾庆文[9](2018)在《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YKY-011毒性试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含量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的含量检测方法,用以评估YKY-011重复给予食蟹猴毒性试验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验证考察了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性,并对YKY-011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食蟹猴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建立并验证了灵敏度高、稳定性良好的检测猴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YKY011在给药2周后较给药前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开始下降,且与同剂量市售对照组下降幅度相当。结论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可用于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检测,YKY-011可有效降低食蟹猴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水平,并与市售对照品降低幅度类似。(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马伟凤,王亮,张妍,宋晓艳,陈立英[10](2017)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水平。方法骨内科住院的70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有无痛风性关节炎分为研究组35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平均年龄(70.94±14.32)岁;对照组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平均年龄(67.54±12.9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S-CTX、血清OC、BAP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两组骨密度,并测定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OC、S-CTX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BAP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及甘油叁酯(TG)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高、体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ESR、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及骨密度无显着差异。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处于高转化状态,可为临床用药及用药后评估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23期)
末端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取得肾组织标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纤维化程度;Spearman分析PCⅢ及PⅢNP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PCⅢ和PⅢNP水平探讨肾纤维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预测PCⅢ及PⅢNP在Ⅱ度肾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肾纤维化程度的升高,患者PCⅢ和PⅢNP的水平逐渐升高(P<0.01)。PCⅢ和PⅢNP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s=0.820,P=0.000;rs=0.806,P=0.000)。PCⅢ对Ⅱ度肾纤维化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45%、83.93%,ROC曲线下面积0.96,95%CI=0.890~0.991;PⅢNP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92.86%,ROC曲线下面积0.93,95%CI=0.849~0.976;两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CⅢ:OR值为1.151(95%CI=1.035~1.280,P=0.009);PⅢNP:OR值为1.198(95%CI=1.039~1.380,P=0.013)。结论:血清中PCⅢ及PⅢNP水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对重度肾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末端肽论文参考文献
[1].刘敏,王睿捷,宋丹阳,杨随,谭陶.釉原蛋白羧基末端肽加速细胞周期促进成釉细胞系ALC细胞增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2].刘珊,张明霞,刘伦志,向海燕.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
[3].边平达,寿张轩,李秀央,应奇峰,陈锦平.高龄男性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的独立相关因素[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
[4].孙向阳,干志红,张皓.心律失常患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
[5].孙明伟,单亦初,张丽华.基于胍基化标记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分析方法[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王军凯,李丽.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骨唾液酸蛋白在甲状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
[7].陈玲凡,单亦初,张丽华,张玉奎,范润龙.基于二辛基化标记的蛋白质组N末端肽富集方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
[8].刘燕,刘晓辉,宋艳玲,焦建雄,艾文婷.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8
[9].陈凯,马玉奎,刘天斌,贾庆文.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YKY-011毒性试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含量的检测[J].药学研究.2018
[10].马伟凤,王亮,张妍,宋晓艳,陈立英.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