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郊区化论文-黄烈佳,代琳,宋彦

住宅郊区化论文-黄烈佳,代琳,宋彦

导读:本文包含了住宅郊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居住福利,住宅郊区化,福利测度,因子分析

住宅郊区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烈佳,代琳,宋彦[1](2018)在《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福利及其差异测度——以武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其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文章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福利的视角,探讨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福利的组成要素,测度住宅郊区化发展过程中居民的居住福利,明确居民福利的差异,为政府进行住宅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借鉴。研究得出:(1)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住宅品质与住宅价格是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福利的四大组成要素。其中商业配套的满意程度对基础设施贡献最大,空气质量的满意程度对自然环境的贡献最大,购房的首付款承受范围的满意程度对住宅价格的贡献最大,而居住的小区物业管理的满意程度对住宅品质影响最大;(2)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住宅品质与住宅价格是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福利的四大主要组成。其中,自然环境的解释作用最强,其标准解释系数为0.377,其次是住宅品质(0.343)和基础设施(0.264);住宅价格(0.255)的解释作用最弱;(3)在居民福利变化方面,郊区和城市中心区居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住宅价格以及居住环境这叁个方面;(4)郊区较低的住宅价格,减轻了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购房压力,增加了他们选择住宅区位的可行能力,即有利于增加居民的居住福利。(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段美权[2](2017)在《对住宅郊区化模式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发展,分析住宅郊区化出现的原因和必然性,对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同时总结了住宅郊区化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7年04期)

向利[3](2016)在《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民的居住福利差异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2015年来连续五次降息降准,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由于中心城区可利用开发的土地不多且开发高,作为理性经济人,开发商的选择度不大,因此,开发商们纷纷选择在郊区拿地盖房,郊区新起的楼盘随处可见。如此多的楼盘在开发,不仅映射了楼市的火爆,映射了人们对住宅需求的旺盛,也映射出武汉市住宅郊区化现象越来越突出。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住宅郊区化能够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疏散中心城区的密集人口转向郊区,带动郊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缩小城市与郊区的二元结构差距等。但是,在住宅郊区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规划不合理、肆意扩张导致郊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通勤成本较高,交通及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这些因素将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住宅向郊区有序发展,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论文从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差异性出发,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来研究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民居住福利的差异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福利、住宅郊区化、居住福利进行了界定,根据森的可行能力选取了住宅价格、住宅品质、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社会关系、升值潜力七大功能性指标;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心城区和郊区在这七大维度上的差异;最后以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差异为出发点,针对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促进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健康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6-04-15)

黄烈佳,张萌[4](2015)在《基于住宅消费行为的住宅郊区化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住宅郊区化的影响因素,可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城市住房发展政策、调控住宅郊区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以武汉市为例,从住宅消费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住宅郊区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住宅价格、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升值潜力是影响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发展的五个主要因素;(2)在五大因素中,住宅价格对武汉市住宅郊区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升值潜力、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影响最小的是周边配套设施;(3)调控住宅郊区化,改革住宅用地出让制度是关键。(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代琳[5](2015)在《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民福利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中心区在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人口和用地过度集聚,产生了住房短缺、地价高昂、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城市郊区宽敞的居住空间、低廉的房价、优美的居住环境、日益便利的交通设施和不断完善的生活配套,这些都对市民有较大的吸引力。住宅郊区化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它能够疏散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促进郊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更加合理等。然而,在住宅郊区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城市通勤流量增大、郊区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不完善、住宅空置率高等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规划,任其扩张,则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提倡效率和公平兼顾,对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分析其他特定社会人群的福利情况,提供对应的政策分析建议也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住宅郊区化趋势明显,因此,论文以武汉市为例,对住宅郊区化过程中的居民的福利进行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郊区和城市中心区居住差异性。首先,论文在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对福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福利测度和住宅郊区化进行了研究综述。其次,对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和住宅郊区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影响居民福利的因素进行选取,从定性的方面分析各因素对于居民福利的影响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实地走访及网络问卷的发放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影响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居民福利的四个因素:住宅品质、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住宅价格,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各个因素对居民福利影响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住宅品质对居民福利影响最大,其次是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因素中对居民福利影响较小的是住宅价格。在居民福利变化方面,居住郊区和城市中心区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住宅价格和居住环境这叁个方面,即居民的福利变化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配套设施方面不完善、房价相对较低、自然环境好这些层面上。最后以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居影响民福利的因素作为出发点,针对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5-05-22)

张萌[6](2013)在《基于住宅消费行为理论的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也逐年蓬勃发展起来。从大城市到小城镇,随处可见新起的楼盘。楼盘的开发量之巨大,也映射了人们对住宅需求量的居高不下。然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住宅,却由于价格的昂贵导致很多人买不起。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楼盘,更是让人望而却步。于是,很多人便把眼光渐渐往郊区住宅转移。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市,也开始了住宅郊区化的进程。住宅郊区化可以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住宅郊区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论文从住宅消费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郊区住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郊区和住宅郊区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武汉市住宅的范围界定原则,然后通过对武汉市郊区住宅市场的调查和资料搜集,分析了武汉市住宅郊区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论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影响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发展的五个因素,包括住宅价格、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升值潜力;然后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各个方面的因素对住宅郊区化的影响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最后,以武汉市住宅郊区化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针对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健康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3-04-01)

涂露芳[7](2012)在《新房成交八成都在五环外》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房地产开发郊区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今年1至4月,北京新盘成交近八成集中在五环外,相比去年同期的比重上涨了一成。业界专家分析,像北京这样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住宅郊区化是必然趋势,但一定要防范规划滞后催生一批新睡城,从而加剧交通压力。   现象:(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2-05-14)

李萍萍[8](2011)在《住宅郊区化 绿色健康城——太原店坡新村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店坡新村立足自身优势,顺应住宅郊区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住宅郊区化"、"绿色健康城"的开发理念。规划率先让地段价值逐步弱化,使超越地段的环境影响力得到强化。店坡新村的建设将成为太原市住宅郊迁的先锋实践,也是对住宅郊区化规划模式的有益探索。(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期刊2011年07期)

查珑珑,王宇辉[9](2011)在《关于城市住宅郊区化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对当前我国的郊区化城市住宅趋势的分析为主要内容,从我国现阶段郊区化住宅之现状,促进和限制我国郊区化住宅发展的因素以及郊区化住宅趋势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利弊等几个方面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1年04期)

封丹,Werner,Breitung,朱竑[10](2011)在《住宅郊区化背景下门禁社区与周边邻里关系——以广州丽江花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破碎城市"的典型表征,西方学者对门禁社区持负面态度,然而门禁社区在不同区域的出现受制于当地的社会文化要素,并可能对当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在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门禁社区与周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邻里的联系和社会关系,并通过分析门禁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和围墙内外居民彼此间的态度和社会交往来探讨门禁社区的影响。以广州番禺南浦岛丽江花园为案例地,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与南非、阿根廷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门禁社区与周边邻里存在功能性互动,并未给周边邻里造成被隔离和被歧视的心理,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反而为不同阶层和不同生活背景的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和沟通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住宅郊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回顾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发展,分析住宅郊区化出现的原因和必然性,对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同时总结了住宅郊区化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住宅郊区化论文参考文献

[1].黄烈佳,代琳,宋彦.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福利及其差异测度——以武汉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

[2].段美权.对住宅郊区化模式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7

[3].向利.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民的居住福利差异测度研究[D].湖北大学.2016

[4].黄烈佳,张萌.基于住宅消费行为的住宅郊区化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

[5].代琳.武汉市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居民福利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D].湖北大学.2015

[6].张萌.基于住宅消费行为理论的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影响因素研究[D].湖北大学.2013

[7].涂露芳.新房成交八成都在五环外[N].北京日报.2012

[8].李萍萍.住宅郊区化绿色健康城——太原店坡新村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

[9].查珑珑,王宇辉.关于城市住宅郊区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1

[10].封丹,Werner,Breitung,朱竑.住宅郊区化背景下门禁社区与周边邻里关系——以广州丽江花园为例[J].地理研究.2011

标签:;  ;  ;  ;  

住宅郊区化论文-黄烈佳,代琳,宋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