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先进的井中地震技术实现薄层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蔡志东[1](2021)在《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化,地质、钻井、地球物理等油气勘探技术持续进步,综合应用多种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不同勘探方法之间存在着刻画尺度差异。井中地震数据以其信噪比高、频带宽、波场信息丰富等特点成为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方法的纽带。从井中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出发,分析了井中地震技术的桥梁作用。一是在钻探与地震勘探之间起到的分辨率弥补、精细层位标定、测井曲线校正等作用;二是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勘探方法之间发挥了井控时深转换、地层深度预测、储层物性预测等作用;三是在纵波与横波地震勘探之间为地震波性质研究、纵横波域的转换、拟横波声波速度求取、纵横波联合反演等提供支持;四是在地震勘探向精细油藏开发延伸的过程中发挥了地震地质导向、精细构造解释、井控地层属性筛选和储层压裂监测等作用;五是为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联合研究搭建桥梁,时移井中地震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在该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柯淇,王治国,高静怀,王彦飞[2](2021)在《金属矿产资源探测的地震方法:综述与展望》文中提出当前,由于金属价格的不断升高和寻找浅层矿床难度的日益增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必将向更深层发展.因而,地震方法已经成为用于金属矿探测的一种更重要的工具,以实现对深埋矿藏的构造进行清晰成像,帮助深层矿床的直接定位.本文回顾了硬岩环境下的地震方法,涵盖了岩石物理性质、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等.通过梳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欧洲,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的一系列广泛的研究案例,本文逐一论述了二维反射地震方法、三维地震方法、被动源与主动源联合地震方法、地震与其他地球物理场的联合反演等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技术进展和取得的探矿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当前金属矿地震探测中的得失,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潜在方向,以供勘探地球物理同行参考.特别建议了,必须开发金属矿勘探专用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诸如被动源与主动源的联合成像技术、多地球物理场联合反演技术、矿体的超分辨率反演技术、矿体内部非均质性的分析技术、矿体人工智能解释技术等,力争实现我国金属矿地震探测技术的原始创新.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3](2021)在《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经济社会对资源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在采资源正在枯竭,供需矛盾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对陆地盲区、深地和深海的资源勘探极为重视,同时未来勘探对象更为隐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勘探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地球物理方法作为勘查技术中最有效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为满足勘探任务的需求,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在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仪器研发和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详细阐述我国的金属矿、煤矿、油气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归纳了相应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新进展,对深地资源的勘探开发进行了展望,为资源与能源开发提供参考.
王赟,文鹏飞,李宗杰,刘佳,李孟泽[4](2020)在《多分量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简单回顾了地震各向异性理论与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针对石油工业领域需求,重点讨论了裂缝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对于页岩、煤层等强各向异性介质,需要突破Thomsen理论的弱各向异性假设;对于多组多尺度裂缝型储层,需要从单斜介质模型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发展现有的等效介质理论;而对于中国广泛分布的陆相薄互层储层,宽方位P波各向异性分析与S波分裂分析需要在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框架下重新认识波场特征,并厘定各向异性异常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主要问题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高精度要求与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不够完善所产生的不匹配。最后,提出了一些值得攻关研究的方向,重点在于现有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需要进一步发展保矢量和动力学特征的方法技术,包括多分量的高维插值波场重建技术、宽方位OVT叠加技术、深海OBS/OBN稀疏采样成像技术以及大起伏海底条件下的PS波深度域偏移成像技术等。
黄鑫磊[5](2020)在《井间井地联合CT成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生存空间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爆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除了传统的向天要空间以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通过井间、井地地震勘探我们能够有效探测地下地层结构,了解探测区域异常体的大小、形态及空间分布情况等,但是将探测成果与钻井资料相结合,存在勘探范围有限,与钻井资料不匹配,精确度不够高等问题。通过VSP测井、井间和井地地震的联合施工,用测井数据进行约束,在数据联合反演后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钻井上的地层信息,提高井间地震的成像精度,对进一步解决城市地下空间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井间地震CT成像是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中关键的步骤之一,也是对地质模型进行反演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来实现VSP地震测井,井间CT以及井地RVSP成像,需要建立不同地层模型,正演模拟测井、井间和井地地震数据,分析三种方法反演结果的优势差异,研究利用VSP地震测井数据来提高成像精度。将井间CT成像结果作为基础速度模型,在其基础上分别联合测井数据以及井地数据,分析测井数据在联合之后对井间CT反演成像分辨率的影响。综合分析三种方式的优势并结合,首先将单一测井数据反演结果与正演模型数据进行对比,然后通过程序编写以及模型设计,将测井与井间结合,以及测井、井间、井地结合,分别与基础井间结果作对比,最终得到预期效果。在由实验模拟进入实际应用过程中解决了激发不一致而影响数据结果这一问题,并成功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综合实验数据以及实际应用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联合VSP地震测井数据后,在反演过程中可以有效约束钻井上的数据,提高射线密度和成像精度并且与钻井资料相一致;(2)井中地震的精度受到炮检距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考虑炮检距的大小带来的工程效率问题。本文用测井、井间、井地地震CT联合成像方法对井间地震工程实例进行施工设计并进行了联合成像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得到井间、井上、井旁的CT剖面,提高了井间地震勘探的精度。因此联合成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论文有图71幅,表15个,参考文献100篇。
陈彦虎[6](2020)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甜点刻画等对反演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系统总结了主流地震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认为高分辨率反演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高于地震分辨率的高频部分,目前的反演技术高频部分得获得主要依靠井插值或者随机模拟,存在反演结果过于模型化或者随机性强的问题,无法满足薄精细储层预测的需求。研究发现相似的岩性组合往往具有相似的地震波形,但是测井曲线由于高频信息的差异导致了相似性较低,通过对测井曲线逐步降低频率滤波,发现当测井曲线滤波到100-200Hz,甚至到200-300Hz,就具有了和地震波形相当的相似性,建立了低频地震波形与高频测井信息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理论基础。在地震波形分类和地震沉积学技术基础上,引入具有纵向高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建立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Seismic Meme Inversion,简称SMI)。该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高效动态聚类,建立了地震波形结构与高频测井曲线结构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反演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2-3m;通过构建不同地震相类型的贝叶斯反演框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控反演。为了验证波形指示反演和波形指示模拟方法的应用效果,利用Marmousi模型与模拟薄储层、砂体叠置、煤层强反射屏蔽砂岩和页岩裂缝孔隙度等4种不同地质条件的正演地质模型开展波形指示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预测2-3m的薄储层,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演结果的高精度。利用陆相薄储层资料、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资料和海相页岩气裂缝孔隙度参数模拟三个实例论证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利用大庆长垣典型的陆相薄互层实际资料开展了波形指示反演,波形指示反演能识别2-3m的薄互层,并且反演精度高,参与井和验证井吻合率达到了 90%和80%。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为薄储层预测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有效地避免煤层强反射强同相轴的影响,可以准确预煤下2-8m的薄砂岩;利用四川盆地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实例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实现了裂缝孔隙度的定量预测,通过和测井曲线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对比,验证了裂缝孔隙度模拟的可靠性。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通过地震波形驱动测井曲线实现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突破了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为薄储层预测、高分辨率储层参数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张蕴榕[7](2019)在《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体钻井是欠平衡钻井的一种,其主要优点在于减小了储层污染,避免了井漏等钻井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钻井速度,节约了钻井成本。然而气体钻井钻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时,易出现由于地层信息预测中产生的误差,不能确切的知道钻头前方的地质情况,从而无法预测出水层位置、待钻地层岩性以及异常高压地层等情况,这样会增大钻井的安全风险,甚至导致钻井事故的发生。运用随钻地震的技术,可以对钻头前地层进行较好判断识别,但目前已有的随钻地震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气体钻井。本文主要开展了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工具的结构设计、室内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井下冲击震源的辐射特性。应用超声波测距实验,确定了利用震动波测量岩石分界面距离理论的可行性,并通过模拟确定了可控震源的震动参数。(2)结合气体钻井工况以及钻铤相关设计规范,对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套筒外径、套筒壁厚以及桶体内外径等关键参数。(3)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影响震动频率的主要因素,验证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工具产生的震动波满足探测波所需的频率。(4)运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可控震源相关参数对滑块运动特性的影响,对可控震源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为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工具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类似工具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瑞合[8](2019)在《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为中心,针对不同尺度地震资料的特点,通过研究不同尺度地震资料波场的关联性,寻求适合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的理论方法,形成了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技术。在联合成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井间地震、VSP和地面地震等不同尺度资料各自的优势,针对其低、中、高不同频带地震资料的特点,研究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技术,在点(零偏VSP)、线(非零偏VSP)、面(井间地震)、体(三维地震)多维空间开展多尺度资料联合成像,以点带面辐射到整个三维工区,以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资料成像分辨率和精度,大幅提高地震成像对小尺度地质体的分辨能力。双程波逆时偏移成像技术是目前公认的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能够适应复杂地质构造和速度的强横向变化,但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亟待解决,本文针对目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存在的一些技术瓶颈及不同尺度地震资料特点,研究形成了以波场分离法、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成像算法和拉普拉斯滤波低频噪音压制方法为核心的多尺度逆时偏移成像技术。首先通过高精度高效率时空双变算法,满足不同网格尺寸、波场主频情况下的地震波场正向外推和反向外推,使其适应地面地震、VSP和井间地震的不同观测方式。然后,通过应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算法,解决了薄互层的多尺度波场成像。与常规互相关成像算法相比,该成像算法可以提高信噪比,同时在振幅保真方面更有优势;最后应用拉普拉斯滤波低频噪音压制方法,在有效消除偏移低频噪声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分辨率特性。在联合成像研究方面,本文基于双程波波动延拓的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将井间地震、VSP和地面地震这三种不同频带、不同观测方式的地震资料联合起来统一延拓成像。逆时偏移过程为首先正向延拓震源波场,反向延拓炮集记录波场,然后应用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VSP、井间地震、地面地震等不同尺度的地震资料都满足最基本的波动方程理论。基于波场满足线性叠加的基本原理和逆时偏移框架,将井间地震、VSP和地面地震这三种不同频带、不同观测方式的地震资料建立共炮道集,实现不同尺度地震资料之间的联合成像。联合成像既可以保持地面地震对于地下主要构造和地层界面成像准确的优势,又可以联合井间地震对于微幅度构造和薄互层刻画清楚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能力,为解决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问题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论文通过薄互层油藏典型正演模型数据对不同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方法进行了模型试算,验证了不同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将多尺度联合成像技术应用到胜利油田垦71区块实际资料,针对河流相砂泥岩薄互储层,发挥了多尺度地震资料的各自成像优势,提高了薄储层分辨能力。实际工区的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论文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偏移成像理论和实用算法的正确性。
崔庆辉[9](2018)在《弱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力压裂是页岩、致密砂岩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微地震监测是目前对水力压裂进行评价的主要手段。在微地震监测中,大量的弱微地震信号无法识别和定位,限制了微地震监测服务非常规油气开发的能力。本文针对弱微地震信号特点,对弱微地震信号去噪、有效事件自动识别、速度建模及定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模型和实际应用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微地震事件定位的主要预处理环节包括微地震数据的去噪、有效信号的自动识别及速度建模。本文首先在常规微地震去噪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去噪方法,可明显提高弱微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在去噪基础上针对常规的单道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受噪音影响较大的缺点,研究了一种基于多道信噪能量统计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道记录数据之间的信号相关性好而信号与噪音相关性差的特点,通过记录道自相关求取总能量和相邻记录互相关求取信号能量,以含信能量比作为门槛值进行有效信号自动识别,信号识别过程中利用多道互相关对噪音进行了有效压制,提高了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识别能力。速度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定位结果的精度,常规的层状介质速度模型来自于声波测井资料,受井周影响往往不准确,本文根据射孔信号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初始速度模型优化,明显提高了速度模型精度。地面微地震速度建模更加困难,本文在均匀速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空变等效速度模型概念,并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空变等效速度模型的反演,该速度模型反演不需要太多的先验信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地面微地震速度建模的难度。微地震事件的定位是微地震监测的核心问题,常规的井中微地震定位方法主要利用初至走时和偏振信息,不适用于信噪比较低的微地震事件。本文利用微地震事件的跟踪分量性质,将地面微地震定位常用的叠加能量扫描方法引入井中微地震定位中,提出了基于偏振叠加能量扫描的井中微地震定位,该方法最大优点是不需要拾取初至信息,可用于信噪比较低的井中微地震事件定位。针对地面监测中的弱微地震事件,本文基于空变等效速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无射线追踪地面弱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等效速度模型、多级网格搜索和OpenMP并行策略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大型阵列地面微地震实时监测成为可能。论文最后分别选取了东部油田一个典型的井中微地震监测和地面微地震监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微地震监测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形成了基于多道信噪能量统计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层状速度模型优化和空变等效速度模型优化方法、基于偏振能量扫描叠加的井中微地震定位方法及无射线追踪地面弱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等四个创新点。
赵邦六,董世泰,曾忠[10](2017)在《井中地震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井中地震技术发展及应用展望》文中认为井中地震的接收或激发设备位于井中,接近目的层或目标地质体,避免了近地表和环境干扰,得到的地震波信息能更直接反映地层、油藏或目标体的地质属性,其精度和探测范围介于地面地震和测井方法之间,成为两种技术的空间(纵向、横向)拓展和有效补充;井中地震深度、时间、速度、时变子波、频谱及相对能量关系等信息相对精确,具有识别精度高、数据保真度高的特点。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目标日趋复杂和多种井中地震技术快速发展且日益成熟,井中地震将在复杂构造、复杂储层、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Walkaway/Walkaround/三维VSP、微地震等技术,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提高分辨率地震处理、储层连通性识别、剩余油预测、油气藏建模等方面,将会发挥独特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先进的井中地震技术实现薄层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先进的井中地震技术实现薄层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1)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井筒数据与地面地震数据的桥梁 |
1.1 弥补地震与钻井方法间的分辨率差距 |
1.2 标定地震层位以提升地质认识 |
1.3 校正声波曲线并建立井震关系 |
1.4 综合多种成果数据进行桥式标定 |
2 时间与深度域地震数据的桥梁 |
2.1 井中地震数据的时间与深度“双域”特征 |
2.2 同时进行地层深度和时间预测 |
2.3 时间—频率、深度—频率数据分析 |
3 纵波与横波勘探的桥梁 |
3.1 纵、横地震波识别的依据 |
3.2 结合测井数据获取拟横波速度曲线 |
3.3 综合区域资料进行纵、横波联合反演 |
4 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的桥梁 |
4.1 连接地质工程的井中地震地质导向技术 |
4.2 面向复杂构造的精细构造成像技术 |
4.3 指导地震解释的地层属性筛选技术 |
4.4 面向油藏开发的储层岩性预测技术 |
4.5 连接压裂工程作业的微地震监测技术 |
5 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的桥梁 |
6 结论 |
(2)金属矿产资源探测的地震方法: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硬岩环境中地震方法概述 |
1.1 岩石物理性质 |
1.2 地震探测技术 |
1.3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趋势 |
2 国内外研究案例 |
2.1 二维反射地震勘探 |
2.2 三维地震勘探 |
2.3 被动源与主动源地震联合探测 |
2.4 地震与其他地球物理场联合反演 |
3 展望未来 |
(1)地震资料采集仪器设备 |
(2)地震采集技术 |
(3)地震数据处理及解释技术 |
4 结 论 |
(3)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资源能源勘探现状 |
1.1 金属矿产勘探 |
1.1.1 电 法 |
1.1.2 重力法 |
1.1.3 磁 法 |
1.1.4 地震法 |
1.2 煤炭勘探 |
1.2.1 地震法 |
1.2.2 电 法 |
1.2.3 难点及发展趋势 |
1.3 油气藏勘探 |
1.3.1 非震技术 |
1.3.2 地震技术 |
1.4 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
1.4.1 页岩气 |
1.4.2 天然气水合物 |
1.4.3 致密砂岩气 |
1.4.4 煤层气与油砂 |
2 总结与展望 |
2.1 仪器设备自主化 |
2.2 环境安全问题 |
2.3 资源勘探难度增加 |
2.4 多学科、多方法联合勘探 |
2.5 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在即 |
(4)多分量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的适用性 |
1.1 Thomsen理论的弱各向异性假设 |
1.2 描述裂缝介质等效理论的非一致性 |
1.3 薄互层VTI近似反演面临的窘境 |
2 裂缝型储层的各向异性研究 |
2.1 裂缝的多组多尺度特征 |
2.2 宽方位P波与S波分裂预测各向异性的对比 |
3 深海和深层PS波成像问题 |
3.1 超深层油气勘探中的思路局限性 |
3.2 深海四分量数据成像 |
4 结论与展望 |
(5)井间井地联合CT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联合CT成像原理 |
2.1 VSP地震测井原理 |
2.2 地震波传播原理 |
2.3 井间井地地震CT |
2.4 小结 |
3 联合CT成像数值模拟 |
3.1 单孔波速约束 |
3.2 单孔波速约束下的井间CT |
3.3 单孔波速约束下的井间井地联合CT |
3.4 小结 |
4 电火花延时测试与校正 |
4.1 激发 |
4.2 解决方案 |
4.3 实际解决案例 |
5 联合成像应用实例 |
5.1 在探测岩溶方面的应用 |
5.2 在地面塌陷方面的应用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1.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传统反演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理论基础 |
2.1 地震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的探讨 |
2.2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反演技术 |
2.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 |
2.4 地震沉积学技术 |
第3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及原理 |
3.1 地震波形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
3.2 地震波形与测井高频信息的内在联系 |
3.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基本原理与流程 |
3.4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算法实现 |
3.5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模拟 |
3.6 地震波形反演的相控特征 |
3.7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特色 |
第4章 正演模型方法验证 |
4.1 Marmousi模型正演实验 |
4.2 薄互层模型正演实验 |
4.3 薄砂体叠置模型正演实验 |
4.4 强屏蔽薄砂体模型正演实验 |
4.5 裂缝型薄储层模型正演实验 |
4.6 小结 |
第5章 陆相薄互层砂岩预测实例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5.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5.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薄互层 |
5.4 小结 |
第6章 煤层强屏蔽薄砂岩预测实例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6.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煤层强屏蔽薄砂岩 |
6.4 小结 |
第7章 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度预测实例 |
7.1 区域地质概况 |
7.2 龙马溪组裂缝发育特征 |
7.3 页岩岩石物理建模 |
7.4 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面地震震源研究现状 |
1.2.2 随钻地震震源研究现状 |
1.2.3 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体钻井可控震源震动参数确定 |
2.1 井下冲击震源的辐射特性 |
2.2 声波测距理论与实验 |
2.3 井下可控震源的频率的研究 |
2.3.1 分辨低速2m水平含气薄层的震源激发频率 |
2.3.2 分辨低速2m倾斜含气薄层的震源激发频率 |
2.3.3 分辨高速2m水平含气薄层的震源激发频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结构设计 |
3.1 空气锤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
3.2 可控震源结构设计 |
3.3 主要零件结构参数确定及运动分析 |
3.3.1 套筒外径选择及壁厚确定 |
3.3.2 桶体设计 |
3.3.3 滑块运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块运动冲击模拟实验 |
4.1 实验装置介绍 |
4.2 不同速度对震动波的影响 |
4.3 不同基板材质对震动波的影响 |
4.4 不同钢球质量对震动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井下可控震源滑块运动仿真及参数优化 |
5.1 模型建立 |
5.2 网格划分 |
5.3 模拟方法 |
5.4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的确定 |
5.5 滑块质量不同时滑块的运动情况分析 |
5.6 桶体长度不同时滑块的运动情况分析 |
5.7 出口位置不同时滑块的运动情况分析 |
5.8 研究滑块运动特性的意义及参数优选结果 |
5.9 正常钻进时压力损耗计算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面地震逆时偏移技术概况 |
1.2.2 井筒地震成像技术概况 |
1.2.3 联合成像技术概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尺度地震波场响应特征及关联性研究 |
2.1 基于双变网格的多尺度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
2.2 应用岩石物理方法的多尺度地震地质体建模 |
2.3 井地联合多尺度地震正演模拟与波场特征分析 |
2.3.1 多尺度地震资料波场特征分析 |
2.3.2 多尺度地震资料反射特征分析 |
2.3.3 多尺度资料时频特征分析 |
2.4 多尺度地震波场的差异及内在关联性机理认识 |
2.4.1 多尺度地震波场综合对比分析 |
2.4.2 多尺度资料的差异与关联性 |
第三章 不同尺度逆时偏移成像技术 |
3.1 逆时偏移的基本原理 |
3.2 逆时偏移的计算方案 |
3.3 VSP逆时偏移技术 |
3.3.1 VSP处理技术关键 |
3.3.2 VSP资料处理方法 |
3.3.3 模型资料试算 |
3.4 井间地震逆时偏移技术 |
3.4.1 井间地震数据逆时偏移 |
3.4.2 模型试算 |
第四章 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策略 |
4.1 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逆时偏移提高计算效率策略 |
4.1.1 伪深度域粗网格剖分策略 |
4.1.2 自适应变差分算子 |
4.1.3 时空双变网格策略 |
4.2 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逆时偏移提高成像质量策略 |
4.2.1 固有的成像噪声的产生机理 |
4.2.2 固有的成像噪声的去除策略 |
第五章 井地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研究 |
5.1 联合逆时偏移成像原理和准则 |
5.1.1 联合逆时偏移成像原理 |
5.1.2 联合逆时偏移波场叠加准则 |
5.2 井地多尺度资料联合成像基本流程 |
5.2.1 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流程 |
5.2.2 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演示 |
5.3 复杂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 |
5.3.1 垦71 薄互储层模型联合成像实验 |
5.3.2 实际资料联合成像实验 |
5.3.3 联合成像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分析 |
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弱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地震信号去噪及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微地震监测中的速度模型及优化研究现状 |
1.2.3 微地震事件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微地震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
2.1 微地震去噪方法研究 |
2.1.1 常规微地震去噪方法 |
2.1.2 基于匹配追踪的微地震去噪方法 |
2.2 微地震信号自动识别方法 |
2.2.1 常规微地震信号自动识别方法 |
2.2.2 基于多道信噪能量统计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 |
2.3 微地震速度建模及优化 |
2.3.1 常规微地震速度建模方法 |
2.3.2 基于PSO的层状速度模型优化 |
2.3.3 基于PSO的空变等效速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规微地震事件定位方法 |
3.1 基于走时的定位方法 |
3.1.1 网格搜索法 |
3.1.2 Geiger法 |
3.1.3 模拟退火法 |
3.2 基于波形叠加的定位方法 |
3.2.1 Semblance叠加 |
3.2.2 N次根叠加 |
3.2.3 相位加权叠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偏振叠加能量扫描的井中微地震定位 |
4.1 基本原理 |
4.1.1 跟踪分量理论 |
4.1.2 井中偏振叠加能量扫描定位方法 |
4.2 模型验证 |
4.2.1 单事件定位实验 |
4.2.2 多事件定位实验 |
4.3 实际数据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射线追踪地面弱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 |
5.1 方法原理 |
5.2 快速定位方法 |
5.2.1 多级网格搜索算法 |
5.2.2 OpenMP并行策略 |
5.3 正演模拟数据分析 |
5.3.1 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信噪比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际应用效果 |
6.1 井中微地震定位应用实例 |
6.1.1 工区概况 |
6.1.2 微地震监测数据预处理 |
6.1.3 微地震事件的定位 |
6.2 地面微地震定位应用实例 |
6.2.1 工区概况 |
6.2.2 微地震监测数据预处理 |
6.2.3 微地震事件的定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井中地震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井中地震技术发展及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井中地震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 国外发展历程 |
2.1.1 起步试验阶段 (1910~20世纪70年代) |
2.1.2 推广发展阶段 (1980~20世纪90年代) |
2.1.3 深化应用阶段 (1990~21世纪10年代) |
2.2 中国发展历程 |
2.2.1 引进试验阶段 (1980~20世纪90年代) |
2.2.2 推广应用阶段 (1990~21世纪初) |
2.2.3 规模发展阶段 (2000~2015) |
3 独特作用 |
3.1 提高地面地震层位标定精度 |
3.2 准确求取地震速度提高速度建模精度 |
3.3 提取地震波场信息恢复高频成分, 驱动地面地震提高分辨率 |
3.4 提高井旁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精度 |
3.5 利用多次波、井旁转换波信息提高储层识别精度 |
3.6 获取井间地层信息提高储层连通性描述精度 |
3.7 获取岩石物性和钻前地层信息, 服务钻探工程 |
4 井中地震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
4.1 地层岩性领域 |
4.2 复杂构造领域 |
4.3 碳酸盐岩非均质储层领域 |
4.4 剩余油预测领域 |
4.5 钻探工程领域 |
5 展望 |
四、利用先进的井中地震技术实现薄层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 [1]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J]. 蔡志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04)
- [2]金属矿产资源探测的地震方法:综述与展望[J]. 王柯淇,王治国,高静怀,王彦飞.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4)
- [3]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J].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5)
- [4]多分量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王赟,文鹏飞,李宗杰,刘佳,李孟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06)
- [5]井间井地联合CT成像技术研究[D]. 黄鑫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D]. 陈彦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气体钻井井下可控震源工具研究[D]. 张蕴榕.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技术研究[D]. 刘瑞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弱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D]. 崔庆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井中地震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井中地震技术发展及应用展望[J]. 赵邦六,董世泰,曾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