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拉应变论文_李晓芬,陈萌,刘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限拉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变,极限,混凝土,应力,楼板,预应力,截面。

极限拉应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芬,陈萌,刘立新[1](2014)在《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较精确得到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轴心抗拉试验装置解决了试件对中困难的问题。对工程中常用的3个强度等级(C20,C40,C60)的混凝土进行4个龄期(3,7,14,28d)的试验研究。研究得出了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并和已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拟合出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得到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和立方体抗压、轴心抗拉强度以及抗拉弹性模量的关系。利用文中公式可估算出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为有关技术人员和混凝土规范中关于耐久性的修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4年11期)

赵彦钵,吴瑞祥,李政林,蔡永昌[2](2014)在《极限拉应变准则在围岩松动圈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张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具体实践,对隧道开挖后形成的围岩松动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模拟技术。首先基于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分布特点,将围岩的松动破坏区与松动区进行区分,进而从概念上对围岩松动圈的形成机理进行详细的阐述;随后应用极限拉应变准则对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各级围岩的极限拉应变值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声波测试值、规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充分验证了使用极限拉应变准则进行隧道围岩松动圈模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徐鸥明,韩森,段小琦[3](2010)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拉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证实和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标准,通过控制应变的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随拉应变水平的变化规律,拉应变水平的变化模拟了实际路面沥青层厚度变化对层底拉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拉应变水平较高时,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有限;随着拉应变水平降低,疲劳寿命逐渐增大,且拉应变水平越低,增幅越大;当拉应变水平由400×10-6向100×10-6变化时,疲劳曲线在200×10-6处有明显的转折,此后,随着拉应变水平进一步降低,疲劳曲线明显变得平缓,呈现典型的渐近线特征,这证实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存在疲劳极限这一假设;基于交通发展、设计年限和经济性,通过理论计算,建议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拉应变可以采用140×10-6.(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江晨晖,杨杨[4](2007)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极限拉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的早期抗拉性能是评价和预测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但并未受到国内研究同行的重视。高性能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更易于发生早期开裂,故对其抗拉性能加以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对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极限拉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高性能混凝土硬化期间极限拉应变极高,并随龄期迅速递减,达到最小值后又缓慢回升并渐趋稳定。基于试验结果和CEB-FIP MC 90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极限拉应变进行了初步评价。(本文来源于《商品混凝土》期刊2007年05期)

江晨晖,杨杨,应宇捷[5](2007)在《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实验室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凝结前和凝结硬化期间,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敏感性比普通混凝土高得多。尽管自由状态下混凝土的体积变化并不会导致结构的早期开裂, 但实际工程结构大多处于各种形式的约束(如地基、相邻结构、内部钢筋以及断面内的应(本文来源于《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7-08-01)

朱智群[6](2006)在《受弯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取为0.01”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在正截面承栽力计算的基本假设中加入了“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应变取为0.01”的条款,文中从受弯构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分析了该条规定的必要性,建议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 62-2004)中加入该条基本假设。(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06年06期)

张颂娟,马亮[7](2005)在《新规范引入钢筋极限拉应变限制的物理意义及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新规范在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引入“纵向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取值为 0 .0 1”的限制条件提出具体建议 ,对新规范给出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实用简化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补充 ,提出了以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控制设计时承载能力实用计算方法及限制条件(本文来源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郑忠双,季韬,林挺伟[8](2003)在《商品住宅楼板早期极限拉应变的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EBMC1990和DeSchutter关于早期混凝土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计算模型,通过对2个模型相互之间及其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该计算模型采用应变判断准则,可应用于在商品混凝土住宅楼板的早期开裂预测及控制.(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尹健,周士琼,谢友均[9](2000)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C8 0~C10 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试验结果表明 :HPC的极限拉应变比高强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有明显提高 ,抗拉性能得到了改善 ,脆性有所降低 ,韧性相应提高。同时还提出了HPC极限拉应变与强度间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计算公式 ,数据回归分析表明用该公式来推定HPC的极限拉应变值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0年07期)

李雷,荣卫东[10](2000)在《几种击实土挠曲极限拉应变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应变控制式土梁挠曲仪 ,对东北黑土、西北黄土、华南红土等几种粘性土的 2 0 0多组试验土样进行了土梁极限拉应变试验 .划分了土梁挠曲试验应变特征的四个阶段 ,以及确定极限拉应变的方法 ,讨论了土的竖向挠曲变形速率、含水量和干重度对极限拉应变的影响 ,指出在试验控制条件下 ,极限拉应的变化范围在 1‰~ 3‰之间 .(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科学研究》期刊2000年01期)

极限拉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张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具体实践,对隧道开挖后形成的围岩松动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模拟技术。首先基于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分布特点,将围岩的松动破坏区与松动区进行区分,进而从概念上对围岩松动圈的形成机理进行详细的阐述;随后应用极限拉应变准则对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各级围岩的极限拉应变值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声波测试值、规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充分验证了使用极限拉应变准则进行隧道围岩松动圈模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限拉应变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芬,陈萌,刘立新.预拌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4

[2].赵彦钵,吴瑞祥,李政林,蔡永昌.极限拉应变准则在围岩松动圈模拟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

[3].徐鸥明,韩森,段小琦.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拉应变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

[4].江晨晖,杨杨.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极限拉应变[J].商品混凝土.2007

[5].江晨晖,杨杨,应宇捷.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研究[C].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6].朱智群.受弯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取为0.01”的必要性[J].公路与汽运.2006

[7].张颂娟,马亮.新规范引入钢筋极限拉应变限制的物理意义及控制方法[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8].郑忠双,季韬,林挺伟.商品住宅楼板早期极限拉应变的计算模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尹健,周士琼,谢友均.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0

[10].李雷,荣卫东.几种击实土挠曲极限拉应变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2000

论文知识图

-5自由胀形模具Fig.3-5Freeformingdie劈拉试验机轴拉试件模具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示意图极限拉应变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标签:;  ;  ;  ;  ;  ;  ;  

极限拉应变论文_李晓芬,陈萌,刘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